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科幻灵异 > 无限诸天从红楼开始 > 第83页

第83页



        还好,卫旭不用担心,虽然文武对立,但那是高层,基层以勋贵的身份加上银子的威力,弄个好位置很轻松。

        按照封建科举最成熟的明清时期惯例,任何人参加童生试,都应该在籍贯所在地,不允许“高考移民”。

        卫家本是祖籍金陵,属于河东卫氏分支,理论上卫旭应该回南方才能参加县试。

        幸好,当年大顺朝刚刚还都京城之时,当时的高宗皇帝专门下了恩旨,凡勋贵子弟参加科举的,允许直接在京城参考。

        所有人统一安排在大兴县,算是取个好彩头。

        这道圣旨的本意,其实也是鼓励勋贵子弟有点追求,特别是给没有继承权的各类子弟一个好的上升渠道。

        类似的还有每一家有爵位的家族都有一个国子监名额,为的是让他们科举更轻松,可以不经过举人试直接参加会试。

        结果嘛,反正到目前为止,贾敬是整个大顺朝开国以来第一个兼最后一个武勋家族出身的进士。

        科举在华夏古代封建体系能够延续上千年,根本原因就是在理论上为天下所有阶层构建了一条上升渠道。

        所以,科举的最大既得利益阶层儒家拼了命的维护,而且也一直在不断改进,到真实历史上的明清时期算是基本达到了最高峰。

        如今的大顺朝,科举制度基本承接明制,但也有不少自己的改进,这些卫旭没仔细了解,以他的身份也只能先加入,话语权就别提了。

        进门首先是要验明身份,这就需要保人,幸好他早就让贾琏帮忙安排好,刚刚已经完成了对接。

        “京城忠勇伯府次子卫旭——”前面有人唱名,卫旭赶紧大踏步过去认领,他的出身也让周围所有听到的考生行起了注目礼。

        “卫旭到!”

        “大兴县廪生XXX作保!”刚刚对接过、卫旭连名字都没记的一位秀才廪生示意自己就是保人,这是贾府安排的。

        “进去吧!”

        验明正身,紧接着就是搜身,当然名称不是这个,但意思就是,而且还很严格。

        比如卫旭前面的考生,看年龄估计都过了四十,如今正被从上到下仔仔细细的反复搜摸,连发髻都被解散开了,考篮里馒头都掰碎检查!

        好了,让我们现在一起讨论一下“女状元、女驸马”的问题,当然,这个问题很可能会延伸为“女学生、搜身、耻”之类的关键字......

        咳咳!

        到了卫旭身上,肯定就不可能这么夸张,基本上就是解散头发检查一下,然后从上到下搜一遍意思意思,最后再翻翻考篮就完事了。

        除了身份原因之外,卫旭考篮里那一块足有两斤的鹿肉和一坛一斤装老酒消失也是很重要的......

        再说他自己肯定也不会用馒头,而是整整十斤切好的熟肉,再加上一个小碳炉一个小铜壶就齐活了。

        按照顺序进入考场,一个一米半宽两米深的所谓“考位”就分给了他,错开的上下两块板,下面那个是座位,上面是写字台。

        晚上睡的时候,就拆下上面那块,装在与下面平齐的另一个位置,就是你睡觉的地方,因为要考一天,然后隔一天一场,连考五场!

        对了,考场内任何时候都不能离开考位,吃喝拉撒都是这里,后面有马桶,想离开要么是交卷,要么是死人抬出去!

        绝无例外,病入膏肓也不行!

        每年,因为各种原因从考场中抬出去的考生都没绝迹过,多的时候甚至能抬出去两位数,就算是顺利考完,身体差的往往也要大病一场。

        想想贾政的长子贾珠,这位就是读书熬死的.....

        还好,这些与卫旭关系不大,他现在已经拿到了考题,开考!

