万书网 > 心理哲学 > 不是谁都能创业 > 6.5 你们的竞争对手是谁?

6.5 你们的竞争对手是谁?

    “你的项目的竞争对手是谁?”“如果华为或者腾讯做你的项目,你怎么应对?”很多创业者遇到这样的问题的时候会觉得很难回答,甚至会比较“抓狂”。因为他们不知道提问者(往往是投资人)的目的,也不知道那些“大公司”的决策机制,所以只能抓瞎回答,甚至“拍案而起”。

    有些创业者甚至拒不承认竞争对手存在,他们会一厢情愿地认为自己的技术和产品“独步天下”,而别人对他们都构不成竞争威胁,这种思想是极为危险的,实际上是“井底之蛙”的表现。

    无论是在硅谷,还是在国内的各个科研机构,或者是在华为、中兴、腾讯、百度、阿里巴巴这样的企业,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聪明人在努力工作,碰撞最新的技术、产品、商业模式,他们可以调用数亿到数十亿的资金来运作项目。你能想到的项目,可能他们早就想到并论证过了。何况,他们还有着能征善战的职业经理人团队,只要是好的项目,他们随时都可能像狼群一样地扑过来,后发制人。

    面对这样“有可能”的竞争对手,也没必要害怕,但是一定要了解、分析他们,找到他们容易忽视的地方,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打下自己的天地。

    事实上,大公司都有他们的产业规划和定位,比如有的公司规定“年市场总额低于100亿人民币的项目不做”,如果我们的项目评估市场总额是50个亿,我们就可以放心该企业不会进入这个行业成为我们的对手。

    创业需要选择市场空间足够大,巨头又看不上的项目,这样才能避免和巨头过早交手。

    6.5.1 千万不要说“没有竞争对手”

    首先,在面对“有没有竞争对手”之类的问题的时候,千万不要说“没有竞争对手”,哪怕真没有对手,也要“造”几个对手出来。因为没有对手,就意味着你的项目没有价值。何况你是“小公司”,要通过树立“对手”来确立自己的品牌。

    当你说“我的项目没有竞争对手”的时候,就意味着要么你自己没有市场调研和判断能力,要么就是这个市场压根就不值得做。

    如果你有一天突然脑洞大开,发现一大片“蓝海”市场,那么你应该“反过来”想:为什么那么多的大公司、那么多的聪明人和创业者没有发现这个市场?他们是真的没有想到这一点,还是这个市场本来就是伪需求?或者另有所图?

    聪明的创业者,会自己发掘和“创造”出很多竞争对手,这样可以让很多人觉得他所从事的这个方向市场空间足够大。而他会强调自己的方案与众不同,这样才能体现优势。作为创业者,你会选择哪一类的项目来做呢?

    如果选择“A.真正的空白市场”,虽然你暂时没有遇到竞争,但是并不排除“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对于一个创业型公司来说,你不仅要推销自己的产品,更要创造出一个新的市场,有点类似于前面说的“做蛋糕”。可能会面临极大的生存压力,除非你的能力和运气像马云那样棒,做出像阿里巴巴那样的企业。

    如果选择B,可能你从一开始就要面临非常激烈的市场竞争,可谓群雄逐鹿。但是你的生存性会比A要好一点。毕竟市场上已经有那么多的竞争对手做参考,可以避免走弯路。如果这个市场是符合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市场总容量会不断增加,企业短期内活下来的可能性比较大。这类市场有可能会演进成C那种寡头垄断市场,也有可能会一直是“群雄并起”的局面。

    如果选择C,整个市场空间已经能被挤压了,垄断局面已经形成。这个时候的创业最好的方式是“站队”,选择某一个寡头在某个行业/区域做合作伙伴,先保证自己的生存。如果你想做跟寡头一样的产品硬碰硬地竞争,那样风险实在太大。

