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心理哲学 > 未来版图:全球聪明公司的科技创新趋势和商业化路径 > 第五章 聪明巨人,比国家更大

第五章 聪明巨人,比国家更大

    我们没有什么大的优势,所以我们只有把很多小的优势编成一根绳子。

    ——杰夫·贝索斯

    从2007年开始销售,到2016年,苹果手机卖出了10亿部。

    截至2016年第一季度,亚马逊在全球拥有3.1亿名活跃客户。同年6月,淘宝月活跃用户(MAU)达到2.518亿(Trustdata数据)。

    2017年4月,Twitter公布其月活跃用户为3.28亿。5月,Snapchat在季度财报中称,月活跃用户为1.68亿。

    2017年6月,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在自己的Facebook主页上宣布,Facebook的用户达到20亿。

    2017年腾讯发布第二季度财报,微信加Wechat(微信国际版)合并月活跃用户达到9.63亿。腾讯旗下另一款即时通信(IM)工具QQ的月活跃用户为8.50亿。

    相比以上这些“聪明巨人”的数据,世界近200个国家中只有11个国家的人口超过了1亿。

    在互联网世界兴起之前,消费品市场也出现过风靡一时或长盛不衰的品牌、产品与服务。索尼在1979年发布首款随身听卡带机Walkman的31年后,总销量达到2.5亿台。丰田在过去40多年中,向世界142个国家(地区)卖出近4000万辆卡罗拉汽车。尼康在2015年之前的10年中,累计卖出3500万台单反相机。

    但是,索尼和尼康销售再多的产品,其用户也并不能在产品中分享各自对音乐、影像的独特感受,丰田也无法利用卡罗拉的销量来建立新的城市交通系统。

    从桌面到移动,互联网正在变得垄断化,而通过创新技术联结超大规模用户、获得数据资源的努力远没有停止。在背后,真正的推动力是用户需求。这是一个以欲望满足的边际收益为护城河的城池,专利和实验室只是坚固城墙上的羽箭与投石机。

    万能的Facebook们

    2013年,正在吞噬日常消费市场的电子商务已经成为“聪明巨人”的孵化器。最先进入者中的成功标杆是亚马逊。

    交付速度是电子商务的决胜地。2013年的“全球50大最聪明公司”亚马逊已经提供当天送货上门的服务,提高了网上购物的吸引力。

    对于大零售商而言,即时交付因为商品种类繁多而尤其困难。除了运输成本之外,当天的服务还需要额外投入成本,获得产品库存的最新信息。只有实现更好的系统和对数据的控制,才可以更好地在供应链中节省成本和时间。大多数零售商远远做不到这一点。

    另外,过度承诺可能更致命。对低价格与服务承诺极度敏感的杰夫·贝索斯(Jeff Bezos)一度怀疑当天交付是否能成为亚马逊创新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竞争已容不得犹豫。

    沃尔玛当天送达的服务率先在弗吉尼亚州北部、费城、明尼阿波利斯和丹佛开展,从当地的商店采购产品并通过UPS发送。它在旧金山地区则使用自己的送货卡车。Ebay则向零售商提供自己的快递服务,零售商使用其应用程序在同城商店中展示他们所拥有的产品。客户下单后,Ebay承包商也可以通过汽车、自行车或徒步去商店领取货物,然后交给消费者。

    成立于1851年、市值190亿美元的康宁第一次上榜2013年“全球50大最聪明公司”榜单,就因为它生产一种新型的薄而灵活且足够强大的玻璃屏幕,可用于触摸屏设备。此外,康宁还在研究用公司为智能手机屏幕生产的钢化玻璃Gorilla Glass来制造极其敏感的化学和生物传感器,它可以检测到空气中的沙林毒气或水中的特定病原体。

    康宁每年有约8%的销售额用于研发。在乔布斯为第一款iPhone寻找合适的玻璃屏时,当时刚研发出Gorilla Glass的康宁立刻成为这一新界面的供应商,令公司从光纤业务下滑中翻身。

    2013年,执着于提高用户视觉体验的苹果公司将Retina技术(视网膜显示技术)从小屏幕扩展到MacBooks和iPad。当然,这家“全球50大最聪明公司”的野心远不止移动的屏幕。大多数市场分析人士都下注苹果的下一条产品线——电视机。

    去世前,乔布斯告诉自己的传记作者华尔特·艾萨克森(Walter Isaacson),苹果想要创造一款极其便捷的集成电视机,将可以与苹果的其他设备以及i CIoud网络存储服务同步,并提供用户所能想象的最简单的界面。他认为已经找到了突破口。不论他交代过什么,蒂姆·库克都需要一款革命性产品来稳固其地位。

    生产、销售电视机可让苹果加强iPad和iPhone在家居和家庭生活中的角色。在一系列应用程序的帮助下,iPad和iPhone正在成为强大的电视接口设备,功能远远超出有线电视遥控器;这些程序包括苹果自己开发的Remote,以及像Nextguide这样的个性化节目指南软件。再进一步,如果将iPad和iPhone当作一部中央遥控器,苹果将控制数字住宅中的灯光、供暖等设备。

    为此,苹果做了很多准备。

    上市6年不温不火的Apple TV的售价是99美元,能将电视节目和影片传送到用户的电视机上,每次传送最少收取1.99美元。因为2012年7月时添加了Hulu Plus,当年Apple TV销量翻番。用户每月支付8美元,就可以点播前一天电视上播放的节目。2013年,在移动设备中预装Air Play功能,就可以将Mac、iPhone和iPad上播放的内容投射到电视机上。虽然支持AirPlay的iOS电视应用程序还不多见,但用户已经可以使用2011年中期后出售的Mac设备来投影Hulu和其他网站的免费视频,还不用支付有线电视费。

    电视业是一个3450亿美元的市场。然而,电视业中用户界面的传统垄断者不好对付。少数几家经营有线和广播频道的媒体集团,像迪士尼、时代华纳和维亚康姆,都还有着极丰厚的利润。仅在美国,电视广告每年就创造720亿美元的收益。此外,将节目输送到观众家里的有线和卫星运营商每年也从订户那里赚取1030亿美元,其中的280亿美元再返还给媒体公司。像康卡斯特这样的付费电视运营商同时也是大型互联网服务的提供商,可以影响在线电视服务的开放进程。

    总之,不同于被盗版击垮的唱片业,如果苹果不能保证分成收益大大优于有线和卫星运营商的条件,这些传统垄断者甚至不会轻易让苹果开发一款新的电视用户界面。而新的界面才是苹果的制胜之道。

