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钢铁洪流 > 第30章

第30章



                                    现在,又是战争,把他推上了历史的舞台,导演出一部可歌可泣的英伦本土保卫战。他不知疲倦,足智多谋,热情洋溢,英明果断,就像一尊岩石阻挡着风暴的袭击。他使一个摇摇欲坠的国家重新振作起来,走向胜利。

            6  月的整整下半个月和7  月初,希特勒都在等待伦敦发来的表示认输并准备和谈的消息。

            希特勒在贡比涅让法国受辱后,便和一些老友到巴黎作了一次短暂的游览,在荣誉军人院,他久久凝视着拿破仑墓,然后转身对他的忠实摄影师海因里奇·霍夫曼说:“这是我一生中最伟大、最美好的时刻。”

            在他的将军和老友们的前呼后拥下,这个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毫不起眼的奥地利下上来到了当年的西线战场,马其诺防线毫无生气地静卧在他的面前,堡垒上的斑斑弹痕无神地望着这位不可一世的征服者。

            故地重游,希特勒百感交隼。曾几何时,一个出身低微的传令兵居然使一个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一个在政治上一片混乱、在军事上被解除武装、在经济上快要崩溃的德国,一跃而成力欧洲大陆最强大的国家。所有其他的国家,甚至英国和法国,都在它的面前发抖。

            他转过身,得意洋洋地对走在旁边的马克斯·阿曼说:“那些凡尔赛条约的战胜国,那些主宰英国和法国政府的‘小蛆虫’,现在不知作何感想?”

            阿曼与希特勒真可谓是生死之交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他曾是希特勒的“厉害的”班长。现在,他已是腰缠万贯,大腹便便的纳粹出版商。

            阿曼看着正在兴头上的希特勒,微微皱了下眉头,轻声提醒他:“你对战争的下一步作何打算?准备怎样继续对英作战呢?”

            希特勒不耐烦地一挥手说:“下一步我想对付的是俄国佬。如果我们对英国作战,就得同时在东西两线作战,这对德国并没有什么好处。我们德国人流血牺牲得到一些胜利,但获得实惠的只是日本、美国及其他国家。”也许因为激动,他那苍白的脸有些泛红。稍停一会儿,他不无得意地说:“英国是个理智的国家,待他们明白了自己孤立无援的处境后必定会接受我的和谈方案。”

            希特勒回到他在克尼比斯的“黑色森林”别墅,静养了10  天。这10  天中,他把跟战争沾边的一切事务都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天天早上驱车四处兜风。他尽情享受着胜利之后的愉悦,细细品尝着那份妙不可言的滋味。而这段美好的日子和这种美好的感受,在希特勒以后的日子里绝未再现过。

            直到7  月6  日,希特勒从“黑色森林”别墅返回柏林后,他才大梦初醒。

            第二章不列颠严阵以待

            与希特勒的愿望相反,法国沦陷后,英国非但没有低头,叵而加紧了抗击德国入侵的战争准备。

            英国,这个位于欧洲西部的古老帝国,已有1000  年来遭侵略了。希特勒的威胁似乎异常刺激,反而使英国人个个都像被困的约翰牛,铆足了劲儿,准备拼个你死我活。无论男女老少,几乎所有的英国人都联合起来了,就连孩子们似乎也懂事了许多。

            誓死抵抗、保卫家园的气氛弥漫整个伦敦城。到处都在修筑工事,清除火场,发放武器弹药,圈定公墓场地。铁丝网一天比一天长,在伦敦屋顶平台和广场,天天进行民众军事训练;旅馆的侍者已加入救护大队,开电梯的服务生逢到假期便去挖壕沟。一切战争准备工作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英国当局颁布了许多法令,告诫英国市民务必随身携带防毒面具。居民外出须带上身份证,补给证和其他配给票证。工人和机关工作人员须带出入证。私人轿车的两翼和保险杆都要涂成白颜色,车灯罩上塑料遮护镜。居民寓所的窗户用一条条细纸条交叉糊上,以防炸弹震碎玻璃。家家摆满一桶桶沙子和水,以备灭火。另外,最好储备充足的食品和各种生活用品,如果德军入侵切断补给源,还可以维持一家人的生计。

            政府还要求所有居民将手中的体育枪支和猎枪统统交给警察局。英国农业部通知农民:“必须照常坚持耕作。播种、锄草和收割,除非受到战争的阻挠。”

            早在法国沦陷之际,英政府就作出将全国银行储备的所有黄金都运出英国的重大决定。第一批黄金于7  月24  日装上“埃默拉尔德”号巡洋舰运往加拿大。以后又接连用战舰或快速商船将黄金分批运抵加拿大港口。然后,由重兵把守、戒备森严的专列再把这些黄金转运到蒙特利尔大金库。为保密起见,这笔黄金在运送期间的代号为“鱼”。

