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中国人的智慧 > 成本与效益

成本与效益

    其实,孙子根本就不可能是“和平主义者”,因为他是军事学家,也是军事家。他自己,是要指挥战斗的。而且,《孙子兵法》十三篇,也既不是“纸上谈兵”,又不是“自娱自乐”,而是要派用场的。什么用?打仗。给谁用?吴王。他这本书,就给吴王阖闾看过。为什么给他看?知道他有野心,想称霸。你说,孙子怎么会反战呢?

    实际上,孙子不但不反战,而且野心还不小。什么野心?全。这个“全”,不仅是“全胜”,也是“全得”。还是在《谋攻篇》,在讲完攻城的成本代价之后,孙子说——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要理解这段话,还是得讲点历史。前面说过,孙子是春秋晚期的人。春秋的战争,从早期到晚期,目的都是“争霸”,所以说“春秋无义战”。这,就是“必以全争于天下”的“争”。但是,争霸的方式,早晚不同。早期,只要对方服软、认输、装孙子、签条约,一般也就不打了。胜利的一方班师回国,失败的一方国不破,家不亡。晚期,则要“灭国”。那些失败的小国,弄不好就没了。也就是说,在春秋晚期,争霸战争已经开始转化为兼并战争。

    兼并就要灭国,灭国就要攻城。只要攻下敌国的都城,灭国就是一句话、几分钟的事情。所以,“拔人之城”与“毁人之国”,是一致的。拔人之城,多半是为了毁人之国。所谓“毁人之国”,也不是要把人家的城池都毁了,房子都烧了,人民都杀了。没那么麻烦。春秋时期的灭国很简单,只要把社稷和宗庙毁了就行。社稷,就是社坛和稷坛。社坛祭祀土神,稷坛祭祀谷神。人民“非土不立,非谷不食”(《白虎通·社稷》),所以,社稷就是产权和主权的象征。宗庙,则是祭祀国君列祖列宗的,是政权和治权的象征。庙没了,就只能去当“亡国之君”。南唐李后主的“最是仓皇辞庙日”(李煜《破阵子》),就是这个意思。

    灭国既然如此简单,那就不用多费手脚。更何况,兼并的目的,原本就是“得到”,不是“毁灭”,当然是得到的越多、越完整,越好。这就是“全”,也就是效益。相反,旷日持久地打攻坚战,自己损失惨重,最后得到一座空城,则是典型的吃力不讨好。这就是成本,或成本与效益。因此,孙子主张,一定要以“全胜全得”的原则,去争霸于天下(必以全争于天下)。只有这样,才成本最低(兵不顿),效益最高(利可全)。

    这就是所谓“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也就是说,挫败敌人的武力,靠的不是硬打硬拼;占领敌人的城池,靠的不是强行攻坚;兼并敌人的国家,靠的不是旷日持久。这才是攻城略地、兼并别国的高超谋略和正确方针(此谋攻之法也)。因为只有这样,才最合算。

    显然,这不是发慈悲。作为超一流的军事家和军事学家,孙子绝不会愚蠢到把战争看作慈善事业。所以,一旦不能“全国”,多半还是要“破国”的。为了实现争霸的目的,孙子只会用“霹雳手段”,不会有“菩萨心肠”。只不过在他看来,破国、破军等等,是下策,是不得已。很清楚,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所谓“全国为上”,正是这位“精算师”精密计算的结果。他要的,是“产出投入比”和“效益最大化”啊!

    由此可见,孙子不是什么“和平主义者”,而是“战争经济学家”。而且,正是出于对成本和效益的考虑,孙子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军事思想——慎战。

    慎战,是孙子思想的核心范畴之一。《孙子兵法》开篇第一句就说——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这话意思很清楚:战争,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情,关系到一个国家生死存亡,不可以不认真研究。那么,研究的结果,又是什么呢?孙子的结论,是轻易不要发动战争。为什么呢?也有三个原因。

    第一,打不起。孙子算过一笔账。他说,派十万军队出去打仗,常规的开销要“日费千金”。因此而不能正常从事农业生产的,也多达七十万户(不得操事者,七十万家)。因为派一个士兵出去打仗,后方就要七个人来供养他。再加上社会不安定(内外骚动),百姓服劳役(怠于道路),实际损失更大。(《孙子兵法·用间》)这个成本太高了!

