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亚里士多德用换位法和归谬法把二十二个不完全的式化归为完全的式。尽管卢卡西维茨教授认为亚里士多德的这些证明是既严格而又简洁的,但是,他认为这些证明是用直观的办法作出来的,不够形式化。

        于是,他自己构造了一个公理系统来作证明。

        他取四条断定命题作为公理(第62、10页)

        ;以命题演算和他所创造的演绎体系作为辅助工具,通讨符号的变换,推出三段论理论的全部定律,包括换位定律、对当定律等所有二十二个正确的式。

        亚里士多德三段论的式的数目是4×43=256个。其中24个是正确的,其余232个式是不正确的,应当加以排斥。排斥的概念是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所特有的。作者说:“关于断定一个命题和排斥一个命题这两种智力活动,现代形式逻辑只就第一种加以考虑。弗莱格把断定

--  10

        6本书述评

        的概念和断定符号()

        引进了逻辑……排斥的概念,从过去到现在一B直都被忽略了。“

        “现代形式逻辑,就我所知,没有使用‘排斥’作为与弗莱格的‘断定’相对立的一种运算。”

        (第90、18页)

        亚里士多德排斥不正确的式所采用的办法,以及作出的证明是很简洁而又严格的。在传统逻辑中,总结出了一些三段论各格的规则,那些不合这些规则的式都要被排斥,也是很清楚的。卢卡西维茨教授却采取更普遍的方法,也就是公理化和形式化的方法,排斥所有不正确的式。这是一种独创性的方法。他采取第二格的两个被排斥的式作为公理(第121页)

        ,所有不正确的式,用这两条公理和推论规则加以排斥。232个不正确的式,其中两个作为公理,其余的230个不正确的式都用这个方法排斥。

        判定问题。就这本书中所构造的三段论的体系说来,卢卡西维茨教授认为,这个公理系统是不充分的。他说,除了正确的三段论的形式以外,在亚里士多德的逻辑中还存在着许多有意义的表达式,实际上,这种表达式的数目是无穷的,而我们不能确定,用我们的断定的公理和推论规则,是否所有真的表达式都能够推出,并且用我们的排斥的公理和推论规则,是否所有假的表达式都能排斥?必须要找到一个一般的方法能够处理这些问题。这就是卢卡西维茨教授在本书第五章中所提出的判定问题。

        卢卡西维茨教授解决判定问题的方法是,以演绎理论和命题逻辑的断定命题为基础,给出一些定理和变形规则,对于一个复杂的表达式,通过变形化归为简单表达式,用传统逻辑的记写法,就是化归为SAP,SEP,SIP,SOP的形式,最终化归为初等表达式(或四个格的各个式)。凡是能够化归为简单表达式和初等表达式,并且还能够还原为原形的复杂的表达式,就是正确的三段论;凡是不能化归为正确的式的表达式,就用排斥的规则加以排斥。

        作者在结束语中说:“这个系统的顶峰(Crown,原义为王冠)

        是判

--  11

        本书述评7

        定问题的解决……而且这是亚里士多德或其他逻辑学家所不知道的。“

        (第163页)

        亚里士多德三段论判定问题的解决,不是很容易的。

        卢卡西维茨教授的研究成果是可贵的。

        关于模态逻辑。

        模态逻辑是现代新兴的一门逻辑学科。

        然而,在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说中,已经有了一个模态逻辑的体系,并且他研究模态逻辑的篇幅大大地超过了非模态逻辑。在《前分析篇》中有大量的章节是讨论这个问题的,肖尔兹教授说:“《前分析篇》通过详细考察关于必然、不可能和可能命题的作用,就比人们能够从学校课本的逻辑(限于三段论第一格AAA,EAE等等)

        中所学的东西要丰富得多。“

        ①

        在本书第六至八章中,卢卡西维茨教授给自己提出的任务是试图依据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建立一个模态逻辑的系统。但是,和他对于亚里士多德的非模态三段论的评价相比较,他对于这一部分的评价却是大不相同。他说:“亚里士多德的模态逻辑之所以很少为人知道,……

