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历史军事 > 谋明 > 第二百一十章 意外

第二百一十章 意外


        史可法听了朱万春的话,先是不置可否,接着便是哑然失笑。
        便是周亮工也是在脸上显露出了不以为然之色,显然是感觉闵元启和眼前朱万春是过于自信,甚至到了狂妄无知的地步。
        周亮工是希望闵元启能到盐城,安心的当他的标营游击将军,这样他有了军队,话语权也能增加,这是双赢之事。
        闵元启有了盐城一县,养几千兵也不会太困难。
        如果流寇南下,缓急之时不管是周亮工选择死守驻地,还是率部南逃,都会比现在从容许多,不至于过于狼狈。
        这才是周亮工和周亮敏兄弟一定要保住闵元启的最真实的原因,否则光凭一个海边征剿斩首土匪的战功,倒是真的未必能叫周亮工这个淮扬道高看一眼。
        这个时势,有人醉心于权斗,也有人在提前布局准备,并不全是懵懵懂懂的无知之辈。
        其实就算是刘泽清也是如此,其部将劝他要小心防备,刘泽清本人的回答就是对弘光帝有拥立之功,享福应该的。
        如果真有敌军大举南下之举,到时候率部过江南逃,择一大郡仍然不失富贵了局。
        在很多人的看法中,流寇大举南下还是必然之事,清军未必能真的盘踞京师不走,大有可能在半年乃至一年内,裹挟北方的大量民壮,抢掠足够的钱粮人丁后还是会退出关外。
        而闯军有百万之中,拥有大半河南小半河北整个山西和陕西,还有湖广一部份,实力仍然是天下至强。
        南明虽然有更大的地盘和更好的财政基础,但人心浮动,主要是感觉李自成还是得天下之主,京师被东虏夺走只不过是小挫。
        这种心理下才有南明君臣北上求和,希望东虏达成和议,要么退走,要么派兵与南明合作一起剿灭流寇。
        也有人认为,东虏的介入会使北方更混乱,可能大明的乱局才刚刚开始。
        就如唐末那样,从诸藩自立到唐朝真正灭亡有一百五六十年,就算有了黄巢之乱,大唐还苟延残喘了好几十年。
        现在京师陷落,毅宗皇帝殉国,但李自成又被赶走,得京师的又是被人看不起的东虏小族蛮夷,这样大势更加混乱复杂,很有可能要乱上好几十年才会得出最后的结果。
        在这个时候掌握一定的兵马,在乱世中不仅能保性命,还可以适时而动,获得更大的利益。
        为自己计,也为子孙计,掌握兵马是此时最为合适的打算了。
        因此周亮工也是对朱万春不太客气的道:“元启将军还是太想当然了,刘部大军虽然大半新军,但仍有两三千人的精锐在大军之中,且还有千余骑兵,这股力量已经非元启将军的部曲能够抗衡了,这些兵是经制之师,由山东镇南下而至淮安,对抗过东虏,打过闯逆,非普通兵马可比啊。”
        史可法也是颔首点头,他的想法显然是和周亮工完全相同。
        在朝臣们的眼中,四镇固然跋扈无礼,但实力也是不必多说。
        刘良佐战功最弱,但也是配合左良玉和黄得功等人击败过闯军和献军,战功
        还是相当卓著。
        高杰不多出,翻山鹞原本就是流寇中的悍匪。
        刘泽清也是宿将,经历过多次大战。
        这四镇将领和左良玉被南明视为定海神针不是没道理的,十几年的戎马生涯,屡战屡败,经过挫跌也打过胜仗,核心的军将都是悍将,事实也确实是如此。
        后来灭南明的大半降将,多半就是出身于这四镇和左部之中。
        普通的二线部队,比如浙江到江南一带的总兵,还有湖广当地官兵,在力量和经验上都比较差,比如现在史可法放在扬州一带的总兵黄蜚,刘肇基等人,都算是二线或三线总兵,实力很弱,根本不被朝廷看重。
        闵元启在史可法眼里怕是连二线总兵也不及,若不是其是云梯关的地头蛇,关系到淮安一带的防御,连现有的关注都不会有。
      
        待周亮工说完,史可法也是接着道:“周道所言不错,朱赞画不妨回去明言,凡事都应脚踏实地,不要好高骛远”
        朱万春几乎苦笑出声,他真的不知如何讲下去了。
        在泰州耽搁几天,又赶赴扬州,估计云梯关那里战事都快打完了。
        而眼前的这两个官还是拘泥于旧日的经验,对闵元启集结军队野战的决断相当担忧,但听闻千户所城和土城都有军伍民壮戒备,又挖长壕隔绝战场护卫百户之外,这两人倒是交口称赞。
        原本史可法都不太打算见朱万春,毕竟在他看来刘泽清部万多精锐赴云梯关,几千旗军是绝不可能是对手,估计此时仗打完了,闵元启未必能保住性命,见了之后除了叫他这个朝廷重臣难堪之外,有何用处?
