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其他书籍 > 金庸人物排行榜 > 第38章

第38章





谢逊是张无忌精神上的父亲和偶像。偶像的力量太强烈,太阳刚,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张无忌形成与谢逊完全相反的性情,是最合乎逻辑的了。

向善的谢逊将他强烈而奇特的爱全部倾注在无忌身上,这爱执着而深入,甚至充满了献身的激情。最难得的是小小无忌竟能理解和接受谢逊的这片苦心。在偶像的光芒照耀之下,无忌毫无保留地放弃了自己,完完全全地接纳和顺从,将精神和肉体都交给敬爱的亲人去塑造。这是无忌的幸运,亦是无忌的不幸。无忌由此获得了厚重坚实的大底气,但无忌又缺乏个性,总是被动地随波逐流。

穷发十载泛归航,再世为人,再次去迎接尘世生活中真实风浪的冲洗。张翠山和殷素素带着无忌回到人间,亦就是回到炼狱。致命的考验和阴谋的纠缠,已命定地拉开他们悲剧的序幕。

迷乱和困惑重击了幼小的无忌。这个似乎从仙乡极善之地,从世外桃源下凡来到人世的孩子,怎么可能搞得懂人世有这么多的奸诈和罪恶。震撼在他内心悄无声息地掀动着狂风暴雨,在交战和流血,在撕裂和分离他既定的认知和观念,使他变得更为怀疑和无所适从。他必须进行修正和改变。一个内心仁义,外刚内柔,争强好胜,情感细腻的少年英侠形象,开始浮现出来。

无忌明知自己性命不保,却关心着俞岱岩的残疾,从小他就更多地想着别人,少想自己。与周芷若分手时,无忌眼泪夺眶而出,从小他就多愁善感,割舍不下感情之事。与太师父相别,无忌更是泪如泉涌,他的孤苦更让人怜惜。和常遇春同行,无忌心下伤感,却不敢流泪,怕惹常遇春不高兴,无忌从小就会忍让和接受委屈。

无忌年纪虽小,说话行事却有一种大气象,这是本色和自然的事,这是秉承义父谢逊和其父张翠山的底气。

无忌居然误打误撞,摸摸索索学上了医,而且医术渐渐高明,连常遇春的掌伤也给他治好了。无忌心思细密,为人沉静,正是学医的好料子,且他还有一种锲而不舍的求知精神,甚至不能不让古怪的胡青牛也为之所动,将招数教给了无忌。

胡青牛要先医无忌而后杀之,无忌听了只是感叹:“世人似乎只盼别人都死光了,他才快活,大家学武功,不都是为了打死别人么?”这赤子之心,纯良的善意,是无忌安身立命的根本。他从小在远隔人世的荒岛上生活,学会的只有真善美,后来到了尘俗社会中,他的初衷却未曾改变。你看他明明知道父母惨死之事的来由,但他并没有将报仇挂在口头放在心上,他并没有因此而变得偏激或对人世丧失了信心。

无忌的个案表明,并非身世悲惨,就一定会怨天尤人,泯灭了人性。

无忌医术渐成,金花婆婆将众人打伤好来考验胡青牛的医术一段,反让无忌出了许多风头。少年的无忌,现在竟很有所作为了,让我们看着心喜。

生死之间的差别其实并没有人们想像的那样大。无忌读《庄子》而再感悟,并且以之为行事处世准则,道家的知雄守雌精神,与他的静思的性格更好地结合在一起。在这个世界上,他更倾向于旁观而不是介入,随势而不是干涉。

无忌少年时苦难的流浪历险,可取名为“苦儿流浪记”。

一个少年,尚不能有自我保护的完全能力,仅凭别人的临终相托的一句话,便万里迢迢,带着更不能自理的小孩去寻父,真是让人难以想像。无忌的天性纯厚、执着,是他行动内在的本色之处。看无忌一件件、一桩桩大仁大勇的英侠举止,均要从此本色着眼。

传奇仍然和历史的场景相交融,个体的创伤与阶级的理想相对照映衬,那些奇幻的情节便生动有力起来,更显丰富和色彩的斑斓。

张无忌:仁慈宽恕和随波逐流(2)

少年无忌武功不足防身,但医道药道,却继续大长进,而且成了他一次次化险为夷的实用法宝。他为詹春、苏习之疗毒之后,终于有了机缘,将杨不悔送去昆仑山寻找父亲。一路上无忌少年老成,为杨不悔当保姆,哄着杨不悔去找妈妈,真是太难为无忌了。他已习惯了磨难,习惯了误解,习惯了命运中种种不公和悲惨的遭遇。

灵脂兰,金银血蛇的插曲,十分好看,少年无忌在武学上虽暂无成就,医药之道却已可当之为大师了。

好人天佑。奸诈的阴谋不仅没有伤害到无忌,反给无忌带来了奇缘奇遇。为逃避朱长龄的毒手,无忌竟来到一处世外桃源的洞天福地,而且在这儿找到了失传已久的《九阳真经》,炼成一身盖世神功,身上的伤痛也因此完全好了,真是大快人心,功德圆满。

