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玄幻奇幻 > 科幻纵览 > 第194章

第194章



能在我们意识鸿沟上架通桥梁,并使人们同时吸取两种文化的精华的,就是科幻文艺了……它促进科学技术文化和人文艺术文化的沟通,而且以人们乐于接受的方式显示出科学技术和人类社会的互动关系……科幻摄取科技文化和艺术文化的精髓,促进两种文化彼此理解,相互交融,是一种跨文化交流的良好方式。(同上)。

将科幻文学作为沟通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关系的工具,和上一节把科幻文学作为科学传播渠道之一的提法,是递进的关系。反过来,科幻文学本来就是出生在两者之间的“无主地带”里,以自身作为跨文化沟通之桥,也能更好地彰显科幻自身的价值。

不过,拥有这种自觉意识的人就是在科幻界内部也是不多的。科幻界里长期存在着一个有趣的争论——软科幻硬科幻之争,就是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之争在科幻界内部的体现。具有理工背景的科幻作家,以“硬”自豪,嘲笑人文背景科幻作家缺乏科学素养。反之,人文背景的科幻作家则嘲笑前者不擅于在作品里把握人性。甚至,他们各自称自己的写作风格为“真科幻”、“纯科幻”、“核心科幻”,而对方的则是“伪科幻”、“假科幻”、“边缘科幻”。

其实,科幻文学恰恰是科学与文学两者的混血儿。是它们彼此交融,蕴育而产生的新的精神产品。这种交融首先便产生在作者身上。一个科幻作者必须同时在“真”与“美”、科技与人文方面都有悟性。暂时不能兼备没关系,重要的是他应该知道自己的所长和所短,并且努力弥补之。当然,确实有一部分科幻作者知道自己的缺陷。理工科背景的作者知道自己创作水平低,人文背景的作者知道自己科学根基浅。他们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而第一流的科幻作品肯定是这种交融后的产物。

人们曾把凡尔纳视作“硬科幻”的先驱,把威尔斯视作“软科幻”的开创者。但是,在开始科幻创作之前,凡尔纳是拜在文豪大仲马门下的纯粹文学青年,以当编剧为人生志向。而威尔斯则是一位生物学教师,撰写过很权威的,翻印过十几版的生物学教材。这两位科幻先师能够有后来的创作成就,肯定曾花了很大力气弥补自己的不足。

北京科幻作者星河有这么一段评论,可称入木三分:“模糊的概念正成为一些烂作的遮羞布。当一篇作品中出现大段技术硬块(指不能与文章合乎逻辑地相容,甚至有可能是原封不动地引自科学文献或科普作品的所谓知识点)时,作者可以义正辞严地宣告:“我写的是硬科幻!”而当一篇作品毫无科学常识甚至近乎神话时,作者可以毫不羞愧地声称:“我写的是软科幻!”

科幻作者只有从自身作起,兼备两种文化的长处,让它们在自己的大脑里融会贯通,才能蕴育出优秀的科幻之花,也才能构筑坚实的跨文化之桥。

第四节:为什么不是“科学小说”?

这一节只是提出问题,供大家思考。

展示科学精神,描写科学内部,科学与社会的复杂关系,似乎并不一定是科幻小说才能完成的任务。理论上说,现实主义作品也能够作到这一点。那就是把现实生活中的职业科学家,科学工作当成题材来描写。

四川绵阳有一位科普老作家,多年来一直提倡“科学小说”。这个“科学小说”不是科幻小说的早年译名。而是以科学工作为题材的现实主义小说。他不仅参加各种学术会议来宣传科学小说,争取著名科学家的支持,本人也身体力行,创作过几部科学小说。

如果把战争题材的现实主义小说称为战争小说,那么以现实的科学工作为题材的小说也可以称为科学小说。以此类推,还会有科学电影,等等。理论上说,它们也可以体现科学精神,展示科学事业。但实际上,除了以真实科学家的经验为素材改编的传记作品外,独立创作的“科学小说”几乎没有,更谈不上有多大影响。在计划体制下,中国曾经有一些类似科学小说、科学电影的作品出现,但都没有留下什么影响。今天在文学艺术界已经找不到它们的影子了。

迄今为止,科学在整个文学界里最大的影响,还只是集中在超现实的科幻小说上。不仅中国如此。科学事业比我们更发达的西方国家也是如此。

第七卷:科幻——从文学到文化  第一章:周边科幻文化

第一章前言

第一节:科幻美术

第二节:科幻动漫

第三节:科幻电子游戏

第四节:广告中的科幻元素

第五节:作为智力游戏的“科幻”

