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得进入正题了。我现在才明白春节联欢晚会是个什么东西,它其实就是一个“大家乐”,明白地说,就是他们是在力图用这个东西造成一个“大家乐”的印象。所以什么最流行,或者说什么最恶俗他们就一定把什么装进去,在大年三十晚上亮给全国电视观众看,假使那流行是一道伤疤吧,那伤疤也肯定到时候就会出现在你的眼前。

            比如某一年流行什么电视剧,那电视剧的主角们就有登台的机会了,还无论那电视剧是什么东西。从早年好一点儿的《四世同堂》到《西游记》,直到今年那部破烂——《激情燃烧的岁月》。

            当然,你也知道我说的不是孙海英和吕丽萍。孙海英从来不是破烂,他在《双旗镇刀客》里演的“一刀仙”我到现在还记忆犹新;吕丽萍虽然有了点儿日月,但还漂亮,更不是破烂。破烂的是电视剧本身,而不是演员,不是孙海英伉俪。

            说实话,刚看《激情燃烧的岁月》头几集时,我还以为是在鞭挞包办婚姻给人带来的痛苦,没想到结尾居然是大团圆。这让我受到的多年教育一下子相形见绌——由此也可见电视剧的教化作用——什么什么?这样不幸的婚姻是拿来歌颂的吗?

            虽然我也知道,编导的意思也未必是在歌颂,但用极正面的办法把本来不幸福的婚姻双方变成正面形象来引导,自然不是我的错。还先不说里面的农民形象和我所知道的相去甚远,也不用说他们煞费苦心地避重就轻,将文革期间的是非用不到一集篇幅一笔带过……

            现在,春节联欢晚会的编导偏偏就看中了这部烂片,以其为题材编撰了小品《激情岁月》。我现在替那个不存在的禇琴难受呢,大过年的,别人欢天喜地,却把她搬出来现眼,这可怎么熬啊。

            我以为,她的痛苦婚姻,如果进行真实描绘的话,无疑就是被强奸。

            别再告诉我你歪解“存在即合理”的时候把强奸也算到存在里。

            人没事吧?

            作为一个良知尚存的读书人,我的朋友李克总能给我一些启发。李克曾经跟我讲过,读书人应该是人文关怀的最后维护者,比如二千多年前的孔子,在听到马厩失火的时候,首先问的是“伤人乎”而不问马。所以,李克向至圣先师学习,遇到什么事都问:“”

            这种问法和已故散文家王小波很像,王小波就曾经质疑过文革中下乡的知识青年金训华

            为了抢救集体财产——一根电线杆——而牺牲生命是否值得?王小波的结论是不值得!李克的结论也是不值得。

            我就此问题与李克展开了辩论,问他:“如果抢救的不是一根电线杆子,而是两根呢?”

            你知道,我这是在给他设套。李克书虽然读得多,但总有点儿食古不化的意味,果然,他上当了,说:“当然不值得。”

            “那,三根呢?”我问。

            李克依然没有反应过来,认真地回答:“就是三辆汽车也不值得。”

            “那么,三十辆汽车呢?”

            “三百辆也不值得牺牲一条人命”。李克还是很认真。

            “那,三百座工厂呢?”

            “如果是三百座空的工厂,而抢救这些工厂又一定得牺牲人命的话,就不值得。”

            我当然不能同意这个书呆子的话,一根电线杆子不值得一个人牺牲生命也就罢了,三百座工厂怎么能不值得换一条命呢?但和这种人辩论简直是浪费时间,无论你说什么,他都有自己的一定之规,一口咬定不值,你还有什么话说呢?我只好转移话题,问李克:“那你说,如果一个人失踪了,值得不值得派二十个人去救,前提是,去救的人很可能有人要牺牲。”

            “当然值得,派二百个人也值得,这不是等价交换的问题,而是对个体生命负责的问题。如果肯定地知道那个失踪的人遇到危险,就要不惜一切代价去拯救。”

            “你是看《拯救大兵雷恩》看多了,脑子进水了吧?”我嘲笑李克。

            “不是这样的。”李克很认真地说,“所谓人命关天啊。”

            我实在没办法跟他说了,只好拿出一条新闻问他:“报纸上说,演员邵兵拍电视剧的时候在雪山上和其他九个人同时失踪了,电话也打不通,连他父亲都找不到他了,你说要不要组织人去救?”

            “应该去救啊,难道剧组不组织人去救吗?”

            “李克!”我严肃地对他说,“我相信这百分之九十九是在炒作,用来提高他们还没拍完的电视剧的知名度的。不信,过几天,邵兵肯定没事,信不信?”

            “你不能这样,万一不是炒作呢?”

            嘻,这个书呆子,你们说我拿他怎么办?

