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这样表达更高效 > 第10章 故事俘获人心的秘诀:画面感

第10章 故事俘获人心的秘诀:画面感




听别人的故事,流自己的泪。

——电视剧《爱情公寓》



画面感就是“真实”


画面感是什么

中国人对画面感的情结由来已久,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具有画面感的词句随处可见,不胜枚举。“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充满了美感。唐朝诗人崔颢所作《长干行·君家何处住》,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长干行·君家何处住

崔颢

君家何处住,

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

或恐是同乡。

一个住在横塘的姑娘,在泛舟时听到邻船一个男子的话音,于是天真无邪地问一下:你是不是和我同乡?就是这样一点简单的情节,“声态并作”“应有尽有,应无尽无”,既凝练集中又玲珑剔透,达到了极高的艺术高度。

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这短短的20个字,想象出一个美丽的故事。娇憨天真的语气、忐忑不安的内心、喜出望外的相遇,一个纯真活泼的少女形象清晰可见。这首诗就像一出独幕剧,截头去尾,仅用四句话,就让人物、场景跃然纸上、栩栩如生。虽然没有任何色彩映衬的白描,但给人的意味却是无穷无尽的。这就是画面感,用语言(文字)描绘出一幅能够让听众看到的画面。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你是否见过一些具有画面感的名字?你叫什么名字?你的名字是否具有画面感?大多数中国人的名字并没有画面感,为什么?因为中国人的名字比较多地寄托了某种祝愿,而不是为了画面感。我们来看看1949年以后中国人取名字的风格变迁吧。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生人,尤其是男性,名字比较多地体现出家国情怀,例如“建国”“建军”“爱国”之类的很常见;到了七八十年代,取名字的风格有了不同,从家国情怀变成了对个体的美好祝愿,“伟”“涛”“刚”“强”“娟”“玲”“英”“丽”之类的字眼变得非常普遍;到了现在,画风又一变,“子”“轩”“睿”“语”“柏”“涵”之类的字特别多见。

取名字当然各有讲究,但这些字眼的确没有画面感。我曾经见过一个女孩的名字——“池中月”,乍一入耳,立刻我脑海中就浮现出一幅画面:“在一个月朗星稀的晚上,夜空静谧,一池清水倒映着一轮明月。”我敢打赌你一定也会想到某个画面,不论你我想到的画面细节有多么不同,但总有一幅画面出现在脑海中。能够让听众通过文字信息在脑海中构建一幅图画,就是画面感。

对画面感的追求,是许多文化体系的共同追求。就如同第1章中我们提到过的《我有一个梦想》这个演讲。我们也很容易从其他的文学作品中寻找到更多的例子。

百闻不如一见,画面感最大的好处是真实。脑科学研究证明,相对于文字信息,人类的大脑更容易理解画面。更重要的是,大脑不会去管画面是想象的还是真实的,即使是想象的画面,大脑也会把它当作真实的来处理。望梅可以止渴,是因为大脑会想到之前吃梅子时感受到的酸,会想到之前吃梅子的经历、画面,于是就将吃梅子对应的“感受”和“画面”反馈给唾液腺,从而导致唾液腺分泌唾液。因此,具有画面感的故事就等于营造了一种真实,听众会走进画面构建的场景中仔细观察,而不能再置身事外。

绝大部分人对视觉的感知超过其他任何感觉,所以爱看电影的人比爱看书的人更多。这种以视觉为主导的思维方式让具有画面感的语言产生了强大的感染力。如果在回忆中翻找印象深刻的一件事,你多半会想起某个画面,而不是某种声音或者某种感觉。现在流行一个词语叫“脑补”,脑补的信息多半是各种画面,这正说明我们的大脑理解信息,最惯常采用图像的方式。因此,创建画面感,让听众通过你的语言(文字)看到一幅图画,是让故事生动、鲜活的极好方法。



刺激听众的多重感官


请想象有一块砧板,在向阳的窗户下,晒得暖暖的柠檬躺在砧板之上,果汁十足,你可以闻到柠檬皮清爽的味道。台面上有一把十分锋利的刀,手起刀落,随着刀子切到砧板上的沉闷声音,柠檬成了两半。看着这两半柠檬滚开,柠檬汁的水珠凝聚,滴落到一起,汇成一小片柠檬水,清爽的柠檬味霎时弥漫在空气中。拿起其中一半,再切一刀下去。拿起这四分之一的柠檬,放到嘴里,深深地咬下去,用嘴唇箍住柠檬,酸酸的柠檬味挑逗着你的味蕾,果汁顺着下巴肆意地流淌下来。

有没有觉得口水已经浸润了你的口腔?有没有看到柠檬的黄色,尝到柠檬的酸味?用语言给听众的多重感官具体的刺激,是使你的故事更容易俘获人心的秘诀。

所见即所得,每一个场景如果都能够用完全视觉的方式来展现,一句话不讲,也足够撩人。这时候,故事如同电影一般,已经在听众脑海中自动上演了。每勾勒一个场景,头脑中就要植入镜头语言,用完全视觉的方式来表现。所以,在搭建好故事的结构之后,对细节的填充必须要考虑听众可以看到什么。

除了视觉之外,气味、声音也一样重要,它们能够勾起人们的情感记忆,甚至会让他们产生某种生理反应。你可以请你的听众去想象他们的鼻尖下,正有一朵美丽的玫瑰花,他们会不自觉地张大鼻孔,脸上浮现享受的神色,那是花香带给他们的感受。至于味道,如果把一块巧克力的滋味描述得足够好,那么听众也一样可以品尝到这种味道。

一个好的讲故事者不但要通晓字词的含义,还要明白字句的声音、颜色、温度、嗅味,它们可以让听众像感受冷暖痛痒一样理解和体悟语言。

除了通晓字词的含义之外,比喻也是刺激听众的多重感官的不错方法。

想象一下,“他的声音听起来就像天鹅绒一般有质感”,是不是比单纯的“他的声音很好听,行云流水”更形象?只要听众对“天鹅绒”有概念,那么我们要描述的“声音”对他来说就具体可感知,而不仅仅是一个空洞的形容词“行云流水”。同样,“他的声音很粗糙,就像金属摩擦的声音”,给听众的又是另外一种感觉。

比喻可以称得上是人类最古老的的修辞手法了,从古到今,随处可见。“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月光像流水一样泻下来,大地一片银白色”“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我们很难定义什么是“美丽”,但我们可以体会“如花的美丽”。因为比喻,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复杂的事情变得简单。

比喻的关键之处在于,一定要选择听众已经认识的事物来比喻所要表达的思想。你很难向一位先天失明的人士去解释“如花的美丽”,因为他从来没有见过花;你也没有办法给一个对猴子完全没概念的人说“像猴子一样敏捷”。若仅仅从自己的观念、价值观甚至假设出发,则注定会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