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这样表达更高效 > 第三幕:善始善终,找到出口

第三幕:善始善终,找到出口




没几个人喜欢零比零,就像足球比赛,虽然可以欣赏各种华丽的脚法、精准的传球、默契的配合,但是进球的那一刻才是观众最兴奋的时刻。故事也是如此,在最后要给听众一锤定音的感觉。如果能够让听众觉得“哦,原来如此”,故事就成功了。

结尾就是解释每件事(尤其是最终行动)最后结果的过程,主人公最后是成功还是失败了?计划起了作用没有?坏人有没有被抓住?此外,为了凸显故事的PowerPoint,在结尾部分,你可能还要说明那些应对挑战的艰难经历是如何永久地改变了某些东西,比如主角的想法、家庭、境遇甚至整个人生。

最常见的结局就是闭合式结局,孩子长大成人,奴隶终获自由,正义战胜邪恶。这种结局要求扫清所有的梗,填平所有的坑,回答所有的问题。如果没有,听众就不会在最后有如释重负的感觉。

出于启发听众思考的目的,你的结尾也可以是一个开放式结局(见图9-5),就是不给出答案。但无论如何,如果听众通过你的故事没有得出感触,没有触摸到你一开始设置的“PowerPoint”的话,你的故事就还没有完成。



图9-5 故事的第一幕至第三幕

圆满并不意味着故事一定要给一个最终的答案,开放式结局也是可选项,甚至有时候开放式结局更让人回味无穷。但开放并不意味着没有结尾,只不过是出于某种目的精心处理而已。就像电影《盗梦空间》最后那个旋转不倒的陀螺,我们也不知道它是否会停下来,但至少柯布(《盗梦空间》男主角,由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扮演)已经见到了他的孩子,不是吗?



结语


三幕式结构是起源最早、流传最广、最容易使用的故事构建方法。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故事的第一幕需要构建一个具有吸引力的开场,要用三句话创造一个背景世界,将读者带入故事的情境当中。

(1)为了能够带领听众进入故事,具体的时间、地点必不可少,越具体就越真实,这和你所讲述的故事本身真实与否没有关系。

(2)尽早让主角出场,没有人物就没有故事。设计到位的人物能够让听众感同身受,或者让听众寄予同情,或者让听众喜欢。

(3)开场还得给听众一个继续听下去的理由。这需要设计某种变化让情节流动起来,情节一流动,听众就会产生期待,这种期待让听众保持好奇心。

为了解决出现的变化,故事进入篇幅最长的第二幕。

(1)挑战:故事不能一帆风顺,一个问题解决了,另外一个问题就会出现,主角会不断地遇到新的挑战,这是故事吸引人的关键所在。

(2)冲突:为了实现目标,主角采取行动,和挑战进行各种斗争,斗争的过程就是冲突。冲突通过“行动—挑战—继续行动”链条来构建。在这个过程中,主角自身也在一步步地进行蜕变。

最终,主角来到了终点,目标顺利达成(也可以没有达成,但总有一个终点)。听众随着你的故事,跟随着主角的道路一起前进。故事不再是你一个人的,也成为听众自己的。

现在,你可以尝试一下,设计一个情节曲折的故事,可以根据下面提供的信息补充完成,也可以回忆自己的人生历程,编写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故事(见表9-2)。

表9-2 设计你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