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呼啸的枪刺 > 第20章

第20章



紧紧贴着后背的耐火砖不仅加重了背囊的分量,更是拍打的人后背生疼。每天晚上,几个人睡觉的时候都觉得床板比以前不知道硬了多少倍。最难受的就是倒功的练习,本来就已经浑身是伤的几个人,再经过这样一番“摔打”,除了有口气以外,训练完了简直就跟死人没什么不同的。

爬不够的战术,练不完的队列。这是指一般的野战部队。试验分队倒是没有过分的强调队列训练,富裕出来的时间基本上就是训练战术动作和格斗训练了。不要说侦察连的兵,就是一班的几个老兵,战术动作也让几个新兵蛋子瞋目结舌。即使这样,一天的训练下来,所有人的膝肘关节都是青紫一片,到后来更是血肉模糊,只要保持一个姿势超过15分钟,凝结的血液就会将皮肉和作训服粘连到了一起,稍为一动就是连皮带肉的一扯一大片。至于脚上来个血泡,手上蹭个口子,现在基本上没人理会。包括里羽在内。

格斗训练算是让叶扶苏和马野这样自诩为“高手”的二把刀开了眼。原来班长在平时的对练中根本没有用全力。80斤重的沙袋,陈平轻松一拳就是一个“平梁”(沙袋飞起来与吊杠基本呈水平)。除了陈平,包括副班长大严在内,没有一个一班的兵能在这帮侦察兵面前走上三两个回合。军队中的格斗和电视上的散打比赛不一样,基本思路强调的是一招制敌。练惯了散打和野路子的叶扶苏、马野,总是感觉还没有拉开架式就已经被整躺下了。刘云还总是拿几个新兵当靶子,几天下来,这几个人几乎人人鼻青脸肿,这帮侦察兵手脚硬的像驴蹄子,下手重的像是看见了杀父仇人。几个新兵私下里嘀咕,估计就算是老娘来部队探亲,都要先辨认一阵子了。唯恐天下不乱的刘爱国还拿着叶扶苏和里羽翻译的美军徒手格斗术让试验分队好好琢磨。这个位置打击后在2秒内失去抵抗,那个地方被击中会瞬间产生眩晕。科学呀,你看看这个分析的这么到位,从人体工学到力学,真细致。几个新兵看着乐此不疲的刘爱国,恨的咬牙切齿。

最让人感到不甘和郁闷的就是射击训练。新兵连里,一班的几个新兵是射击尖子,全班都是优秀水平。原本以为挺像那么回事的东西,到了试验分队被挤兑的狗屁不如。就说射击训练二、三练习吧,共分三种姿势,分别是二百米距离卧姿、一百五十米距离跪姿和一百米距离立姿。卧姿据枪还好说,因为和新兵连时差别不大,顶多是眼睛发花,浑身痒痒的难受。尤其是随着天气的转暖,各式各样的小虫纷纷从洞穴中爬了出来。看见眼前好大一陀鲜肉(其实更像咸肉),自然要光顾一番了。但是这些都还是能够忍受的。跪姿和立姿就让人有点受不了了。尤其是为了今后射击时的稳定性而进行的定型训练,简直就是一种虐待。保持着一个姿势一两个小时,蚊叮虫咬不说,每人还要在枪口准星的位置挂上点“外挂”。先是一两颗训练用的实心手榴弹,到后来整块的“板儿砖”都开始往上招呼了。侦察兵在这方面还有新鲜的,经常是先狂奔一段(最后一个还要多来几圈),然后是50个俯卧撑再继续进行定型练习。这样的折腾立姿和卧姿还好说,跪姿练习的时候,一通狂奔在加上50个俯卧撑,很容易让人打晃。这时候你要是被刘云看到,那你就算是中奖了。不是打晃么,再来3遍。越来越晃悠,越晃悠越来。实在不成了先欠着,今后闲下来补上。几个新兵每人都欠上了好几十次。不过听侦察连的人说,他们有的已经欠了几百次。除了超期服役,看来这辈子也没的还了。

除了这些常规的,一班的兵们还要跟着侦察连练习攀登、重武器常识、武装泅渡(常规上这在有的部队只是每年进行几次而已)、捕俘、渗透、地图识别(后来发展成了野外定向)、车辆驾驶……简单的说吧,每天二十四小时,除去睡觉、吃饭、政治学习(固定一小时)和少的可怜的休息时间,试验分队基本上都是进行着这样或者那样的“自疟”。从来视政治学习为畏途的叶扶苏,这次真的由衷的爱上了张建军(政委亲自担任试验分队的政治指导员)那张总是面带微笑的黑脸。

军中一卒第二节摸索(一)

一连串的高强度训练最终得到了回报。现在,不要说是一班那几个老兵,就算是叶扶苏他们几个新兵蛋子,也基本上能够跟上侦察连的训练节奏了。两个月里,一班已经完全的达到了团侦察连的训练水平。

