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玄幻奇幻 > 人类未解之谜全记录 > 第33章

第33章



                                    

        ●专家认为缺乏证据

        与会代表对孟席斯的新理论反应不一。一些英国专家提出质疑,认为缺乏充分证据。英国国家海事博物馆地图史分部负责人哈钦森博士表示:中国人的地理知识有可能在发现新大陆之前就传到欧洲,但中国人用的地图跟欧洲探险家使用的并无肯定的关系。孟席斯对这一点太过肯定,缺乏确凿证据,而且明朝文献也没有郑和环球航行的记录。

        12.雨果为何钟情中国

          

        大文豪雨果的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脍炙人口,但大家不一定知道他还是一个写信痛斥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罪行的勇者、一个中国古董的收集者、一个为情人布置中国厅的人。雨果从未踏足中国,却与中国有着如此多联系,这些连许多中国研究者都不知道,连各种版本的雨果传记中都只字未提。

        今年是雨果诞辰200周年,全世界都在纪念雨果,他与中国联系到底有多深,雨果与中国到底有多少谜未解?

        ●大量购买中国古董

        “老天哪!整个瓷器在地上跌得粉碎!”这是雨果的诗《跌碎的花瓶》中的第一句,这首诗写的是雨果家的女仆不小心打碎诗人心爱的花瓶后,其孙女主动承认错误保护女仆的故事。在诗中,雨果痛惜他的中国瓷器花瓶被打碎。接下来,他又写道“我真喜欢,码头是我买花瓶的地方”。据雨果的《根西岛记事本六册》,这位中国古董的爱好者和收集者,在这个被他称为“码头”的地方———孤岛根西上,先后买了48次中国艺术品,共花了3000多法郎。雨果当时为自己的情人朱丽叶买下住宅“高城仙境”花费是14000法郎。

        ●为情人布置“中国客厅”

        雨果把买来的部分中国古董在“高城仙境”中布置了一个“中国客厅”,后来,整个“中国客厅”被搬到巴黎孚日广场的雨果故居博物馆的第三层。这座“中国客厅”摆满了中国的瓷器、佛像、宫灯和家具,四面墙上有几十幅“中国题材”的烙画,而这些烙画有的还保留着雨果画的草稿或草图。这些烙画目前还不知道是不是都是由雨果设计和画出来的,但其中有一幅《杂耍少年》肯定出自雨果之手。在这幅画中,中国的杂耍少年撑在一张椅子上,椅子与少年组成的影子自上而下正好组成维克多。雨果的首字母缩略词“V.H.”,把签名融入绘画也是雨果独特的艺术。

        可雨果为什么要为情人朱丽叶布置这样一个中国客厅?雨果在自己的高城居中有更多的中国古董,他为什么不在自己的居所布置?是为了讨情人朱丽叶喜欢吗?资料表明,朱丽叶的确很喜欢这个中国客厅,“我再说说我对这间神奇卧室的赞美之情,这是一首真正的中国诗”。

        ●创作三千中国水墨画

        更令中国人惊讶的还有雨果的绘画。在法国,有的报纸甚至还把雨果叫做“现代画之父”,这是因为雨果的画比较抽象,很现代派。在雨果有生之年,他并不承认自己是画家,只说自己是乱涂鸦。可后来的艺术评论家,包括大名鼎鼎的波德莱尔都说雨果的画非常有特点。他一生留下3000多幅画,而且他画的不是欧洲的主流画,画的主要是中国特色的水墨画。雨果的儿子夏尔在回忆雨果作画的经历中这样写道:“一旦纸、笔和墨水瓶端上桌子,维克多·雨果便坐下,接连就画起来,事先不勾草图,没有先入为主的想法,运笔异乎寻常地自如,画的不是全图,而是景物的某个细节。”令人不可思议的是,雨果还泼清咖啡,这与中国泼墨艺术多么的相似啊!可他没来过中国,没有中国画师教过他,至今没有任何材料证明雨果与中国绘画有过直接的接触,雨果怎么会画出中国题材的画,怎么会画中国水墨画,雨果有没有与中国人有直接的联系,至今都是一个谜。

        ●谜一:他见过叫易杭彩的中国姑娘

        雨果在自己的诗《中国花瓶》中提到“赠中国小姑娘易杭彩--比利时纪念雨果诞辰200周年(Y—HANG—TSEI)”,诗是这样的:“你,来自茶国的小妹/你做的梦又奇又美/天上有座大城崔巍/中国是天城的城郊/姑娘,我们巴黎昏暗/你在寻找,天真烂漫/找金碧辉煌的花园/以及孔雀开屏美妙/你笑看我们的天顶/有小矮人高高兴兴/对着你瓷白色眼睛/把纯洁的兰花轻描。1851年12月1日”。然而易杭彩是怎样的一个中国小姑娘,就连法国雨果专家都不知道。