第一章前言

科幻小说和科幻电影,是科幻艺术的核心部分,原创价值的主要产生地。而在它们周围,还有一些周边产品,也能体现科幻的魅力。本章就介绍一些科幻的周边产品:科幻美术、科幻电子游戏、科幻动漫、广告中的科幻元素。另外,作为智力游戏的“科幻”现在还没有出现系统、成熟、定型的产品,但它却由来已久,是推动科幻艺术前进的暗流。

第一节:科幻美术

当你走进一家综合性大书店,来到文学专柜前,你不用走到近处,便可以分清哪部是科幻小说,哪部是主流文学作品。前者的封面,多由飞船、机器人和太空景色等元素组成。画面艳丽、宏伟。后者多由田园风光、山水自然组成,经常是淡淡的水墨画。科幻艺术和主流艺术的区别,早已不局限在小说的范围里。科幻在美术界也形成了萌芽。

科幻美术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科幻图书的封面和插图。从凡尔纳等人的科幻小说出版物开始,插图作者为了寻求与内容相符的表达形式,开始绘画新型机器、怪异物种等等对象。

最初,科幻小说的封面严格与内容相符。比如,《征服者罗比尔》的封面,就是罗比尔的直升机。其形状、结构,基本符合书中的描写。这里,科幻绘画还没有形成自己的个性,但已经开始这方面的探索。因为绘画者不仅要把那些奇形怪状的机器画“真”,更要将它画美。这是传统美术理论无法解决的问题。

逐渐地,追求原创色彩的绘画家离开小说内容,自行创制封面绘画。……大多数作品的封面“一般”能告诉买者的只是,某本书是科幻小说、荒诞故事、恐怖故事、惊险故事或西部故事等等。书籍封面极少对作品本身作出注释。《彩图科幻百科》240页。

直到如今,科幻小说封面已经成为几乎定型的门类。以至于我们不用看到书名,便能从一堆各种门类的小说中把科幻小说分出来。

二、太空美术。

太空美术是科幻美术中非常成熟的一类。它的技法与传统绘画很接近。它的题材,主要是表现宏伟、壮阔的太空景色。画面中极少有人物。而描绘这些景色的角度,是人类在地球上用天文望远镜所达不到的。比如在土星的卫星上,观看土星巨大的光环劈开天际,或者近距离地观看马头星云,等等。因此,这些类似风景写生的太空美术,必须通过画家的想象才能创造出来。而这种想象中,又必然包含着天文学的知识。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法国天文学家吕都、美国太空美术大师邦艾斯泰为代表,一批太空美术的最初探索者开辟了这个新领域。帮艾斯泰在《生活》画报上连续发表的太空美术系列作品——“土星世界”组画,成为现代太空美术形成的标志。在他之前,太空美术缺乏艺术含量,多半是科普作品的图解式插图。邦艾斯泰将太空美术提升到了艺术的水平。

后来,美国的魏未、米勒、哈特曼,英国的哈代,日本的岩崎贺都彰、沼泽茂美,前苏联的索可洛夫、列昂诺夫等等,都是太空美术的代表人物。列昂诺夫即世界上第一个从事太空行走的宇航员。他的作品展示了一个理工科教育出身的人深厚的艺术修养。

1982年,国际天文美术家协会(IAAA)在美国成立,标志着太空美术事业开始有组织地稳定发展。

中国太空美术的开拓者是天文学家李元。李元是山西塑州人。1925年出生。早在重庆求学期间,便接触到了邦艾斯泰的土星世界组画,从此与太空美术结缘。李元是中国天文学科普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北京天文馆第一位讲解员。该馆开馆时,便展出了自己临摹的西方太空美术作品,可谓中国第一个太空美术展。改革开放后,李元与国际太空美术界建立联系,是把太空美术引入中国的第一人。1998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编号为6741的小行星命名为李元星。

喻京川是当代中国太空美术的领军人物。他在李元的引导下,走上太空美术道路。创作了大量作品。他是国际天文美术协会惟一的中国会员。他的作品《中国人登上月球》于1998年在美国新闻周刊发表。

2004年,北京天文馆新馆落成后,举办了中国第一次太空美术大展。四位中国太空美术领军人物:喻京川、金霖辉、赵龙军、吴同椿的62件作品参展,成为中国太空美术事业的一次检阅。

与科幻小说、科幻电影在表现手法上的整体倾向相类似,科幻美术虽然采取了想象的题材,但却运用高度写实的手法。

三、其它科幻美术。

除了科幻小说封面与插图,以及太空美术外,还有许多其它的科幻美术作品。这些作品多为作家原创,并不与任何一部科幻小说、科幻电影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