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这样表达更高效 > 精心修饰你的数据

精心修饰你的数据




数据是异议的“粉碎机”

“我们公司是世界500强。”

“我们公司在世界500强中排名第137位。”

“本次活动我们需要大约5000元预算。”

“本次活动的预算,我们经过仔细测算,需要5280元。”

哪一种更可信?运用数据来佐证观点,能够让思想更可信,数据越是清晰、具体,观点就越是可信。数据代表一种准确性,人们总是喜欢准确而不是模糊的东西。就像去商场购物,如果店员一直回避具体的价格信息,我们会觉得不安全,甚至会怀疑这里面有问题。

在大数据时代,我们已经习惯看完“好评率”再下单网购,选择航班要参照“准点率”,去看电影要先看看评分。每个人创造数据,同时又在使用数据,我们对准确的数据天生有崇拜感。

今天,由经典名著《乱世佳人》改编的同名电影已经成为电影史上的经典,但在当时,这部电影差点就夭折了。20世纪30年代,玛格丽特·米切尔(Margaret  Mitchell)写的原著大受欢迎,新书上市首发1万册,迅速告罄,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内不断加印,一时洛阳纸贵。这本书的成功引起了好莱坞的关注,但在此之前,好莱坞出品的以南北战争为题材的电影部部亏本,没有任何一部赚钱,导演对于《乱世佳人》的意见不统一。于是,好莱坞请盖洛普[11]做一个调查,用数据来证明《乱世佳人》有多流行。通过调查,盖洛普非常肯定地告诉电影的制片人塞尔兹尼克,《乱世佳人》已经成为美国有史以来最流行的小说,共有1400万美国人读过这本书。但还没等到电影开机,制片人、剧组和发行商之间就电影时长、是否分为上下两集、黑白还是彩色、演员的选取和广告设计等问题产生了争议。于是,塞尔兹尼克又委托盖洛普调查争议问题的方方面面。盖洛普调查出非常详细的数据,给了片方建议:影片要分为上下两集、时长为4小时左右、彩色、费雯·丽最适合担任女主角。并且盖洛普精准地预测,这部影片将有5650万名观众。最后,《乱世佳人》一共售出5997万张电影票,和预测的5650万张相距不到6%。凭借这种精确度,盖洛普也彻底地把数据带进了美国的电影行业。

数千万的观影人数,相差不到6%!今天的人可能很难想象70多年前,就可以用数据做出如此精准的预测。这就是数据的力量,在今天这个理性泛滥的年代,数据带来的说服力是没有其他东西可以取代的。

精心修饰你的数据

大多数发布数据的讲话都无趣之极,因为仅仅呈现准确的数据是不够的。有时候,你给出的数据的确不那么惊天动地,或者对听众来说不是全新的信息,那就要精心修饰你的数据,选择一种新奇的表达方式。

聚合数据,体现重要性

“一个很小的问题,乘以13亿,都会变成一个大问题,一个很大的总量,除以13亿,都会变成一个小数目。”[12]这是前总理温家宝在2008年5·12大地震救灾现场说的一句话,让无数中华儿女为之振奋、为之鼓舞,原因就在于“13亿”这个数目,这个庞大的数目赋予了普通事物不同的面貌,带来了全新的视角。

如果数据本身太小,不足以显示其重要性,那么就有必要将数据扩大,最好的办法就是相乘,乘以总人数、总时间等,都可以。

“如果我们每个人每天少用一张纸巾,每年就可以节约259106吨纸巾,如果以每吨纸需砍伐4棵平均20年树龄的树木做原料计算的话,就相当于每年少砍伐1036424棵树。”

“一张”这个数量无法让听众感受到重要性,听众很可能会想:“我一个人多用一张也没什么关系。”这样的想法不是表达者所希望的。但如果将数据聚合,就不一样了,每个人每天少用一张纸,看似很少,但一年呢?60亿人口呢?通过聚合数据,总量变得十分庞大。所谓聚沙成塔,庞大的数量才能让听众意识到“每天少用一张纸”的重要性。因此,当数据本身较小,不足以引起听众的重视时,就适合聚合数据。

分解数据,易于被接受

“27元,27元,每天只需要27元,就可以将最新款的手机带回家。27元只是一顿饭、一斤水果、一包香烟……”

经常可以见到这种分解数据的修饰方法,比如按揭购车、分期支付。当需要听众付出某种代价时,庞大的数字总是让人难以接受。一个新系统采购成本是20万元,如果你觉得这个数字过于庞大,那么可以分解这个数据。因为系统至少可以用10年,每年只需花费2万元,每月只需花费1666.6元,每天只需要花费54.8元。一次性支出20万元,成本高昂,但每天支出54.8元,看起来就没那么多了。总量虽然没有变,但被分解了,给人的感觉就很不一样。数据可以分解到每月、每天,甚至每小时,也可以分解到人均。在需要付出某种代价的时候,一个很小的数字相比一个庞大的数字,看起来总是容易接受得多。

