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新疆古时称“西域”,清代改称新疆。从文献的记载和大量考古资料中证明,先秦时期新疆与祖国内地就有着相当规模的经济、文化交往。这种不断发展的经济、文化联系,为新疆地区进入祖国的版图奠定了基础。

            公元前60年,西汉在西域中部的乌垒城(今新疆轮台县境)设西域都护府,其管辖范围除现在的新疆外,还包括巴尔喀什湖与帕米尔地区在内。从此,新疆正式列入中国版图。公元74年,东汉王朝重新设西域都护府于龟兹它乾城(今新和县境)。两汉统一西域,加强了新疆和祖国内地的联系和经济文化交流。“丝绸之路”的畅通,不仅繁荣了西域地区的商业贸易,而且发展了中国和西方一些国家的贸易和友好往来,对世界经济文化交流作出重大贡献。

            从东汉灭亡到唐朝统一全国。历时390多年,中间经过了魏晋南北朝和隋等王朝的更迭,但对新疆地区的管辖始终没有中断。

            618年,以强盛著称的唐王朝建立。唐朝对西域实行了两种行政管理制度。一种是与内地一样的郡、州、县、乡、里制度,这主要在新疆东部实行,包括伊州(州治在今哈密)、西州(州治在今吐鲁番)和庭州(州治在吉木萨尔)。另一种是与其他边疆地区一样的都护府、都督府、州制度。安西、北庭两都护府是唐朝在西域最高的军政管理机构。安西都护府所属16个都督府,辖天山南路和葱岭以西广大地区。北庭都护府所属昆陵、蒙池二都护府(其下又分30多个都督府),辖天山北路和巴尔喀什湖在内的广大地区。唐玄宗推行节度使制度以后,西域设安西四镇(龟兹、疏勒、于阗、碎叶——后改在焉耆)节度使和伊西、北庭节度使,与安西、北庭两都护府并存。

            907年以后,中国进入五代十国纷扰割据时期。有些王朝仍然管辖西域地方政权。

            1124年,辽朝皇族耶律大石因与辽朝天祚帝不和,自立为王。辽为金所灭后,耶律大石率部西迁至起尔曼(位于今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境内),1132年建立西辽王朝,以后又东返,于1134年建都于虎思斡尔朵(今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境内的托克马克东)。西辽的领域,北至巴尔喀什湖,西达咸海、阿姆河,东至别失八里(吉木萨尔),南抵喀什噶尔(喀什)、斡端(和田)。

            13世纪初叶,成吉思汗部族崛起于蒙古草原。他统一蒙古各部落后,旋即率军西征,灭西辽,进占天山南北,尔后向中亚及其以西推进。从此,西域完全处于蒙古统治之下。13世纪70年代,蒙古改国号为元,并统一全国。

            明朝建立后,西域各地方政权先后归附中央。明末清初,天山以北地区由厄鲁特蒙古族统治,天山以南地区是成吉思汗次子察哈台后裔诸王及和卓们的割据势力。清朝建立后,西域各地首领派人朝贡,厄鲁特与清政府建立了隶属关系。但厄鲁特诸部中的准噶尔部不断扩大势力,首领噶尔丹野心勃勃,在统治了南北疆之后,扰掠蒙古,勾结沙俄,于1690年发动了反对清政府的叛乱。1697年,康熙皇帝彻底平定了准噶尔部叛乱。之后,乾隆皇帝又派大军于1758年平定阿睦尔撒纳叛乱,1759年平定南疆大小和卓叛乱。至此,东起哈密,西至巴尔喀什湖一带及帕米尔地区的西域,又重置于清朝政府的直接管辖之下。古代的西域被称为“西域新疆”,后来终以“新疆”取代了“西域”旧称。

            清朝统一新疆后,在行政和军事方面实行军府制度。1762年设伊犁将军驻惠远城(今霍城县南),为新疆的最高军政长官。下设参赞大臣于伊犁、塔尔巴哈台(塔城)、喀什噶尔,统辖当地军政,设都统于乌鲁木齐(后改迪化),其他地方设办事大臣和领队大臣。

            鸦片战争以后,新疆与祖国内地一样,遭受了帝国主义的野蛮侵略,成为资本主义列强宰割的对象。1865年,浩罕汗国军官阿古柏在俄、英帝国主义支持下入侵新疆。1875年,清政府任命陕甘总督左宗棠为钦差大臣,出兵平叛。在新疆各族人民的大力支援下,清军迅速消灭阿古柏入侵势力。为了遏制俄、英帝国主义鲸吞新疆的阴谋,清政府采纳左宗棠、刘锦棠等的建议,于1884年在新疆改设行省。行省建立后,新疆巡抚是新疆的最高军政长官,受陕甘总督节制。新疆建省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它进一步削弱了封建割据势力,实现了新疆与内地各省行政制度的统一,进一步密切了内地与新疆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联系,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和抵御外来侵略的力量。