    谷歌也有一个电视计划(其中并不包括电视机)。2010年,谷歌推出Google TV服务,却被嘲笑太有工程师味道:它要求用户准备一个键盘,而且导航界面也有点别扭。这像是为谷歌员工设计的,而不是为那些好多年没换电视机的“最不聪明家庭”准备的解决方案。2012年,谷歌开始尝试靠安卓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引入语音驱动的遥控功能。这一思考方向看起来对多了。

    在用软件创造的“聪明巨人”中,谷歌拥有最流行的搜索引擎、最广泛使用的互联网浏览器Chrome、邮箱Gmail,以及足以替代Microsoft Office的日历、电子表格、文档和演示文稿。谷歌地图是移动设备上最好用的地图导航程序。在智能手机发货量还在高速增长的2013年,谷歌的智能手机系统安卓被广泛使用,大大扩展了谷歌在移动互联网市场的影响力。

    然而,谷歌的绝大多数收入依然来自2001—2002年推出的搜索结果广告和广告分发平台服务。它需要一些新的强大的商业模式来支持发展。2012年,谷歌以124亿美元收购了摩托罗拉手机业务,想在以智能手机主导的消费电子产品市场打开局面。

    在亚洲,三星引领着智能手机市场。三星的平板电脑也是iPad的少数实力挑战者之一。

    除了大品牌对机型更新迭代和对用户体验提升的努力,开拓新市场迫在眉睫。第一年上榜的Mozilla就是使用基于Web技术的Firefox OS系统,将智能手机带到更多的贫穷国家市场。

    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将人类社会行为的数据收集到一起,社交平台无疑是“聪明巨人”的王者。Facebook将线上与线下活动相关联,引发了新型广告方式。作为2013年拥有最多用户的互联网社交平台,它才刚刚体验到一小部分能量。

    如果以国家类比,2013年拥有9亿用户的Facebook可排世界第三。但至今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把私人的对话、家庭照片、旅行路线、生日、婚姻以及死亡等所有信息都流入服务器并储存在那里。

    Facebook用户在填写个人档案的时候就填写了年龄、性别、电子邮件地址;有些人还给出了更多的个人的信息,比如婚姻状态、移动电话。2012年秋天推出的新设计以时间线的方式新引入了个人档案页面,可以让人们填写历史信息,如以前的居住和工作地点。“Like”按钮可以在网上追踪用户的行动,当用户喜欢某个商标、产品或视频的时候就可以点击一下。在某些应用程序或网页上,当用户听某首歌或读某篇文章的时候,即使没有“Like”按钮,活动信息也可以传递给Facebook。

    六度分隔理论(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认为,世界上任何互不相识的两人只需要很少的中间人就能够建立起联系。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斯坦利·米尔格拉姆于1967年根据这个概念做过一次连锁信实验,几百个人试图发明信片给波士顿的一个股票持有者。

    半个世纪后,人际距离更短了。2011年5月,世界人口的10%接入了社交网络。Facebook与米兰大学合作,分析了7.21亿人以及他们之间的690亿个好友连接,研究结果显示,平均4个中间人就足够把任何一个人介绍给一个随机的陌生人了。2012年,皮尤(Pew)研究中心的互联网与美国生活项目发现,93%的Facebook好友以前都见过面。

    经历了2012年一次创纪录的首次公开募股和接下来的股价持续下跌, Facebook成立了专门的数据科学研究团队,运用数学、编程技巧以及社会科学来挖掘数据资源,提升商业表现,简单地说,就是卖广告。2012年,谷歌的收入是Facebook的10倍,因为谷歌网页搜索用户的需求更明确。

    2013年情人节之前,Facebook数据科学研究团队发布了一个博客,列出了在Facebook上刚刚恋爱或失恋的人最钟爱的歌曲。这或许可以帮助Facebook对用户的行为做出预测:用户在一个特定的时间是否会打开某个广告。最终,关于用户想要什么或不要什么,Facebook的数据分析程序也许能比用户自己更先知道。

    更直接的生意是卖数据分析服务。在不给用户造成麻烦的基础上, Facebook可以自主研究,或与Factual(详见第三章)这样的数据库合作,出售自己的数据科学以及观点。2011年年底,谷歌已经开始收取15万美元的年费,提供分析某个生意的网站流量的服务。

    2013年,市值650亿美元的腾讯已经成为中国社交媒体的领导者。2010年的一个深夜,腾讯QQ邮箱研发团队的负责人张小龙向马化腾发了一封邮件,说想开发一款适用于智能手机的社交网络应用。张小龙曾成立了一家电子邮件创业公司,后被腾讯收购。平时凌晨4点才休息的马化腾同意了。于是张小龙带着10名同事在一个堆满了黑板的办公室里捣鼓出了微信。微信在上线433天后用户突破了1亿,2013年达到3亿 [1] 。

    市场的注意力也放在新的社交模式上。Path上榜,显示了社交网络的一种替代商业模式:为用户提供额外的服务。而Pinterest则因创建了以收集和查找所需产品及体验的图像为中心的社交网络,第一年上榜。2012年,Pinterest凭借出众的设计和对图片内容的专注从社交网络中脱颖而出,吸引了一大批女性用户。在Pinterest上,人们使用虚拟的“照片板”来管理与他们的爱好和兴趣相关的图像集合,在朋友的照片板和网站的个性化建议中发现他们囤积的新图片。

    该公司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Ben Silbermann认为,Pinterest的服务会倾向于沿着兴趣类别横向传播。比如,露营的主题就会自动激发相邻的兴趣:钓鱼。公司的商业模式将建立在帮助用户发现其所喜爱的东西,然后采取购买行动的服务上。

    广告收入排在所有“聪明巨人”可以想到的收入来源的前三名,也不断有新公司试图从这个突破口成长为“聪明巨人”。2013年,谷歌、Facebook和苹果在移动广告市场的地位就受到一家初创公司的挑战。第一年上榜的2013年“全球50大最聪明公司”榜单中的印度公司InMobi,已经完成了软银的C轮融资2.155亿美元。InMobi的四位创始人于2007年从孟买的一个住宅公寓开始,成长为印度的第一个独角兽公司。最初,它被称为m Khoj(移动khoj),提供基于SMS的搜索引擎服务。后来该公司将重点从移动搜索转移到移动广告。该公司最初的重点是在亚洲、非洲等新兴市场拓展业务,并于2009年进入美国。

