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比强者更强 > 第15章

第15章





资料来源:《中国顶尖企业家演讲录》,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第七讲控制引例:双汇在产业链上成长

双汇在产业链上成长第一根双汇火腿肠是1992年2月问世的。经历了10年的发展,双汇已经成为全国知名的肉食品牌,权威部门估计其品牌价值为37亿元人民币。双汇的品牌价值来源于高质量的产品。为了确保产品质量,双汇把质量控制的触角伸向了企业之外,沿着产业链向上游和下游同时延伸。双汇拥有日屠宰生猪15  000头的巨大生产能力,2001年就已成为亚洲规模最大的肉食品生产基地。每天15  000头的生猪如何保证质量对双汇是一个考验。仅仅严把进货关是一种被动的做法,双汇巧妙地把质量控制主动朝外延伸,变被动为主动。首先贴出招贤榜,在全国各地招“猪经纪”。双汇和经纪人签订合同,只要是质量合格,双汇保证不压价不压等,而且稳定地维持大批量采购。优厚的合作吸引了大批有丰富生猪养殖和经营经验的经纪人扎根在产业链上游为双汇提供优质货源,而且促进了养殖产业自身的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同时双汇自己还办起了饲料产业,开办比强者更强了大型养殖场,进行生猪品种改良实验和优质饲料的推广,带动了种植业、养殖业、屠宰业和饲料加工业的庞大产业链条。不但确保了自身优质的货源,而且刺激了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根据有关资料记载,这个坚实的产业链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250万左右。双汇不但展示了自己的商业价值,而且充分显示了自身的社会价值。中国有着约占全球42%的猪肉产品产量,但是在销售领域存在着相当数量的水、病、死、私(注水、得病、先死、私屠)和猪肉产品的假冒伪劣。双汇以大气魄大手笔于1999年实施全国的连锁店发展计划。2001年在北京、上海、武汉建立了350家连锁店和三个大型现代化物流配送中心。此举扩大了渠道、确保了质量、增加了商业利润点、增强了知名度,可谓一举四得。控制一词在多数人的脑海里代表着权力。比如“控制局面”、“控制人”、“控制资源”,所有这些都是拥有权力的代名词。控制确实与权力密不可分。没有权力就谈不上控制,不过传统概念里的控制更多的是组织内部范围的、以命令和要求为基础的行为。从双汇的例子当中我们已经看到了,现代管理实践的发展已经向我们展示了更为广泛更为丰富的控制。控制不再局限在企业内部,而是延伸到企业之外,它也不再单纯依靠命令的手段,而是转而依靠利益引导和合作契约。支撑控制的,是广泛的影响力。

控制(1)

所谓的控制就是:以计划标准为依据,监视各项活动,及时纠正重要偏差以保证目标实现的过程。

从定义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控制主要有以下特征:

1控制与计划密切相关

组织的行动不是盲目的,而是按照计划实施的,但是仅仅有了一个计划还远远不够。计划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关于效能的,就是解决做什么的问题;一个是关于效率的,就是解决怎么做的问题。在不确定性很高的内外部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到底是不是在朝着目标前进,前进的路径是不是合适呢?这个时候就需要控制。也就是需要拿计划的标准来衡量对照现实的行动进程,发现偏差及时纠正。所以,计划需要控制,控制为计划提供了有力的保证,没有控制,计划就会落空;控制也离不开计划,计划为控制提供了有效的标准,没有计划,控制就会盲目。

2控制的范围就是权力的范围

控制代表着评价和要求。在管理上,再科学客观的评价和要求也是以管理者主观意见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这也是管理领域的控制和其他领域控制的一个巨大差别。这种主观性就意味着权力。倘若没有权力,那么意见就不能被服从,要求就变成了建议,控制也就变成了参谋。不过,我们应该注意的是,传统的制度权力引起的控制正在被新的影响力和权威性引起的控制所代替。在引例中我们已经看到了这样的事实。

3控制是应变的手段

大千世界,一切尽在变化之中。所不同的是,有些变化不会引起大的后果,可以忽略,有些变化则会产生重大影响,必须予以重视。控制就是要关注在执行过程中的种种变化,对其做出评估,一旦发现问题能够及时采取行动。一方面,要调整行动本身,利用有利、消除不利;另一方面,要审查计划和目标的可行性,随时做出更正。

