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玄幻奇幻 > 搜仙记[上部] > 第1章

第1章



《搜仙记》[上部]

作者:老夫让你三招

声明:本书由奇书网(Qisuu)自网络收集整理制作,仅供交流学习使用,版权归原作者和出版社所有,如果喜欢,请支持正版.

第一章

按照大家的说法,我们这样的人,既然决定了踏上这条路,就只有一步一个脚印的走下去,我们脱离了生死轮回的轨迹,已经不属于"凡人"这种简单的存在了,但是我们还要出现在这个世界上,不仅仅是因为使命的巧合,还因为我们需要在人间进行各种历练,能不能提升自己,就看各自的水平了……

说了一堆废话,现在介绍一下我们自己:人人渴望长生不老,都希望成仙,可是成仙的过程实在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比如我们.最开始都是普通凡人,因为所谓的机缘巧合,得到了"内部资料"或者碰见了上面下来视察的领导,又不小心讨了人家的欢喜,于是就有资格进入修仙的行列了.说起来要想进入这个行列,实在是有各种各样的理由,我们不知道上面究竟制定了多少种"准入制度",只知道我周围这些人能够成仙,几乎什么理由的都有:比如老刘,他资格最老,据他自己说,当年他是安禄山乱唐时期的一个刺史大人,看见刀兵四起,觉得不如远遁深山,守着老婆孩子过几年虽然没有了贵,但未尝不福的太平日子.于是他在安禄山离着扬州还有千八百里地的时候,就挂印封金,把自己多年来的"劳动所得"全部拿出来散财,据说当时救活了不少当地身患恶疾的穷苦老百姓,结果就在他带着家人隐秘逃官的路上,碰见了上面来的巡视员,据说那位巡视员跟老刘的祖上还有一些渊源,加上老刘"颇有仙根",所以就打了一个报告,说老刘造福一方,救人无数,如今看透浮云富贵,真乃道家根器,建议免去老刘今后十年的苦难考验期,直接渡他成仙.上面很重视巡视员的报告,派人深入调查一下,扬州还真有不少吃饱了撑的没事干,不管什么江山动荡的酸秀才们联合给老刘写了不少歌功颂德的作品,拿到庙里一烧,上头的案头就多了不少"群众来信",给最高老板一报告,上面发下话来了:这人不错,就派那个巡视员找个机会带带他.于是,老刘在一个暴风雨的夜晚,突然看到避雨的大树下一团红光(想起来当时的老刘还真不怕雷劈阿,难道是早就知道自己可以成仙,所以神仙保命?我们问过老刘,他总是玄乎乎的说什么"心灵福至"),老刘招呼手下人动手挖地三尺,结果挖出来一个也不知道什么质地的小盒子,上面的锁头应手而开,里面就是一本学习资料了……当然了,后面的事情就不必细说,那位巡视员再有意无意的显圣一点拨,老刘就顺风顺水的成了今天这样.不过因为老刘虽然运气很好,但是毕竟功德或者背景不够,不可能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老婆孩子还是没有可能一起成仙.老刘就在全家在山中隐居的第三年,轻轻挥了挥衣袖,爬上了一片云彩……后来天下太平了,他儿子小刘再次出来做官,因为当年朝廷的文件中有记载,所以皇帝嘉奖"不从贼",所以小刘不但不用承担他爹老刘当年拿公家钱做好事的责任,还因为他爹在革命中守住了立场,没有站错队伍,受到了封赏.直到老刘的第三代立面,据说还有小小刘把妹妹成功的推销给了小皇帝做贵妃,过了几十年的国舅瘾.老刘一直谦虚地说这都是后辈的勤勉,不过我总怀疑他既然已经爬到了现在的岗位上,暗地里面肯定没少给他儿子孙子"仙人指路".

费尽力气挤进我们这个行列的人也有,老赵就是一个.老赵从小跟他爹一起研究程朱理学,在他们那个年代,这属于学者里面最吃香的一个研究方向.程,就是当年程门立雪的主人公们;朱,就是朱熹.这两大姓氏在大宋朝那可是精神领袖级别的,说一不二,尤其是朱熹,钻研论语得出不少新鲜观点,研究孔夫子的专家,用现在的话来说,那至少是一个博导级别的.大宋朝的皇帝不但军事上面搞中央集权,而且要思想上也空前的一致才行.朱老夫子没事儿就喜欢大骂"脏唐臭汉",要求社会风气严谨,不许发展个人个性的观点,深得当朝皇上的喜爱,立刻皇恩浩荡,把朱老夫子的一人说,变成了万人说,万万人说……

在当年这股浓浓的程朱理学大风潮下,男人以研究为荣,女人以抛头露面为耻.老赵,就是在这样的社会中长大的,他爹老老赵那叫一个古板啊,听说为了让儿子好好念书,什么头悬梁锥刺股都用上了,要不是家里有钱,估计萤火虫也得捉好几麻袋,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老赵现在看见竹条都直打哆嗦,就是因为当年他老爹每年要用坏三五把笤帚——不用整把笤帚,每次从里面抽出一根又细又韧的竹条给老赵做抗击打训练.要不然老赵怎么特羡慕现在的小孩子呢,不但上学老师不敢动一个手指头,回到家里面爹妈也是宠的上了天,老赵常常慨叹:"要是当年我有这么好的条件,谁还修仙啊!"

这是实话,老老赵呜呼哀哉的时候,老赵还是12岁的孩子,哭的那叫一个惨阿,听者伤心见着流泪,都说老赵是一个大孝子,其实老赵的哭有一半原因是因为屁股后背疼——老老赵就是在给儿子做抗击打训练的时候猝死,用现在的解释,可能就是脑血栓突发之类的疾病吧?