    InMobi是一个全球移动广告和发现平台,已经抵达超过15亿台独特的移动设备。这个平台使消费者能够通过在移动应用程序和设备上提供与内容相关和策划的建议来发现新的产品和服务。其移动第一平台让品牌、开发商和发行商通过移动广告吸引消费者。

    成功于移动互联网之前的“聪明巨人”并不甘于退出战场,将PC桌面操作系统与触控技术结合,上榜的微软试图用Windows 8保持PC市场的优势并打入移动市场。Windows 8与以前版本的Windows操作系统完全不同,它专为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服务器甚至超级计算机上运行而设计,可在任何设备上为用户提供几乎相同的界面。

    虽然企业对公司利润的贡献更大,但微软首席执行官史蒂夫·鲍尔默(Steve Ballmer)认为,微软的第一服务目标仍是最终消费者。按他的话说,微软“所有PC的65%都是个人消费者,而不是企业。所有office套件中有70%来自消费者,而不是企业。所有Xbox100%的客户都是消费者,而不是企业”。

    微软在2013年做的,是首次通过云端软件在所有重要设备上提供集成的体验,并希望以此在未来世界中确定生产力、娱乐和通信的未来。

    成年人超过一半的时间在工作,与办公相关的市场超级大。未来十年的办公方式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卖出了最多复印机、发明了计算机图形用户界面却并未实现其最大价值的施乐(Xerox)公司在寻找机会,也许是通过提供自动化城市服务和互联的智能办公技术。

    施乐在印度尝试突破,用网络连接和智能技术使得一些工作能够分配给那些在城市中心之外,包括在郊区工作的人们。例如,印度Chennai——一个篮子生产商,会派一名郊区协调员每周都在生产编织品的乡村工厂间奔走,周末回到Chennai的办公室,把生产数据录入一个Excel表格里。如果是在有足够带宽的地区并拥有一部智能手机,他就能访问数据库甚至ERP系统。但2013年的Chennai需要满足的需求是用更少的带宽完成特定的重复工作。施乐开发的新工具将允许乡村协调员实时访问他需要的特定数据。

    施乐每年处理超过9亿美元的医疗保险支付,同时要确保工作被合理拆分,没有人能同时知道客户的名字、健康状况以及社会安全码。当将印度大型外包中心的业务分拆到乡村执行,任务中包含的敏感财务或健康信息要求分拆以安全的方式进行,充分考虑到农村电力供应、手机信号以及互联网连接的不稳定性。

    一旦以上方式被验证可行并具备可扩展性,施乐就将重构印度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办公模式。这既有利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性,也可能孕育了新的“聪明巨人”。

    从2017年回看2013年,是技术创新(而不是商业模式创新)制造了更多新的“聪明巨人”。在2013年的上榜公司中,纽昂斯通信公司开启了语音识别技术和语音界面新的一页,而MC10公司开创性的可伸缩电子产品预示了依靠新型传感器,可穿戴设备也准备好联结超大数量的用户了。

    MC10公司在伊利诺伊大学材料科学家John Rogers制造的实验室原型基础上工作,将可以拉伸的高性能电子产品商业化。该技术可能实现诸如监测佩戴者是否缺水的皮肤贴片,或者配备装有传感器的可充气球状导管,可以测量心率不齐导致的植入装置失效问题。MC10的皮肤补丁可以无线传输信息到附近的智能手机。具有近场通信(NFC)芯片的手机可以在贴片上挥舞,也可以与商业供应商制造的薄膜电池配对,实现连续的数据传输。

    在新晋的“聪明巨人”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智能恒温器生产商Nest。Nest的恒温器可以“记得”用户的温度偏好,并最大限度地提高温度控制效率。它最初看起来只是一个更先进的小型家用电器,但这家2007年由iPod之父托尼·法德尔(Tony Fadell)和前iPhone软件工程师马特·罗杰斯(Matt Rogers)共同创立的公司,旨在发起一场技术革命,让用户家中的每一个部分都更加智能、更加节能。

    美国市场每年出售的恒温器数量约为1000万个,利润空间很大。而且恒温器控制了美国家庭近一半的能源消耗,一款设计更好的恒温器可以大幅降低能耗,节省家庭开支。家庭能耗占据了美国能源消耗的约10%,美国政府每年投入数千万美元,补贴降低家居建筑能源使用的项目。但许多家居领域的技术改进需要每个家庭投入上千美元(如绝缘窗户),节省的能源却与恒温器所节省的能源一样多。Nest表示,相比不可编程的恒温器,配备其产品的家庭每年可以在电费和供热开支方面节省173美元(具体取决于当地的气候和其他因素)。也就是说,用户可以在两年内收回Nest恒温器的成本。公共能源服务提供商也对Nest很有兴趣,因为这款设备可以使用电高峰趋缓。Nest恒温器的联网功能还能允许供电公司实行更加智能的“按需供应”服务,即如果消费者允许电厂在用电高峰期远程调节自己的恒温器,就可以获得一定的电费折扣。

    过去半个世纪,美国家庭一直用可编程恒温器控制能源的使用。从理论上来说,如果人们能够合理安排供热和制冷系统开关的时间,就不需要一直打开这些系统,以确保早上起床时或工作结束回家时室内的温度适宜。但HVAC(Heating,Ventil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行业把可编程恒温器的界面设计得复杂难用,许多恒温器的用户不得不手动开关系统,结果可编程恒温器甚至可能导致大多数家庭使用更多的能源。2009年,美国环境保护署将可编程恒温器从Energy Star能源之星认证项目中除名,理由就是“用户界面问题”。

    而Nest恒温器不需要每年调节1500次,只需操作10~20次,Nest就会从中学习规律。例如,Nest恒温器最初会在监测到房屋内人类活动停止的2个小时后进入节能模式,以备主人离家不久之后返回。但Nest恒温器收集的匿名数据表明,人们通常在早上离开家之后,要在相当长的时间之后才会回来。于是Nest公司为所有的恒温器发布了软件更新,在主人离开家30分钟以后就会自动调低温度。

    完全不同于Honeywell和Venstar这些HVAC行业的大公司,Nest公司的工程师都曾是苹果iPod和iPhone团队的成员。该公司的算法团队由前计算机科学教授、“麦克阿瑟天才奖”获得者松冈容子(Yoky Matsuoka)领导。在基因上,Nest与智能手机的血缘关系远近于传统恒温器。Nest与一款三星智能手机拥有很多相同的零部件。