张无忌的纯良品质,菩萨心肠,慢慢地尽情发挥和定型完满。

射雕三部曲中,郭靖憨厚老实但善恶分明,嫉恶如仇,杨过洒脱不拘但自有明确的是非标准。张无忌与他们都不同,他没有什么明确的善恶标准,没有道德上教条的过多束缚,也没有明确的政治理想和野心。他比较被动,更多地像旁观者和局外人,他的气质中有更多道家无为避世的成分。他和善、中立和宽容。魔教也好,武当、峨嵋等名门正派也好,只要是杀人,他便会在内心本能地反对。

六派围剿魔教,有许多细致惨烈的描写。张无忌只是心中充满矛盾地旁观,看得很不忍,只是叹气。他内心的和善也带来他行事的软弱,不到万不得已,不到实在看不过去,他是缺乏勇气主动去干涉和介入的。直到静玄奉灭绝师太之令诛斩魔教俘虏时,他才再也忍耐不住,挺身而出,大声责问。

迈出了第一步,接下去张无忌就自然得多了,他心中已压抑了太久的话此时珠玉一般滚出,绝无丝毫的含糊和停顿。对于静玄的歪理,他口齿伶俐地一一驳斥,这并非他有急智,而是这些道理已不知在他心中反复思量过多久。就是救死扶伤之际,我们还能深究到张无忌的优柔之处。他一相情愿要灭绝师太和魔教“两下罢斗”,这种性格,又使人想到《天龙八部》中的虚竹。在金大侠的小说中,也许无忌与虚竹的脾性最为相近。两人都一般的没有主见,胸无城府。

无忌对灭绝师太道:“每个人都有父母妻儿,你杀死了他们,他们家中孩儿便要伶仃孤苦,受人欺辱。”这是多么简单和朴素的道理,多么感人,但灭绝师太心如铁石,全然不为所动,真是可怕。无忌挺身而出,接灭绝师太三掌以救锐金旗众人,这才是真正的大慈大悲精神。

无忌求殷野王放过殷离,其言辞也是朴素动人:“她是你的亲女儿啊,她小的时候你抱过她,亲过她,你饶了她罢。”无忌的内心,有一种最为平民化的东西,这正是他日后的大障碍。

无忌在说不得的布袋之中,大受刺激,怒发欲狂,真气激荡,冲破了体内玄关,使他学到的九阳神功彻底圆满贯通,大功告成。

和小昭受困在秘道中,张无忌又有奇缘,学得了乾坤大挪移心法。无忌的好处在于他的不贪,要求不高,事事适可而止。他练心法到第七层,留下十九句练不成,便就此算了,不去勉强,反而是误打误撞得了善果。

六派围剿明教,跳梁小丑,乘人之危,阴险歹毒,最让人不齿。无忌旁观,心存畏惧多时,直到他外公殷天正实在处境堪危了,他才不暇多想,挺身而出,最难得的是,无忌处处能以大局为重,私怨为轻,克制愤怒,决意要化解眼前这一场杀劫。

张无忌大出风头,视如云高手如无物,显露出绝世神功,一一应付过去。对付崆峒派宗维侠,无忌是以德服人,坦然承受其三拳的重击,且以德报怨,为宗维侠疗治七伤拳的内伤,继而无忌又露出一手高明的七伤拳武功,让崆峒派众人心服口服,再不能做声。

与少林三大神僧之一空性过招,又是一番特别的艰难。逞拳脚之勇容易,但要让武林第一门派少林没话说,便是需要真正的大智慧了。一向被动和没有主意的无忌,此时却似有神启,神采焕发,圆通贯达,能够举重若轻,言语行事十分得体和有分寸,既制伏了空性,又让少林派得足了面子。

收拾华山派掌门人鲜于通,无忌义正辞严,口若悬河,辩才无碍,又有巧计,将鲜于通伪君子的面目全面揭下,且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让鲜于通自己为自己的蛊毒所害。

高老者矮老者挑战无忌,则是一场闹剧搞笑,直到何太冲、班淑娴参战,四人以华山派的反两仪刀法和昆仑派的正两仪刀法共战无忌,才有些门道,让无忌大感困难。此处无忌诸般表演,实是难为了无忌,实是与无忌平日的性情脾气不相合。周芷若在一旁看得心急,为无忌担忧,这才是点醒之处:“见他脸上尚带少年人的稚气,但勉强装作见多识广的老成模样,这般侃侃而谈,……不免显得有些可笑。”

尽管有这些不协调处,无忌还是超水平发挥了。他的自信和勇气一起在操练中飞扬和增加,他的境界和胸襟更加开阔,他虽然远不能说成熟了,但他在进步。

无忌重伤之后,身无半点力气,几致虚脱,但还能凭四两拨千斤的高明武功胜了宋青书一场。最后殷梨亭还要找杨逍报仇时,无忌喷出一口鲜血,心情激荡地吐露了自己的真实身份:“殷六叔,你杀了我罢!”每次重读此书至此,我亦心情激荡,热泪盈眶,无忌已支撑得太久,太难为他了,太委屈他了!

张无忌:仁慈宽恕和随波逐流(3)

无忌成了明教的大恩人,明教上上下下保得性命,全是无忌舍身相救。至此无忌自然而然在明教中拥有一呼百应的号召力,而明教其时又正是处于群龙无首,选不出领袖人物的状态,所以,无忌被众人拥戴为新教主,无忌的生活中,迎来了一个全新的充满刺激和挑战的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