没有了老子的管教,老赵算是彻底解放了.什么程朱理学之类的书,被他放一把火烧了个干干净净,转过头来开始研究当初被他爹斥之为"虚无缥缈、怪力乱神"的修仙书籍,可见儿童的逆反心理一旦爆发,那就是势不可挡的疯狂啊!老赵从12岁开始看《道德经》、《黄庭经》,到后来什么关于道家修炼的书看了个一溜十三遭,什么书都能背下来了.

所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老赵对神仙的痴迷,从最开始懵懂的"当了神仙就没有人打屁股"到后来"争取早日不是人",乃至最后"跳出苦海、长生不老、普度众生",思想的变化可谓巨大,但是孜孜以求的精神确实有增无减,60年如一日,每天除了看书炼丹以外,就剩下打坐以后活动腰腿的时候跟家里人说一点话了.你别奇怪老赵这么刻苦为什么家里人都不敢管他,实际上他娘倒是身体硬朗,一直活到老赵72岁的挤进神仙的行列以后,抽空给他老娘吃了点药,据说老太太又活了36年.说到底还要感谢程朱理学的两个老夫子,因为他们的巨大感召,理学风气在当时的南宋社会已经是深入人心的了,虽然老娘还是要孝敬,但是真要是较真的话,女子"出家从夫,夫死从子",老赵他妈关键时刻还必须听儿子的.因此,老赵说人生苦短,一定要修成正果,做个超凡脱俗的神仙,老赵他妈心里面可能直泛酸水:"老娘还觉得人生苦长呢".

这六十年间,老赵尝试了一切能够据说成仙的事情.有经书说"诵经千遍,身腾紫府",于是老赵那段时间嘴丫子直冒白沫,润喉药一锅一锅的吃,《黄庭经》翻烂了6本,紫府是没有腾上去,药店倒是没少跑.后来听说辟谷能成仙,老赵开始按照书上的秘方配制辟谷药,每天除了一点水外,什么也不吃,过了四天就熬不住了,看什么眼睛都是绿的,逮什么都要活吞,家人们说老赵不是要成仙,是要成精,老娘看不下去给灌了一碗菜粥才算是把老赵拉回到人间.事后老赵总结教训,一打听,辟谷成仙大全连同药方的作者还在人世,当时就驾车600里赶赴作者所在的道观.老赵家虽然不是什么官宦人家,但是世代富贵,这一趟也是前呼后拥,当时就把那个什么"二仙观"的老道震住了,屁也没敢放就交待了:"虽然是辟谷药啊,您老也得一日三遍,饭后服用"听了这话,老赵就觉得眼前一黑,鼻头开始向脸部的右上方向扭曲……胖揍了假老道以后,上了马车绝尘而去,从此老赵什么辟谷药方也不相信了,每天吃香的喝辣的,革命小酒也喝起来了,各位别担心,他对神仙的追求还是毫不厌倦的,吃了一段时间,又想起来正事了.听说吃千年人参、何首乌之类的东西可以成仙,立刻就带着一把镰刀和药铲上山了,俩月下来,老赵下山以后,人黑瘦了不少,但是精神头确实十足,回来跟家里人一说,家里人听了直吐舌头——老赵这两个月基本上体验了一回神农氏他老人家的生活,60多天的日子里,老赵没吃一口"人饭",什么草药都按图索骥的挖来吃了一遍,累计吃掉:人参6棵(连叶都嚼了),黄菁不计其数,何首乌4棵,其中有一棵何首乌样子比较怪,就吃了一半,拿回来给家里人一看,有个见多识广的老厨师斗胆说:"老爷,要是小的没看错的话,这个应该就是传说中的野萝卜吧?"

第二章

那次之所以下山,是因为黄菁吃多了,浑身痒痒,对着小河的水面一照,脸上起了一层淡淡的浅绿色的茸毛,再看身上也是,吓得老赵不敢再吃——最近我吃这些仙药虽说身体强健了不少,大约着黄菁吃了效果不错,但是我要的虽然是成仙,可万一再吃下去身上长了一层毛,我也不想要变成齐天大圣啊.

后来老赵还尝试过阴阳双修的功夫,过了一段淫荡的修炼日子;也练习过各种什么真经、什么大法,直到他发现这是一些左道旁门,才毅然放弃了这种做法.就这样,老赵浑浑噩噩的修炼了四十年,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老赵可能就这么慢慢死在修仙的长征路上了,但是意外也就在这个时期出现了.

按照老赵的话说,他看过的道家经书千千万万,他试过的方法万万千千.有用的似乎只有当初的那些人参、何首乌、黄菁之类的仙药,但是因为怕变成猴,从那以后他也就没有再次尝试过.但是翻遍了道家丛书,还真让他碰上一本真的"快速成仙指南",这本书里面介绍了各种参悟打坐的技巧、修炼的窍门,最重要的是里面竟然还有如何向上级汇报思想工作的方法.老赵如获至宝,当天就拿来练手,经过几个月的学习,基本上能够画符了;他更加勤谨,每天坚持向上级汇报工作,也不知道是不是调频正对了某位高级领导的波段,还是有巡视的特派员见他几十年如一日的醉心于修仙,帮他通报了一下,反正再过几个月,耳朵里面那也是仙乐飘飘;最后只要闭上眼,就满天神佛,金童玉女的站在屋里面,老赵美死了——家里人惊恐的发现,老赵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