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心理哲学 > 从行动开始:自我管理的科学 > 1.11 当人类失去理性的时候

1.11 当人类失去理性的时候




行为经济学关注的是人类在经济活动中心理对行为的影响,是从心理层面对经济进行分析的学科。即通过发现人类内心的偏见,来解释经济现象。

让我们参考行为经济学的理论来分析下面几个问题,通过这几个问题可以看出你的思考究竟存在怎样的偏见。

问题一:  今天给你  5  万元和明天给你  5.1  万元,你会选哪个?

问题二:  一年后给你  5  万元和  1  年零  1  天后给你  5.1  万元,你会选哪个?

对于问题一,绝大多数人都会选择“今天获得  5  万元”;而对于问题二,则更多的人会选择“1  年零  1  天后获得  5.1  万元”。你的回答是什么呢?

你对这个结果有疑问吗?

实际上不管是问题一还是问题二,都是只要多等一天就会获得更大的利益。既然如此,为什么会出现“今天获得  5  万元”和“1  年零  1  天之后获得  5.1  万元”这两种不同的选择呢?既然只要多等一天就能够多得到  1000  元,那么不管是哪种情况,都应该选择“5.1  万元”才对呀。

事实上,面对明年的事,绝大多数人都能够保持理性的思考。但面对眼前的事情时,人类则会失去理性,绝大多数人都认为“应该尽早拿到钱”,从而对  1000  元的差值视而不见。

这就像因为忍耐不了  15  分钟而拿不到  2  颗棉花糖的  4  岁儿童一样。如果能够时刻保持冷静且进行合理的判断,就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了。

让我们来看下一个问题。

你用公司发的奖金买下了一直想要的价值  2500  元的手提包,但第二天你的姐姐送给你一个完全一样的手提包。她在别的店看到这个包大减价只要  1000  元,因为知道你一直想要所以特意买下来送给你。

你并不需要两个同样的手提包,于是决定将其中一个送给弟弟。那么你会送哪一个给弟弟呢?

1.2500  元自己买的那个。

2.姐姐花  1000  元买的那个。

3.哪一个都无所谓。

不管是你自己买的还是姐姐买来送给你的,手提包本身是完全一样的,所以从理性的角度来说应该选择“哪一个都无所谓”这个答案。但肯定有很多人认为送给弟弟的应该是“姐姐花  1000  元买的那个”。

可能是因为自己花  2500  元买的手提包舍不得送人,也有可能是因为你不想再看到这个便宜了  1500  元的手提包。总之,我们都不愿意承认花  2500  元买这个手提包是一种失败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