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自媒体写作,从基本功到实战方法 > 10.5 不止于小说——《畅销作家写作全技巧》解读

10.5 不止于小说——《畅销作家写作全技巧》解读




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我读了一些网上的书评,其中包括简书大咖们写的文章。我深深地觉得,写这篇文章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把全书的内容按照“高大全”的样子全部罗列出来,这样一来,有一部分人一定会很开心,因为是全貌,似乎价值展露无遗。

可我自己不开心,因为这不是我写作的样子,我觉得如果没有用我的眼光去甄别、去挑剔,没有用我的思维去碰撞、去钻探,写出来的东西,仿佛是一种物流快件,借用农夫山泉的广告语来说——“我们只做大自然的搬运工。”知识搬运,当然也有价值。但这不是我的追求。

所以,我选择了第二种写法——先浏览全书(如图10-5所示),接着选取我觉得最有价值的部分,用我自己的方式来呈现。这种方式,会花费我比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写的过程也会有痛苦的思考。但痛并快乐着,是我的追求。人与人相识,讲缘分。人与书相知,亦讲缘分。

图10-5

缘分到,开卷处,亲切可爱,字字如己出,句句落入心底;缘分未到,强摁牛头,沾水不饮,字字句句如隔着一层厚厚的玻璃,见其形而神髓始终不得。

佛渡有缘人,此话不假。只不过缘分深浅,不可强求。与此书的相遇,随缘;与此文的相遇,也随缘。



10.5.1 本书概况


作者:大泽在昌(日本)(程亮译)

出版信息:江西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一版

字数:260千字

封面推荐语:日本推理大师的私人写作训练课堂;超全面的作家职业成长规划书

豆瓣评分:9.5

内容架构:

part  1讲座+part  2学生作品讲评

如果你相信豆瓣评分,那么本书看起来很不错。推理小说,一直以来深受读者的喜爱;情节设置精巧奇妙,人物刻画细腻传神,想必推理大师的经验之谈也一定颇具价值,值得细读。

翻开书的一刹那,就被其中实实在在、真真切切的各种干货所吸引。

闲话打住,进入正题。



10.5.2 我眼中的“干货”


有人说,读一本好书,就像是一次精神历险。我觉得读一本好书,如去往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与书中各种观点、思想的相遇,才能抵达“真经”的彼岸。

原因在哪里?好书,尤其是有见地、有思想、有才情、有锋芒的好书,内容异彩纷呈,结构精巧别致,篇幅繁简适宜,往往是不能一眼看到底,一口闷下肚的。咱们得远观近看,细细观摩,慢慢咀嚼,甚至反反复复几个来回才能明其理、知其味。

有些经典名作,因时代久远,我们穷其一生也未必就能取其精华。《畅销作家写作全技巧》,是我最近几个月读过的写作类最“硬”干货!我从两方面来谈谈自己那一丁点儿所谓的收获:一是小说技法;二是写作通用方法。希望对各位看官有点用。



1.小说专用技法


再现独特的人生经历,这是许多小说家奋力追求的。撇开意识流小说,就一般的小说写法而言,技法也多得不可胜数。

如何设置吸引人的开头,如何使情节波澜起伏,如何使结尾余音绕梁,如何令人物栩栩如生,如何描画真实可感的场面等等,不一而足。

不过,人物、故事和环境这三大要素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写小说者,莫不在此三方面用尽全力、费尽心思。

在大泽老师的论述中,对于人物,他采用的说法是“角色”(如果翻译准确的话)。通常来说,戏剧表演、影视剧表演更多用“角色”。想必,大泽老师是用了一种“表演”的眼光来看待小说人物?

“有趣的小说,是角色和情节有机结合的作品。”

大泽老师为什么把角色和情节看得尤为突出?这并不意味着小说的环境可有可无,而是在他看来,人物和情节,的确能在小说(尤其是推理小说)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有了“活蹦乱跳”的人物,有了曲折变化的情节(故事),小说能不好看吗?



2.角色是活的——如何使角色活起来


这是我感触最深的一点。大泽老师说一千道一万,我都觉得是为了告诉我们,小说人物必须要“活”起来,而且要活得个性鲜明,活得多姿多彩,活得与众不同。

那么,如何写出个性鲜明、活灵活现的人物呢?



3.用“观察+想象”链接现实生活与小说创作


“观察别人,仅此而已。”大泽老师指出。观察,向来都是很多名作家都特别强调的。可是,对于初学者来说,却不知道如何有效观察。

如果把观察当作只是用眼睛看,一定难以奏效。伴随“看”,要有想象!眼前所见,只是“皮相”,如何见到背后的东西,就要依赖想象了。例如,在公司或者公交车上,见到周围的人,问一问:

是否总穿一样的衣服?

已经成家还是单身?

是在看书还是听音乐?

他/她回家后是否不洗澡就钻进被窝?

是一下班就回家安分守己,还是天黑了去夜场狂欢?

当然,这样的想象不能等同于事实,只是训练我们将现实生活与小说写作链接起来。

我们无法跟踪,也没有必要深入每一个观察对象的真实生活里面去。毕竟,小说作为文学之一种,来源于生活又得高于生活。必要的想象太重要了!



4.用“变化”和“规则”使人物(角色)在故事中“真实”地活着


这一点加深了我对文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理解。

试想一下,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在现实世界中存在,可不可能从早到晚,从记事起到离开人世,始终没有一点儿变化呢?

