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公元前600  年以后,埃菲斯先后被小亚细亚西部的古国利底亚(Lydia  )和古波斯占领,整个城市也险些被毁,直到公元前4  世纪才由古马其顿第十代国王亚历山大一世重建。公元前2  世纪占领这里的罗马帝国更是大兴土木,使得埃菲斯城获得第二次新生,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之后埃菲斯又几经“倒手”,直到奥斯曼帝国1415年占领这里。

现在你进入埃菲斯古城内,首先看到的是城门或城墙上雕刻的无数阿尔忒弥斯(月神与狩猎女神)等希腊神话中的各类神仙。希腊神话中的许多传说就产生于古代人们在这座古城祭祀活动中的想象。

在埃菲斯庞大的城市建筑物群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个用石头垒砌的大型图书馆,据说当时曾藏书12万册,图书馆墙壁内设有冷水流动管道,有人认为这就是最早的空调。另外这里还拥有世界上最早的国家档案馆、最早的商业一条街、最早的公共浴室、最早的城市供水系统、最早的旅馆、最早的商业妓院等等。最让人称奇的是,世界最早的“WC”——冲水厕所也发源于此。如果你到埃菲斯参观,你会发现它的“石凳冲水厕所”是游人参观最多的地方,这个世界上最早的“WC”坐盆是用石板制成的,厕所上部自动有水冲刷。据介绍,为避免石凳凉屁股,如厕时,权贵们都是先让奴隶把石凳坐热后才自己“享用”的。

埃菲斯街头有一则路面石板画,上面画有赤裸的女人、标有货币数量且用箭头标明了前进的方向。这个妓院指南告示牌被西方一些新闻历史学者认证为“世界上最早的广告”。

伊兹密尔另一吸引游客的古迹是荷马诞生的地方。相传荷马当年就出生在埃菲斯古城,他常到埃菲斯一处面海的小山包上坐着给学生讲课,教授他的诗歌。荷马不识字,他的口述后来被他的学生们整理成文字发表,这就是后来著名的《荷马史诗》。荷马的出生地现在伊兹密尔仍有标记,但他的墓地却已无法找到。

第三部分大木马还守在特洛伊废墟里埋着历史神话中挖出城市李智育徜徉在马尔马拉海和爱琴海之间的达达尼尔海峡,和煦的海风拂面,满目青山、碧水、蓝天,不觉间便到了土耳其西部重镇恰纳卡莱。弃舟登岸,继续驱车向西南30多公里处的特洛伊小镇进发。汽车在这片古老的安纳托利亚土地上行驶,荷马史诗中那段关于“特洛伊战争”的传说仿佛就在眼前演绎。

故事还得从爱达山上的选美比赛说起,这恐怕算得上是世界上第一次选美了。进入决赛的是宙斯的妻子赫拉和他的两个女儿阿佛洛狄忒和雅典娜。宙斯把最终的裁决权交给了特洛伊王普里阿摩斯的儿子帕里斯。三位女神为了得到美后桂冠,都提出了贿赂帕里斯的条件。其中美丽女神阿佛洛狄忒许诺,如果她胜出,她将让帕里斯得到墨涅拉俄斯的妻子、美女海伦的爱情。这个主意打动了帕里斯的心。于是,阿佛洛狄忒把海伦偷偷带到特洛伊,成全了帕里斯。墨涅拉俄斯受妻子被掠之辱后与其他希腊国王结盟,进军安纳托利亚,包围了特洛伊。攻守战持续了10年,特洛伊城仍未攻破。最后希腊人心生一计:假装战败撤退,却把一个腹中装满士兵的巨型木马“遗弃”在城外。特洛伊人不知其中有诈,欢天喜地地把木马作为战利品运进了城。不想木马里的希腊士兵如从天降,与城外的同伴里应外合拿下了特洛伊城,并将其夷为平地。墨涅拉俄斯夺回爱妻,双双返回了希腊。

一条小路将我们引到特洛伊遗址公园,这里绿茵遍地,树影婆娑,鲜花和绿草丛中,散落着从古希腊到古罗马时期的各种残垣断壁。遗址位于一座海拔38.5米、比周围的平地高出31米的山坡上,约200  平方米的规模。游人能见到依稀可辨的建筑物的地基,一座神庙、一所剧院的轮廓。遗址上留有明显的被大规模焚烧过的痕迹。

19世纪以来,考古学家对它进行了多次发掘,发现了从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400  年间分属9  个时期的特洛伊城遗址,找到大量的文物和珍品,据说还挖掘出特洛伊国王普里阿摩斯的宝剑和绝代美人海伦的项链。其实,特洛伊城位居欧亚大陆之间,地处交通要道,与内陆公路和地中海各港口相连,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这才是它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几经战火摧残,终于由盛转衰的原因。