        朝廷断不会为了一个小小的游击将军与四镇之一的刘泽清翻脸,斥责约束都不可能,刘泽清也不可能把吞下去的好处再吐出来。
        倒是闵元启若坚壁清野,以土城千户所城加长壕硬扛,刘部可能要进行旷日持久的战事才能把闵元启拿下,这同样也不是史可法所能接受的结果。
        现在史可法只能派出信使,送自己的亲笔信给刘泽清,屈词讨好,看看能不能有什么效果
        史可法叹了口气,相比较而言,大明嫡系出身的将领一个比一个阴狠残暴,反而不如高杰这种出身流寇的将领,身上还有一些残留的忠义心肠。
        同时高杰这一类将领对自己这种高身份的大明官还有一定程度的敬佩,这种敬服心里在左良玉和刘泽清身上可是完全没有。
        当然很有可能高杰是因为长期被孙传庭指挥之后才有的觉悟和战力,这一层史可法就不想也不愿深究详查了。
        高杰在孙传庭的调教下已经是如此,当年孙传庭节制的可不止高杰一个,更多的是关中子弟和秦军将领。
        也包括唐通白广恩之流,也是尽在孙传庭麾下效力。
        有时候史可法自己都会想,如果孙传庭能活到今日,加阁老出镇地方,是不是会比自己做的更出色的多?
        这个问题,史可法也是不愿多想
        “朱赞画来往辛苦,”史可法为人还是相当不错的,当下拒
        绝了闵元启所想,但还是向一脸沮丧的朱万春道:“闵将军虽不可能开镇,但此番只要能坚守下来,仍不失为朝廷栋梁,好生做,可能数年之后,开镇也就不成问题了。”
        南明地方拥有几千兵力就确实有开镇的根基了,史可法拒绝主要还是不太看好闵元启能坚持下来,在刘泽清的攻下之下能够保住地盘和兵力。
        朱万春抱拳道:“阁部容禀”
        史可法见对方仍然在坚持,脸上也显露不悦之色。
        就在此时,史可法的中军官,也是一位史姓的将领快步而入,进屋之后,这个中军官便是抱拳道:“阁部,云梯关那边有急报传过来。”
        史可法面上略有尴尬,江北的军镇自相攻杀是一件大事,他当然是有所关注。但史可法不是先调和或以中枢名义下令停战,而是派人在外关注,这实在是有失朝廷重臣的气度,但在此时装傻也是不成了,当下只能问道:“结果如何?”
        “是件奇事。”中军官的脸上满是汗水,毕竟是盛夏时节了,但他也顾不得抹拭,只道:“前头打探消息的人午前就送信来,说是云梯关的守备兵马大胜,东宁伯部惨败而归,折损大半,连骑兵也没剩下多少。”
        “嗯?”史可法万没想到会听到这样荒唐的结果,一时间也是有些不悦。
        中军官并不慌乱,不急不燥的继续道:“职下初闻之时也觉得不可相信,东宁伯部下万余,还有千多骑兵,怎么可能是失败一方?何况是如此惨败?因此并没有急着禀报,待此前又有数骑来回,都是说刘部惨败的结果,最后一报,是亲眼看到姚谦刘可成等败将进灌云,这些大将都狼狈不堪,身边骑兵不足二百骑,余者说是都失陷在云梯关,而步卒只有两千余,更多的步卒多半失陷或是跑散了。其余各骑,也都是在淮河南岸见着很多败逃官兵,这些兵沿着河边和官道往淮安走,也有一些往南边跑,三三两两的骚扰祸乱地方,败兵都说败的极惨,谈起战事时都悚然变色阁部大人,再三确认之后,可以确定姚谦刘可成等人确实是惨败而归,这消息是绝计无错!”