小说中塑造人物形象,能没有变化吗?生活习惯、性格、世界观、人生观及兴趣爱好,都是有可能发生变化的。

举例来说,一个经历了车祸,从死亡线上逃回来的人,就很可能改变原先“苦行僧”的生活观,一变而为“及时行乐”的态度。

古典小说《水浒传》中林冲原先的性格逆来顺受,像极了老好人,后因高衙内的步步紧逼,终于彻底爆发,走上造反的不归路。

这个大逆转使得小说极具变化的“意外”,充满了吸引力,同时也有力支撑了主题表达。规则,可以理解为理由。人物出场要有理由,人物变化要有理由,甚至人物的一个细节也应有理由。与真实的生活相比,小说人物更“真实”。生活中,在减肥的美女可以因为嘴馋吃一点儿甜食,但在小说里为什么吃?是要有理由的!否则,读者会觉得莫名其妙,不是在减肥吗?怎么吃甜食?这就是小说里的规则。当然,偶尔突破一点规则,也能给人带来人物的鲜活感。

小说的规则使人物更“真实”地活着。鲁迅《孔乙己》,对茴香豆的“茴”字的几种写法,并非“横空出世”,而是在上文就有交代: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叫人半懂不懂的。

——鲁迅《孔乙己》

穿长衫,满口之乎者也。这是对他身份的简单介绍,使读者明白,一个穷困潦倒的晚清读书人,借用茴香豆的“茴”字来显示自己文化人的不凡之处,是情理中的事。你看,小说中的“规则”多重要!

小说,自古活在民间,活在最广大的读者群中。小说的人物,能不在小说里活着吗?



5.情节是动的——如何使情节动起来


情节,也就是小说的“故事”,如何才能吸引人?在大泽老师看来,必须是富于变化的,而且“过程变化,最终解谜”。

用图示来表示。如图10-6所示。

图10-6

谜题的设置,未必是放在小说的开篇,能让读者产生巨大好奇心,才是要重点考虑的。



6.用好伏笔


伏笔,关系到故事后期的“大反转”。都德的《最后一课》,文章开始写小弗郎士上学路上看到许多人在布告牌前看什么,并且最近一些坏消息都是从那儿传出来的。作者还顺便列举征发、打仗等。那么今天是什么消息,小弗郎士没有去看,不知道。

作者暂不交代,我们读者也不知道。任情节向前发展,待到上课时,韩麦尔先生宣布这是最后一堂法语课,阿尔萨斯和洛林已被普鲁士士兵侵占,韩麦尔、小弗郎士他们就要沦为亡国奴。

小弗郎士恍然大悟为什么布告牌前会有那么多人,今天布告牌上是什么消息就不言而喻了。

文章设置伏笔,往往使情节波澜起伏,跌宕多姿。前有伏笔,后文必有照应,照应的作用能使情节连贯、脉络清晰以及结构紧凑。



7.设计点线


在大泽老师看来,小说故事情节,是由点和线巧妙构成的。如果按照“起承转合”四个部分来分析,那么至少要有4个重要的点。点与点之间,是以直线连接,还是用隆起的曲线?这些区别就造成小说的趣味不同。以爱情小说为例,假如4个点是:相遇、热恋、失恋和和好。那么,从相遇到失恋,是让男女主角一帆风顺呢?还是历经坎坷?这涉及小说的主题。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直线”和“曲线”的不同设计,效果大相径庭。不说了,上图。如图10-7所示。



8.写作通用方法


我们常常发现,大师们在自己专有领域创造的所谓技艺,往往具有某种超越性,使之变得具有普遍借鉴意义。

该书不少关于小说的创作方法,对于其他类型的写作同样具有重要启示意味。

图10-7



9.八分感性,两分理性


“充满情绪的文字”和“刺激情绪的文字”并不是一回事。好比电视节目主持人,恰巧主持一档情感类纪实节目,如果一上场,自己先泪流满面,就无法客观公正地主持好节目;主持人可以动情,但不能“滥情”。

八分感性,两分理性。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诗歌、散文,还有其他情感类文章的写作,作者都很难在自己的情感奔泻不止的情况下进行。因此,要拿捏好自己在写作中的情感状态,这是我们每一位写作者都应注意的。

有时候,让自己激动的情绪、汹涌的情感,暂时搁置,稍加冷却,就能做到应有的理性。



10.写前有心,写时无意


为了使文字、角色和情节成为一个有机整体,还要做到“写前有心,写时无意。”

司空图《诗品》有言:“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说的是诗歌的情感表达、意境营造要含蓄委婉。对其他文学作品的创作而言,借鉴意义就在于,技巧的运用应当尽力做到不露痕迹。

这与“写前有心,写时无意”有相通之处。任何文章的写作,动笔之前,都需要潜心构思,用力挖掘,对文章的标题、开头、中间以及结尾可谓“费尽心机”。这是考虑技巧。

一旦动笔写作,就应努力做到顺其自然,不露痕迹。忘了技巧,才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11.我无法采撷的


必须承认,我与该书的相遇,也许只是情深缘浅。以上所谓的收获,可能只是勉为其难的胡诌,也可能只是沧海一粟,并不能穷尽该有的英华。

如果因为我的自作主张,耽误了各位读者的英明选择,岂不是罪过吗?请你放出眼光,自己来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