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班主任工作漫谈 > 第49章

第49章



                                    

        八  学生能讲语文课

        第二节、第三节都是语文课。糟糕,又赶上领导班子开会,只好让学生自学。

        到了9点多,下课了,我想,下一节怎么办呢?再让大家自习,那会倒了胃口,不见得有实效。我忽然想起,自己念中学时,老师曾经让学生讲过课,何不也试验一下呢?我便到教室里同学生商量:"老师下堂课还得开会,想找一名同学替老师讲课,大家看行不行?"新鲜事,学生们总是喜欢,大家热烈拥护。

        "谁愿替老师讲呢?"

        想不到真就有三四名学生笑呵呵地报名要求讲。

        也许他们以为老师在开玩笑,也许他们是在跟我开玩笑,说不定,也有真愿讲课的心理。我从刚才报名自愿替老师讲课的几名同学中,挑选了前排的一个小个子同学,指定他来讲。至于怎么讲,全由他说了算。我又嘱咐班长:"刘诗奎给大家讲语文课时,请帮助维持一下纪律。"

        下课铃响,我回到班级一看,同学们脸上都露出神秘的笑容。

        刚才那节课上得怎么样?是讲得好,还是讲糟了?我看了看刘诗奎,这名勇敢的小老师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收拾完书桌,跑出去玩了。我便问教室里的同学:

        "刚才那节课上得怎么样?"

        "讲得挺好,听起来,思路清晰,还突出了重点。"吴铮说。

        "他讲起来不慌不忙的,该讲的都讲到了。"林华说。

        "他还挺严厉,一边讲课一边维持课堂纪律,说话大王还被他批评了几句,像个老师的样子。"

        同学们的反映说明这堂课上得还可以,新鲜事激起了大家的新鲜感。看来,学生中蕴藏着多方面的才能和潜力。学生讲课,不仅需要勇气,还要有真本事。他们除了通过自习对课文有所了解和掌握之外,还要有稍为广博一些的知识,还要掌握和运用一定的教学方法、教学程序,具有教师的气魄和语言……这无疑可以使他们潜在的能力得到锻炼和发挥。另一方面,对全体学生来说,学生讲课也是活跃大家思维的一个好办法。大家觉得有趣新鲜,总想从小老师的讲课中发现一些长处,有的则想找漏洞,这样想,不就是在积极思维吗?

        这以后,这样匆匆忙忙找一名学生替讲的事还经常发生。因为我正在上课时,遇到省市以及更高层次领导到校的事,遇到特殊客人来访的事,遇到外地领导来电话的事时有发生。

        一次正上着课,省市领导到校,我便问,谁替老师讲,韩军威、王海波、陈洪琴、郭丽娇等七八名同学都愿意讲。我说:"大家选一位吧,同学们齐喊,看谁的呼声高!"大家齐声高呼,呼声最高的是陈洪琴。她走上了讲台,我便走了。

        这样临时抓学生上课做法显然不科学,只是不得已而为之。更多的时候,我是找几名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同学,个别找他们谈,请他们讲课,帮他们备课。他们讲课的时候,我也坐在教室里听,及时发现问题,观察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学生对哪些知识点感兴趣。从学生讲课时教学目标的确定中,从学生讲课时课堂程序的安排中,从学生讲课时教学方法的选择中,也可发现学生们平时对教师讲的哪些程序、方法更感兴趣。

        学生讲课,不一定非要挑选学习优秀的同学,也可适当挑选中等和后进同学给同学们讲课,以了解他们各自对哪种教法更感兴趣。一般说来,学生上课时采用的方法便是他们平时最感兴趣的教法。

        有一次,外省市老师来听课,我突然想到能不能请我们班学习最不好的梁强同学讲一课,便请他到前面去试一试。梁强同学是跳级生,注意力不好,但很有勇气,有一定的组织能力。他犹豫了一下,但没有推辞,很从容地走到前面去。他讲的是一篇文言文。他先请同学们确定这篇课文的学习重点,然后领着同学们学习难字、通假字、生词、文学常识。到翻译课文时,能翻译的句子,他便给翻译,他不会译的,便请好同学译,实在没人能译出的个别句子,他鼓励学生查资料。最后他又组织同学们开展背诵比赛,一节课的主要任务基本完成。听课的老师还以为他是一名学生干部,不然怎么能替老师讲课呢?听了梁强的课,我也感到后进同学中潜在着极大的能量,如果他们总是处在这样积极主动的学习地位,一定也能够成为优秀的学生,关键在于教师怎样给这些同学一个持久的挖掘潜能的机会。

        学生讲课,次数适当,安排得法,要比只由教师统治课堂效果好。

        九  考前"独往独来"好

        放学了,学生们高兴地走出教室,拥出校门。有的仨一群俩一伙,谈着笑着走着,只是偶尔想到手里拿的书,看上两眼。有的则二人同行,或谈心,或互相提问背诵的内容。有的一个人独行,边走边背边思考。