    从2011年10月首款Nest恒温器上市到2012年10月发布第二款,据Nest公司估算,售价250美元的Nest恒温器已经为用户节省了2.25亿千瓦的能量。按照美国市场的均价来算,节省能源费用达2900万美元。

    其实,Nest恒温器真正了不起的是将一款传统上由承包商购买和安装的产品变成了消费者自行购买的产品,从而创造了一个新的“聪明巨人”。这家公司拥有硅谷的一流团队,目标绝不仅是一个恒温器。

    可穿戴的互联网

    2013年10月,谷歌眼镜开发者塞西莉亚·阿巴迪(Cecilia Abadie)因为超速而被加利福尼亚州公路巡警靠边停车处罚。当时警察注意到她的谷歌眼镜正开着,因此她被额外罚款,理由是在开车时有一个可见的电视屏幕。

    对谷歌来说,超速是2014年最必要的工作。和苹果相比,谷歌缺少和最终消费者亲密接触的硬件经验。在PC时代,桌面计算机的网页上出现一个极简主义的搜索框确实挺棒的,但在手持移动设备上,酷和漂亮的定义完全不同。作为“聪明巨人”,谷歌虽然不像微软那么古老,却也不够新潮。最重要的是,开放安卓系统使得智能手机生产商和软件开发商隔在谷歌和用户之间,这层纸很薄,却不容易捅破。尤其当摩托罗拉的收购被证明失败之后(谷歌后来将摩托罗拉的一大部分卖给了联想,最终相当于花费约30亿美元买了一大堆摩托罗拉的专利)。谷歌需要一些“魔法”:能够把家用恒温器和烟雾报警器这类呆板无趣的产品以250美元的价格摆上苹果商店货架,具有像时尚电子产品一样卖出5万台产品和界面的设计能力及营销能力。

    所以,拉里·佩奇决定以32亿美元的现金收购Nest和Nest拥有的大约100位苹果公司的顶尖前工程师和前市场营销人员,全然不理会这样的讽刺:“如果你的房子烧毁了,你现在可以买到用于灭火器的Gmail广告了。” [2]

    2014年,排在“全球50大最聪明公司”榜单第3位的谷歌买下了Nest,它不想被仅仅视为一家拥有搜索引擎的广告公司。而且,谷歌知道,未来的“聪明巨人”将在互联而不是独立的硬件中产生,可穿戴设备和物联网的机会已经到来了。它把第一个希望建立在谷歌眼镜上。

    数学家爱德华·索普(Edward Thorp)和克劳德·香农(Claude Shannon)发明了第一款真正的可穿戴计算机,它其实是一部用脚控制的机器。1983年,有人开发了装在鞋子里的计算机,用来计数。几年后,戴在头上的可穿戴计算机出现。这些“头戴装置”——可穿戴的显示器将视频图像放置在使用者的眼睛前面,再加上很难操作的单手用键盘。穿戴着这些机器走路时会招致围观,外形颇似蒸汽朋克。2001年,可穿戴计算机的先驱萨德·斯塔纳(Thad Starner)在IEEE Micro杂志上讨论了可穿戴计算机的3个关键问题:输入、输出和软件。

    谷歌眼镜有各种输入设置,包括一台可以拍摄照片和视频的摄像头、一个触摸板和一个 9 轴传感器(3 轴加速,3 轴旋转,3 轴为磁力计)。但向可穿戴计算机输入词语仍是个挑战。谷歌眼镜采用语言识别系统。谷歌的声音识别系统在操纵导航菜单时极其出色,因为将一秒钟的语音与菜单上十几个语音选择之一匹配还算容易。但是使用语音技术给照片加说明和回复信息还做不到那么可靠。谷歌眼镜输出的显示屏是一块微小的棱镜,来自数十年前的祖父级技术。早在20世纪90年代,一家叫Reflection Technology的公司就开发了类似系统。

    在软件方面,谷歌眼镜以语音为基础的界面所依赖的菜单,必须用按照特定顺序说出的命令来操纵,而不能用随意组织的、形式自由的指令来下命令。一切都得按照精确的顺序。谷歌眼镜的警告和通知系统的设置是一个挑战:如果每天接收 200 封邮件,每条信息都提醒一次是很烦人的。

    至于谷歌眼镜的硬件,高中时就开发可穿戴计算机技术的多伦多大学教授斯蒂夫·曼恩(Steve Mann)批评道,当各种影像重叠于现实世界时,谷歌眼镜的显示屏迫使每只眼睛聚焦于距离不同的物体,造成视觉疲劳。谷歌则称,人与人眼睛接触交流非常重要,如果谷歌眼镜的摄像头阻挡了瞳孔,作为消费者产品会很难卖。

    虽然谷歌眼镜是一部佩戴在头上的计算机,带有一个摄像头和一个麦克风,但它不是用来记录生活的,与“叙事夹”(Narrative Clip)摄像系统不同。谷歌眼镜是一个随时待命的智能装置:回答问题,提醒注意信息,为开车导航。

    500万像素(2528×1856)照片和高清(720p)视频的摄像功能,双核OMAP4430处理器,所有这些听起来像是 2011年的科技加上低能耗的显示器,使得42克的谷歌眼镜能够靠较小的电池不间断使用 5~8小时。

    谷歌眼镜的用户界面以声音驱动的菜单和带有计算机辅助可靠性数据系统CARDS(Computer Aided Reliability Data System)的时间轴为基础。这个数据系统与Google Now类似。用户拍摄的每张照片都被锁定在时间轴上,上面还包括《纽约时报》的头条、“谷歌+”的状态更新、电邮以及其他“谷歌眼镜系列”应用的通知等,还有一个网络浏览器(在这样小的屏幕上几乎无法使用)。谷歌眼镜大多数的信息处理是在云端,通过其内置的 Wi-Fi 发射器或者蓝牙连接上网,这一过程被称为“共用上网”(tethering)。

    其他禁用谷歌眼镜的地方包括白宫、五角大楼以及最高法院等。谷歌公司也禁止用户使用面部识别或语音输出来识别个人,或是“提供用户以外的个人信息来识别某人”。但也有开发者避开了谷歌的规则。一家名为“面部网络”(Facial Network)的公司开发了一种名为“姓名标签”(Name Tag)的应用,通过谷歌眼镜进行识别并快速查询数据库,确认眼前的陌生人是否是记录在案的 45万名犯罪者之一(或是相貌接近)。这些应用并不在谷歌商店里,但可以通过 USB 传输线在开发者模式下把它们载入谷歌眼镜。

