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心理哲学 > 从行动开始:自我管理的科学 > 第三章 小心你“深信不疑”的陷阱

第三章 小心你“深信不疑”的陷阱




3.1  因为“自动思考”而在重大问题上做出错误的选择


有一位在大企业工作的  D  先生,30  多岁时终于得到了一次工作调动的机会,却最终没有调入自己觉得理想的部门。

他刚一进公司就有极强的能力,深受上层领导的赏识,所以很多领导都邀请他到自己的部门就职。但是,他最想去的北美部的部长却没有表示什么。就算两人一起搭电梯或者一起吃午饭,部长也没有对他说过工作调动的事。

于是,他在脑中自作主张地想道:“北美部的部长是不是讨厌我啊?他对我的态度和其他部长对我的态度截然不同。说起来,和我一同入职的上村也想去北美部,一定是他背着我偷偷地跟人事打招呼了。”

当他做出这个判断之后便接受了经常和他打招呼的东亚地区部长的邀请,前往东亚部就职了。

那么,北美部部长真的讨厌他吗?其实并不是。北美部部长平时就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而且他几乎从来不会主动地和年轻部下打招呼。也正因为如此,他对待部下从来都是公平的,对任何人都不会特殊对待。北美部长其实也非常清楚  D  先生很优秀,所以当得知  D  先生选择了东亚部时他感到非常失望。

D  先生的这一错误选择,显然是“认知偏差”导致的。他把与事实完全不相符的猜测,当成了事实并且深信不疑。这就是我们会在重大问题上做出错误选择的原因。

让我们再来看一个因为“认知偏差”而导致做出错误选择的例子。

现在不管是工作还是私人生活,大家都喜欢用电子邮件来进行联络。用邮件联系不像电话那样占用时间,还可以随时查看,确实非常方便。

但另一方面,电子邮件也是造成严重“认知偏差”的原因之一。和能够直接与对方交流的电话不同,发邮件很容易引起误会。

一个  20  多岁的女孩,在向恋人发送邮件之后并没有立即得到对方的回复,结果她的“认知偏差”就一发而不可收拾了。

当时她的恋人正在外地出差,手机放在宾馆里充电,然后与上司一起出去吃饭了,可是她却想:“发了这么多封邮件竟然一个都没有看到吗?”“太奇怪了,和平时不一样。”“是我什么地方惹他生气了吗?”“不对,或许他一开始说出差就是在骗我吧?”“这么说来,之前也有过这样的事。”“没错,他又骗了我。”

从客观的角度来看,这种结论是非常荒谬的,然而她本人却对此深信不疑。那天她的恋人因为喝多了,回到宾馆倒头就睡没有和她联络,这给了她非常充分的让“妄想”膨胀的时间。

“我们已经无法再继续交往下去了,分手吧。”第二天一早,她的恋人接到这样一通分手电话,顿时目瞪口呆。她的恋人急忙向她解释,但她态度十分坚决,最终两人不欢而散。实际上两个人之间并没有出现任何问题,是她的“认知偏差”导致了恋情的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