        听到这中军官的话,朱万春是猛然站起身来,脸上显露出明显的喜色。
        虽然对闵元启和旗军充满信任,但朱万春离开时还是不可避免的所有担心。
        这一下惊疑之心尽去,欢喜之情溢于言表。
        对自己此行,朱万春也是略觉尴尬,毕竟战争才刚开始,胜负未定,自己就奉命替闵元启先行沟通,对此朱万春也是觉得闵元启有些心急。
        但此时此刻,他才明白过来,为了获取最大收益,先声夺人也是必要之举。
        闵元启是真的没考虑过自己会失败,最差劲的结果也是打成僵持之态,那时候照样可由史可法出面调停,结束战事。
        这也是朱万春出行的第二结果,现在当然不必出口,大喜过望之下,朱万春几乎是手舞足蹈起来。
        在一旁的周亮工也是显露出愕然之色,这个结果,显然这位以知名闻名的淮扬道,在事前也是万万想象不到。

第二百一十一  变易
        “天底下竟有这般奇事”
        强烈的冲击之下,史可法也顾不上说话是不是妥当了,下意识的便是将心声吐露了出来。
        接下来便是朱万春匆匆告辞,周亮工则是留在督师衙门,等下一步的消息。
        到天黑闭城之前,更多的情报被汇总送至督师案头,刘泽清部在短短几天内惨败的事情,完全是可以落实了。
        这个结果不光是令史可法难以置信,呼为奇事,同样以知名闻名的周亮工和周亮敏兄弟二人,也是受到了强烈的冲击。
        “大兄,又有数骑塘马入督师衙门,神色匆忙之至。”周亮敏抹了抹脸上汗水,一脸兴奋的道:“现在看来,咱们当初招纳闵元启入麾下,现在是下对了一步棋,真真是奇货可居啊。”
        “谁能想象的到?”周亮工神色迷茫的道:“我反正是想象不到。刘部一万多兵马还有千余骑兵,其中不乏百战精锐,披甲执锐前去云梯关,我是想闵元启能守住一个月就算不错,到时候我们在督师这里设法请督师前往淮安调停战事,最少叫闵元启不能两手空空离开现在好了,刘部惨败,折损了大半兵马,狼狈之至。消息传开之后,还不知道高杰和刘良佐等人不知会笑成什么模样刘泽清只要没有蠢到家,这仗就算打完了。他要是敢起大军再战,刘良佐和高杰就必抄他的后路,老家都不要了去云梯关这样的海边地方赌气,我看刘泽清不会如此愚蠢。”
        周亮工倒是不愧知兵之名,知晓了云梯关那边的战报之后,对此后的走势就算是有了大体的了解。
        “朱万春何在?”周亮工转头问周亮敏道:“此前结果未出他倒是天天在,出了这般大的战果,反而不见人影了。”
        “现在他还急什么?”周亮敏笑道:“回避一下,等督师脸皮上好看一些再见面,到时候闵元启的一些要求,想来督师会答应的。”
        周亮工颇为遗憾的道:“就是此前想着闵元启会支撑不住,想令他到盐城驻防和泰州为犄角之势,现在看来是没有这个可能。”
        “盐城也不能空虚啊。”周亮敏道:“咱们既然要拉拢人,就不要留手了,此役过后闵元启必定扩军,他本人当总兵,麾下提一个当游击或是参将,将盐城设为驻地,这地盘给他就是了。”
        见周亮工还有些犹豫,周亮敏急道:“督师也必定会允,闵元启也不可能放弃,盐城县,海州和四周诸县,这一片地方闵元启是必定拿下来。这样等于拿走淮安府三成左右的地盘,人丁百万,足以自立。朝廷也是乐见一强藩出现,为刘泽清等诸镇掣肘,同时还能加强江北的防御,岂有不允之理?咱们要拿捏这般悍将,崇祯十四年之前尚有可能,现在可是崇祯十七年,大行皇帝都拿不住这些悍将了,何况咱们这样没有标营本钱的臣?此后是咱们倚重闵家,不是闵家倚重咱们,趁着此前相助的香火之情,再投之以重注,把交情巩固下来才是最为要紧之事。甚至小弟也有打算,那朱成春以大商家之子到云梯关效力,已经数月不离开,小弟来往数次,所识不多,所闻不广,认识的人都攀不上真正交情,这大为不利。从即日起,小弟赶赴云梯关,不论做何事都要留下来,替大兄和闵将军建立真正的交情通道,也是我周氏一族在这乱世能安身立命的根本所在”
        周亮工听到一半就知道周亮敏是对的。
        乱世之中,什么都是虚的,只有掌兵之人才有话语权。
        汉末之时,那些郡守州牧,不管是不是出身三公世家,真正能出头的还是能掌兵之人。
        唐末时群雄争战,最终还是陇西李家这样的军功世家建立李唐。
        唐末藩镇,千年世家名门风吹雨打去,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
        到现在是大明末年,天子殉国,大局不明,闵元启这样有交情,能打仗的武将,此前算从属关系,谁能想到短短时间过后,云梯关对刘泽清部这一仗打完,主客地位立刻倒转,现在不是闵元启需要周亮工,而是周亮工这个淮扬道需要闵元启了。
