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科幻灵异 > 人脉决定命脉 > 第15章 实战篇(2)

第15章 实战篇(2)

    但纵使工作如此战战兢兢,有几次许科长还是没能避免被主任严厉批评,但他没有任何的异常情绪,也没有把这种情绪带到工作中去。相反,许科长每次受到委屈,必当机立断,检查自己的工作、处事是否有错,并且有错必改,或是重新评价自己,进一步做好本职工作。

    这样一年下来,新主任对财务科长褒奖有加,再也不像以前那样恶声恶气了,又过了一段时间,许科长被提升为财务部主管了。

    但是,在生活当中很多人都不能拥有许科长这样的睿智,他们的愤怒常常使他们失去理智,在愤怒的情况下做出的举动和判断往往是错误的。身在职场,你应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应像许科长一样懂得控制自己,才能更利于发展。

    其实,当恶言向你进攻的时候,你何不这样思考呢:这正是考验我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的最佳时机,而且也正是我施展才华,一显身手的时候。倘若你能够冷静面对,泰然处之,以积极的态度正确对待,必将会获得人们的大声喝彩。为什么不这样去做呢?这里有几点看法,供你参考。

    1.不失态

    失态,往往是在感情冲动的情况下发生的,听到气话的时候,你若能够泰然处之当然需要极高的个人修养,但事实上这对一般人来说又往往不易做到,其往往会在人们的内心激起层层波澜,从而又形诸人们的外表。有的人在听到气话时往往会笑容突然收敛,有的人因情绪过于激动,往往一下子变得脸红脖子粗,声音嘶哑,两手发抖,严重地失去自控。这些,都是应该竭力避免的失态行为。

    2.不失言

    听到气话,感情冲动,就很容易失态,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容易失言。所以,当你听到气话的时候要保持冷静,多想想对方为何会出此言。

    3.不失礼

    当听到气话的时候,很多人很容易冲动、失态、失言、失礼。社交场合,即使与对方在语言上冲撞,也是一种极为失礼的表现。所以,对于那些能够引起你发作的气话要有一个正确对待的态度,要学会控制你的感情,不能感情用事。这样,你的个人修养与风度才能得以体现,这也是对一个人在社交场合表现成熟的证明。

    4.学会释放压力

    人要学会取舍,学会善待自己,凡事不要跟自己较劲,学会倾诉、发泄、释放自己,这样你就不会被压力压倒了。

    5.学会转移压力

    如果在面对压力的时候无法马上解决,那就先把它放下来,不去想它,而把注意力转到让你轻松愉快的事情上来。等到心态平和以后,也许你就会发现:自己并没有那么害怕压力。

    6.学会说“不”

    不要让额外的要求扰乱自己的工作进度。对于许多人来说,拒绝别人的要求似乎是一件难上加难的事情。在决定是否答应对方的要求时,最好想清楚,如果答应了对方的要求是否会影响既有的工作进度,是否会因为你的拖延而影响到其他人?而如果你答应了,是否真的可以达到对方要求的目标?

    少说易被人误解的话

    生活当中,自己所说的话被别人误解的现象并不少见。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次,主人宴请他的朋友喝酒,结果等了半天还有一位朋友没有来。主人显得有些急躁,便自言自语说:“该来的不来!”座位上有两位客人心想:“可能我们是不该来的。”于是就借故离座悄悄溜走了。主人等了一会儿,那位迟到的朋友还是没有来到,回头却发现席间有两位客人已经离去了。他搓着手焦急地说:“不该走的又走了。”这下,座位上又有两位客人想:“那么我们才是该走的了。”于是干脆借故告辞走了。主人见那位迟到的客人至今未到,已经来的客人却一个个都离开了,于是更加着急了并不停地说:“该来的没来,不该走的又走了。”听了这话,座位上仅剩下的那位客人再也坐不住了,忙起身逃之夭夭。主人本一片好心宴请朋友,但却因为主人的话引起了客人的误解,而使得筵席未开客人却全部跑光了。

    当然,故事中人物的言行固然有几分杜撰的色彩。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我们不当的言辞却又真的会引起他人的不悦。我们与人交谈的一个重要的目的是交流感情、表达思想、传递信息,因此,语言的准确是一切的基础,只有准确、明白地表达,才能使你的话不致被误解。

    那么,我们应当怎样说话才能不被别人误解呢?以下几点需要多加注意:

    1.要尽量避免使用带歧义的句子

    如上例中主人说的三句话都会让人误解,如第一句“该来的不来”,使人想到“不该来的来了”;第二句“不该走的又走了”,言外之意就是“该走的没走”;第三句“该来的没来,不该走的又走了”,很容易使听话者想到“我们既是不该来的,又是该走的”。因此,五位客人走的一个不剩。所以,我们在表达自己意思的时候,言语一定要明确,千万不要模棱两可,以免引起他人的误解。

