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其他书籍 > 萨特:荒谬人格 > 第17章

第17章



那么,在本性上相互冲突的“自我”又是如何变成“我们”的呢?

        “我们”绝不意味着“我”的简单相加,而是众多不同自我的共同行动或共同的感受,共同的认识,在这种共同性中,个人结合为整体,自我存在变成共在,“我”体验到“我们”。

--  109

        401萨特:荒谬人格

        萨特说,“包含着互相承认为主观性的众多主观性.尽管如此,这种承认不是一种明确论题的对象:被明确提出的东西,是一种共同的行动或一个共同感知的对象.‘我们’反抗,‘我们’向上冲,‘我们’判处罪犯,‘我们’观看这样或那样的表演.”所以,“我们”的出现并不意味着人与人冲突的消失,而是意味着冲突的转移,是一种变化了的人际冲突形式.  当许多人在大厅中观看表演的时候,这些人在观众席上就构成了“我们”

        ,表演使“我们”共同面对舞台上的英雄、叛徒和小丑,共同感受那些上演着的悲欢离合,于是我们有了共同的观众意识,“我”进入了“我们”的“共在”

        ,于是我并不介意与这么多不相干的人挤在一起,不觉得他们对我是一种打扰,我与他人的这些矛盾冲突都退居背景之后,在“我们”中,冲突消隐了,与“我们”相对的,是舞台上的“他们”——演员的表演.  也许是萨特喜欢上咖啡馆的缘故,他信手拈来一个咖啡馆的例子,说明“我们”的形成及其性质.他假设“我”坐在咖啡馆中,“我在咖啡馆的露天座上:我观察着别的顾客并且我知道我也被观察.  我们在这里仍然置身于与他人冲突的最平常情况中(别人为我的对象——存在)。

        但是现在,突然,马路上发生了一件什么小事:例如,一辆三轮送货车和出租汽车轻轻地撞了一下.  立刻,在我变成这事故的观众那一瞬间,我非正题地体验到我介入了我们之中.。.竞争,先前的轻度冲突消失了,而提供给我们的质料的诸意识恰恰是所有顾客的意识:我们注视事件,我们表态.“。.                                .  .(《存在与虚无》第532页)

        由此可以看出,“我们”的形成有一个基本条件,这就是

--  110

        “为他”的存在501

        第三者的出现,或者说“他们”对“我们”的注视.  只有两个人在谈话,这并没有构成“我们”的共在,在两人之间是一种“你”与“我”的关系,这就是广义的冲突.  这时一个外人突然出现,看见他们在谈话,这两个人发现有第三者把自己看成“他们”

        ,就立刻意识到自己(谈话人)是共在的,是“我们”。与“我”的存在是在“他”的注视下实现的一样,“我们”的共在也是在第三者的注视下实现的.  比如说,一个阶级中的人是怎样意识到自己属于某一阶级的呢?一般人会认为是他们共同的生活水准、共同的生活方式和类似的生活遭遇造成的,但按照萨特的理论,阶级意识的产生只能是别人把他们“看成”一个阶级的“注视”造成的.  一个社会由于它的经济和政治结构,分化为压迫阶级和被压迫阶级,那就是压迫阶级的处境向被压迫阶级提供了第三者的形象,提供了“他人”

        的注视,而不是由于被压迫阶级工作的艰辛,生活水平的低下或难以忍受的苦难.  因为“生活水平是相对的东西,并且随着不同情况对其估计也不同,如果人们按照他们所遭受的痛苦本身去考察,那么,与其说这些痛苦使人们联合起来,不如说它们会使这些人孤立起来,一般说来,它们是冲突的来源.”

        (《存在与虚无》第541页)那么,被压迫阶级的成员把他们艰辛的生活与压迫阶级的优裕生活进行对比,是否能产生阶级意识呢?萨特认为,也不能.  这样的比较充其量只会引起一些个人的嫉妒和绝望,它没有使一个阶级自觉地团结起来一致行动的可能性.  在被压迫阶级成员之间,存在着大量的基本冲突,存在着个人之间的爱与恨,存在着利益的竞争,这些随时都在阻止着他们形成“我们”这

--  111

        601萨特:荒谬人格

        个整体的概念.  那么被压迫阶级的阶级意识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呢?

        是压迫阶级造成的.是奴隶主造成了奴隶阶级的意识,封建主造成了农民阶级的意识,资产阶级造成了无产阶级的意识.  他们不仅是有支配权的人,而且还是第三者,他们在被压迫阶级之外注视着被压迫阶级,从而使被压迫阶级的实在性得以实现,使其切实地感受到“我们”的存在,感受到“我们”是同一个阶级.这个道理也可以用来解释一些日常生活现象.  中国的父母总是免不了要干涉儿女的恋爱婚姻,但其结果往往是事与愿违:本来还有些犹豫不决的恋人因家长的反对而坚定了决心,本来在闹矛盾的一对青年因家长的反对而停止“内战”

        一致对外,于是,本来很可能成不了的事反而因为家长的反对而弄成了.  在这种情况下,性急的家长是在不自觉中充当了造成恋人“共在”的第三者,他以他的反对来使一对恋人觉得“我们”是一体的,反对越强烈,“我们”就越需要“枪口对外”

        ,“我们”就团结得越紧.  于是家长没有办法了,只得由他们去,他撒手不管了,谁知没人反对,这对小冤家反而自己散了.  因为没有第三者的注视,我们已经不存在,他和她的冲突显出来了.于是我们看到,这里的共在——“我们”

        ,基本上只是一个作为对象的共在,是作为宾语的“我们”。萨特认为,作为主体的共在应该只有一个意识,只有出现了意识的整体的时候,整体才能成为主体,而这只不过是人们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的主观体验而已,在现实的共在中,在实际的“我们”的内部,个人之间仍然是处于冲突之中的.