起初,特洛伊仅出现在希腊和拉丁文学作品中,荷马在《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中第一次讲述了特洛伊的故事。但它到底位于何方?是否真有此地?很久都是一个未解之谜。直到19世纪70年代,德国考古学家施莱曼才在这块被人遗忘的废墟中找到了这座历史名城。施莱曼1822年出生于德国麦克伦堡镇,幼时就读过《伊利亚特》,特洛伊之战令他热血沸腾,从此立下了要找到被认为是神话传说的特洛伊城的宏愿。1870年,施莱曼经过多方考证认为,这个叫伊利恩的地方便是古特洛伊城。此后的20年中,他组织人进行了3  次发掘,发现了大量的珍贵文物并将其掠往德国。

1996年4  月,据称属于最后一位特洛伊王普里阿摩斯的珍宝在莫斯科普希金博物馆展出。为保证这些珍宝的安全,博物馆周围采取了严密的保护措施,博物馆负责人宣称珍宝将在19颗子弹都穿不透的橱窗里展出,每个橱窗旁还安排一个人负责守卫,每天只接待800  —1000名参观者。这些珍宝正是施莱曼盗走的,1945年前一直在德国收藏,后来作为二战的赔偿给了苏联。德国方面为了要回这些财宝付出了40多年的努力,仍是不了了之。目前,土耳其、希腊、德国和俄罗斯均宣称拥有这批财宝的所有权。看来,这场被称作第二次“特洛伊之战”的财宝之争将是旷日持久的。

对游客们来说,特洛伊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在博物馆旁、考古区入口前重建的巨大木马。它有两层楼高,据称同史诗中记载的木马一样,也是用不远处喀兹山上的木材制成。来自各地的游人无不在此驻足流连,摄影留念。

昔日的木马是什么样子已无从查考,也有考古学家提出,近十年的发掘没有找到确凿证据表明这里就是当年的特洛伊,但这座绛红色的木马已经成为人们心中挥之不去的记忆——学术界的争论,年代久远的遗迹,远古的传说,近日的故事,真真切切的木马,这就是时空交汇、亦真亦幻的特洛伊。

第三部分骷髅塔放过900  颗人头纪念起义英雄民族不屈的象征谢戎彬提起某个国家或某地区的名胜,人们头脑中涌现出的多半是一些风景优美、历史悠久的地方,其实,一些“丑陋”的甚至“恐怖”的地点也可以因其特殊性而被后人瞻仰。在南斯拉夫塞尔维亚共和国南部最大的工业城市尼什就有这样一处“另类”名胜——世界上惟一一座用真人的头骨做成的“骷髅塔”。

从尼什市区驱车出发,不一会儿就到了“骷髅塔”的所在地——尼什市人民博物馆。这里芳草萋萋,绿树环绕,乍一看,哪有一点恐怖气息。但推门进入展馆,触目惊心的“骷髅塔”就朝参观者挤压过来。



“骷髅塔”其实是一个四方体的土坯建筑,高约3.5  米,四面墙上有一个个小土坑,土坑里都镶嵌着人的头骨。尽管岁月流逝,但我们依然可以看出这些头骨主人的悲惨命运:有些头骨上有清晰的刀砍迹印,有些头骨的牙齿破碎不堪,这都表明死者在生前遭到了非人的虐待。听解说员说,“骷髅塔”的每面墙上有小土坑14行,每行可放17个人头,四面墙加起来共可放952  颗人头,今天我们看到的只是一小部分保留至今的头骨。

“骷髅塔”是怎么来的呢?原来,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时候,塞尔维亚人不堪忍受土耳其统治者的压迫,就在一位名叫辛杰利奇的领袖率领下在尼什市郊的切卡尔山与4  万名土耳其军人展开了决战,但由于力量悬殊,起义军最终战败,辛杰利奇眼看取胜无望,便开枪点燃了弹药库,和土耳其士兵同归于尽。恼羞成怒的土耳其军队首领下令把塞尔维亚起义军阵亡将士的头颅砍下来,送回土耳其请赏。而土耳其苏丹为了威慑塞尔维亚人,遂下令将部分起义军将士的头骨运回尼什,并把它们筑进一个由沙子和石灰建成的塔内,辛杰利奇的头骨被摆放到了塔的最高处。

早先的“骷髅塔”周围没有遮盖,几十年的风雨侵蚀,加上一些阵亡将士的家属偷偷把自己亲人的头骨从塔上取走,塔上的骷髅越来越少。到1878年塞尔维亚彻底解放时,塔上总共还有58颗头骨。为了保护这一历史景观,人们在塔上加盖了一座教堂式的建筑物,并把起义军领袖辛杰利奇的头骨找出来单独放置,这就成了今天人们看到的“骷髅塔”——一个不屈的塞尔维亚民族的象征。

第三部分铁托墓建在花房前参观人数超过千万一年四季鲜花盛开刘志海铁托是原南斯拉夫的英雄。一个春日,我怀着崇敬的心情,前去拜谒他的墓地。

塞黑首都贝尔格莱德乌日策大街15号,是铁托生前的官邸。该官邸坐落在一座小山丘的斜坡上,四周树木茂密,绿草如茵。在官邸庭院的东北边,有一座普通的花房。花房是一座正方形的建筑,用浅米色砖砌成,屋顶两边扁平,中间有一个呈三角状突起的透光玻璃顶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