        班长向我建议:"老师,放学路上,几个人一起走不好,常常说闲话,分散精力,还危害团结。咱们班不是常说试试并不吃亏吗?能不能试验一下在路上独往独来,我想会有不少好处。"

        征求全班同学意见,100%的同学都愿试一试。"试多长时间?""先试一天。"

        试验当然是指早晨和中午上学放学的路上,冬天昼短夜长时,晚间必须几个人结伴而行。

        试了一天,大家感觉很有趣,又都要求再试3天。试了3天,同学们感觉利大于弊,纷纷要求再试。

        同学们还提出选举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独往独来监督人,我们还确实设立了放学时奔向不同方向的监督人。其实只要离开学校500米之内独往独来,再往前,一般就不会再寻找说话的同伴了。课间,活动课,操场上,同学们热火朝天地玩,兴高采烈地交谈。

        放学,走出校门,大家各奔东西,同一方向的也保持一段距离,每人拿着书,背该背的知识点,思考该思考的问题。偶然有同学走到一起了,该方位的负责同学便小声提醒一下:"别忘了,独往独来试验。"

        试验了一个星期,请大家讨论这件事的利与弊。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发言:

        "好处是心静。我过去和几名同学一起走,常东一句西一句地说个没完,有时说得不是地方,惹得自己和别人生一肚子气。"

        "我和张×同学是固定在一起走的,我俩好得不分你我,一放学觉得学了一天够紧张了该玩一玩了。我愿去电子游戏厅,他不愿,但不好意思不陪,两人一起去,胆子大多了。他爱吃零食,我不好意思不跟着,于是学会了花钱、吃零食。这么一分开,我们没了伴,电子游戏厅不好意思进,零食吃得也少了。"

        "我没有固定的朋友,见人家都两三个人一起走,自己觉得很孤独,便勉强找两三个人,跟人家一起走。走了一段不对劲,又找另外两个人,挨在一起走,又怕原来的同路人有看法,为此多伤不少脑筋。提倡路上独往独来,恰好符合我的性格。"

        "上学放学路上时间紧张,正应该讲效率,可两三个人一走,上学放学往一起聚时常常你等我,我等你。互相比赛着谁走得快的时候也有,但太少了,大部分时间是说说笑笑,谈谈唠唠,不知不觉比个人走路多费不少时间,还养成了懒散的毛病。"

        "两三个人一凑,谈学习少,谈闲话多。闲话常常涉及同学关系,常常背后谈别人缺点,不仅影响团结,还使自己的胸怀变得狭隘,活得累。"

        "路上一个单词活动非常好,不费劲就背会了,但如果仨一群俩一伙地走路,唠着唠着就把正事耽误了。"

        我说:"请同学们不要一边倒,再说说独往独来的坏处。"

        静了一会儿,经过启发,有同学才说:"独往独来可能对性格孤独的同学不好,他本来就不愿与人交往,路上再没有机会,不更孤独了吗?"立即有同学反驳:"在学校,活动时,节假日时不都可以交往吗?"我说:"他毕竟少了一些交往的机会。"

        又有同学说:"学习比较紧张,放学了,随便交往可以放松一下。"又有同学反驳说:"若把学习当做乐趣,就无紧张可言,何况学校学习,课堂穿插讨论,提问练习,又有各科搭配,体音美调节,体操、眼保健操,课间活动,已经有张有弛了。路上自己背东西也可放松背,非要一帮一伙地闲谈,那不是轻松,而是松散。"

        显然同学们能让理智压倒感情,从较长远的角度分析这个问题。

        结果,大家要求以后班级长期规定:路上独往独来。

        由于试验时间短,这样做的弊端没能充分显现出来。我说:"咱们先不忙着下结论,也不做统一要求,而是顺其自然,觉得几个人一起走好的就一起走,愿独往独来的,咱们提倡。但至少做这样的规定,大家肯定拥护:每次期中期末考试前的那一个星期,大家一定要独往独来,以形成一种不同于往常的备考气氛。怎么样?"

        同学们热烈鼓掌。

        十  严防考试抄袭

        1992年新生入学,老师们普遍反映这届学生考试特别擅长抄袭。入学分班考试,后进同学抄,优秀学生也抄,认认真真,忠实于自己成绩的学生还不到一半。

        要端正学风,必须端正考风。学生认认真真地考试,平时才能扎扎实实地学习,长大了才能实实在在地工作。

        近两年,我们搞了学校统一的月考实验。我要求月考时,一定要扭转新生的考风。

        首先,落实责任。考生抄袭,本人有责任,任课教师有责任,所在班班主任也有责任,要使师生都转变观念:抄袭是一件可耻的事,不仅自己耻辱,还牵连很多人。

        然后,将检查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