    最终,塞西莉亚·阿巴迪的交通罚单在一个月后因缺乏证据而被否决:警察没有看到在她开车时谷歌眼镜开着。但美国汽车协会(AAA)的人士表示,在加利福尼亚州和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乃至其他至少 37 个州,都有法律禁止操作司机能看到的车载屏幕。为防止谷歌眼镜钻法律的漏洞,伊利诺伊、特拉华、新泽西和西弗吉尼亚的议员们提出了特别禁令,禁止在开车时使用带头戴显示屏的可穿戴计算机。

    谷歌花了 2013年的大部分时间逐步推出谷歌眼镜,提供给人数不断增多的“谷歌眼镜开发者”和公众测试计划的参与者。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可以支付 1500 美元配一副谷歌眼镜,并接受数小时的使用培训。看起来,谷歌还在犹豫:这款产品在大众市场会不会像在T台的聚光灯下一样受欢迎?与它的可穿戴头部设备一样,谷歌眼镜具有很强的时尚感。这个联网的多功能电子装饰品得到2013年9月《Vogue》杂志 12 页特别报道的优待,的确可以令佩戴者显得与众不同。不过,也可能“太”与众不同了。

    在智能手机市场,韩国企业在市场份额上领先。排在2014年“全球50大最聪明公司”榜单第4位的三星,在全球智能手机销售量所占的份额上升到32%。排在2014年“全球50大最聪明公司”榜单第46位的LG通过可弯折的曲面屏幕智能手机,销量在2013年增长了30%。

    按照“聪明巨人”的绝对规模原则,市场聚焦在中国和印度市场。排在2014年“全球50大最聪明公司”榜单第30位的中国创业公司小米虽未上市,但正在依靠其低价格和成功的营销策略后发制人,试着超越市场的先入者。

    2014年,成立4年的小米已是中国六大智能手机供应商之一。小米创始人雷军打造了一个乔布斯一般的形象,从个人穿着到产品公告。他的粉丝们叫他“雷布斯”。小米以接近成本的价格销售,客户还可以为其基于云的服务(如消息和数据备份)支付费用。该公司对销售时机也有很好的把握,通过预售以及饥饿营销成功吸引了更多的注意力。买家实际拿到设备时,制造成本大幅下降。

    排在2014年“全球50大最聪明公司”榜单第43位的Datawind,最初是一个向印度学生销售廉价平板电脑的公司,现在其设备销售已经扩展到全球,其最便宜的平板电脑的价格为38美元。

    想在类似中国或印度这样人口规模的市场创立“聪明巨人”,就像在亚马孙河的上游建超大型水电站——缺的只是想象力和执行力。虽然网络搜索早已不是蓝海,排在2014年“全球50大最聪明公司”榜单第32位的防病毒公司奇虎360(Qihoo 360)还是想试一试。

    “聪明巨人”在电子商务市场的战争在继续。12家顶级在线零售商的销售额加起来才和第10位的亚马逊持平,但这不包括淘宝。在圣诞假期前五天内,排在2014年“全球50大最聪明公司”榜单第16位的沃尔玛网页的浏览量达到了10亿。利用其重量级的零售业务,这个传统零售商为支付和电子商务技术提供了新思路。

    在社交平台市场,排在2014年“全球50大最聪明公司”榜单第11位的腾讯开始尝试在微信上建立电子支付,寻找新的盈利模式。而满足阅后即焚的在线互动需求似乎真正抓住了年轻人的需求。2013年11月,排在2014年“全球50大最聪明公司”榜单第12位的Snapchat拒绝了Facebook 30亿美元的收购报价(比它为Instagram付费的费用高出3倍)。马克·扎克伯格此前曾向Snapchat提出10亿美元的开价。然而就在同一年,它接受了腾讯的投资(随后是阿里巴巴在2015年投入了2亿美元)。

    互联网用户的另一个需求——管理信息过载,从来没有得到很好的满足。很多工具走红一阵又归于沉寂。2014年,排在“全球50大最聪明公司”榜单第27位的Evernote看起来挺有用。每年订阅Evernote Premium的价格为45美元。

    2014年,已经有69个城市的用户可以使用优步的应用来搭车。排在2014年“全球50大最聪明公司”榜单第26位的这家未上市企业不仅扰乱了出租车行业,还成为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共享经济的主要参与者。这可能是最后一代不依赖技术革命的“聪明巨人”。

    共享一切,首先是你的数据

    2015年1月,谷歌眼镜的公众测试计划关闭。这意味着谷歌放弃了将谷歌眼镜正式变成一款大众消费的电子产品,也关闭了谷歌眼镜迈向“聪明巨人”的其中一条通道。虽然在军事和医疗的企业市场找到不少知音,谷歌眼镜不再是其他“聪明巨人”的威胁。

    还在卖智能手机的小米上升到2015年“全球50大最聪明公司”榜单的第2位,两次上榜,营销是它最成功的环节。它尝试各种创意,包括在移动信息平台上进行限时销售。其估值一度达到450亿美元。

    在电子商务市场,排在2015年“全球50大最聪明公司”榜单第13位的亚马逊2014年的销售额为890亿美元。但它已经不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零售商了。2015年,中国的阿里巴巴首次上榜,排在“全球50大最聪明公司”榜单的第4位,其2015年度商品交易总额超过3万亿元人民币,其250亿美元的首次公开募股资金募集额也创下了纪录。

    对“聪明巨人”来说,从用户获得的数据是核心资产。2015年,在复杂的隐私权协议框架内,先进入市场的“全球50大最聪明公司”一边发挥更大的想象力来利用数据,一边拓宽了数据的获取渠道和范围。

    排在2015年“全球50大最聪明公司”榜单第16位的苹果,不仅新产品——苹果智能手表上市当天的销量达到100万,还想在iPhone上进行更重要的数据获取,打入健康与医疗市场。

    医院和研究组织大都不愿意分享数据,在许多情况下,它们在法律上必须遵守美国州政府和联邦政府的隐私条例。但法律不会阻止个人分享自己的信息。因此,如果人们可以自行收集数据或被赋予数据的控制权,“聪明巨人”将可以大大拓展可以利用的数据资源。苹果、谷歌都希望能够收集大量的基因信息,建立自己的数据库。这是一场新的竞争。

