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自媒体写作,从基本功到实战方法 > 10.7 故事思维,是怎样让你的写作打动人心的

10.7 故事思维,是怎样让你的写作打动人心的




真相,直接又冰冷,曾被村庄里的每个人拒之门外。她的直白吓到了人们。

当真相被寓言发现的时候,她又冷又饿,蜷缩在角落里。寓言可怜她,把她带回家。在家里,寓言用故事为真相装扮,给予真相温暖并再次送她出门。

身着故事的外衣,当真相再次敲响村民的家门时,受到了热情的欢迎,被迎进了村民家。村民们给她烤火并邀请她在他们的桌子边吃饭。

——犹太教育故事

读到《故事思维》里的这个小故事,我被深深震撼了!当我们是“真相”的时候,是否会咄咄逼人,示人以冷若冰霜的一面?此刻,对方感受的不是我们的一片诚恳与好意,恰是凶狠与冷酷。突然觉得自己过去也偶尔会扮演“真相”。自以为手握真理,大义凛然,义正词严。其实,吓到了家人、朋友和同志。“直白的真相令人畏惧”,没错,就像苦口的良药吓跑了孩子,严酷的诤友赶走了知己。娇艳的花儿,才能引来蝴蝶翩翩起舞,才能唤醒一个明媚的春天。

来点故事思维,让我们的生活和写作多一点五颜六色、五彩缤纷。生活和写作并没有因此而变“坏”,反而锦上添花、秀外慧中。



10.7.1 什么是故事思维


故事思维,不只是讲故事。正如“断舍离”,不只是噼里啪啦大扔东西。

在《故事思维》这本书中,作者安妮特·西蒙斯(美国)提出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在我们的辩证思维之外,再加上一个故事思维。在运用辩证思维和理性思维时,我们剔除了情感因素和逸事因素,这就也把故事剔除了。

在作者看来,故事思维跟辩证思维、理性思维是平起平坐的。有了故事思维,才能使内容获得人们的信任,触动人们的心弦。

也许是作者觉得没有必要像教科书那样,一板一眼地介绍故事思维。这本身就是一种故事思维——调动主观情感,基于真实的人生经历,帮你跨出“客观思想”,用故事去影响别人。

可见,故事思维,是运用故事的元素进行思考和设计,以求解决某种问题,达到特定处事效果的一种思维。

故事能创造力量。复杂世界,故事为王。



10.7.2 如何在写作中运用故事思维


最好的学习是运用。运用的前提是理解。

这里不妨借鉴拆书帮的方法。第一步,先拆解、提取《故事思维》中的故事元素;第二步,重新组合“故事思维”的几个核心要素;第三步,结合案例,看看写作中如何运用故事思维。



1.故事思维的核心要素


先来看一个故事吧,这将有利于理解我在下面提到的故事元素:

在一场激烈的战斗中,上尉忽然发现一架敌机向阵地俯冲下来。照常理,发现敌机俯冲时要毫不犹豫地卧倒。可上尉并没有立刻卧倒,他发现离他四五米远处有一个小战士还站在那儿。他顾不上多想,一个鱼跃飞身将小战士紧紧地压在了身下。此时一声巨响,飞溅起来的泥土纷纷落在他们的身上。上尉拍拍身上的尘土,回头一看,顿时惊呆了:刚才自己所处的那个位置被炸成了一个大坑。

通过故事的方式来讲述,助人就是助己,能在读者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比起直接告诉的效果要好多了。这就是故事的魅力。我们先来简要分析一下这个故事:

背景:激烈战斗

人物:上尉、小战士

情节:敌机俯冲,上尉扑救小战士,两人生还。

主题:助人即助己。

《故事思维》第二章,“何为故事”中提到:

因为包含了时间、地点、行为和结果等元素,这个故事就有了其独特的魅力,能够深入我们都会遇到并且我们都能注意到的复杂情形中。

在第三章“答案授人以鱼,故事授人以渔”中,作者又指出:

在人的头脑中,以情感为线索串起一系列的事实,这便是故事;听众沿着这个线索,形成了自己未来的思想,这就是你影响别人思想的过程。

那么上述故事中有没有情感或情绪因素呢?有。发现敌机俯冲下来,这里已经制造了紧张的情绪;当巨响发生,又激发异常紧张、惊恐的情绪;最后,“惊呆了”是上尉的表情,读者可能长吁一口气,感到欣慰。

