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灵机一动、计上心来,说:对呀!这上面写的很对呀!人家这不是说的很明白吗?此人不适宜做教师?就是说此人适宜做校长呀!你看我现在做校长做的多好呀,看我们学校得了多少奖项的牌匾,上面来的人也没有什么可说的,去姚天书家拜访时,他老婆给烙了个千层油馍,炒了几个小菜,喝了一斤白酒,来人感到姚天书这人很不错的。

        从此以后,姚天书就成了每月拿24元国家工资的正式教师了。

        (六)

        做了国家正式工的姚天书,成了人人敬慕的小学校长,事业虽然感觉到顺心,可当年那次和老婆的龌龊事故留下的后遗症,真真正正的缠绕了他一生,那次的恐吓是他对老婆总有一种恐惧感,做事再也不是那么胆大包天了,胆小如鼠胆小怕事的,稍遇不顺心的事就遗屎尿床拉裤子,夏季天热好办,冬天天寒地冻的,被褥老是湿淋淋的不得干,放在外边晒太阳,又怕年轻教师问,怕小学生议论说什么的,随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办法,就是在每次晒被褥时,给旁边专放一把椅子,椅子上放一个茶壶,壶嘴直对尿湿之处,言外之意就是“水是从这里流出来的”,你们也别怀疑什么,也不需要我给你们解释了,一次两次大家不说什么,时间长了大家都是心知肚明了,虽然背后窃窃私语,但谁也不敢当面说的,以后遇到谁晒被褥时,或者说几个人在一块喝茶聊天时,都会指着壶嘴,开玩笑的说“水是从这里流出来的”,故事流传甚广也很遥远的。

        文化大革命狂热的年代,地大物博,人多力量大,七亿人民七亿兵的中国,狂热的引发了计划生育的失控,几乎是在进行生孩子比赛,忽拉拉不几年就发展到九亿十亿人,各个学校的学生都是饱满的,随着形势发展,上级不断给下面学校调派新的更有文化的年轻教师,姚天书本人的能力有限,年青时又受到性打击,落下个病根子,性能力时好时坏的,性压抑也是人显得木纳呆滞了,工作丢三落四的。看到学校工作一塌糊涂,上级领导随后又指派了新的校长,可姚天书是公办教师,虽然早年就定义“此人不适宜做教师”,但又能怎样,只有让他去从a、o、e和上、中、下教起。

        有时学校组织教师下午政治学习,要求学生不到校,他就给学生通知说:“今天下午学校中层以上领导开会,你们就不到校了”。小学生回家告诉家长,有的家长在路上碰面熟悉的教师,就问说,你们学校今天下午又要召开中层以上领导会吗?教师说:没有呀!,就是全体教师政治学习,村民就说,我儿子也会谎报军情了,教师一想,姚老师说的也没错,我们学校除了校长和主任,全都是班主任老师,每一个班主任都领导有二三十个学生,按部队编制也够个排长级别。从此,学校每次开会学习,大家都会戏耍的说,要召开中层以上领导会议了。

        历史进入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上级为了优化组合,进行教师岗位调整,姚天书被调整到另一个学校任教,男男女女四五个教师拉着架子车,为他送铺盖行礼,一路上都感到这不多的行囊、为什么死重活沉的,到目的地后打开一看,四五个纸箱子底,每个都有两块水泥板,这是原来学校没课桌时,给学生当课桌用的,后来条件慢慢好了,有了桌椅板凳,退换下来的,给老师当做存放热水瓶,学生作业本什么的,大家问姚老师,你要这干什么呀!他笑迷迷的说,我怕到新学校没地方放热水瓶,作业本什么的,所以顺便才拿上,逗的大家真是哭笑不得。

        在新学校里,有一年学生考试后,要求老师都要自己批阅自己班学生的考试卷,晚上也是没电点蜡烛批阅,一个年青教师进来后,看到姚天书老师怎么批阅起自己班学生试卷来,问他:你乍批阅起我们班学生的试卷来呀?他一看,笑着说:弄错了弄错了!年青教师问,你没看清楚,怎么都能给评八十九十的成绩,他顺口说:我看不清楚,只管整齐不整齐给得分呢?真让年青教师有苦难言,说什么呢?

