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张天师的兴起与没落 > 第15章

第15章



                                    

            其实不然!后世论者多半认为,当时不要说是张天师,就是李天王下凡,怕也是会被和尚们辩得满地找牙!

            (二十七)

            不客气地说,从宗教的层面上看,南北朝时的道教,除了“本土性”这一项占优外,其它各项指标,恐怕都会输佛教一筹。

            前面说了,这时的道教,虽然各派之间纷争不已,但杰出的人才还是相当多的。问题是,佛教这一边,同样也是英才辈出,相比之下毫不逊色。

            有朱士行、法显等人的万里取经。他们历尽艰辛,不远万里,深入西域和印度以求佛法。看过《西游记》的朋友都知道唐僧取经的辛苦,朱士行等人甚至比唐僧还惨!——他们没有孙悟空帮忙,万事只能靠自己。

            有竺法护和鸠摩罗什等高僧的皓首译经。尤其是鸠摩罗什,当时号称“圣人星”。据说,还在娘胎里,就被认为是“舍利弗”了(“舍利弗”,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智慧第一。)。少年之时,就扬名西域,每次开宣法大会的时候,各国的国王都要跪拜请他上座。这位“圣人星”来中土的经历也颇具传奇性,他和达摩不同,来得非常勉强。

            鸠摩罗什本来在龟兹,但不小心被前秦皇帝苻坚打听到了。这苻坚是个燥辣人物,曾经发动中国历史上人数最多的军队去攻打东晋。他听说鸠摩罗什的事迹后,心中十分向往,便派人去把这位圣人“请”过来。只不过他“请”的方式比较特别:他派了一个叫吕光的将军,外加七万士兵!

            龟兹王不知好歹,拒不放行!吕光便“好意”地“劝”了一次,这轻轻一“劝”,便让龟兹国损失了不少男丁!于是,鸠摩罗什大师这才踏上通往中土的道路。

            这位“圣人星”凭他聪明绝顶的智慧折服了中原人士。他共译经35部,300余卷。包括大家熟悉的《法华经》,《摩诃般若波罗蜜经》等。

            另外,佛教这段时间还出现了许多高明的理论家,如支道林,此人提出了一个重要理论“空即是色,色即是空”;如竺道生,他最早提出了“顿悟成佛”的学说;如释道安,他和鸠摩罗什一样,也是被苻坚用军队从襄阳“请”来的,这次苻坚派了足足十万人!除此之外,还有慧远、佛图澄、杯渡、达摩……

            以上提到的这些人物,完全抵消了道教的人才优势!甚至还略胜一筹。因为他们秉承印度佛教的传统,主张“苦行”,为了信仰可以牺牲掉一切!这一点道教的名人们很多都做不到,包括历代的张天师在内,除了信仰外,家庭的温暖对他们也是同样的重要。

            在“人”这个指标上,道教还有一个天生的劣势:从创建开始,他们就缺乏一个“宇宙级”的教主。这样的人,是千年都难得一见的。他必须有超凡的人格魅力,高深的宗教知识和感悟,无比的远见和组织能力。例如天主教的耶稣基督,佛教的释迦莫尼和伊斯兰教的穆罕默德。苏轼有句话夸韩愈的话,放在韩愈身上有点用力过猛,但放在这些牛人身上就合适: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

            中国历史上,算得上这个级别的人物只有一个:孔夫子。可惜他对宗教毫无兴趣!

            老子和庄子?老实说,比孔子还是要弱一点。另外,他们当初提出学说的时候,只是“百家”之一,压根儿就没有往创立“宗教”这个方面想!如果庄子知道后来他被端端正正地供成“南华帝君”,他会是一种什么样的表情?所以,“道家”和“道教”的区别,一定要先弄清楚。

            第一个把老子的思想和道教的神仙之说拉上关系的,是张道陵的《老子想尔注》。例如“道”这个概念,《老子》里面是说:“无状之状,无物之像”。到了《想尔注》里,就变成了“一散形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常治昆仑。”也就是说,道士们认为,“道”可以聚形成为一个“神”,这个“神”住在昆仑山上,叫“太上老君”。

            这样讲的确有些勉强了。比如,尊神不只太上老君一个呀!不是说有“三清”么?不要紧,道士们紧接着又让“道”再变化一次,这就是我们在《封神演义》中见到的“老子一气化三清”!

            没有这样的超凡的教主,一种宗教便多少显得底气不足。真正的创始人张道陵先生,说起来,大概只能算是孟子、朱熹级别的人物吧?

            除此之外,道教的思想也不如佛教那么严谨、深刻和系统化。这一点不要说道教,包括儒家在内,其它的本土哲学多少都有这个缺憾。印度是一个几乎人人有宗教信仰的国度,宗教思想常常促使人看向宇宙长空,看向时间的尽头。有无数的笃信者,为了完善宗教的教义,愿意耗尽毕生的心血。所以,印度人(还可以包括欧洲人)的哲学相对来说,更加的系统和严谨。

            中国古人则略有不同,他们的思维多偏向于感性,而不是理性。对于一些人生重大问题,喜欢浅尝即止,讲究一个“中庸之道”,不想穷追到底。例如,对于生死之道,孔子的看法是“未知生,焉知死?”;对于鬼神问题,孔子是“敬鬼神而远之”!