    2015年,仅仅前三个月,苹果就销售了6000万部iPhone(历史总销量约7.5亿部)。相比之下,得到谷歌支持的23andMe花了9年时间才收集了90多万人的DNA信息,已经是全世界最大的DNA数据库之一。

    苹果想让iPhone变成遗传研究的新工具,与研究人员合作推出应用程序,使部分iPhone用户有机会进行DNA测试。2015年3月,苹果推出软件平台Researchkit,可帮助医院或科学家通过iPhone设备的传感器或调查中收集的数据来进行研究。

    Research Kit的前五个应用程序,包括一个名为m-Power的跟踪帕金森病症状的应用程序,在几天内就招募了数千名参与者。要加入任何一项研究,用户需要同意进行基因测试,将唾液试剂盒寄回与苹果公司合作的实验室。

    苹果的合作伙伴将对收集到的DNA数据进行初步研究。如加州大学通过将基因测试与孕期母亲手机上收集的其他数据相结合,来研究早产的原因。纽约西奈山医院则牵头了另一项研究。苹果的最终目标是让个人能够展示和分享DNA信息,就像分享位置信息一样。

    在医疗市场有望诞生新“超级用户界面”的是远程医疗。2015年,排在“全球50大最聪明公司”榜单第27位的Teladoc马上要上市了。尽管部分医生组织反对远程医学的概念并试图限制这种做法,但这家公司的远程会诊服务的美国会员数快速增长至1000万。公司于2002年在得克萨斯州达拉斯成立。它由美国宇航局前任飞行医生拜伦·布鲁克斯(Byron Brooks)博士和企业家迈克尔·戈顿(Michael Gorton)创立。Teladoc于2005年在伊利诺伊州芝加哥举办的Consumer Directed Health Care会议上全国上线。Teladoc公司利用电话和视频会议技术,每天24小时为非紧急医疗问题(如过敏症、支气管炎、红眼病、鼻窦问题和耳部感染)提供24小时的执业医生,通过音频、视频进行医疗咨询,诊断和开具基本处方药。

    2016年12月,美国医院协会独家赞助Teladoc的远程医疗技术平台。Teladoc现在通过网络、电话或移动应用程序在50个州中的48个州全年365天、每天24小时运行全套服务。到2016年,其访问人数已增至95.2万人。截至2015年第一季度末,公司拥有4000名客户,其中包括《财富》1000强企业中的160家。两年后,公司拥有7500名客户和220家《财富》1000强公司。

    赢家通吃的社交平台在全球市场的潜力继续显现。

    排在2015年“全球50大最聪明公司”榜单第7位的中国公司腾讯,通过投资国内市场进行扩张。微信及其相关服务的每月活跃用户达到5.49亿。排在2015年“全球50大最聪明公司”榜单第29位的Facebook在2015年第一季度的全球每月活跃用户数量为14.4亿。Facebook的大量广告收入正在用于改善Messenger等应用程序,它也同主要新闻机构签订协议以获取高质量的媒体内容。

    Facebook没有拿下的Snapchat再次上榜,排在2015年“全球50大最聪明公司”榜单的第47位。公司创新的形式包括“Snapchat故事”,把视频和照片放在一起讲一个故事,每天被阅读的故事有10亿个。它还建立了一个媒体平台,使用者包括ESPN、CNN等。而在日本,排在2015年“全球50大最聪明公司”榜单第37位的Line通过经营广受欢迎的信息和免费呼叫应用程序产生了可观的收入。

    在更细分的企业即时通信市场,排在2015年“全球50大最聪明公司”榜单第36位的Slack迅速崛起。每月通过Slack发送的消息数量为3亿,每月活跃用户的数量为2.05亿。

    名为Slack的办公室内部通信系统,经常被描述为世界上有史以来增长速度最快的办公协作软件。在产品发布后不到一年的时间,每日用户数超过了200万,完成了一轮1.2亿美元的融资,估值达到了11.2亿美元,成为科技世界最年轻的一只“独角兽”。

    Slack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可通过即时信息和聊天室与同事进行交流的集中化场所,这可以减少他们花费在电子邮件上的时间。美国波士顿学院(Boston College)所属的卡罗尔管理学院(Carroll School of Management)信息系统学副教授杰拉尔德·C.凯恩(Gerald C.Kane)指出,Slack将信息转变成每个工作协同者都可以看到的信息流。这种“环境知觉”(ambient awareness)是电子邮件所无法提供的。美国南加州大学信息科学学院(Information Sciences Institute)社交计算专家克里斯蒂娜·莱尔曼(Kristina Lerman)认为,Slack的信息一般都很短、比较随意,更像是移动文本信息,会让用户产生一种随时随地都可以与同事保持联络、迅速处理一切工作的感觉。

    其实,Slack产品的很多核心特征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出现了,但没有火起来。只有当越来越多的职场人士通过移动设备办公、协作时,用户需求才“引导”了新的超级界面出现在市场上。

    在出行与交通市场,第一次上榜、排在2015年“全球50大最聪明公司”榜单第41位的德国公司Ha Con则是在欧洲广受欢迎的旅游规划应用程序。它整合了出租车、租车、共享自行车和公共交通系统的信息,每天在其系统中计划的出行方案有4000万个。排在2015年“全球50大最聪明公司”榜单第50位的优步再次上榜,它运营共享出行服务以及司机送货服务。截至2014年12月,活跃的优步司机达到162037个。

    听从消费者吩咐的“聪明巨人”

    不再是世界第一在线零售商的亚马逊于2016年再次上榜,而且位列第一。2015年榜上有名是因为亚马逊将智能机器人完美地融入其物流中心。2016年,亚马逊日益强大的Alexa智能语音助手又使其出类拔萃。有了Alexa,上网、播放音乐、调节灯光和恒温器,一切都变得简单。仅需89.99美元,就能买到Echo Dot来体验Alexa的语音服务。

    沉默了很久的搜索引擎和广告销售商百度上榜了,它排在2016年“全球50大最聪明公司”榜单的第2位。上榜理由之一是它在2015年开发了语音识别系统“深度语音2”(Deep Speech 2)。据说,它对某些语音的识别能力甚至比人还强。除此之外,百度也在提升其他的人机交互界面。