            辛亥革命后,北洋政府在新疆设督军,南京国民政府则设省主席,继续对新疆行使主权。

            历史证明,西藏700多年以来,新疆2000多年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作为中华民族成员之一的西藏、新疆各族人民在开拓边疆和共同缔造伟大祖国的过程中,都做出了重要贡献。

            ----------

            ①藏语,原西藏地方政府主管官员。

            ②藏语,意为发布命令的机关,即原西藏地方政府。

            ③朱锦屏:《西藏六十年大事记》第29页。

            ④刘曼卿:《康藏轺征》,转引自《西藏地方历史资料选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3年版,第323页。

            二.英国的印度安全战略和边境政策

            英国自17世纪进入印度洋后,就开始构建其东方殖民体系。1757年,英国在印度的殖民机构——东印度公司占领孟加拉,1849年征服整个印度,使印度成为英国东方殖民体系的政治、经济中心。英国以印度为基地四处扩张,相继征服了印度洋沿岸各地,到20世纪初印度洋成了英国的内湖。

            在英国沿海路向东方侵略的同时,沙俄为取得不冻港和出海口,从陆路向东方扩张。早在16世纪80年代,沙俄越过乌拉尔山,随之吞并整个西伯利亚。到17世纪中叶,俄国人的足迹到达白令海峡沿岸。19世纪初,沙俄开始向中亚扩张,先后占领哈萨克、塔什干,灭基发汗国、浩罕和土库曼,至19世纪70年代囊括了中亚全部。之后,沙俄即向东进一步侵略中国,更欲由中亚南下印度洋。

            沙俄南下印度洋,需经伊朗出波斯湾或经阿富汗及中国新疆出印度次大陆。这样,就导致了与英国利益的严重冲突,从而形成了英俄在中亚地区的激烈角逐。具有高度战略价值的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阿富汗及伊朗高原等地区,也就自然成为英俄争夺的目标。英俄的冲突与角逐从19世纪中期开始,由中亚逐步东移,到1907年签订英俄协定,划定在中国的势力范围(蒙古为俄国的势力范围、西藏为英国的势力范围),双方才得到暂时的缓和。英国最终阻止了俄国南下印度洋的企图。

            在与俄国角逐并使印度洋成为内湖的过程中,英国更加认识了印度与印度洋的依存关系和其在构建东方殖民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及作用。为拱卫这一战略基地,英国从阻俄防俄以及印度的地理特点和周边环境出发,逐渐形成了一个内湖、两个同心圆和三个缓冲区的印度安全战略:一个内湖即印度洋;两个同心圆的内圆即尼泊尔、不丹和锡金三个喜马拉雅山地国,以及印度阿萨姆北部、东北部的部落地区和西北边境的部落地区,外圆即波斯湾的酋长国、伊朗、阿富汗、中国的西藏和泰国;三个缓冲区即英国管理下的中国西藏、印度洋和阿富汗。英国认为,只有实现这一战略,印度才能处于安全的地位。

            与此同时,英国也逐渐形成了体现印度安全战略的边境政策。在英国看来,印度虽然具有三面环水、一面环山的优越的地理条件,但北面的高山高原是否可以绝对阻俄南下还是疑问。围绕为阻俄南下采取何种边境政策,英印政府内部分为两派:一派是前进派,主张英国应向前推进,在尽可能远离印度平原的地方去直接挡住俄国的威胁;另一派是温和派,认为应避免与俄国人作直接正面的接触,因为在遥远艰险的地区去建立边界代价高、风险大,主张最好用第三种势力介于英俄之间作为缓冲,而把边界建立在容易控制且易于补给支援的地方。两派虽在处理边界问题的手段或方式上不同,但侵略扩张的本质是一样的。英印政府的边境政策虽屡受前进派的影响,但基本上奉行温和派的主张,即以制造缓冲势力为主要目标。同时,对关系印度安全的高山高原,英国的基本想法是,以能在掌握中为宜,但无论如何不能落入俄人之手。英印政府在推行其边境政策时,主要采取两种措施,一是制造缓冲势力或缓冲区,二是寻求印度对外边界的划定。

            应当指出的是,英国不仅把沙俄看成是印度安全的主要威胁,而且有时也把日益孱弱的清王朝看作是一个威胁,特别是在清政府采取某些加强边疆的措施时更是如此。这是英国制定边境政策的又一个考虑。

            英国依据印度安全战略和边境政策,在建立东方殖民体系的同时,在与俄国角逐的过程中,加紧对中国进行侵略,由此产生了英国策动西藏独立、觊觎阿克赛钦、炮制非法的麦克马洪线等一系列历史丑剧,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中国成为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