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隆美尔传 > 第5章

第5章



                                    那天夜里,他和卢森堡上校推进了50  多公里,他右翼的第5  装甲师——坦克装备比隆美尔的好得多——却落后了大约50  公里。5  月17  日凌晨至深夜,隆美尔把右翼第5  装甲师抛得更远了,与左翼的部队形成齐头并进之势,把法军防线撕开了一个大口子。与此同时,他还顺手牵羊地缴获了一队拥有40  辆卡车和不少武器的法国车队。在战斗中,隆美尔总是冲在最前面,这使得那些想跟上他的狂热的德国战地记者,根本无法赶上他。“他几乎总是走在我们前面10  英里的地方??一种神圣的火焰燃烧着隆美尔,他无法容忍反抗,无论这种反抗来自朋友还是敌人,如果有谁不能坚持到底,就叫他靠边站,哪怕只有他隆美尔一个人和二三辆坦克,也一样要到达索姆河  !”一位叫海斯的战地记者这样写道。而隆美尔自已则大声宣称  :“在这场战争中,指挥官的位置就在这里,就在前线!我不相信那种椅子上的战略,让我们把它留给总参谋部的那些先生们吧  !”攻占康布雷后,5  月21  日隆美尔开始向阿拉斯以南地区挺进。在那里,他的部队遭到英军的猛烈攻击,这是开战以来隆美尔损失最重的一次,一天中的伤亡人数达到开战以来伤亡总和的4  倍。这就是阿拉斯血战。它使得隆美尔在以后的四年中,从不敢轻视英军,此外,他还从中认识到:88  毫米高射炮是英军马蒂尔式坦克的克星,在以后的作战中,他常常集中一些这样的大炮对付英国人。阿拉斯血战后,第七装甲师作了短暂的休整,直到希特勒撤消了装甲师停止前进的命令(在此期间,英法联军得以完成了举世闻名的敦克尔刻大撤退。)。在继续前进的过程中,有两件“喜事”降临隆美尔头上,一次是军指挥官把第五装甲师的两个装备精良的坦克团调给隆美尔;一次是被元首希特勒授予骑士十字勋章,这使得隆美尔成为在法国占领区第一个得到这种奖励的师指挥官,当然这也是纳粹党拉拢军官的手段之一。隆美尔接受勋章后的下一个目标是法国最大的工业城市之一利勒。他想成为第一个到达那里的德国人。为此,他没像其他师那样夜里宿营,而是命令部队全速前进。第二天清晨他到达了利勒。这致命的一击使法军第一军团的一半陷入了困境。随后的几个步兵师跟上来占领了利勒,但隆美尔的第七装甲师却立了首功,尽管他们已疲惫不堪。这一行动也使得隆美尔成了所有师级指挥官中唯一一个在1940  年6  月2  日被邀请去见希特勒的人。返回战场后,隆美尔强使他的装甲师于6  月5  日一早顺着两座敌人还来不及破坏的铁路桥跨过了索姆河,并抓获了一大批黑人俘虏。这以后他便是神速前进,每天平均40  或50  英里。在圣瓦勒雷城,法军要求投降;但英国人却凭双手筑起路障,像凶猛的野兽顽强抵抗了整整一天。隆美尔用强大的火力发起进攻,圣瓦勒雷终于被他攻陷。第二天,在市中心广场,隆美尔接受了英法联军十几位将军的投降,其中有不愿投降的英国将领维克多·弗特恩少将和一位足可以做隆美尔父亲的法国白发将军。6  月18  日,隆美尔在高速前进中攻克了法国最重要的深水港瑟堡。他的装甲车比希特勒要求的速度快20  倍甚至更多,日行程6  月16  日为100  英里,17  日是200  英里。那天,即18  日行程超过了220  英里。6  月16  日贝当接任法国总理,上任第二天就通过西班牙大使向德国请求停战。6  月25  日凌晨1  时35  分休战协议正式生效。当时号称世界第一大陆军强国的法国就这样被干掉了。隆美尔在为期6  周的作战中,率领第七装甲师,从德比边境出发,横穿法国,直抵瑟堡,其前进速度之快,挺进距离之远,使该师赢得了“魔鬼之师”的绰号。他自己也赢得了殊荣。隆美尔在战争中的行动足以证明:他是一个出色的装甲师指挥官。他亲临前线,冲锋第一,而不是身置战场之外;他的作战计划简明扼要,并具有很大灵活性,使下属指挥官能见机行事;在开进、进攻、追击时不停顿地运动以充分利用时间是他的作战计划的核心;他充分利用坦克良好的机动能力达到进攻的突然性,多次挫败敌方的抵抗。德军将最新军事技术应用到传统的速战速决军事进攻理论中,形成“闪电战”的一整套战略战术,加之德国军民深受希特勒纳粹思想毒害,“复仇”心切,行为果断。而英法方面,特别是法国方面摆脱不了旧的军事思想的束缚,也由于多年的政治纷争,政局动荡,军心民心涣散,失败主义情绪到处弥漫  。  隆美尔装甲师之所以成为长驱直入的“魔鬼之师  ”,除了个人因素外,是离不开这个大背景的。