            这样不讲究系统和精确的思维惯性,在社会发展和日常生活上,并不见得就比有严格的宗教束缚的社会来得差!可以说各有千秋,牺牲了精确性,但多了几分洒脱!但当两种宗教碰到一起,尤其是要用辩论的方式辩出胜负的时候,比较不讲究系统和严谨的一方,当然要吃很大的亏了。

            不过,佛教虽然比道教的教义严谨,但做起事来却一点也不死板。在变通能力上,似乎比道教更要胜出一筹!他们见上层人物怀疑和尚辞亲弃家,不敬父母,便聪明地引进了儒家的孝义思想;见贵族文人嫌长久的苦行麻烦,便创造出了“见性成佛”的“顿悟”说;见老百姓被厚厚的佛经吓得跌了个跟头,就好心地告诉他们:你只需念念“南无阿弥陀佛”,和读经一样管用!……

            (二十八)

            面对佛教咄咄逼人的攻势,道教除了手忙脚乱的修修补补外,真正有创意的办法似乎并不多。他们有点像台湾人喜欢说的那样,“拿着香跟人拜”!

            起先,道教是没有神像的,甚至连神仙系统都没有。佛教那边就不一样,各阶层的佛祖菩萨各司其职不说,佛像也修得高高大大,金光闪闪!老百姓一看就打心眼里喜欢,香烛纸钱烧个不停。道教只有一个三清的牌位,老百姓看不懂啊,要拜之前,还得麻烦道士解释半天!

            后来陶弘景等人见势不妙,这才匆匆忙忙地修订道教神仙系统,如前面所说,忙中出错,许多漏洞连道士们自己都不满意。修订了神仙系统后,这才开始塑神像,塑好了,也学着人家庙里那样镀上一层金!

            塑好了神像怎么拜呢?一次抄是抄,两次抄还是抄!干脆,照样把佛教的搬过来用!咱们也烧香,点蜡烛!

            弄到后来,你随便走进任何一家道观,格局都和佛家的寺庙相差无几!如果你是老百姓,你要进哪一间?
            最最致命的地方还不是这些,在宗教的核心问题——“终极关怀”上面,道教才遇到了真正的麻烦。所谓的“终极关怀”,就是人死了以后怎么办?到哪里去?

            “但闻白日升天去,不见青天走下来。有朝一日天破了,人家都叫阿癐癐。”(“啊哙哙”是当时江南地区的俗语,凡遇到可羞的事情,小孩们都一齐拍手这样呼叫。)

            ——这是江南才子唐伯虎写的一首讥讽神仙之说的诗,写得很刻薄!它的意思是:经常都听说谁谁谁白日升天,(千年以来已经上去几百万了),就是没有见到谁从天上走下来过。有朝一日,天上神仙超载,把天挤了个破洞,神仙们一股脑儿全摔下来,地上的凡人,可要拍着手,“啊哙哙”地看热闹了!

            唐解元这诗可不是乱写的哟!多少有点科学根据。美国有一位叫麦克唐盖尔的博士,是一个难得一见的高人。既具有宗教的思想,又具有科学的精神。他用了一架高灵敏度的光束天平,把一些将死未死的人放上去。结果在那些人死去的一瞬间,天平的光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据这位博士估算:人的灵魂介于10.6克至42.5克之间。

            这件事又一次充分证明了西方科技的落后!中国的古代对此类事情的记载至少领先了1000年!凡是那些“尸解”的高人,人们去抬他的尸体的时候,经常发现“轻如蝉蜕”,抬起来特别省事!结果后来一听说有高人死了,殡葬工们都会抢着去抬。

            另外,我们还可以根据中国古人的记载,把麦克唐盖尔博士的理论加以补充,形成以下定理: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人类灵魂的重量,和他/她修行的时间和质量成正比。

            白日升天这一点,从一开始就有不少人怀疑。例如张道陵,道教方面说他是白日升天,偏偏就有人不信,说他是被大蛇给吞了。

            道教的“终极关怀”之道是成仙而长生不老,具体做法是炼丹服食。南北朝时候,的确有不少人相信。大家都成了业余化学家,整天想着合成汞硫化合物来吃。结果吃死了不少!道士们强辩说,这是“尸解”!

            时间一久,谁还会去相信?道士们没法,又说要去炼“内丹”。可惜,正如《西游记》里说的那样:“老虎进了城,家家都闭门。虽然不咬人,日前坏了名!”——你早在干什么?现在才说硫化物吃不得。人都死了这么多了,有谁还敢信你?

            佛教就聪明多了:死后,大家都去转轮王那里报到,轮回转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