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自媒体写作,从基本功到实战方法 > 10.9 这些年来,我常读这3本书

10.9 这些年来,我常读这3本书




苏东坡曾言:

食不可无肉,居不可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

我的住处,有修竹一片,在院门外,不是我的,为我所“用”。冬可观雪中翠竹挺拔“傲娇”,夏可听风里阵阵竹语如涛。虽说有翠竹为伴,但我似乎依然俗不可耐。好追剧,爱臭美,喜炫耀。

秉性之坏处,修行多年,未见其减。偶尔还以“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来安慰自己——俗家弟子尚且如此,我算哪棵葱,俗就俗了呗。

最俗之处,莫过于每次出门旅行,短到两三天就能回转身的小出差,也要自欺欺人,带上一摞书。明知没时间细看,但撂在桌上或码在床头,便觉得脸上有光,心中舒坦,睡觉似乎也更能安然酣睡。莫非这就是传说中的“枕着你的名字入眠”?在有幸入选我“宠爱的书”列中,有3本可以提一提,分享给大家。



10.9.1 《逻辑要义》


学写作,不是应该把文学类经典著作随身携带吗?不能略通逻辑,不能稍明事理,写作的理路就会不畅,文章容易出硬伤。

鲁迅先生曾经对读书发表独到见解:爱看书的青年,大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书……即使和本业毫不相干的,也要泛览。譬如学理科的,偏看看文学书,学文科的,偏看看理科书,看看别个在那里研究的,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样子,对于别人,别事,可以有更深的了解。——《读书杂谈》

这是很有道理的!这又让我想起《放羊的和砍柴的》,对这故事,大部分人的结论是羊吃饱了,柴火呢?砍柴的肯定吃亏了。

倘若换一种角度看,放羊的或许能提供更好的路线,更好的买家信息。砍柴的不一定吃亏呢。这或许是“跨界思维”。

写作的,能了解和学习理工科思考问题的方式,借鉴其科学、严谨的思维模式,对开拓思路、刷新视角和弥补不足大有裨益。

那么,《逻辑要义》(如图10-13所示)与同类书相比,特点是什么呢?本书对逻辑基本概念和推理规则做了介绍,并将这些规则融于各种时新实例中,以培养学生逻辑思考和推理能力,进而建立起在日常生活中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发现生活世界中的逻辑。对于一些较难理解或在学习和应用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书中给出了“重要提示”。章末更有“章节摘要”对整章内容做一整体归纳和总结,方便学生掌握逻辑学基本规则。

图10-13

不用多说,它比较适合非逻辑专业的小白——尤其是吾等纯文科专业出身的。毕竟,看得懂,能明白,用得上,才是硬道理。那么结合写作来谈,有何具体益处呢?

举一个例子。比如要写一篇知识分享类的干货文章,重要的就是要证明文章的观点可信。那么,逻辑学中的推理就能起到极大的帮助作用。推理之中,前提不正确或者证据不足,结论能站住脚吗?解决类似的问题,读读这类书,会大有好处。



10.9.2 《宋词选》


见图10-14。

图10-14

《逻辑要义》有些烧脑,不妨来点文学茶点。如果诗可以奉为“经”,就像是御膳房里的精致糕点,那么宋词就如同寻常百姓家里的点心了。

郁闷时,来几句宋词,“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孤独时,来几句宋词,“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落寞时,来几句宋词,“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感觉隔着遥远的时空,有一位知己与你心灵对话,并非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是不是天地顿宽?这宋词不就是人生中的茶点吗?不必强求多多益善,有点即可。

无须追求附庸风雅的闲情逸致,不用耗费时间精力去啃长篇大论,想到时钻入细读颇能让人赏心悦目;无意中翻开过目也可乐在其中。对该书的阅读和利用建议如下。



1.案头常备,随时翻阅


人间最美是宋词。语言、情感、意象以及意境,无不令人陶醉。对于学写作者,长期“服用”宋词,可美容养颜,令文章语言典雅,肌肤靓丽。



2.立志诗作,细琢细磨


如果您是诗歌爱好者,尤其是古诗词创作者,《宋词选》值得日日研习。王国维创作了《人间词话》这本词评论,又有《人间词》流芳后世。若不是对众多诗词佳作赏玩研磨,是万万做不到的。



10.9.3 《文学理论》


见图10-15。

图10-15

翻开目录,就令人爱不释手。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学文学,你孜孜不倦、辗转反侧、百思不得其解的很多问题在这里都得到了解答——至少是重要思路和线索。

对于没有学过文学基础知识的读者来说,的确很有点烧脑。不过,我始终坚信,烧脑之后,“羽化成蝶”的可能性不是没有。

跟中国古典文论著作《文心雕龙》有得一拼。同样体大虑周,同样思深语精,同样百读不厌。该书如何读比较好呢?

零基础,请慎入。最好先学学文学基础知识,结合自己的阅读写作实践,再来品读,如此滋味越来越醇厚。

结合作品,搭配读。文学理论,是从具体的文学现象和作品中抽象提炼出来的。如果只读理论,就如同手握21金维他,却不明这些维生素究竟来路如何。

结合写作,感悟读。有了写作实践,再来翻看文学理论,对其中的相关内容(如作品结构、语言符号等)就会有切身体会,理解自然更为准确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