  3.20  世子宴饮、比武将近

      第三章

        3.20世子宴饮、比武将近

        “来来来,贤弟一定要多喝几杯,我等武勋子弟,从来都被那群穷酸斥为‘不学无术’,想不到今日贤弟竟能过了县试。

        哥几个别的也帮不上忙,一场酒席还是不会吝啬的。”还是同福客栈的一处贵宾小院,贾琏笑着端起酒杯。

        没办法,现在仍处于理论上的禁止宴饮时间内,京城里面肯定没法喝,出来喝虽然也违规,但大家都这么干,也就一起装傻了。

        其他人也是一样,八公团体各家世子除了卫若兰一个不缺,就在院子里摆了四桌,庆祝卫旭通过县试。

        “各位还真是......”卫旭都不知道该怎么给他们解释,因为县试其实就是入门级的资格考试,通过了才能参加府试。

        仅此而已,更何况他只是第九名,虽然算是“县前十”,算是弄了个荣誉称号,但没法像“县案首”一样“照例进学”,直接算秀才。

        当然,有一点他肯定不会说,就是除了填空一类背诵科目,里面那道文章题正好与玉佩中存储的清朝某县题目重了,他直接抄了一遍,只是改掉了一些对不上的地方......

        咳咳!

        “卫兄弟也不用谦虚,反正我们这些大老粗听不懂,总之喝就对了!”牛奔大笑着端起酒杯一饮而尽,顺便亮了亮杯底,意思不言而喻。

        卫旭无语的指了指他,连干三杯才算是在一片叫好声中过了。

        “卫兄弟,你如今既然过了县试,想必府试也是尽在掌握了?”总算来了个懂行的,柳栋笑着问道。

        “谁敢说啊!”卫旭苦笑着摇摇头,“我连个老师都没有,甚至连考试都只知道基本规矩,谁敢说就一定能过?”

        这话一出,现场连个能答话的都没有。

        就和现代的各类考试一样,其实科举考试也是各级有各级的规律,那些诗书传家的考生,很多都能通过家族经验获得提高。

        就算家传没这么厉害,也能拜师学习,从老师那里提高,所以古代的师生关系非常严肃且牢靠,甚至比父子还夸张。

        整个封建史上,朝堂上父子因为政见不合或者其他原因反目的例子不少见,但师生反目的真不算多,而且大部分都是记入史书的。

        可惜,因为武勋出身的原因,卫旭连个愿意收他的师傅都找不到,不只是他,整个武勋集团都一样。

        要不然,贾府族学也不至于安排贾代儒这种连秀才功名都没有的老童生当一把手,这能教导出个屁来?

        顺带一提,贾珠之所以能中了举人,其岳父李守中功不可没,甚至李纨都提供了不少帮助。

        “我们兄弟也只能共举一杯,祝福卫兄弟科场顺利了!”冯紫英笑着站起来端起酒杯,其他人立刻大笑着跟上。

        卫旭扫了一眼,笑着端起酒杯干了,看来冯紫英能把名声弄得这么好、交际这么广,真的是盛名之下无虚士。

        “好了,科举的事情,兄弟们也就能说说,但是另一件事却不得不在这里提一句,其实还是那件事。

        建奴的使团一直没走,就赖在理藩院的宾馆住着,虽然这些日子一直没人理,但吃喝拉撒也没少了他们的。

        原本我们都以为事情过去了,卫兄弟以前提过的让我们小心,其实也没谁真的当回事。

        但是没想到,这群建奴还真找到了理由,上次比武取消,是因为皇家之事,时机不方便,如今事情已经快过去,自然要继续举行。

        更别说他们还已经放话,我们如果不接,那肯定是怕了,他们要求也不高,让我们派个人送他们出山海关就行。还真是嫌自己命长了。”牛奔恼火的说道。

        “也说得过去。”对于所谓的“比武”,卫旭真的不太当回事,以他如今的身手,放战场上那是百人敌,“上次说的本就是推迟日期。

        不过,这群建奴能想出这个,恐怕还是有猫腻,如果没什么意外的话,应该是有能人支招了吧?”

        “这个......”柳栋表情很尴尬,“我们也是后来发现的,理藩院一个杂役多次传信,等发现的时候,人家已经安排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