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权利的轨迹:大转折时代的政治经济学 > 第16章 关于消费转折中的歧途问题(4)

第16章 关于消费转折中的歧途问题(4)

    由上可见,生活中存在着很多有违健康的习惯。只有普及和了解了相关的知识,才会有更多的人走出生活中的种种误区而踏上全面健康之路。

    三、破除现代科学迷信———药物依赖

    传统的迷信将改变命运的希望依赖于鬼神,现代迷信则将一切问的解决都依赖于科学。在这里所讨论的问题中,现代迷信则表现为企图借助现代医药来解决由生活方式和人际关系而导致的问题。

    1.“挑战生命的极限”?

    前面在分析市场竞争的副作用时指出,竞争的日趋激烈迫使人们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然而每天的时间和精力总是有限的。于是人们便在提高生活效率上做文章,购买可节省家务劳动时间的家电、以费钱省时的炫耀性消费来补偿对家庭的无暇顾及、以提神补气类保健品来弥补休息之不足。然而,这些做法不但具有前面所说的副作用,更重要的是这种挑战人类极限的方向本身就是错误的。

    马克思曾经指出,机器本当造福于人类,但其资本主义式的应用却使得劳动阶级更贫困、更疲惫。今天的社会生产力远远高于马克思那个时代,但马克思当年所批评的那种现象却似乎依然存在。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和财富的积累,人们难道不应有更多的闲暇吗?不应享受更多的天伦之乐吗?不应发展更多的兴趣爱好吗?当人们不去研究和抵制这种病态的趋势,而只想用科学技术作“保守治疗”时,科学技术就成了助长病态趋势和挑战人类极限的“帮凶”。

    笔者的观点肯定会遭致各种责难。也许被雇佣的人会说:“不拼命别人就会抢掉我的职位。”雇主也许会说:“别人都在这么做,我不这么做就会在竞争中失败。”我们不怀疑这些理由都有事实依据,其实在前面我们也已经详细地分析了竞争压力下的行为方式。但是有一点却是可以坚信不疑的:人性化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不但更具可持续性,而且也一定更具有效率。这个效率也包括了决定竞争能力的创造性和主动性。中外已有一些创新型企业率先对此进行了探索、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相信通过两种模式的反复比较,人性化的模式会被更多的人或企业所采用,因为它实际上是更具有竞争力的。

    关于这一点我们将在第二篇中进行更详尽的探讨。

    2.“吃药不治病”时代?

    2004年1月26日的《参考消息》转载了西班牙某月刊的一篇题为“锦上添花”的文章。作者的主要观点正是对于滥用药物现象的抨击。作者认为,对于很多由生活方式所导致的问题,如不良情绪、疲劳、肥胖等等,人们总是企图通过药物来解决。对于像秃顶、阳痿、眼袋、坐飞机的时差综合征、酒后不适之类的问题,人们也是依赖于药物。尽管这些问题既不会影响工作效率,也不会危及健康。人们对于药物的这种迷信,为制药商们提供了巨大的商机,并会添油加醋地来肯定和强化人们的这种愿望。文章并没有简单地否定人们对于年轻和舒适的追求,而是说“当社会行为开始药物治疗化时,也就是说,当社会环境中的个人需求(如与他人相处的能力、工作成绩和感情关系)要通过药物来解决时,问题就出来了。”

    应该承认,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存在着过度依赖药物的问题,这是一种以科学来自慰自欺的迷信行为。由于人们不敢正视或者无力应对生活方式必须改变这一棘手的事实,因而采用了吃药这种简单得多的解决方案。由于新药的层出不穷和日益昂贵,人们为防不测不得不更加卖力地挣钱。所谓的“年轻时以命换钱,年老时则以钱换命”以及“现在拼命工作就是为了将来有钱救命”反映的正是这么一种无奈。这真是一种恶性循环了。虽然不能说所有的疾病都是由工作而引起的,但是拼命工作确实可以令人致病。这样一来,拼命工作令人致病,为了治病又须拼命工作,如此恶性循环,工作和生活还有什么意思呢?此外,这种为钱拼命和靠药救命的想法本身也是站不住脚的。为什么不能考虑和探索另一种更好的活法呢?

    3.“心病还须心药医”

    我们应该旗帜鲜明地指出:由生活方式而导致的问题只能由改变生活方式来解决,其他办法,如吃药,只能是治标而不治本的。因为像吃药之类的办法即便能治好这次的患病,但只要致病的原因或环境存在,这种病仍会继续发生。那么能否靠继续服药来解决问题呢?比较难。因为药服多了,不但药的毒副作用可能会在体内积聚并作祟,而且人体也会产生抗药性,使药效递减。更何况,即使药力不减、且无毒副作用,病人也可能会因此而产生对于药物的过分依赖,这本身就是一种病态心理。

    医学界早就产生了一个共识:防病重于治病。防病的成本大大低于治病。社会和个人在治病上占用的资源越少,可用于全面发展的资源就越多。此外,健康的快乐大大优于治病和病愈的快乐,我们又何必要舍优而退求其次呢?

    因此,解铃还须系铃人,心病尚须心药医。由生活方式而起的问就应该通过生活方式本身的改造来解决。这种解决既彻底又省钱,而且也是人类在实现全面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必须面对、怎么也绕不过去的历史使命,我们又干么要能拖就拖、得过且过呢?