        “我现在去见朱万春。”周亮敏眼中发亮,沉声道:“他要总兵官,督师多半给,如果能替大兄要一个凤阳巡抚,不知道督师大人会不会同意。”
        “凤阳巡抚现在不过是个空头巡抚了。”周亮工摇头道:“得或不得,都不甚要紧了。”
        “名位之争,能进则进,绝不能等。”周亮敏抓起桌上竹编的大帽,笑着道:“大兄在这里等好消息就是。”
        “不可勉强。”周亮工道:“莫因为这点事坏了两家交情。”
        “这个弟自然省得。”
        周亮敏没有耽搁,戴上大帽便是出了门,天黑之后扬州繁荣依旧,城中住着百家以上的盐商,都是身家巨万的豪商,他们不仅在城中依筑豪宅,还在沿江地方修筑了大量的园林建筑。
        城中也有大量的酒楼妓家,用来供这些大大小小的盐商们在这里销金买醉。
        哪怕是崇祯已经被逼上吊,天下板荡,但现在的扬州还是纸醉金迷,十几年的战乱,不管是八旗辫子兵还是流寇都未曾将兵锋染指此处,是以扬州和江南一样,风昌盛,地方富裕,人心浮华,对北方的战乱的残酷之处并没有太多感同身受,甚至高高挂起,视若无睹。
        当史可法战死,清军因为要震慑南京和江南各城,放纵八旗兵和明军降兵在城中大肆屠杀,扬州城十室九空,此后多年之后才缓慢恢复元气。        最少在此时此刻,城中的人怕是没有想到,明年此时,这座城市将会成为鬼城。
        周亮敏急匆匆赶赴朱万春的住所,赶到之时才看到诸多盐商坐轿或坐车前来拜会,自己已经是来的有些偏迟。
        好在朱万春知道他的身份,先丢下盐商不管,前来与周亮敏见面。
        “此后学生也打算去云梯关呆一阵子。”周亮敏满面春风的道:“还要请朱兄多多帮衬啊。”
        朱万春知道对方意思,心中隐隐也是有些得意。
        父亲朱任重和弟弟朱万和都不太赞同自己留在云梯关,毕竟闵元启在此前连个百户也不是,朱家世代豪商,族中子弟出外为官的并不在少数。
        就算朱万春自己也有监生身份,如果朱万春自己愿意,几年前朱家就能出一笔钱捐给朝廷,朱万春就可以至吏部挑选官职上任了。
        大明没有大开捐纳之门,只有少量荫监生和贡生,纳粟为官的渠道并不通畅,武官出钱粮纳级相对常见,但也受到种种限制。
        象清朝那样大开捐纳之门,只要给钱就能为官,甚至能实职上任,一路捐到红顶子的局面,大明是瞠乎其后,相差甚远。
        朱万春没有大挑为官,只是感觉杂途出身为官没有太多意义,朱家不差当官的族人,也不差银钱,用不着当官去捞钱。若不能中进士为正途官,成为最少三四品的红袍大员,对家族的帮助也并不算大。
        就算如此,在朱万春和闵元启合作之初,双方的地位也是相差极远。
        周亮敏当初至云梯关时也是如此,周家也是开封望族,周家兄弟受教于海内名儒张名表,兄弟二人一进士一举人,族人中也有很多举人和秀才。
        这样的望族在地方为官,拉拢卫所武官已经是折节下交,就算闵元启也是武官世家,且手中有千级斩首的功勋,两者还是有较大的地位差距。
        一切的改变就是在于闵元启在这一次对刘泽清部的战事中,真正的证明了自己。
        能力抗经制之师的万余官兵,而且是南明第一流镇将的万余大军,这一战之后,估计闵元启将不在是淮上一隅之地的镇将,而会名闻天下。
        最少在南京至荆襄和凤阳,滁州这一线,南明构筑的防线之上,那些官和大大小小的总兵官,不管是不屑,怀疑,或是震惊,闵元启必将进入朝野眼帘之内,成为能搅动风云的人物。
        相形之下,在乱世之中,官的地位和盐商的地位都是在下降,和承平之时是完全不同了。
        “周兄不必过多客套了。”朱万春笑道:“周兄的意思我已经明白,过几天我可能就要回云梯关,到时候你我兄弟一并同行便是。”
        “甚好。”周亮敏达成目标,心情大好,随口问道:“朱兄在这里大会盐商,不愧是淮安有数巨商家族出身,人脉甚广啊。”
        朱万春呵呵一笑,说道:“此辈倒不是冲我来的,而是奔着闵大人而来。云梯关一战后,这些人估计盐业将会为闵大人掌控,最少从云梯关到盐城一带,怕是客兵无力镇守了。既然如此,他们不如早些过来打个前站,也是预先打听消息,看看闵大人在盐业上是不是会有所变更。”
        “闵将军是打算推广晒盐了吗?”
        “若能得总兵之位,将海州,盐城划入信地,也未尝不是没有这种可能。”
        周亮敏此时感觉自己真的是来对了,这个消息也是至关重要。
        盐城的灶户窝本众多,泰州一带也有一些,淮扬是收盐中转,是中大盐商所在地方,盐业一旦更易,对地方乃至整个朝廷都会大有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