    6.5.2 学会和竞争对手共舞

    在这个商业发达的社会,竞争对手无处不在,同时又很少有对手跟你是100%的竞争关系(看看春秋战国时期的各国谋略吧)。任何一个创业项目,都会由好几个部分构成,比如产品技术、售后服务、融资能力、市场渠道等等,而且很多公司有不止一款产品,不止一个渠道。在面对“谁是竞争对手”这个问题的时候,比较合理的说法应该是:在产品上我们和A公司比较类似,但是在××功能上比A更先进;而在××行业市场中是和B公司共同占据了80%以上的市场份额(实际是B公司占了60%,你们占了20%)。

    即使是相同行业的创业项目,也有不同的方向。比如同样是“互联网+家政服务”,有的团队是做了一个APP做家政管理,有的团队是做微信平台的推广和运营,有的团队是做了一个家政服务的电子商务网站,也有的仅仅只做电器维修这一个服务类型。如果你来做家政服务,就要想清楚应该怎样来做,如何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到极致,需要和谁“竞争”,避免和谁“竞争”,需要和谁合作,避免和谁合作等等。

    在自己的企业还不够强大的时候,不要试图跟所有的人竞争,那样会成为众矢之的。竞争和合作需要交替互补地进行。如果你宣传你和业界的所有人都不一样,那么也许就暗含着你要跟所有人竞争。

    6.5.3 收集对手资料的方法

    在不违反法律的前提下,收集竞争对手资料的方法有很多,而且你要尽可能地用各种方式去收集资料,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列出的这些:

    ■企业网站:可以收集一些基本的企业信息。

    ■当地工商局网站:每个地方的工商局网站上都有企业注册信息,可以核实企业的基本情况,企业的经营范围、股权结构等。

    ■网络搜索:搜索尽量多的有关该企业的/行业的正面或者负面信息。

    ■银行和金融机构:在人民银行、商业银行、民间金融机构可以查询到该企业在财务方面的状况,是否有信用违约。

    ■展会:收集最新的、前沿的技术和宣传,可以现场观看最新的解决方案。

    ■宣传图册/广告:可以收集一些基本的企业信息,营销信息。

    ■股票分析(上市公司):了解到该企业的诸多情况。

    ■投标资料/商务合同:能了解到该企业的背景、资质、产品、技术、商务、价格、应用案例、客户清单等最实在的材料。

    ■用户口碑:从用户口中可以了解到该厂家的很多实际情况,核实该厂家的宣传真假、产品的稳定性、技术的实现是否可靠、商务是否优惠到位、服务人员的素质等。

    ■离职员工/高管:了解他的离职原因、企业内部的运作方式、企业内部决策机制、管理架构、高层关系、企业氛围等。

    ■经销商/代理商/供应商:他们在和该企业合作的过程中,该企业有没有商业欺诈?有没有资金押款?有没有超越同行业的不合理条款?有没有合同执行不到位的情况?

    6.5.4 竞争分析与决策方法

    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产品,要想做一个技术绝对领先、别人无法模仿、质量稳定而可靠、价格比同行低的产品的可能性非常小。我们的产品总有一项会相对劣势,而且几乎很难长期隐瞒。因此我们在做竞争分析的时候,就要学会“扬长避短”,既要阐明我们的优势所在,又要淡化“劣势”的影响。

    从思路上来说,我们的目的不是提供比对手更“好”的产品,而是提供比对手更“合适”的产品。我们可以承认A公司的产品比我们好,B公司的产品价格比我们低,但是我们认为他们的产品并不符合某个市场需求,因为该行业有其特殊性。这样可以避免很多无谓的争执,尤其是我们能够提供如下对比:

    在上表中,我们和B公司的技术、产品、服务能力水平相似,而且B公司的价格比我们还要低。根据分析,B公司的产品强于“抗电磁辐射”,而我们强于“抗化学腐蚀”,因此我们的产品在石油石化、化工、空气污染重的地方更实用,这些行业和地方就是我们的目标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