    2.不要随意省略主语

    如在一家商场里,一个男青年正在风风火火地挑选帽子,售货员拿了一顶给他,他试了试说:“大,大。”一连换了好几个型号的帽子,这个男青年都嘟囔着说:“大,大。”最后,售货员拿过刚才递给他的一顶帽子,戴在他的头上仔细一看,不解地问道:“这顶分明是小,你为什么还说大?”男青年也满脸疑惑地说:“头,头,我说的是头大。”造成这种狼狈局面的原因就是这位年轻人省略了他陈述的主语“头”,产生了误解。

    3.注意同音词的使用

    在口语表达中由于脱离了字形,所以同音词用得不当,就很容易产生误解。如“期终考试”就容易误解为“期中考试”,所以在这时不如把“期终”改为“期末”,就不会造成误解。

    4.少用文言和方言词

    不恰当地使用文言和方言,容易造成对方的误解。

    有个小伙子,已经三十岁了还没娶妻,他的母亲四处托人给他介绍了一位姑娘。几天后,小伙子写信告诉母亲:“女方爽约。”母亲收到信后非常高兴,她认为女方和自己的儿子的约会是爽快的,于是逢人就讲儿子现在有对象了。直到半年后,母亲要求见见那姑娘,儿子才把“爽约”给他的母亲解释清楚。母亲听后连连责怪儿子话没说清楚,试想如果小伙子当初把“爽”字改为“失”字,或许在他母亲的帮助下早就成家了。

    5.说话时要注意适当的停顿

    一群刚看完球赛的观众从体育场的大门鱼贯而出,有人问:“这场比赛谁赢了?”有一个年轻朋友兴奋地说:“中国队打败日本队获得冠军。”提问的人肯定会一头雾水,他不知道是:“中国队打败,日本队获得冠军”还是“中国队打败日本队,获得冠军”。所以我们在与人交谈时,一定要注意语句的停顿,使人明白、轻松地听你谈话。

    灵活运用赞美

    善于赞美是一种良好的习惯,但在生活中,赞美也要优雅、简单、直接,避免过于谦虚或谦卑,否则就会使人产生一种厌恶的感觉。赞扬,只有发自内心才是有益的,而那些夸大的、虚假的、廉价的赞扬则只会破坏信任,使业已建立的和谐关系受到威胁。当我们面对赞扬的时候,最为标准的回应就是两个字:“谢谢”。

    在交往过程中,我们免不了会遇到这样的人物:他当面奉承你,转过身去却对你说说道道、嗤之以鼻;他为了讨好你,就成天低声下气地围着你转,甚至不惜违背自己的意愿,即使他对你心怀不满,当面也总是笑脸相迎。他们的这些随随便便的恭维和信口拈来的甜言蜜语只能给人虚伪的感觉。

    交往中,我们都期待着纯洁的交往关系,但当你的周围出现了那些圆滑世故、八面玲珑有着双面性格的人的时候,你就需要倍加谨慎处理了。如果这些没有引起你的足够重视,对此类人的行为处理失当,你在人际交往中就很可能会遭遇“暗礁”。对于那些“吹吹拍拍”的人,我们又当采取何种措施应对呢?

    我们首先要深入了解那些爱吹拍的人。纵观那些爱吹拍的人,他们大都是在内心深处善于保护自己的人。其实有这种动机本无可厚非,但问题是他们把所有的交往对象全都当成了防范对象、算计对象就有些过犹不及了。这违背了人们交往的真诚友善和坦诚相见的道德规范,这使人们原本的正常的自我保护变成了损害正常交往关系的行为。

    对于吹拍行为,要只对事不对人。我们在反对吹拍行为的时候,不要伤害那些行为人的自尊心。切不可过于简单地直接拒绝所谓肉麻的奉承,这种处理方式会让你伤害对方的自尊心。如,有人为了赢得你的支持才对你奉上掌声时,你不妨真诚地向他表明要想真正获得别人的支持和赞美,只能靠自己的真才实学和辛勤的劳动。又如,有人为了能够得到你的“庇护”而围着你打转时,你不妨鼓励他走自己的路,通过自己的奋斗博得他人的喝彩。你要有这样的一种意识:把不正派的行为与行为的当事人区别开来,对事不对人,对其行为要“厌”要“恶”,但对其人要“尊”要“爱”。这是处理复杂人际关系时的一条重要原则。

    要掌握原则,不被人利用。交往中,我们最不能容忍的行为是只顾个人私利的行为。当然,那种以损害大多数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交往群体中个别成员的私欲的行为更是为我们所不齿的。一个正直的人,面对这种现象往往会嗤之以鼻。一个人有物质上的需求,这本来是正当的,如果我们帮助他摆脱借用他人权势的动机,并为他提出符合原则的实事求是的建议,那当然也是合情合理的。所以,我们在交往的过程中,要谨慎地划出一条原则界限。

    一个人想得到赞扬,想得到别人的尊重,这是自尊心、荣誉感的表现,如果我们帮助他放弃通过私人关系的途径去获取的企图,而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谋求,那就不能视为一桩坏事。相反,在他努力地靠自己的力量去追求目标的时候,我们就应该提供足够的支持。而简单或粗暴的回绝,只会把关系搞得更加复杂。