结合更多的故事,我们可以提炼出故事的元素可以包含:主题、人物、情感、情节、细节和时空,用一张图来展示。如图10-8所示。

图10-8

其中,主题、人物和情节是必不可少的。有了人物和情节,故事就显得有血有肉,而且玲珑别致;有了主题,故事就有了灵魂,情节就不至于散漫,无论怎么变,都会围绕一个焦点展开。

情感、细节和时空使故事看起来更加真实、可信,有人情味和可读性。尤其是细节,那常常是故事打动人心的关键所在。



2.故事元素的重组


就像千变万化的世界其实是来自100多种元素。很多叙事类文学作品,就是以上多种故事元素的巧妙组合。不信,你看:

小说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和环境,其中,环境就是时空的综合体。

举个例子来说,汪曾祺小说《职业》描绘街上不同的叫卖声,就是一种特定的时空,渲染出当时市民和底层劳动者的众生相。

在散文中,情感、人物和其他元素能组合成精彩的抒情散文。

朱自清《荷塘月色》开篇第一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为全文定下情感基调。抒情主人公、荷塘、荷花、柳树和明月等一系列事物共同组成月下赏荷,排遣郁闷,寻求一时精神欢愉的画面。

其他类型的作品,同样也有故事元素的呈现。足以说明,故事元素具备极强的迁移性,运用得当,效果不言而喻。



3.写作中,如何运用故事思维


好的故事情节为什么特别吸引人呢?因为曲折有变化。写小说,写剧本,写记事类文章,不妨多考虑设计好精巧有变化的情节。文似看山不喜平。老生常谈,但你不得不承认审美阅读心理的确这样。人体S型曲线,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不涉及情节的文章,该怎么办?结构上可以多点合理的变化,以引起读者阅读兴趣。举例来说,一篇分享育儿知识的文章,修改前结构大纲如下:

培养孩子注意力很重要

培养孩子注意力的三个方法

举例子(成功案例)

分享其他方法

如果按照故事思维,该怎么改呢?原文结构中规中矩,难以引起读者欲望。应当调整结构,凸显变化,引发兴趣。如下:

成功案例分享

是怎么培养的

培养孩子注意力三个方法



4.分享其他方法


《故事思维》告诉我们,因为人是感性的动物,所以影响别人时“动之以情”,往往效果比较好。

哪些地方可以加入情感元素呢?除了写人记事要调动我们的情感因素,让文字饱含深情,干货类文章也可以瞅准机会“煽点情”。举个例子来说,论述时间管理的一个句子如果这样写:如今,如何利用好碎片化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已经成为成功人士的一门必修课。

也可以这样写:碎片化时间!这已经无可避免。我觉得,自从我学会利用碎片化时间,工作效率提高了不少!一下子比别人多了很多成功的机会,真是开心。怎么样,成功人士要不要好好学习呢?

两相比较,表达效果分出高下了吧。

故事因有别致的细节而动人。细节能营造真实感、逼真感,比起大场面能更好地引起读者的心底波澜。

不少小说也以出色的细节描写而取胜。如契诃夫《磨坊外》:

磨坊主人匆匆忙忙地把手伸进衣袋里去,拿出一个大皮夹子出来“哪,这是给你的”他含含糊糊地说,从皮夹里拿出一小把钞票和银币。“拿去吧!”他手里卷着那把钱,揉搓着。不知什么缘故,他回头看了看修士们,然后又揉搓那些钱。票子和银币从他的手指中间漏下去,一个连着一个的回到皮夹里,只有一枚二十戈比的钱币还留在他的手里,磨坊主人瞧着它,用手指头摸一摸,然后嗽了嗽喉咙,脸涨得发紫,把那钱递给他母亲了。

上文对磨坊主的细节描写,活脱脱地刻画出吝啬、冷漠的性格。读来如在眼前,形象逼真。不讲故事的文章如何借鉴呢?可以在两个方面来点“细腻色”:

讲究遣词造句;

注意精心配图。

但凡好的文章,都会注意字词句如何表达更准确,更传神,同时配图也多琢磨、细思量。这些方面都体现出作者着力使文章多点“细腻色”,让读者有更佳的阅读体验感。

故事思维,不只是讲故事。更多的是让我们运用故事的元素,为生活和文章增辉添色。目光所及,惊艳于心,谁不满心欢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