    从2009年开始开发智能手机,华为一直难以打开高端市场。2015年为谷歌设计制造的Nexus 6p手机终于证明华为完全有能力完成一种高质量的高端智能手机。一如既往强势的低端机和后来居上的高端机齐头并进,让华为手机较2015年的销售量增长了58%,一跃成为全球第三大智能手机制造商。从事手机业务已超过10年的华为排在2016年“全球50大最聪明公司”榜单的第10位,仅2016年第一季度它就卖出了2750万部智能手机。

    在社交平台市场,微软以260亿美元收购了Linked In,排在2016年“全球50大最聪明公司”榜单的第26位。Linked In是职场社交的“聪明巨人”,它除了拥有惊人的2.59亿个简历档案,还有每年超过6万名毕业生的职业发展路径的数据。这是一个巨大的数据集,也是一个金矿。Linked In通过两种方式从庞大的招生中赚取收益。招聘人员每年支付高达8500美元,以增加获得求职者的机会,而会员可以购买各种优质服务。

    Linked In用户人数每年增长38%,其中学生用户数增长最快。投资者认为,Linked In可能在全球人才市场上创造了近乎垄断的地位。微软的出价是Linked In年收入的700多倍,这反映了市场对职业社交数据分析价值的预期。

    排在2016年“全球50大最聪明公司”榜单第20位的腾讯已经是亚洲最大的互联网公司,微信已经是中国最大的互联网通信平台。腾讯还瞄准了基于微信平台的企业服务业务,包括公司同事间的通信(发送信息和电子邮件、打电话等)、雇员支出报表以及其他记录存档等。

    比起微信,排在2016年“全球50大最聪明公司”榜单第38位的Line的增长速度并不是很快,Line手机应用的每月线上用户是2.18亿人。但如果按用户端的收益来算,它仍然处于世界通信类手机应用的前列。该公司在稳步增长的同时,也持续推出新功能,比如推出了为企业营销活动服务的聊天机器人,以及同时连接200人的小组线上通话(Skype的小组线上通话仅能容纳25人)。在日本市场,Line还提供出租车预约服务,而且在不久的将来,Line将携手日本最大的移动通信运营商NTT Do Co Mo公司开展手机通话业务。

    估值200亿美元、排在2016年“全球50大最聪明公司”榜单第46位的Snapchat,2016年的大动作是扩展自己的广告业务。广告商将Snapchat视为接触13~34岁人群的窗口,但它们却对该公司收取高费用而不反馈广告效应信息表示不满。Snapchat最近采取了一系列行动来消除了广告商的不满:它们与Viacom签订合同,授权Viacom代表Snapchat贩卖广告;允许尼尔森(Nielsen)公司将商业数据提供给广告商。每天,Snapchat应用上播放的视频数量为100亿个。

    在2015年一年内,排在2016年“全球50大最聪明公司”榜单第43位的Slack的日常用户数从75万增至300万。在此期间,公司决定将语音通话业务降为自己的次要业务,并开始研发第三方的通信录手机应用,设立8000万美元的专项基金用于投资Slack开发者以及开发聊天机器人的研发工具。公司还引入“Slack标记”,使得其商业用户在手机客户端登录后能使用Slack身份验证。这样的契机使得Slack公司融到2亿美元的资金,总融资额为5.4亿美元,公司估值为38亿美元。

    在共享出行市场,中国市场再次后发制人。排在2016年“全球50大最聪明公司”榜单第21位的滴滴出行称其每天的客运次数超过了优步的1000万。2016年,滴滴出行拥有3亿名注册用户、近1500万名注册司机,在中国的日均订单量达1400万,其专车业务在中国占据了87%的市场份额。而其主要竞争对手优步则表示过去一年在中国损失了超过10亿美元。

    滴滴出行运营至今已经4年,收集了大量数据,包括用户打车点、目的地、打车峰值时间以及400个中国城市的繁忙路线。这些数据还孕育了公交车出租服务平台。滴滴出行还将目光投向了海外市场,在印度和东南亚都有合作伙伴,其中包括它持有股份的Lyft和Ola这两款打车软件。

    在电子商务市场,排在2016年“全球50大最聪明公司”榜单第24位的阿里巴巴上一个财务年的营业额是4850亿美元,是世界上最大的线上交易平台。上市之后,阿里巴巴又收购了中国最大的视频服务商——优酷土豆。得益于移动广告和视频广告的增长,坐稳了中国电商头把交椅的阿里巴巴还进行了一系列海外投资,在过去的一年里它投了美国的Groupon、Magic Leap和Snapchat,此外还有印度的网上支付公司Paytm以及新加坡国家邮政及物流公司——Sing Post。

    在亚洲,排在2016年“全球50大最聪明公司”榜单第44位的Coupang从最初被认为是Groupon的克隆版,现在已经成为韩国的亚马逊。正如亚马逊一样,Coupang立志于发展当天到货服务来吸引消费者。公司已经投入了数百万美元,以健全物流系统,其中包括建立仓库、购买运货车以及雇佣快递员,还包括开发专门算法管理物流的一切事物。Coupang还将眼光放在如何使用户更加方便地在智能手机上购物。2015年其获得日本软银高达10亿美元的投资。公司的估值达50亿美元。

    在非洲,估值10亿美元、排在2016年“全球50大最聪明公司”榜单第47位的AIG(Africa Internet Group,非洲互联网集团)由德国科技孵化器Rocket Internet于2012年建立,是一家运行在整个非洲大陆的电子商务公司。其主要业务是在线零售平台Jumia,它已经成为非洲市场最大的电子商务中心。AIG的其他业务还包括非洲最大的酒店预订平台、汽车以及房地产分类广告市场。除了Rocket Internet,AIG还从Axa、高盛以及两家通信公司MTN Group和Orange得到资助。虽然公司还没有开始盈利,但投资者已将AIG视为进入非洲网络经济圈的入口。公司的业务覆盖了26个非洲国家。

    大到停不下来的用户增长

    2017年,“全球50大最聪明公司”中有10家、总市值近3万亿美元的公司身居“聪明巨人”。它们的市场表现也令人印象深刻。从2013年到2017年,亚马逊的股价从240美元升到1140美元;Facebook的股价从19美元升到154美元;腾讯的股价从50港元升到425港元……

    语音识别市场俨然是下一代“聪明巨人”的孵化器。排在第3名的亚马逊使用了包括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在内的一系列人工智能技术,支持语音助手Alexa控制电视、汽车。开发者为Alexa开发的程序数量已经达到12000种,亚马逊希望Alexa成为继电子商务之后下一个“聪明巨人”。

