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隆美尔传 > 第6章

第6章



                                    为了使意大利人摆脱失败的阴影,重新鼓起士气,隆美尔于2  月底在第5  轻装甲师坦克团登陆后,立即进行了宣传为目的的阅兵式。为了不让英军措清虚实,他一方面巧妙地令坦克向东驶去之前,要绕检阅台好几周,另一方面又令部下用木头和纸板作了几百辆假坦克,让卡车和摩托车在这些“坦克”之间绕来绕去,而真正的坦克却避开英国飞机的空中侦察,悄悄地向东开去。在这段时间里,隆美尔一直担心英军会趁其立足不稳发动进攻,他并不知道,英国已将兵力调到希腊。在即将赢得的黎波里胜利的前夕,英军撤出部队的作法应该说是违背常规的。由于英军的撤离,使隆美尔的部队从的黎波里轻而易举地向东推进了880  多公里。隆美尔开始作征服者的美梦了。3  月9  日,他在给柏林的信中宣称:他的第一目标是夺回利比亚东部地区昔兰尼加,第二个目标是埃及和苏伊士运河。在此后的战斗中,隆美尔率领着他的坦克师孤军深入连连得手,连意大利人都对他的大胆行动感到忧虑。但隆美尔毫不理会,乘胜追击,4  月8  日占领了迈基利。在不到两个月就扭转了北非的战局。隆美尔所以能这样快就夺得胜利,首先在于善于捕捉战机。起初他还提心吊胆,但当他发现英军在极力避战,并对德意方面动向估计错误后,便不顾来自德意双方最高当局的反对和自己兵力极为有限的客观事实,断然发起进攻。隆美尔敢于冒险,抓住时机便不放手,从而取得了重大的胜利,并在沙漠上扬起了隆美尔式的旋风。另一个原因则是隆美尔至死也想不到的,那就是他与德军最高统帅部的电报都被英人国破译了。德国人的电报一直由艾尼格马密码机传送。纳粹密码专家自以为使用这种机器收发密码是绝对安全的。然而英国人却建造了一种更为先进的机器。无数设在各地的电台监听站把截收到的德国电讯码送给这种机器,再由这种机器码译出来。与隆美尔对峙的英军指挥官都收到了这些绝密件。可是隆美尔不止一次地违背法军德军最高统帅用艾尼格密码给他发的指示却是英军始料不及的。隆美尔的违命无意间愚弄了现代军事科技,也愚弄了他的敌人。然而,在这场胜利的背后仍然隐含着隆美尔失败的战术及战略因素。首先,他仍像一个骑兵指挥官那样去指挥装甲部队,尚未认识到装甲部队对后勤补给的依赖远远超过随时随地可弄到几包粮草的骑兵。此外,进入北非以后,隆美尔已不是那个侵入法国时的军事指挥官了。那时他纯粹是一个战术指挥官,用不着为全局战略问题操心。现在,他指挥的虽只有一个军,却是位于一个独立的战略区,无论愿不愿意都得考虑战略问题。隆美尔的行动违反了德军最高统帅部的战略,招来了非议。因为,希特勒在进行侵略扩张时,为避免“两线作战”而确立了先大陆后海洋的扩张步骤。隆美尔的违令虽然与希特勒的总体构想不协调为希特勒所容忍,是因为在希特勒看来,隆美尔这些部队,帮助并稳定意大利人,也牵制了英军,北非战区能对第三帝国的战略起一个较好的配合作用。隆美尔取胜后,并不满足,进攻是他的天性,他已盯住并迅速开始攻占托卜鲁克。因为,他担心英军会像在法国时一样再来一次“敦刻尔克”式的大撤退。他要抢先占领这个沿海重镇,以全歼英军。但他未能成功。

        第六章  漫长的拉锯战

        托卜鲁克的炮声刚刚沉寂,利埃边界又响起了隆隆的炮声。1941  年5  —6  月间,英军对改为守势的隆美尔发动了两次大规模的进攻,但都被隆美尔在机动战中挫败了。于是,隆美尔率领的德意军与英军的沙漠拉锯战就此揭开了序幕。1941  年6  月,希特勒正忙于入侵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因此将主要力量集中于苏联战场,而很少考虑对北非的增援。而丘吉尔的想法却截然不同,他把“北非翼侧阵地”看得几乎与大英帝国本土一样重要。因此。丘吉尔不顾本土部队仍装备不足的事实,毅然决定增兵北非。5  月12  日,四艘英国舰艇到达亚历山大港,共有238  辆坦克,其中有马蒂尔式坦克135  辆,这比英中东军司令韦维尔为保卫埃及凑集起来的坦克多3  倍。兵力增加后,丘吉尔便急于夺取胜利,重振英军日益低落的士气,敦促韦维尔迅速发动进攻。而时值夏季,酷热的太阳和数不清的苍蝇、毒蛇使沙漠战地生活更添几分艰苦。德军士兵由于给养难以得到保障生活则更为艰苦。德军以饼干、沙丁鱼罐头、软包装的奶酪等为主食,很少能吃上新鲜水果和蔬菜。给养的缺乏对年轻士兵健康的损害明显加剧,他们的齿龈常流血不止,一些人已开始掉牙。在酷热中一向刻板的隆美尔也只好穿短衣短裤驱车外出。围攻托卜鲁克的失败以及所付出的高昂代价给隆美尔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每到一处他都能察觉到批评和埋怨声在日益增高,他也迫切需要夺取新的胜利,重振日益低落的士气。5  月15  日,英军代号为“短促行动”的进攻开始了。英军一部分从正面攻击哈勒亚隘口以及整个萨卢姆防线,装甲部队则从哈巴塔地区出发沿着坡地,先向西北再转向正北进攻卡普措堡。双方军队在哈勒法亚隘口一场激进,互有胜负。萨卢姆防线的战斗对隆美尔来说是难以应付的,他在两小时内向柏林发出了一连串电报,一会儿让人放心,一会儿又在告急。5  月22  日,他驱车来到萨卢姆前线,这一天正好德军打了个胜仗。隆美尔亲自召开了一连串会议,爬进散兵壕与被晒得黑人般的士兵聊天。经过分析,隆美尔认为英军在哈勒法亚隘口配置了较薄弱的兵力,他决定乘机夺回这个军事要地。27  日清晨,德军便发动进攻,很快便又占领了哈勒法亚隘口,并缴获了大批的战利品。经过几天的激进,隆美尔最终粉碎了英军的“短促作战”行动。