    四、幸福每一天

    竞争的日益激烈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实,如何既参与其中、又能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生活方式正是现代人们最需要掌握的一门大学问。当然,要给出一个科学合理的答案,恐怕已不是哪一个学科的专家们所能独自胜任的了,而是需要包括医学、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乃至政治学等各领域的专家的通力合作。但是这里仍从一家之言的角度给出一些建议。

    1.让幸福的源泉充分涌流

    能够给予人们持久幸福感的生活方式就是好的生活方式。而实际生活中其实有着太多的可令人幸福的机缘,而且不必花钱的比需要花钱的要多得多。比如说,清晨的朝霞、日落的瑰丽,春天的万木新绿、秋天的落叶缤纷,孩童的戏耍和笑声、老人的和蔼与安详,树上争食的小鸟、门边打闹的小猫,野外的湖光山色、城市的五彩霓虹,与友人的清茶长谈、与家人的天伦之乐……相信这是每一个平凡之人都很容易接触到的场景。按说这些都足以令生活更富有乐趣了,为什么仍有很多人却无动于衷、乐不起来呢?关键在于心态。

    持有积极乐观心态的人,满目皆为美好:天晴有天晴之美,雨中有雨中的情调。而充满着负面心态(如焦虑、悲哀、嫉妒、狐疑等)的人,则哪怕面对风景名胜、听着世界名曲、吃着山珍海味,也会视而不见、充耳不闻、食之无味的。前面曾列举的残疾人比千万富翁更开心、小镇人家照样过得有滋有味的故事都反映了这个道理。就此而言,幸福的大小与收入的多少并没有正比关系,关键要有良好的心态。心态一好,幸福的源泉四处涌流;心态一坏,四周的美景全成灰色。这一点,无论对于有钱阶层,还是贫困阶层,都是很有用的。

    有人也许要反对,“生活中的不快是客观存在的,要想解决就不可能不操心。”我们完全承认这一事实,但问题仍然在于:该用怎样的心态来解决问题呢?以积极的心态看问题,就会首先坦然接受,然后以“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态度来解决。而以消极的心态看问题,就难免会先是怨天尤人,然后又以杞人忧天、疑虑无穷的态度来解决。生活往往会如此地捉弄人:越是能坦然面对的人,开心的机会就越多、解决问题的办法也越多;而越是消极悲观的人,不开心的事就越多、而且会麻烦越弄越多。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理解,这恐怕也是受到了心理暗示的缘故。

    2.以生活多元化来建立代偿机制

    为什么同样的一件麻烦事,有人可以坦然面对,有人却似五雷击顶呢?原因也许很复杂,但这里所要强调的因素仍然与生活方式有关。

    经济学中有“把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一说,意指企业通过多元化投资来分散投资单一化的风险。也就是说,适度的多元化可以提高企业经营的安全性。安全性越大,经营者的态度就越是趋于积极大胆。个人其实也是如此,如果生活中有多个支点,那么一处遭挫,还可能从其他方面的成功上获得补偿,如此一来,心态就会好得多,抗击不测的能力也会强得多。为什么有些大款富翁一遇事就会忧心忡忡,而有些终日生活在麻烦之中的平民却是其乐融融呢?原因之一正在于前者的生活追求过于单一,一损而俱损;后者的生活追求多样化,损益可以互补。

    由上可见,建立多样化的生活追求可产生抗击风险的代偿机制,是增进积极心态的一个有效途径。

    3.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

    有人也许会说:“平日里我也收藏书画并去歌厅唱歌,可也不见得有什么代偿功能呀。”答案是:代偿功能的有无主要不在于做了什么事,而是在于通过这些事是否改变了前述种种的“心理贫困”。这些过时的病态心理若不能消除,积极健康的心态也就建立不起来。

    一些人虽然藏画唱歌,但却没有对于文化的欣赏能力,因而其行为的性质与守财奴的藏金、粗俗的吹牛显摆也并没有什么不同。这当然不会产生平和与理性的心态了。

    通过学习,接受更多的中外优秀文化的教育和熏陶,久而久之,知识面由扩大而互相融通,对事物的看法也由逐渐内行而达举一反三。此时就会对于经典名作之类具有了更高的鉴赏能力,世界观和人生观也逐渐升华。回过头来再看身边的人和事,就会有了与前不同的理解和态度。行事风格也会有所变化,举重若轻,大智若愚。患得患失少了,豁达大度多了。富人会更加看重知识和人性的完善,从而朝着从财富到精神的全面富裕方向去发展;穷人则会自尊自强,在摆脱物质贫困的同时也及时充实着精神方面的财富。这就是自身文化内涵提升的效果和表现。

    虽然优秀文化对于提升全民族的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一国发展之初,由于与多数人民的现有素质还有较大的距离,因此不易被人们所重视。因此某些高雅艺术在单纯的市场经济中往往是难以存活的,必须由“看得见的手”来加以扶植。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就采用了部分博物馆免费开放,以及购票欣赏高雅艺术的观众可以以票抵税的做法。这样既吸引了观众,又赞助了高雅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