        ●谜二:为雨果贺寿的林忠正是谁

        雨果与中国人的接触包括在他最后一个生日的时候,收到全世界各国各界人士的贺词。其中,有一位叫“林忠正”的中国人写的贺词是:“谨贺神翁八十四寿辱儿林忠正”。这位林忠正到底是谁,还有待研究,但可以推知的是,这位林忠正先生应该是中国人,在所有的贺信中,只有他将雨果的年龄按中国人的算法算成虚岁,而且从贺词的行文看,这位林忠正非常熟悉中国古代典籍。

        ●谜三:雨果又名“夷克裰诩拗”何人译

        另一个雨果可能与中国人有接触的推测来自雨果的中文名字。“夷克裰诩拗”这个中文译名不是中国翻译家给雨果的,而是出现在雨果1867年5月31日的记事本中。雨果生活的19世纪,世界掀起中国热,雨果的好朋友中有许多中国朋友,很有可能是这些中国朋友为雨果音译的姓名。雨果是在65岁的时候有了“夷克裰诩拗”这个中文译名,比鲁迅、苏曼殊等翻译雨果小说早几十年。

        13.但丁可能搞错了

          

        在意大利历史上,多诺拉蒂科伯爵乌戈利诺·德拉·盖拉尔斯算得上是一个悲情人物。著名诗人但丁在《神曲》的“地狱篇”中,曾经描述乌戈利诺因不堪饥饿而吃自己儿子的肉,以求苟延残喘,从而使这位死于13世纪末期的意大利贵族从此背上了魔鬼的恶名。

        然而,据路透社报道,考古学家前不久在比萨城圣弗朗切斯科教堂的乌戈利诺家族墓地中新发现了一处秘密墓冢,从中找到了5具遗骨。现已初步证实,这些遗骨属于乌戈利诺和他的家人。目前,专家正准备拿这些骨骼与在世的乌戈利诺伯爵后人的脱氧核糖核酸(DNA)作对比,希望能够还乌戈利诺以清白。

        据史书记载,乌戈利诺家族是意大利托斯卡地区最重要的贵族之一,领地范围直达比萨附近。中世纪,由于新兴的德意志帝国皇帝和教皇之间的争斗,整个欧洲被分为两个政治派别:支持教皇的奎尔派和支持皇帝的吉伯林派,这一争斗在12世纪蔓延到了神圣罗马帝国统治下的意大利。

        公元1284年,属于奎尔派的乌戈利诺成为比萨城首席执政官,与吉伯林派控制下的热那亚发生了一系列战争,却以失败告终。

        1289年,比萨的大主教以教帅不利为由,指控乌戈利诺犯有叛国罪,把他与两个儿子和两个孙子关在了一座高塔内,企图饿死他们。他们死后,人们在乌戈利诺孩子的尸体上发现了被啃咬过的痕迹。

        但丁在《神曲》“地狱篇”中写道,乌戈利诺的孩子们情愿让他吃了自己也不愿意再忍受痛苦,他们对乌戈利诺说,如果他能吃了自己,反而能减轻自己的痛苦。

        大雕塑家罗丹根据这段故事创作了一座雕塑:饥饿的乌戈利诺痛苦地俯下身子,趴在自己儿子的尸体上,费力地啃咬着。

        从此,乌戈利诺因饥饿而吃人的故事就流传了下来。意大利古生物学家弗朗西斯科·马莱尼在对遗骨进行分析后说,他的工作将告诉人们,乌戈利诺并不是饿死的,更不像但丁所描述的那样,会因为饥饿而去吃自己后代的肉。乌戈利诺的真正死因是被囚禁5个月后头部遭受了“致命一击”。如果可以证明乌戈利诺不是饿死的,那么这段流传了近700年的传说便不攻自破,问题的焦点是到底乌戈利诺是不是饿死的,遗骨可以告诉我们一切。

        据马莱尼教授解释,人体的一些骨骼,例如肋骨,可以记录下人在临死前几个星期的营养状况;而其他的一些骨骼,例如腿骨,则可以记录人死前几个月的营养状况,如果把两种结果进行比较,就可以知道乌戈利诺临死前是否忍受了饥饿,因此,目前研究的重点便是确认遗骨的身份。对此,马莱尼教授肯定地说:“我有98%的把握说,这些骨骼是属于乌戈利诺的,而且初步的骨骼和土壤分析已经证实,骨骼的年代和数量以及死者的性别特征都与乌戈利诺完全吻合,更具有说服力的是一卷与遗骨同时发掘出来的名册,上面清楚地注明这是乌戈利诺的遗骸。

        目前,我们正在等待DNA的检测结果,我相信历史最终将被改写。尽管但丁确实是个了不起的诗人,但他在这件事情上犯了一个历史性错误。”在此之前,马莱尼教授对乌戈利诺吃人肉传闻的真实性就一直持怀疑态度,他说,乌戈利诺被囚禁时,已经快80岁了,即便是想吃人肉也是不可能的,因为他已经老得没剩几颗牙了。此次研究还发现,被监禁的祖孙5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但最终导致他们死亡的原因是他杀。马莱尼原来是比萨大学的古生物学教授,在一名收藏家的要求和资助下于去年开始对乌戈利诺的研究。他现在已经根据发掘到的遗骨为乌戈利诺塑造了一尊头像,枯槁的脸部似乎在向人们诉说着那段700年前的苦难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