        首先,应当归咎于作者自己,因为跟十分明显并且差不多完全没有错误的实然三段论相反,亚里士多德的模态三段论由于其中包含很多缺点和自相矛盾之处而使人几乎不能理解“

        (第165页)

        在另一处又说:“……他的威望是这样的高,以致很有才能的逻辑学家们在过去都不能看出这些错误。”

        (第243页)

        作者在本书后三章中,就是用形式化的方法重新构造一个亚里士多德的模态逻辑的体系。

        卢卡西维茨教授是以模态逻辑的研究而闻名于世的,他在这一方面的造诣颇深。这是一个事实。

        然而,也有一些逻辑学家,和本书作者完全持不同的看法,认为亚里士多德的模态逻辑是一个很优美的系统。这一观点也是值得注意的。

        ①《简明逻辑史》,第27页。

--  12

        8本书述评

        总起来说,卢卡西维茨教授在本书中,用形式化的方法,构造了一个亚里士多德三段论的严格的演绎体系,犹如一个数学的演算系统一样。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一书中论及纯数学的性质时说:“……从现实世界抽象出来的规律,在一定的发展阶段上就和现实世界脱离,并且作为某种独立的东西,作为世界必须适应的外来的规律而与现实世界相对立。……纯数学也正是这样,它在以后被应用于世界,虽然它是从这个世界得出来的,并且只表现世界的联系形式的一部分——正是仅仅因为这样,它才是可以应用的。”

        ①当然,形式逻辑也是如此。

        然而,形式逻辑是很难与哲学观点截然分开的。甚至于现代著名的英国哲学家罗素也说过:“亚里士多德的学说,尤其是在逻辑学方面,则直到今天仍然是个战场,所以就不能以一种纯粹的历史精神来加以处理了。”

        ②马克思称之为“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

        的亚里士多德不仅是形式逻辑的创始人,而且也是一位伟大的辩证法家。列宁说“他到处,在每一步上所提出的问题正是关于辩证法的问题。”

        ③恩格斯也说:“古希腊的哲学家都是天生的自发的辩证论者,他们中最博学的人物亚里士多德就已经研究了辩证思维的最主要的形式。”

        ④卢卡西维茨教授在本书中没有正面论述哲学,但从行文处不时流露出一些实证主义的哲学观点。然而,他反对逻辑的先验性的观点是可取的(参看62)。

        A本书第一至五章是李真同志翻译的。第六至八章是李先焜同志翻译的。

        韩光焘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78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②罗素:《西方哲学史》上卷,第252页,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

        ③列宁:《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一书摘要》,载《列宁全集》,第38卷,第417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417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  13

        第一版原序

        1939年6月,我在克拉科夫波兰科学院宣读了一篇论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的论文。这篇论文的摘要曾于同年排印,但因战争的缘故未能出版。它在战后才得以发行,但出版时间仍标明为“1939年”。1939年夏天,我已用波兰文写好一篇谈同一主题的更为详尽的专论,9月间已经收到该文第一部分的校样,就在这时,出版所完全毁于轰炸,一切荡然无存。同时我的全部图书连同手稿,都遭到轰炸,毁于一炬。要在战时继续这项工作是不可能的。

        直到十年之后,我才获得一个新的机会来再度进行我对于亚里士多德三段论的研究工作。这一次是在都柏林,从1946年开始直到现在,我一直在那里的爱尔兰皇家科学院讲授数理逻辑。我应都柏林大学学院的邀请,于1949年作了十次关于亚里士多德三段论的讲演,现在这本著作就是这些讲演的成果。

        本书仅限于非模态的或者“实然的”

        三段论,因为与此有关的理论是亚里士多德逻辑的最重要的部分。这个理论的系统阐述是在《前分析篇》第一卷的第一、第二章与第四至第七章。在外兹的版本(至今已出版一百多年之久了)

        中的这些章,是我的解说的主要根据。我遗憾未能利用大卫。罗斯爵士编纂并作有导言和评注的、1949年出版的《前分析篇》的新版本,因为当这个版本出版时,我的著作的历史部分已经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