        第五章  沙漠旋风

        法国投降后,欧洲大陆上的战斗以德的全胜而告终。英国这个岛国也成了悬在孤海上的一叶方舟,处在极度危难之中。但是,比起德国来,英国却有世界上号称第一的强大水师。因而,面对浩淼的英吉利海峡,德国人虽然制订了入侵英国的宏伟的“  海狮计划”,但却只能望海兴叹。在此后的半年多的时间里,欧洲大陆显得很平静。然而,地处世界西南部的非洲大陆却又燃起了战火。众所周知,1869  年苏伊士运河开通以后,北非成了英、法、意等国争夺的势力范围,法国占领了北非东部的摩洛哥、阿尔及利亚和突尼斯,英国控制了北非东部的埃及和苏丹,意大利抢占了中部的利比亚。如今,法国被打败了,英国正面临着德国的威胁,也无力顾及北非。意大利法西斯便趁火打劫,想独吞北非。意大利的独裁者——法西斯头子墨索里尼,平素即以恺撒自诩,一心想恢复昔日古罗马帝国的辉煌,妄图建立一个以罗马为中心的环地中海帝国。天赐良机,千载难逢,墨索里尼认为实现其狂妄计划的机会来到了。1940  年9  月13  日,伦道夫·格拉齐亚尼元帅统率50  万大军,浩浩荡荡开进了埃及。  意大利这一行动,立即引起了远在伦敦的英国首相丘吉尔的极大关注,因为地中海航道是英国与其殖民地联系的必经之路,英国所必需的补给便从此而来。意军一旦占领北非,就等于控制了英国的补给线,扼住了其咽喉,英国自然不能善罢甘休。12  月9  日,5  万英军在其中东总司令阿奇博尔·韦维尔将军的指挥下发起猛烈进攻,至1941  年的2  月份,英军取得了几乎全歼意军8  个师,俘虏13  万人的辉煌战绩。英军在北非战场上的得势,使希特勒开始着急起来,因为对德国来说,丢掉北非,就会使英国以北非为基地从背后对自己构成威胁,而且意大利是德国的同盟国,意大利的失败将会使德国失去盟友,孤军作战。在这种情况下,隆美尔这位在欧洲战场上已被人称为“魔鬼之师”的首领受命担任德国“非洲军”总指挥。1941  年2  月12  日,隆美尔飞抵利比亚的黎波里城,会见了已接替格拉齐亚尼的新任意军北非战区总司令依达罗·加里波尔蒂将军。加里波尔蒂是意大利北方人,身材高大壮实,留着白色的小胡子。当隆美尔建议他应在的黎波里东边的锡尔特建立一道防线时,他不以为然地耸耸肩,并嘲笑隆美尔没有到战场上观察便妄作主张。当天下午,隆美尔便乘飞机开始视察前线。透过机舱的舷窗和蓝蓝的天空,他看见了位于的黎波里港口东边的锡尔特沙漠。这片沙漠一望无际,在烈日下闪着炽热的光芒,目力所及,没有一棵树木,真是名副其实的不毛之地。隆美尔就要开始他长达二年之久的沙漠作战了,这是一个全新的战场环境,广阔无垠的沙漠绝非欧洲大陆的山地可比。这里气候也很异常,夏季正午的气温高达40  °—50  °,夜晚又骤降至0  °。最危险的是突然到来的沙漠风暴,开始时只是一小点古怪的旋风在灌木丛之间旋转,转瞬就会变成时速达130公里的狂飚,搅起几百万吨滚烫细小的红沙,铺天盖地地卷过沙漠。细小的沙粒能渗进发动机的过滤器,涌进帐篷,迷住人的眼睛和鼻子,像大雨一样挡住人的视线。不过平坦的地面倒成了装甲车奔驰、呈威的理想场所。这里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战区,原则上隆美尔要受意大利非洲战区总司令的控制,但实际上意大利人根本指挥不动他。隆美尔直接受命于柏林。而希特勒的主要兴趣集中在征服苏联的计划上,很长一段时间让隆美尔相机行事  。  隆美尔则率领他的兵力不多的“非洲军”独立作战。再没有比这里更好的能使他发挥战术特长的用武之地了。也正是在这片大沙漠里,隆美尔创造了军事史上的一个个奇迹,达到了其军事生涯的顶峰。1941  年2  月14  日,一艘运兵船在的黎波里港口登陆,隆美尔的士兵第一次看到了非洲,望着那些熠熠闪光的白色建筑物,掌状的植物,宽阔的林荫道和凉爽的树荫,有些人甚至觉得他们将会爱上这个地方。“非洲军”一共有2  个装甲师,数量上虽然不算很多,但却称得上是一支富于献身精神的专业化的精锐之师。初次踏上沙漠地区,隆美尔面临着许多棘手的问题。“非洲军”一共只有2  个装甲师。  而且,还有一个师没有到达非洲。意军战斗力本来就不强,战败后的士气更是一落千丈。隆美尔亲眼看到意军在撤退中溃不成军的样子,士兵们丢弃武器弹药,拼命爬上超重的汽车,不顾一切地向西奔逃,军官们则收拾行李,希望早点撤回意大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