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洋葱阅读法 > 第22页

第22页



再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形容天很冷,如果单用“冷”这个词来修饰就显得抽象,如果换作“今天我冻得像秋天的落叶一样瑟瑟发抖”,同样会带给人们画面感,并且显得生动有趣。

有一句俗语:“只要抓住机会,即使能力不高也有可能成功。”这句话很早就在坊间流传,小米总裁雷军把这句话换了一种说法,使它更具画面感:只要在风口上,猪也能飞起来。这就是一种非常好的视觉化表达。

在平时的语言中也有视觉化的表达。比如“同时实现两个目标”,这个描述非常抽象,换作“一石二鸟”更好;“把握在手里的机会才最重要”换作“双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敌人现在很害怕”换作“敌人如惊弓之鸟”;“不要第一个出风头”换作“枪打出头鸟”;“早点行动就更加有机会”换作“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当选用后面那句,整个情景就好像摆在了眼前,更容易理解。

如果夸女生漂亮,不能直接讲“你今天很漂亮”,要把这句话视觉化:你今天的裙子真的和你身材很搭、你今天的穿着颜色很搭……这就是视觉化的描述,会让女生觉得是真挚的夸赞,是真的觉得她很漂亮。

为了强调视觉化表述的重要性,再多举几个例子。追求人人生而平等,拒绝种族歧视,这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的黑人坚持呼吁的内容。黑人兄弟们喊了很多年,没有什么好的效果,有时候还起到了反作用。这时著名的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横空出世,在那篇著名的演讲《我有一个梦想》中,他是这样“视觉化”上面那些口号的:

“我梦想有一天,这个国家会站立起来,真正实现其信条的真谛:‘我们认为真理是不言而喻,人人生而平等。’

“我梦想有一天,在佐治亚的红山上,昔日奴隶的儿子将能够和昔日奴隶主的儿子坐在一起,共叙兄弟情谊。

“今天,我有一个梦想。

“我梦想有一天,幽谷上升,高山下降;坎坷曲折之路成坦途,圣光披露,满照人间。

“这就是我们的希望。”

如果这样描述,听众会感觉到身临其境,让他们感同身受、印象深刻。

除了这些情景之外,我们在生活中也有其他视觉化的案例,例如给足球明星取绰号:“独狼”罗马尼奥、“小坦克”鲁尼、“小跳蚤”梅西……这就会比用抽象的形容词来形容,如勇猛鲁尼、灵活梅西来得生动而形象。

洋葱阅读法也是如此,例如并没有说碎片阅读是到处去抓东西,而快速阅读就是快速寻找目标,达到自己的目的;而是用了“章鱼哥”“火暴剑士”等拟人化的东西来说明阅读法的内容。

总结一下,寻找关联是看到重要概念时让你觉得很重要,要立刻联想到哪些现象能够被该理论解释,同时至少要找出五个可解释的例子,才能加深对该理论的印象。然后,要活学活用视觉化的表达,丰富自己的描述方式。





探索“冰山”





有了这些连接之后,第二步是探索“冰山”。很多概念背后,都有庞大的知识体系支撑,好比一棵树苗,它在地下可能有一个很庞大的根系,树苗只是露在地面上的一个嫩芽而已。一个概念往往后面可能会有理论、原理等。概念是可以看到的,不能轻易看到的往往是背后的体系知识,而这些知识通常庞大且系统化。

如果想了解背后的体系,就要学会追根溯源。前文讲到,人的大脑更偏向于视觉化,那么这个结论是从哪儿得出的?这就需要我们追溯源头。

举例1:寻找源头





举一个例子,大部分人了解“刻意练习”这个概念是通过《一万小时天才理论》之类的书,经过一万个小时的练习,就能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写文章也是如此,熟能生巧,写1000篇文章就可以无师自通,很多微信公众号都在讲这个概念。这些概念都来自《一万小时天才理论》。如果再往前追溯,“一万小时天才理论”也只是作者自己的一些简单解释。那么作者的理论基础来自哪里?再往上追溯,可以追溯到《刻意练习》这本书。