说明意义,数据变故事

通常展示数据本身并不是目的,用这些数据说明问题,才是目的。企业之所以编制各种财务报表,并不是为了数据本身,而是因为财务报表能够反映出企业的经营状况。

现在给你一组数据(见表6-1),你会怎样对待它们?通常你会先仔细阅读数据,之后分析它们,试图寻找数据之间的联系,最后思考这种联系的意义并得出一个结论。

表6-1 各渠道销售数据



从这些数据中你能看出什么?作者到底想要说什么?可能是医院这个渠道做得很好;也可能是OTC药店这个渠道做得不好,需要加强;还有可能是仅仅展示数据,总之,你没法确定作者要表达什么。而且,这里仅仅展示了4个数据,在很多时候,数据量远远超过4个,一旦展示的数据很多,听众阅读和分析数据就会很辛苦。最关键的是,听众思考得出的结论和作者要阐明的结论很可能不一样,一旦不一样,听众就会产生怀疑。所以,我们不仅要展示数据,还要寻找数据背后的意义。

此外,挖掘数据背后的意义更感性。数据本身是理性的,理性的东西虽然能够说服听众,但在情感上不容易让人接受。出于打动听众、引起共鸣的需要,我们还需要深入挖掘数据背后的意义。数据也可以讲故事,数据背后的意义就是好故事。例如:

某招聘网站针对就业市场的情况做过调查,得出如下数据:

35岁以上的求职者,通过人才市场或者招聘网站这两种渠道找工作的,只占到所有求职者总数的14%,而通过以上两种渠道去招人的单位,愿意接受35岁以上求职者的,只占到全部用人单位的1%。

这说明什么?读者需要仔细体会,表达很多时候并不是文学作品,与其让读者费尽心思去体会数据的含义,不如直白地告诉他。

“也就是说,如果求职者到了35岁,还通过人才市场或者招聘网站这样的渠道找工作,就代表35岁以前的积累很有问题,积累得不够,还需要和20多岁刚毕业的学生在一个平台上竞争。”

这就是数据背后的意义。通过挖掘数据背后的意义,变理性的数据为感性的意义,可以充分让听众意识到所描述信息的重要性,也让观点更鲜明,更容易引起共鸣。

再比如,我们先看看以下来自教育部的官方数据:

1998年,全国小学生招生人数为2201万人。

2007年,全国普通高中招生人数为840万人。

2010年,全国本科招生人数为351万人,专科招生人数为310万人。

1998年上小学的孩子于2010年高考,没有错吧?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在同龄人中,有62%的人压根就走不到高考改变命运这一步!他们连高中都没上,更遑论接受大学教育。

补充两个数据:2010年的复读生人数没有确切的统计,但近年来估计复读生约占当年高考总人数的六分之一(河北、山东两地复读生比例可占到约五分之一),这就说明录取人数中包括了将近100万的复读生,所以这个数据会更加悲观。而2010年,中国出国留学的人数是28万人,可以忽略不计。

再来看看数据背后的含义。

这说明什么问题?这说明了一个类似于“幸存者偏差”的错觉,我们身边都是大学生,都是城市家境较好的同学,平时老师威胁你就说:“你要不好好学习,将来只能上某大学。”而即使是某大学这种被很多人嫌弃了高中三年的学校,也是一本高校。全国一本每年录取人数在50万~70万人不等(因为有些统计数据没有考虑到艺术生、自主招生和小语种等,所以会出现上下波动),那么一旦进入了一个一本大学,你就已经甩开了约97%(60/2200=2.7%)的同龄人!虽然你觉得上一个普通的211大学压根就是被人碾压。

很惊人的数据是不是?我们总是习惯于看自己身前而忽略自己身后,这是人之常情。所以说,除了知乎这种给人错觉的网络社区以外,我们还有广袤的土地,难以计数的县、镇、村,放开眼界吧,那才是我们真正的中国。

精心修饰我们的数据,不在于数据本身,而在于能够通过数据证明观点。为了证明观点,我们需要精心修饰数据,修饰不是编造,而是深入地探寻。为了体现重要性,我们聚合数据;为了容易被接受,我们分解数据;为了变理性为感性,我们寻找数据背后的意义。无论如何,一切都只是为了说明观点。

常用句式

常用句式:(数据……)也就是说……

【例】蒙古帝国在极盛时期的疆域达到了3300万平方千米[13],也就是说,当时全世界已经发现的陆地面积将近80%都在蒙古帝国的统治之下。(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是在1492年,蒙古帝国的极盛时期是在公元12世纪。)

使用注意

切记,不要去编造数据!

“没有一个人支持你!”

“你有做过调查吗?有调查过百分之几十吗?”

“网上的调查多得很,80%、90%,有几个人支持你?”

在这三句话中你发现什么问题了吗?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所谓的“80%、90%”的数据并没有可信的来源。我们不能随意地去瞎编数据,如果需要引用数据,那么就需要引用权威的、精准的数据,如果不这样,不但不能增强说服力,反而会使得你的思想更可疑。就像这里的“80%、90%”不但不能说明问题,恰恰还证明了讲话者的不可信。

可信的数据通常来源于分析报告、权威媒体或者有代表性的调查统计。

根据皮尤研究中心在中国的民意调查报告,其中一些数据反映了中国的主流民意,其中大部分数据在近几十年来十分稳定。

高达85%的中国民众对国家未来的方向表示满意,70%的民众认为在过去的五年中生活得到了改善,82%的民众对未来五年颇感乐观。

英国《金融时报》刚刚公布的全球青年人民意调查结果显示,93%的中国90后年轻人对国家的未来感到乐观。

李世默2013年TED演讲《中国的崛起》节选

以上所采用的数据都有明确可查的出处,所以能取信于人,如果没有,就会适得其反。要采用数据,就一定不要编撰数据,而要选用精准的、权威的数据,只有这样才能带来可信的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