4控制是面向行动的

控制是用既定的标准作为衡量手段,去评估实际的实施情况,并及时做出回应。即使是事前的控制也是建立在即将开始的行动基础上的。所以,没有执行就没有控制。

管理者实施控制有三个直接的驱动因素:一是对目标的渴望。在前进的道路上到底做得怎么样了,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以更快更好地实现目标,需要随时做出评估,实施改进,这些都驱使管理者进行控制。二是为了消除不确定性带来的威胁。我们的周围充满了动荡不稳的各种因素,从组织外到组织内,从物到人,尽管提前作了第七讲控制必要的计划和安排,但是到底能不能实现目标还是一个未知数。而且,计划本身也往往存在问题,可能计划的前提或过程、预测的基础或结论都有偏差,这样就必须在执行过程中对计划做调整,这增强了控制的价值。三是承担责任引发的压力。无论授权与否,管理者毫无疑问地承担着实施计划的责任。一旦失败,就要承担后果。责任的压力促使管理者更积极地关注实施,使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控当中,因为任何人都不甘心把命运交到别人的手上。控制的行为有时候是保守的,有时候是激进的,有时候在维持,有时候又在推动改变。一切理性行为背后的原因都在于上述三点。

同时,我们也要关注那些非理性的因素。有时候控制仅仅被作为一种权力的标志。管理者为了显示自己的力量和地位而进行着控制,这是很危险的。以控制本身作为目的和手段的控制行为,将给管理者自己以及整个组织带来灾难性的不良的后果。

从上述控制的目的出发,我们就可以看到这一管理职能的巨大作用和意义。

首先,控制有助于组织保持正确的战略方向。正确的方向是组织的根本。一旦方向确定了,它是否得到了很好的贯彻,经过时间的检验方向本身有没有什么问题,这些都要依靠控制来发现并且依靠控制来解决。“控制”一词最初起源于希腊文,意思是“操舵术”。这个词的本意很形象地说明了控制就像是在大海里航行,要不断把握船舵、进行自我调整,以确保正确的航向。

其次,控制有助于提高组织的效率。控制要解决的不单纯是做什么的问题,还有怎么做的问题。正确的事情以高效的方法来做是难得的,不正确的事情以高效的方法来做是危险的。控制就是要把效能与效率结合起来进行考察,做出评价,尽最大可能改善组织的业绩。

再次,控制增加了组织对环境的适应性。组织的内外部环境都充满了不确定因素。宏观环境因素绝大多数是组织自身无法控制的;中观的产业环境有些因素可以影响,有些因素可以控制,也有一些是无法控制的;组织内部绝大多数因素是可以控制的。实施控制职能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识别这些因素,并且决定自身行动的过程。在超出预料、超出接受程度的变化面前,首先要看变化背后的因素是可控因素、是可影响因素还是不可控因素。根据这个判断,确定新的行动方向和路径。这样就能够保证风险最小化和收益最大化。

但是控制也有其局限性,能控制一切的能力并不能确保真正控制一切。一个强有力的管理者尽管可以采取强大的控制措施,干预组织内的一切过程,但是惟一控制不住的是人心中的不满。“召公谏厉王止谤”的故事正说明了这一点。我们可以控制下属要他执行我们的要求,但是却不能控制他们认同我们的观念。所以,控制还需要和其他的手段联合起来才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这个手段就是领导,领导职能是面向动机、面向人的积极性的,正好弥补了控制的弱点。

控制(2)

根据时机、对象和目的的不同,可以将控制划分为三类。

1前馈控制

前馈控制是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开始之前进行的控制,其目的是防止问题的发生而不是当问题出现时再补救。因此,这种控制需要及时和准确的信息并进行仔细和反复预测,把预测和预期目标相比较,并促进计划的修订,控制的内容包括检查资源的筹备情况和预测其利用效果两个方面。

为了保证经营过程的顺利进行,管理人员必须在经营开始以前就检查企业是否已经或能够筹措到在质和量上符合计划要求的各类经营资源。如果预先检查的结果是资源的数量和(或)质量无法得到保证,那么就必须修改企业的活动计划和目标,改变企业产品加工的方式或内容。事先预测的另一个内容是检查已经或将能筹措到的经营资源经过加工转换后是否符合需要。如果预测的结果符合企业需要,那么企业活动就可以按原定的程序进行,如果不符合,则需要改变企业经营的运行过程及其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