            飞跃好莱坞

            李安乐疯了,随着奥斯卡颁奖典礼的一步步逼近,李安能合上嘴的时间也越来越少。香港电影“金紫荆奖”揭晓,他的《卧虎藏龙》又成了最佳电影,他自己获得了最佳导演称号,章子怡也跟着得了个最佳女配角,一片三响,成绩不俗。

            在被问到得到奥斯卡十项提名有什么感受的时候,李安说:“没想到片子在美国的反响如此之好,这是对我的很大的鼓励,获得美国人的接受和认可是很大的光荣。”能为华语影

            片增光,李安觉得这是“很有面子的事”,还说:“当然,在拆信封前我的血压会升高。”

            我一个朋友听了上面的话,大骂李安,大意是:被美国人接受就高兴成这样,一点儿民族自豪感都没有,汉奸。

            这话实在太过分了,我跟朋友说,三天别打电话给我——给他点儿时间反思一下。过了一会儿,朋友又来电话,说自己反应的确有点儿过分,并举例自证其伪,说:“比如一个美国人练中国书法,被中国书法家叫一个‘好’的话,肯定心情也和李安差不多。”

            奥斯卡毕竟是奥斯卡,和开罗的什么奖就是不一样,每年世界上成千上万部电影,如果没有美国人的认可,就很难火起来。有了这样的分量,李安想不高兴都难;想不被其他同行羡慕,更难。

            都说中国人聪明,在美国电影界混事的人不少,以前的李小龙就不说了,单说现在,在好莱坞奋斗的华人车载斗量,但除了陈冲、周润发、李安、袁和平等几个人以外,其他大多碌碌无为。

            曾经看到一篇文章,模仿林肯调侃自己的话说成龙:你到好莱坞发展不是你的错,但是混得连李连杰都不如就太不应该了。

            而林肯的原话是:你长得丑不是你的错,但出门吓人就太不应该了。

            我期待有一天,中国电影人霸占甚至飞跃好莱坞,把中国电影水平弄成中国书法那样天下第一——家祭毋忘告乃翁吧。

            真想这样,至少需要一百个李安。

            可惜,中国想搞电影的人很多,美国人学中国书法的实在太少,我真想自豪,又担心别人不知道我自豪的内容是什么。

            璩美凤的苦难

            这个世界上男人玩女人叫风流,比如成龙在私生女事件中就说自己“风流而不下流”。而女人多几个男人就不叫风流了,好听的叫风骚,不好听的叫——好听都叫“风骚”了,不好听的还用说吗?璩美凤是“风骚”女人中最不幸的一个,不但要独自承担那许多艰难,还要防止更多不期然的意外。我以为,一个女人,想和多少个、什么样的男人做爱做的事仅仅和她自己有关。在璩美凤事件中,她是个完完全全的受害者,至于她其后的种种表现,除了坚强以外,目前还没有别的词可以形容。

            据报道,璩美凤的徐姓所谓内地男友接受了记者的采访,态度有点儿气急败坏了,居然说出了“璩美凤欺骗大陆人民”,还说“我不但有她日常生活的照片,我还有我们在一起的性爱光碟,当然这个东西我是不会发布出来的,但是如果璩美凤不跟我联系,我一定会公布出去”。

            颇有“和尚公布得,我公布不得?”的劲头。

            我就是大陆人民之一,被谁欺骗没被谁欺骗有自己的判断,可用不着别人代言。倒是这个徐某让人感觉怪怪的,不知道是否有心欺骗谁。前次璩美凤光碟的被公布,大致是来自敌手的阴谋,而今次的可能被公布,居然将来自自己的“男友”,璩美凤的不幸简直就像连绵不绝的群山了,以为将到最高峰,哪知还有山比此山更高。

            在需要安抚体贴的时候,大陆“男友”的及时出现让璩美凤的心灵有暂时停靠港湾的可能,事情发展到了这种地步,只能说她是遇人不淑了。

            从璩美凤的许多表态中,看得出她并没有觉得自己的性爱有什么错处,错的是她的性爱经过被公布;而徐某在新闻里强调更多的是忘记璩美凤过去的“不体面”。我想两个人的分歧大致如此。

            不知道徐某现在是一种什么心态,从他承认为璩美凤花费了三十万的人民币里,看得出不是一个穷人。不管是什么人,我想能够威胁着要公布与自己女人的性爱光碟,无疑是有几分不正常——我不愿意指责别人变态——他难道不知道,公布出来的光碟里(如果真有的话),除了璩美凤外,还有一个他自己吗?喜欢在人前袒露自己身体隐私的人在医学上好像有准确的定义,可惜我不是学医的,不知道是个什么词。

            而在这之前,徐某已经将自己与璩美凤热吻的镜头提供给了电视台并被播出了,不可思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