        学校领导感觉到姚老师真的老迈不顶用了,就让他看大门打铃去,这一下真的好似英雄有了用武之地,为此特意自己掏钱买了一台收音机,每天都要对着北京时间校对时钟,打铃时手拿铁锤一锤下去,绝对一分一秒也不误差的,甚至于学生周六都回家了,空荡荡的学校就他一个人,也准时准点打铃不误的。大家都谑称他为“北京时间”……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老迈无用的姚天书,带着无限的希冀和恋恋不舍的感喟,离开了自己奋斗一生的岗位,回家怡养天年去了。

        (七)

        姚天书年青时和妻子那一幕的阴影,几十年来如魑魅魍魉般伴随着他,真是挥之不去召之即来,如恶魔般缠绕着他的魂灵,浑浑噩噩、稀里糊涂的一生奋斗,到头来什么成绩也没有,这怕是人常说的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吧,可人生本来就是这样的呀,无论你是谁,无论你如何英明伟大,无论你如何英武潇洒,无论你事业如何有成,但大自然无情的光阴还是似箭般的流过。

        闲遐无事的他,常常憾慨万端的从箱子底层取出自己珍藏多年,年青时所获得的所有奖状,一个人静静地沉浸于幸福的追忆里,就像焉了的花儿喜逢甘露浸润,流露出了醉意盎然的笑靥。这些奖状,有四清运动积极分子奖,有老三篇学习积极分子奖,有毛主席语录活学活用积极分子奖,有斗私批修、有批林批孔,有反击右倾翻案风先进奖,有五好教师、五讲四美三热爱奖,还有先进校长等等,好多好多足有一尺多厚……

        老婆和孩子看到他这么心醉,都说时代早已变迁到二十一世纪,你那些陈谷子烂芝麻无用的东西真该掷了,可他还当宝贝似的保存着,不允许任何人乱摸乱动的,因为这毕竟是自己事业辉煌的见证,并告知儿子,自己一旦去世,就把这些奖状用蜡封存好,放在自己的骨灰盒里,风不能化水不能浸的,说不定过个一千年一万年,被后人挖出骨灰盒后,看到这些古人的奖状,定会感慨万端的当作文物古迹展览在博物院呢?自己其不是就真真正正的流芳百世了吗!

        还有一件令姚天书心慰的事,从祖辈算起,自己也真正算是走过许多地方,见过大世面的人,小时候跟着奶奶,去过奶奶四川的老家。长大了,又跟着母亲去了河南开封,在那里寻找到了母亲当年失散的亲人,其中母亲原来的丈夫和一儿一女不但有幸存活下来,而且现在生活也很美满的。母亲一年这里住住,一年那里呆呆,都是自己的丈夫、都是自己的身上掉下的肉,不心疼那个都不行,历史和社会造的孽,怪谁也是不对的。又和妻子一起去过老丈人山东的老家,探望过那里的亲人,也去了趟丈母娘的原籍平凉老家,到那里都是受到热忱的招待,到那里都有看不完的风景……

        虽然自己由于当年妻子的那次反脸,给自己造成了终生的烦恼和遗憾,以致于多年来在性生活上碌碌无为,时好时坏,经过老婆的调理和抚慰,勉强种植有果可成,身强力壮精明能干的老婆也感觉到有些对不起老头,理亏的把家里能干的全包下了,使自己懦弱的犹如一个摔手掌柜,什么事也不用自己操心,老婆一手抚养的三个儿子,一个比一个争气,一个比一个能行。

        老大姚成都高中毕业参军入伍,恰好赶上自卫反击战,特等英雄的立功受奖,是他后来的人生真是一翻风顺,上军校、提干部,从连长一路爬升到少将级。

        二儿子姚开封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某名牌大学,毕业后留政府职能部门工作,责任心强也力求上进,到现在已是南方某市的市长。

        三儿子姚济南虽然不好好读书上学,只念到初中毕业就辍学回家务农,可遗传基因的作用力,是他倔强的性格里迸发出无穷无尽的魔力,初中毕业为自己恋爱了一位心仪的同学,结婚后不甘寂寞于农村的贫穷落后,跑到百十里外的县城,寻找了一处僻背之处,开了个卖手工哨子面的小地滩,从零做起、从小做起,从服务质量做起,想起老人们常说的古训:“酒好不怕巷子深”。一点一滴的拢聚人气,来此吃饭者,感到这里不但质量第一,服务也是最好的,慢慢地一传十、十传百,众口铄金,人促人高,人灭人低,大家你来我也来的,生意兴隆也好旺盛。

        几年后,有人指点姚济南生意既然这么的兴隆,何不开设一家面馆,受此启发,他在县城一处不太向阳的较偏僻处,开了一家“香旦手工面馆”,“香旦”原来就是自己的小名,以自己的名号作为店名,叫起来爽口也蛮有意味。主要经营手工哨子面和狗舌头肉夹馍,外带凉菜啤酒。香旦手工面馆以经济实惠,大众消费为基准,很快营得了消费者的认可,顾客盈门,生意愈来愈兴隆……

        再几年后又增开了一家更大的更上档次的“香旦面食城”,人气愈聚愈旺,生意愈做愈火,腰缠万贯的香旦口袋里有了钱,胆子和野心就更大了,鸟枪换炮的扩大经营规模,一幢现代化的“香旦大酒店”拔地而起,坐落在八百里秦川旅游线上,也属于大气派、高豪华、多功能、集餐饮娱乐、温泉沐浴住宿为一体的、名气叫响的大酒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