    第二,拖不起。我们知道,当时的战争,首先是疆场作战,然后是兵临城下。野战部队加上后勤部队,从国都出发,走到国境线上,再深入敌后。这么长的运输距离,供应和补给都是问题。长途运输吧?疲于奔命。就近购买吧?物价飞涨。结果是什么呢?是军力耗尽,财力枯竭,国库空虚,是“百姓之费,十去其七”;“公家之费”则“十去其六”。如果一打几个月,这个仗是打不起的。当然,孙子也提出了一个解决的办法,就是“食于敌”,也就是吃敌人的,在敌国解决供给问题。但是第一,你要吃得着;第二,能吃也有限。因此,应该做到“役不再籍,粮不三载”,也就是兵员不一再征集,粮草不多次运输。宁肯笨笨地速战速决(拙速),不可为了取巧而久拖(巧之久)。总之,“兵贵胜,不贵久”(《孙子兵法·作战》)。因为对于战争而言,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第三,输不起。这个道理,谁都明白,不用多讲。因此,孙子提出一个主张,叫做“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就是说,作为君主,你不能一恼怒就发动战争;作为将领,你不能一生气就发起进攻。孙子说,你今天恼怒,明天还可以高兴(怒可以复喜);今天气愤,明天还可以快乐(愠可以复悦)。但是,“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孙子兵法·火攻》)。一旦战败,你后悔都来不及。

    所以,孙子提出“十二字方针”,叫做“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孙子兵法·火攻》)。就是说,没有十足好处,就不要采取行动;没有必胜把握,就不要随便用兵;不到危急关头,就不要轻易开战。总而言之一句话——

    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

    这句话,《九地篇》和《火攻篇》都有,可见孙子之重视。实际上,《孙子兵法》通篇都贯穿着成本意识和效益意识。这句话被反复强调,并不奇怪。

    这就要计算。而且,在决策阶段就要算,叫“庙算”。庙,就是庙堂,也就是朝廷。就是说,开战之前,先在家里算好。用什么算呢?用小棍儿,有骨头做的,有竹子做的。它的名字,就叫“算”,也叫“策”,也叫“筹”。这三个字,都是竹字头。可见当时这东西,还是竹子做的多。庙算的时候,谋士、谋臣们,就用它来比划,所以也叫策划、筹划。怎么比划?一件事情,有什么好处,就在好处这边放根小棍儿。有什么坏处,则在坏处这边放一根。或者说,这个好处是我方的,就放在我方这边。这个好处是敌人的,就放在敌人这边。这些放下来的小棍儿,就叫“筹码”。标志着有利条件的,就叫“胜算”。最后,数一数两边都各有多少筹码。这就叫“计算”,也就是统计一下,看看两边各有多少根“算”。然后再算一下百分比,看看我方有“几成胜算”。这样算下来,就知道打这一仗,合算不合算了。合算就打,不合算就不打。这就是《孙子兵法》第一篇《始计》要讲的事情。

    于是我们可以看出,孙子在进行战争策划的时候,考虑的就是一个字——利。甚至我们还可以说,他就是“唯利是图”。讲清楚这一点,很重要。因为我们以前讲战争,总是说正义啊,道德啊,都是这种讲法。而孙子讲的战争的目的,就是效益最大化。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见解!你想嘛,战争的成本那么高,没有效益,何必要打仗呢?就算是正义的战争,反侵略战争,在具体作战的时候,难道不希望用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胜利吗?难道不希望我方将士尽可能少牺牲,敌人那边尽可能快完蛋吗?战争的经济学,岂非所有的参战者和领导人都应该考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