    在中国语音识别市场,排在2017年“全球50大最聪明公司”榜单第6位的科大讯飞已经占据了领先地位,如今正在进一步扩张,希望在汽车、家庭、机器人和学校的声控命令系统上有所作为。过去的一年(即2016年),公司推出了让人们可以通过声音控制汽车、电视和家用电器的系统。

    苹果正在努力跟上形势,它排在2017年“全球50大最聪明公司”榜单的第16位。这家市值为7770.53亿美元的公司推出了一款搭载Siri、名为“HomePod”的智能音箱,以此与亚马逊的Alexa抗衡。

    排在2017年“全球50大最聪明公司”榜单第50位的百度尽管收入增长放缓,依然不断向人工智能研究投入资金。2017年1月,百度与合作伙伴推出了一款与亚马逊的Alexa类似的、搭载了DuerOS的智能语音助手。

    在社交平台市场,腾讯拥有中国最大的社交应用——微信,还是世界上最大的游戏公司,2017年其又迎来了爆发式增长的一年。它排在2017年“全球50大最聪明公司”榜单的第8位。尽管微信已经拥有超过9亿的月活跃用户,但公司并未满足,仍在不断扩展移动应用程序,除了通信,还有在线游戏、购物、音乐、视频等功能。功能的扩展保持了老用户的活跃度,并吸引了新用户加入,使得腾讯得以销售更多的广告和服务。这家互联网巨头在2017年4月超过美国富国银行,成为全球十大最具价值的公司之一。同年11月又一度超过Facebook,成为全球市值第五高的公司。在微信的7.7 亿名日活跃用户中,每日使用时间超过90分钟的比例有50%。

    2017年,Facebook落到了“全球50大最聪明公司”榜单的第23位。关于Facebook社交软件传播“假新闻”和暴力内容的激烈辩论并没有阻碍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进步。Facebook利用计算机视觉和神经网络为名叫“M”的人工智能助手添加了不需要文字或标签就能检索照片的新功能。同时, Facebook正在使用其中的一些算法识别潜在的自杀信息和恐怖主义宣传信息,来回应公众对其服务的批评。

    来自Facebook的竞争和缓慢增长的用户量,压低了排在2017年“全球50大最聪明公司”榜单第48位Snap的股价,使其股价目前徘徊在17美元左右,这是它在2017年3月首次公开发行时的价格。不过,Facebook的竞争对手在支持它。2017年,腾讯在Snapchat的股权增加到20多亿美元的股份。在二季度的报告中,Snap表示腾讯近几个月已经购买了145.78亿美元无投票权的股票,相当于该公司基本股票的12%以上,以及全面摊薄股票的10%。

    Snap,这家拥有消息应用程序Snapchat的公司正通过收购进行创新:收购创业公司,并利用其技术推出新的Snapchat功能。近几个月来,该公司为用户提供了在地图上分享内容的功能和类似Photoshop的图像编辑工具。这些补充功能使得Snap更加确信,它们能够为用户提供Facebook的应用(包括Instagram、Messenger和WhatsApp)所无法提供的互动方式。用户每天产生的Snap内容数量为30亿。

    在电子商务市场,排在2017年“全球50大最聪明公司”榜单第41位的阿里巴巴紧随亚马逊和微软,成为云计算服务提供商。和亚马逊一样,阿里巴巴最初只是投资云基础设施以便为其在线商店和支付服务提供支持,然后才决定将云计算作为一项服务面向其他公司。该公司旗下的阿里云子公司现在是其发展最快的业务,并走出了中国,把数据中心建在美国、澳大利亚,以及欧洲和东亚的其他国家。阿里巴巴还利用云端向世界各地的中小型企业提供大数据服务。该计划是其“世界电子贸易平台”(electronic world trade platform)项目的一部分,旨在帮助小公司跨越国界开展更广泛的业务。阿里巴巴在中国电商市场的份额为57%。

    在拉丁美洲,市值121亿美元、排在2017年“全球50大最聪明公司”榜单第26位的阿根廷公司MercadoLibre是拉丁美洲最大的电子商务和在线支付平台,基本等同于该地区的亚马逊、eBay和PayPal。该公司在墨西哥挤压了亚马逊的市场,并在包括巴西和委内瑞拉在内的其他17个国家也表现得十分活跃。MercadoLibre成立于1999年,尽管整个拉丁美洲经济疲软,该公司依然在扩展新市场、收购公司,取得良好的财务业绩。其注册用户数量比2015年增加了20%,达到1.82亿。

    在非洲,排在2017年“全球50大最聪明公司”榜单第44位的AIG现在叫作Jumia,成为非洲大陆第一家“独角兽”创业公司,包括高盛在内的投资者们在一轮融资中总共投入3.27亿美元。该公司估值超过10亿美元。现在,公司旗下运营的所有的消费者网络服务——购物、旅游、外卖、房屋交易、租车——都整合到了Jumia名下。然而,为了释放日益壮大的中产阶级的消费潜力,该公司需要努力克服当地电子商务面临的挑战:闭塞的交通、生性多疑的消费者以及个别市场中互联网渗透的不足。为此,Jumia推出了J-Force这样的委托销售代理网络项目,以便帮助那些没有网络或者不习惯自己订购的客户下单。使用Jumia平台的非洲公司数量为50万家。

    展望

    “聪明巨人”之间的较量远没有结束,一时领先或落后也不会保持很长时间。以智能手机市场为例,根据IDC的2017年第三季度印度智能手机市场报告显示,2014年进军印度市场的小米,已经以23.5%的市场占有率追平三星,成为并列第一。而自2012年以来就是印度手机市场冠军的三星,其市场占有率则从24%略下降到23.5%。市场第一的占有率意味着更多的用户和用户数据,以及实现更多创新业务的可能。

    饱受恶性竞争与并购传言的困扰,共享经济的吸金潮仍未见衰。在中国共享出行市场,即使已经存在滴滴出行这样的“庞然大物”,美团和其他试图在交通出行市场分一块奶酪的互联网科技企业还是推出了自己的服务与之竞争。这可能进一步压低投资效率,但对风口出现越来越低频、用户获取成本越来越高的中国互联网市场而言,每一个可能的机会都不能放过。

    * * *

    [1]. Brad Stone and Lulu Yilun Chen,“The We Chat app has almost a billion users, and many of them use it all day.So why isn’t the company everywhere by now”, Bloomberg Businessweek.

    [2]. Marcus Wohlsen,“What Google really gets out of buying nest for $3.2 Billion”, Wi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