其实就是逐渐地往上溯源,寻找第一手的知识。第一手的知识往往是体系化的学术知识,通过实验科学论证过。很多文章举例时都会讲哈佛有个××实验证明了×××,斯坦福有个××实验说明了×××,这些都是河流下游的内容。往前追溯才能找到科学和具体的内容。所以在看到某个概念的时候,不要轻易被它吸引,而是要追寻这个概念的源头在哪儿。

再举一个例子。大家都养成过不少习惯,有些是失败的,有些是成功的。先说失败的:早睡、早起、阅读、运动、减肥……很多人都败在了这几样看似简单的事情上。运动跑步这些艰难的习惯难以培养,可能是因为没有搞清楚习惯这件事情的真正含义。那么如何才能养成一个习惯?我们可以就从这个问题出发,开始追根溯源。

首先,有一本书叫作《微习惯》,书里说习惯要从最简单的开始,如果想运动,就要从每天坚持做一个俯卧撑开始,乍看之下好像做一个俯卧撑并没有什么效果,但书里说只要坚持做就会很快见效,而且作者健身的习惯就是从每天做一个俯卧撑开始的。最后作者靠每天做一个俯卧撑,发展到开始去健身跑步,锻炼出了强健的体魄。从微习惯到养成习惯,背后有理论、体系化的内容支撑。把微习惯坚持下来的原理,是在研究人类或者动物养成习惯过程中,找到的一些关于习惯的规律,这就是习惯的力量。

例如在《习惯的力量》这本书中举了这样一个例子:

人们养了一只名叫朱利欧的猴子,把它关在一个实验室里,实验室里有一块屏幕。朱利欧每次看到屏幕上有图形的时候,只要它一拉杆就会出现果汁。通过这种方式让朱利欧慢慢发现,只要屏幕上出现图形的时候,拉下拉杆就可以得到果汁。

朱利欧逐渐养成了一个惯性行为。之后科学家发现,只要屏幕上出现了图形,就算朱利欧还没有拉杆,它的大脑也已经有了兴奋的波动,它有了兴奋感之后再去拉杆,就可以得到果汁,它的脑回路变成了这样。

习惯回路

图片来自《习惯的力量》





它从刚开始看到提示,拉杆得到果汁,变成了看到提示就立马会形成喝果汁的渴望,也就是渴望得到报酬的感觉。所以当养成了某个习惯之后,就会形成这样的脑回路。而有了这样的脑回路,就意味着个体会被习惯牵着走,也就是说,个体的行为和反应会自动出现。

所以,能否养成好习惯关键在于习惯回路是否设置好了。比如健身这件事情,很多人对于健身的回忆是痛苦和一身臭汗,这是无法形成良性的习惯回路的例子,而有的人养成了健身的习惯,是因为每次健身之后,在镜子里秀肌肉、马甲线、身材,会感到非常开心。在这种状态下个体能慢慢形成习惯回路,从而养成习惯。

最开始的时候尤其需要坚持,坚持跑步100天、坚持每天写文章……如果做不到,原因在于没有给自己设置奖励,也没有给自己设置提示。在第一章里我们讲过,养成每天把一本书放在包里的习惯,也就意味着每天都可以稍微翻一下,哪怕用来拍一张照片晒个朋友圈,收获朋友的点赞。这时点赞就是激励和奖励。

从一个概念的阅读,到去探寻背后的原理,明白了原理之后,就能了解为什么有的习惯能够养成,有的习惯很难培养。深度阅读的第二步是探索冰山,去寻求概念背后的底层规律。一旦明白了原理,再去教别人做习惯养成的时候,就有了一套理论支持我们的观点。





多场景应用





深度阅读的第三步是多场景应用——知道概念后如何使用。这时需要进行多场景的应用,尝试在不同的场景下自如地运行该理论。

读完一本书之后可以分享到朋友圈,因为分享的过程就是一个慢慢养成习惯的过程,读一本书发一个朋友圈,每次都会获得奖励,这个回路就会逐渐形成。之后再拿起一本新书的时候,虽然还没有晒朋友圈,但大脑已经感觉到了获得奖励的兴奋和快乐,这就是习惯回路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