--  112

        勇敢地承担起自由yongandechengdanqiziyou

        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并不否定人的绝对自由,恰恰相反,冲突的根源正在于人是绝对自由的.  对此,萨特其实一点也不悲观.  他认为,如果人能认识到自己的自由,勇敢地承担起自由的责任,承担起自己的存在,那么人生就完全可能不像《间隔》中所表现的那样.关键在于不要像加尔森等人那样徒劳地逃避与他人的关系,逃避自己的自由,而是要勇于正视自己的自由,反抗他人的压迫,使自己的存在真正存在起来.如果你敢于承担起自由的责任,那么他人的限制就不仅不能

--  113

        801萨特:荒谬人格

        否定你的自由,而且还是你自由实现的必要条件.  人生的辨证法是:英雄是困难造成的,正如“犹太人是排犹主义造成的”

        ,“他人的限制使人的自由客观化”。

        关于人是自由的,这我们可以相信,因为萨特已经作了必要的论证,在本书第三章第一节中,我们已经顺着萨特的思路去论证过了.  尽管这种论证还不够严密,也许还不能让所有的人完全信服,但毕竟还算是一个完成了的论证.现在,使人感到很不大放心的是萨特关于人是“绝对自由的”这种观念.  我们知道人总是受限制的,我们随时都能感受到外部世界的种种限制,说人是绝对自由的,是否有讳常情、有悖常理呢?

        一、人是绝对自由的吗?

        要弄清人是不是绝对自由的,首先要弄清“绝对自由”

        到底是什么意思.  一般所谓的“绝对自由”就是不受任何限制,行动和思想都如天马行空,随心所欲.  在这种一般意义上说人是绝对自由的,实在是痴人说梦.  但这并不是萨特所说的人的绝对自由.恰恰相反,萨特十分看重的“死”

        、“他人”

        等,都是对人的重要限制,萨特之所以提倡存在主义,就是要研究在这些限制之中的人的存在.可见,他说人是绝对自由的,绝不是说人的存在是绝对不受限制的.  那么萨特所谓人的绝对自由到底是什么意思呢?钻进《存在与虚无》中去找,那未免枯燥,在上一章中我们刚刚才陪着他钻了那么久的概念堆了.  幸好萨特自己也是个讨厌枯燥的人,他也不愿意让

--  114

        勇敢地承担起自由  901

        “人是绝对自由的”这类关系重大的命题只有一副枯燥的面孔.  在1946年,也就是《存在与虚无》出版后的第三年,萨特又推出了他的重要剧作《死无葬身之地》,其中对人的绝对自由问题作了生动形象的说明.《死无葬身之地》塑造了几个在极限环境中仍然保持着自己的自由的英雄.  故事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  盟军胜利在即,而五个游击队员卡诺里斯、索尔比埃、昂利、吕丝和弗朗索瓦却在一次战斗中被敌人俘虏了.  他们是因为执行了一个愚蠢的命令而遭到失败的,他们的三百个战友全部在战斗中牺牲,只有他们的队长若望得以逃脱.  这几个被俘的游击队员将被枪毙的命运几乎是注定的,而在这之前,敌人还要用酷刑逼迫他们供出他们的队长若望的下落.他们并不怕死,也不想在敌人的酷刑面前屈服,但他们确实都不知道若望的下落,所以他们不知道他们与敌人的这种抗争有什么意义.他们都明白自己将“毫无价值地受苦,不知有什么价值地死去”

        ,看不到有什么斗争实际意义,但他们还是与敌人展开了一场意志战,绝不在敌人面前示弱而丧失尊严,绝不像懦夫那样死去.  这样,是做英雄还是做懦夫本身,就成了斗争的唯一意义,成了他们忍受那难以忍受的痛苦的唯一意义.首先被敌人带去用刑的比尔索埃,他忍受不住难耐的疼痛而嚎叫起来.  就在人们在议论索尔比埃在受刑时是否应该因痛苦而叫喊的时候,队长若望被带进了牢房,不过他没有像一般重要囚犯那样给戴上手铐.  他是在路上碰到敌人一支巡逻队被捕的,他的真实身分还没有暴露,所以他完全有机

--  115

        01萨特:荒谬人格

        会获释,脱身出去通知其余的战友们转移,到别处去坚持斗争.这样,被俘的游击队员们的斗争立即就有了实在的意义:为队长保守秘密.  为此,他们团结一致,与敌人展开了顽强的斗争.现在我们可以考察一下这些游击队员们的处境:他们已经被关起来,而且随时都可能拉出去枪毙,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们还是自由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