    因此,在赞美他人时要做到恰到好处,唯有恰到好处的赞美,才有助于彼此之间友谊的发展,才可以消除人与人之间的怨恨,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更为融洽和谐。

    赞美当然是一件好事,但却绝不是一件易事。赞美别人时如不能把握恰当的时机和一定的语言技巧,即使你是真诚的,也很难达成你所需要的效果。因此,在开口赞美前我们一定要三思而后行。这就要求我们做到以下几点。

    1.赞美因人而异

    有针对性的赞美肯定比一般的赞美能收到更好的效果。如:对某些老年人来说,他们总希望别人能够永远记得他们当年的骄人业绩与雄风,在同他们交谈的时候,多谈谈他们引为自豪的过去是绝对会赢得对方好感的;对年轻人,则不妨夸张一些来赞扬他们的创造才能和开拓精神;对于经商的人,可称赞他生财有道、头脑灵活;对于公务员,可称赞他为国为民、廉洁清正;对于知识分子,可称赞他知识渊博。

    2.做到情真意切

    人们都喜欢听到赞美的话,但并非任何赞美都能使对方高兴。虚情假意地赞美别人,对方不仅会感到莫名其妙,更会觉得你奸诈虚伪。如,当你见到一位相貌平常的女士却偏要赞美她说:“你真是漂亮极了。”对方肯定立刻就会认定你所说的是虚伪之至的违心之言。但如果你夸赞她的气质很好,她一定会高兴地接受。

    3.赞美要具体翔实

    交往中,你要善于发现别人哪怕是最微小的长处,并不失时机地予以赞美。要用具体翔实的赞美来说明你对对方非常了解,对他的长处和成绩非常看重,让对方能够感到你的赞美是真挚、亲切和可信的,这样你们之间的距离就会越来越近。如果你只是含糊其辞地赞美对方,说一些“你工作非常出色”或者“你是一位卓越的领导”等空泛的赞誉之词反而会引起对方的猜疑,甚至产生不必要的误解和信任危机。

    4.赞美要适度

    有效的赞美是要见机行事、适可而止,切忌夸夸其谈、言过其实。

    5.赞美要及时

    生活中,“锦上添花”的事我们做得很多,对于那些早已功成名就的人我们更习惯于把赞美献给他们。但是,更需要赞美的是那些因被埋没而产生自卑感或身处逆境的人们。对他们而言,及时的赞美犹如“雪中送炭”,特别是那些平时很难听到一声赞美语句的人,一旦被人当众真诚地赞美,便更有可能振作精神,奋发图强。

    玩笑不要开过了火

    开玩笑可以给生活增添一些独具风味的作料,可以避免一些意想不到的尴尬,可以让生活充满轻松与快乐。善意的玩笑不仅是生活的调节剂,更是拓展人脉的有效工具。

    但并不是所有的玩笑都能受到别人的欢迎,我们经常见到这种现象,大家都在乐呵呵地交流,突然有两个人争吵甚至动起手来,两败俱伤以后,其中一个人一脸无辜地说:“早知道你这么小心眼儿,爱较真儿,我就不跟你开玩笑了。”

    小心眼儿、爱较真儿固然不好,但是开玩笑的这个人是不是也应该检讨一下:自己的玩笑是不是开得有些大了?

    既然开玩笑,就要针对自己或他人的失误、缺点等幽默一下,说自己一般是发生不了问题的,因为这里面不涉及别人的面子问题,完全是在自我解嘲。可是拿别人开开玩笑就应该注意了,如果你选择的对象、时机、场合不对,或者把玩笑开在了别人心灵最脆弱的部位的话,你收获的就不是理解的微笑,而是别人的恶语相向、拳脚相加了。

    开玩笑是有规矩可循的,不是所有时候、所有场合、所有对象都可以随心所欲地开玩笑,我们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注意。

    1.看准对象再决定是否开玩笑

    每个人的性格是不同的,对于开朗大度的人来说,开玩笑一般是能够接受的,但是有以下三种性格的人,你是不适合和他们开玩笑的,一是性格内向的人,他们可能会把你的玩笑当成对他的恶意攻击;二是性格多疑的人,他会把你简单的玩笑反复研究,上纲上线,对你产生严重的误解;三是平素里不善于开玩笑的人,他们一般比较认真,经常爱把别人的玩笑当真,这样的人也不适合作为开玩笑的对象。另外,对于上级领导、前辈和身体有缺陷、心理承受能力差的人,也不要随意和他们开玩笑,那样显得你不尊重对方,而且容易造成误会。

    2.看准场合再决定是否开玩笑

    有些场合是不适合开玩笑的,比如正式的会议、大型的集体活动等,在这种场合,我们就要压制住自己开玩笑的欲望,避免犯了众怒。另外,在情绪过于亢奋的时候,也不要开玩笑,因为这时往往会导致嘴上没有把门儿的,说出些过火的话来。

    3.开玩笑时要关注对方的情绪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