            有史以来最大规模、最果敢的金融运输,自始至终竟然没有一艘船遭到德海军袭击,这真是个奇迹,至今仍是个鲜为人知的秘密。

            这一大笔财富后来被英政府用来购买美国舰艇等装备和物资,在保卫英国的战争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5  月17  日,美国驻英国大使馆通知所有在英国的美国公民(大约4000人)尽快返回美国;无法回国的美国公民尽快撤离大城市和军事战略要地,去非人口稠密区居住。

            7  月7  日,美国大使馆发布特急警告:“这可能是战前最后一次呼吁美国公民回国。”

            大多数美国公民听命回国,也有许多美国人被英国人民的勇敢精神所感动,他们对希特勒的倒行逆施深恶痛绝,决意留下来和英国人民并肩战斗。7月初,他们在伦敦组建了美国第1  国民警备中队。该中队有60—70  人,中队长为美国人韦德·海斯将军。他们一律身着佩戴红鹰肩童的英国国民队队服。

            美国第1  中队的组建在外交界引起轩然大波。如果允许一个中立国的公民在英国组织武装部队,就不能阻止其他国家的公民也这样做。再说,日本公民在英国也有一个力量相当的社团。美国大使肯尼迪坚决反对这样做,他跟美国中队的一名官员说:“一旦德国人占领伦敦,他们会像对待游击队员一样,击毙所有的美国人。”

            初夏的伦敦,浓雾消散,阳光灿烂。碧波闪亮的泰晤士河水像条银带,把这座大都市分割开来。绿树掩隐的大街小道上,人来车往,川流不息。市区的高楼大厦鳞次栉比,远处的工厂烟囱林立,烟云绔绕。威斯敏斯待教堂尖尖的塔顶高耸入云,教堂大钟铛铛敲起来,四周教堂也遥相呼应,洪亮的钟声此起彼伏,在伦敦上空久久回响。

            伦敦城风景依旧,不同的是,在人们的心头蒙上了一层战争的阴影。到处谣传德国有一种从未使用过的武器,可以立即从各个方向袭来。战场不是孩子们呆的地方。英国政府将撤离儿童的工作列为最紧急的任务,并且建立了专门负责儿童撤离的机构——英国儿童海外接收委员会。大英帝国自治领地(英联邦所属各国)和美国都充分做好了接纳英国儿童的准备。整个伦敦,整个英国,几乎家家户户都面临着令人心碎的骨肉分离,甚至是生离死别的痛苦。儿童撤运的事情搅得人们心慌意乱。
            最初,政府大力支持这一计划,希望尽可能多的孩子离开英国。但是,愿意利用这一机会将孩子送出去的家长数目之多,令英国政府大为震惊。到7  月初,儿童海外接收委员会共收到20  万份申请,而这只占无数5  岁至15岁孩子的一小部分。这一年龄段孩子的父母普遍认为可以放手让他们独自离开了。

            7  月18  日,丘吉尔私下对内务大臣表示了他对这一撤离计划并不恭维的态度。他说:“我当然不希望让大孩子或是小孩子送信儿给别人。除非我全力乞求英国大逃亡的时候,我才会找人送信儿。”

            说英国人民现在已经“斗志昂扬地把自己与战争连结到一起”,也许有些夸张。不过,丘吉尔的话的确给人们带来了信心和希望。他们决心保卫国土,以使孩子们留在家园。稍大一些的孩子把撤离英国看成是极为羞耻和不体面的事情。一个家住伊顿的男孩,父亲执意把他送出英国,可是当船在利物浦停靠时,趁人下备,他悄悄溜下船,重返伊顿。有个不愿撤离英国的孩子对他的朋友无可奈何地说,他是被父母“驱逐出境”的。

            撤离伦敦的计划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地进行着。近5000  名5  岁至15  岁的孩子被船运到大英帝国自治领地,近2000  名儿童被撤运到美国,还有2666名儿童等待撤运。

            与此同时,在英伦诸岛,孩子们也正被撤出伦敦等城镇以及东南沿海地区。在战争爆发前的一年中,大约150  万男女老少在政府安排下纷纷撤离了城镇,还有200  万人自行疏散到偏僻地区。

            美国政府照会德国政府,要求保证撤运英国儿童舰船的行驶安全,遭到德国的无理拒绝。遭德舰袭击等海难事件的阴影始终威胁着撤运计划,最终导致了这一计划的结束。9  月17  日,载有320  名孩子的“贝拿勒斯城”号鱼雷艇被德国一艘潜艇击沉,300  多名儿童丧生,只有11  人生还。

            这一海难事件使人们不愿再冒险将孩子们送走。据英国官方记载,“在7—8  月份大下列颠之战打响,许多城镇遭到敌人昼夜轰炸期间,几乎没人再提将孩子撤运到较安全地区的要求”,实际上,“随着伦敦居民们对空袭和隐蔽生活的逐渐熟悉,孩子们越发不愿离开这块故土了”。

            10  月2  日,英政府停止了整个海外撤运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