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心理哲学 > 从行动开始:自我管理的科学 > 3.2 了解“语言”的力量

3.2 了解“语言”的力量




不安、猜疑等负面情绪,都是由我们大脑中的自动化思考所引发的,是非理性思维的不断强化。这时候我们往往会失去冷静的判断力,在面对重要的问题时做出错误的选择。

我们之所以这么容易出现“认知偏差”的原因之一,是对语言过于敏感。正如自动化思考会在无意识中对我们的思考造成极大影响一样,“语言”能够引起更强的反应。

有一位  30  多岁的女性,与她从学生时代就开始交往的好友下班后一起去吃饭。一开始两人只是闲聊,后来开始抱怨各自公司的麻烦事。因为都喝醉了的缘故,两人将心中积压的不满全都倾诉了出来。朋友抱怨的都是工作的内容,比如工作任务太繁重,客户要求太多太难缠,总要准备企划方案压力太大……而她抱怨的则是公司里的后辈:“一个比我小两岁的后辈,虽然长得不错但总是打扮得花枝招展。还向部长抛媚眼,部长也是……”

这时,她的朋友忽然插了一句:“嗯?是吗?”她的脑中忽然“啪”地响了一下。或许这就是打开“认知偏差”开关的声音吧。她感觉朋友这句“嗯?是吗?”好像带有一丝嘲笑的语气。当然,我们并不知道她的朋友是不是真的有这个意思。恐怕她的朋友完全没有这个意思,但她却产生了这种感觉。

“她是不是觉得我说的内容太无聊啊?”“她工作能力很强,我跟她没法比!”“说起来,每次和她见面都是这样。”“从上学时候起,她就有点看不起我……”一旦头脑中开始这样想,就根本停不下来,最终她找了个借口草草地结束了和朋友的饭局。从那以后,两人便不再联系了。

我们对于无法理解的语言不会产生任何多余的想法。比如,你听不懂俄语和阿拉伯语,那么就算有人站在你面前用俄语和阿拉伯语骂你,你也不会有任何感觉。但是,如果有人用你的母语和你说话,你肯定会对说话的内容进行阐释,即便说话的那个人或许并没有其他的意思。“哎,复印纸没有了?”前辈只是说了这样一句话,新员工就以为这是对自己准备不当的责备。其实前辈只是陈述事实而已,并没有责备任何人的意思。“你最近脸色不怎么好啊?”朋友明明只是随便说了这么一句,有的人就认为自己得了什么严重的疾病。一句话说出去之后,往往会产生说话的人意料之外的效果。

当你在人际交往中受到刺激时,请冷静地回想一下当时的状况,然后试着分析当时对话的内容。如果你能够将那些对话都写在纸上冷静地阅读一下,就会发现其实“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自动化思考造成的妄想,经常会引发更大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