        这次战斗之后,隆美尔知道英军决不会善罢甘休,不久便会卷土重来,于是他抓紧时间加强了萨卢姆、哈勒法亚隘口和巴迪亚的防御力量。在视察巴迪亚量,隆美尔发现了在那里有大批意军丢弃的军用物资,他如获至宝,命令把一切可用的意军大炮用于加强各要点。又让守军在利埃边境增修了不少新据点,在据点中建起了几个临时性的修理厂,修好了不少的大炮和车辆。为了对付英军的马蒂尔式坦克,隆美尔把他手上仅有的12  门88  毫米高射炮分成几组。因为那时德军有近2/3  的反坦克炮,还是战前生产的37  毫米炮,远不及英军反坦克炮的威力,对付有厚装甲的马蒂尔式坦克毫无办法。而88  毫米炮则可以在1800  多米的距离内击穿马蒂尔式坦克。除了加强署外,他还撤换了施特莱彻的职务,主要是他对隆美尔的命令提出过许多质疑  ,并进行过“冗长的辩论”。  隆美尔任命琼汉尼斯·冯·腊芬斯坦少将接任施特莱彻。腊芬斯坦出身名门,瘦削而英俊。6  月上旬第15  装甲师也全部到达北非。正如隆美尔预料的,英军正酝酿着进行一场更大规模的进攻,这次进攻其行动代号为“战斧作战计划”。根据丘吉尔的命令,这次行动将一举消灭隆美尔。英军已重新运来了238  辆新坦克,从而大大增强了实力。战斧计划的起草者、英军西线沙漠作战司令皮尔斯将军决定迅速发起进攻。6  月14  日,隆美尔的监听员报告说,每一支英军部队都从电台里接到“比特”将于第二天开始的通知。于是,隆美尔当天晚上便命令部队进入战备状态。翌日清晨4  点半,英军的两翼进攻沿海岸平原和高原展开了。9  点一切已经一目了然,这是英军的一次大夫模进攻。双方力量相差悬殊:英军拥有坦克300  辆,战斗机116  架和128  架轰炸机,而德军仅拥有150  辆坦克,60  架战斗机和79  架轰炸机,火炮数量也少于英军。因此,隆美尔第一次真正遭到了进攻,同时也是第一次不得不进行以防御为主的战斗。在第一天的战斗里,在灼热的高温和令人窒息的尘雾中,双方坦克和步兵进行了猛烈而残忍的厮杀。隆美尔在战斗中的前景很不乐观,敌众我寡,武器装备差,所以频频失利。但自战斗打响后,他就没有休息过,他知道只有88  毫米的高射炮才能对付马蒂尔式坦克,于是他在哈勒法亚布署了5  门,又在哈菲德山脊安置了4  门,把余下的另外4  门交给守卫萨卢姆的第15  装甲师。这些炮在击退英军的坦克进攻中起到了重大的作用。6  月15  日的战斗毫无结果,然而,那天晚上隆美尔很乐观,德军不仅守住了哈勒法亚隘口,并对英国的马蒂尔式的坦克有重创。为了打退敌人的进攻,16  日凌晨,德军又主动出击,但是却并没有取得优势,反而伤亡了不少人和坦克。此时隆美尔意识到,这场战斗后,如果英军这时不顾一切地集中兵力紧逼过来,他将不得不放弃包围托卜鲁克的计划。因此,他决定把赌注押在英军对自己侧翼明显感到不安这一点上。当晚12  点35  分,他电告第15  装甲师撤离卡普诺与第5  装甲师一起插入敌军侧翼,然后冲向哈勒法亚海岸,这样既可解除英军对哈勒法亚的包围,亦可切断英军整个远征部队的后路。17  日清晨第5  轻装师准时出发,6  点便到了第一个目的地锡迪—苏莱曼。第15  装甲师也同样抵达指定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