一直娇气出名的里羽这次也不知道怎么了,居然一声苦一声累都没有叫。有的时候,叶扶苏和马野都已经累得要装病了,里羽还是一声不吭地坚持着。这让包括杜为国在内的“熟人”们很是吃惊。至于张晨就更不用说了。马野看完了张晨的训练之后,私下里评价他是“大有郭靖大侠遗风”。别人练一次,张晨往往还要加练两次。所以在四个新兵中张晨的进步最快。叶扶苏、马野本来就属于有灵性的,再加上一种不服输的性格,所以也没有让人多费心。只是这段时间,这两个小子累得没有精神头搞七搞八了,一班消停了不少。

对于一班,尤其是这几个新兵能够这么快跟上训练步伐,虽说刘云表面上不说,但是私下里也是暗自点头。到底是全团的尖刀班呀。单兵素质确实不错。因此,见到杜为国他总是会半开玩笑地挤兑上几句:“我说怎么团座大会小会地表扬你杜为国呢。又什么会带兵吧,又什么能够调动新兵地积极性吧。靠,扯淡。像个人样的你都划拉走了,别人可不是比不过你么。假公济私呀你小子,妈的我要是秦治国,我灌死你。我可告诉你呀,这几个苗子见面分一半,不然我给你全团忽悠去。”对此,杜为国总是嘻嘻哈哈的不接下茬。

单兵训练差不多了,刘云按照计划开始逐步增加分队作战训练的内容。小分队作战对于中国军队来讲绝对不是什么陌生的课题。从抗日战争中的十六字游击战术到后来解放战争中的一点两面三三制、四组一队(火力组、突击组、爆破组、支援组、突击队),这些凝聚着兵家智慧和中国军人热血的战略、战术原则,让人民军队在战争中占尽了优势。无怪乎曾经有人客客气气的说,千万不要和中国军队在陆地上开练。虽说客气的成分不小,但是至今还没有听说,过谁能在中国军人双脚走到的地方,占到中国军人的便宜。不管你是二战之后牛-哄哄武装到牙齿的“联合国军”,是曾经强悍无匹的“北极熊”,还是靠钻山打洞起家的“第三军事强国”。对锤起来,一律扁你没商量。

曾几何时,一向被中国军队视为强项的小部队(分队)作战,也仿佛一夜之间变得陌生了。我们的战士没有变,依旧是那么勇猛、顽强;我们的战术没有变,依旧是那么精准、犀利;但是这个世界变了。从单兵装备到火力构成,从训练思想到战术运用,不客气的说我们,那个时期我们落后了几乎是一个时代。最大的落后来自于思想。这是以部队装备为表象,以军事指导思想为本质,相互影响相互牵制的全面落后。当看到外军的特种小分队瞬间穿插敌后,对敌人核心设施发起攻击的时候;当看到别人的电子战小队潜行数十公里,引导着一架架战略轰炸机进行精确打击的时候,中国军人发觉自己真的已经离战争太远了。

侦察兵出身的刘爱国,当初就是看到了一篇论特种部队的战术应用之类的文章,才想起来翻译那些杂志的。装备可以暂时落后于人,但是思想不能落伍。宁可人等装备不能装备等人。所以他才支持叶扶苏他们那个近乎胡闹的电子战系统,只是没想到三下两下的还真的弄出了些东西。至少管理系统建立起来了,后勤系统建立起来了,信息数据库也建立起来了,最主要的是全团现在都开始接受计算机网络这个概念了。看着越来越多的翻译资料和越来越制度化的计算机管理,刘爱国开始琢磨更大的动作。就在叶扶苏整出那个“单兵通讯”装置之后,刘爱国觉得可以开始更加进一步的尝试了,至少可以进行与训练结合更密切的尝试了。也许叶扶苏说的不错,不能一步到位,但是至少可以建立一种模式,灌输一种思想。于是就有了一班和侦察排合练的一幕。

刘爱国想的很远,他要建立军区(甚至是全军)第一支全数字化部队。跟政委一商量,干脆将团里的训练和这段时间的工作向军区汇报。一方面看看能不能获得上级的支持,申请一些新的装备和经费;另一方面也跟一些军事科研机构联系一下,看看能不能搞一个真正的电子指挥系统。

军区的反应很快,第一批装备在一个月后就发下来了。针对独立团的训练计划,第一批的装备主要是一些轻武器和通讯、电子装备。同时军区还通知独立团,近期军区将来人到独立团“看看”。

“看看?”张建军私下里和刘爱国嘀咕起来了:“不是视察,不是检查,就看看?有点意思啊。”

“嗯,是有点意思。看什么呢?看训练?看管理?还是看新兵?要不就是看咱们的计算机系统?总不能是检查卫生吧。看好了怎么着?不好又怎么着?谁来也不说?什么时候来也不说?这军区想什么呢?”刘爱国对此也是摸不着脉。

“我看呀,咱们也别猜了。以不变应万变,加强管理和训练,反正咱们又不是搞什么形象工程。”张建军对于视察、检查的一贯态度都是如此。该怎么样就怎么样,不搞突击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