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心理哲学 > 深度成长:有效调用你的每一分潜力 > 第10章 选择正确方法传递有效信息

第10章 选择正确方法传递有效信息




旧规则:虽然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方式很多,但是要想让对方明白你的观点就要直接一点儿。你可以选择当面交流、打电话,或者,不管你相信与否,甚至可以用传真来分享你的信息。其实,你对沟通方式的选择很有限,沟通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明确、直接的方式。

新规则:社交媒体可能由于140个字的限制无法发出所有信息,但是职场中沟通技巧的重要性还是不言而喻的。事实上,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明白和有效的沟通。毕竟,在线沟通很容易会被轻视、忽略或者完全删除,如果你不能迅速表达出沟通要点,沟通就是无效的。你可能已经习惯了比较休闲的在线风格,但在21世纪的数字化职场上,你仍然需要掌握如何跟别人进行专业沟通。

你完全可能找到一份与人接触少,甚至避开自己不擅长领域的工作。事实上,本书的大部分内容是帮助你学习如何真正发挥自身长处。

其实在每一份工作中,沟通都是必要的技能之一。沟通模式和媒介正在变化,有效沟通的重要性还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事实上,无论是通过哪种方式,电话、电子邮件还是面对面,在职场上做一个善于沟通的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要。如果你能够有效地与他人沟通,就能协调合作关系,更高效地工作,并把任何潜在的人际关系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相反,如果沟通不畅,就会出现效率低下、关系紧张等问题,简单地说,就是会出现大麻烦。

对于某些人来说,有效沟通是自然而然的。对于另外一些人来说,要想简洁、明确、高效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看起来像是打一场硬仗。无论你发现自己属于哪种情况,我们在本章中将从基本知识说起。从主持会议,到写一封专业的电子邮件,再到让很多人害怕的电话会议,总之会涉及一个成功的沟通者必须掌握的一切。

从一些基本规则开始,不管你采用什么沟通方式,这些规则都适用。



沟通的基本规则


了解你的目标

无论你是写电子邮件,还是发言,都需要有一个清晰的目标。如果没有非说不可的话,就不要发言了。所以,在插话时,你要确定自己想表达的要点。

问问自己要达到什么目的。也许你正想着理顺一个项目或任务的思路,或者你想提出一个改进方案。一个人发言的原因可能有很多,还是要清楚自己为什么发言。如果你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发言,那么别人就更不知道了。

了解你的听众

你和祖父母的对话不会像你和最好的朋友的对话,两种对话的语气和风格不一样。你和老板说话的方式与你和同事或队友的说话方式也有很大不同。这是人的本性,我们会根据自己的交谈对象来调整沟通方式。

不言而喻,成功沟通的基础在于了解听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沟通方式,例如,有些人喜欢直接一点,有些人则比较委婉。同样,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价值观和偏好,一些人喜欢面对面交流,一些人则觉得用书信来表达更自在。你不仅要注意自己,还要注意其他人习惯的沟通方式。这样你才能适当地将信息传达给和你交谈的人,让他们用心倾听你的观点。亚历克斯在职业生涯早期就学会了这一课,当时她和两个风格截然不同的经理一起工作。一个能跟所有人打成一片,总是能很快想出办法,喜欢头脑风暴。每当亚历克斯有疑问,无论是多么小的问题,她都可以进入那位经理的办公室,马上就会得到可行的答案,然后运用到工作中。不久之后,亚历克斯被分配到另外一个小组。这个小组的经理非常有头脑、分析能力强、做事专注,所以对于亚历克斯来说,把所有的问题攒到一起,然后和经理约定一个时间一次问清楚,这样的方法更奏效。如果亚历克斯不改变自己的沟通方式,那不仅将对她的工作造成很大的麻烦,还可能让新经理觉得备受干扰,感到沮丧。

尊重

这个无须多说,你在沟通时要尊重他人。

有时候,工作中会出现让人感到很气愤的情况。要么是因为同事不能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要么是因为客户不讲道理,或者其他各种突发情况。这时,人们会说出一些过分的话。其实,即使有人说了一些让你恼火的话,你还是应该保持冷静,在沟通的时候要保持尊重对方。你可以试着想想以前有人用粗鲁、傲慢、抵触的态度说话的情形,这种交流方式,传达不出任何有效信息。

尊重他人不是为了让自己看起来很酷,而是为了让谈话顺利进行,让别人也可以表达。如果每次都是你一个人侃侃而谈,那就控制一下,听听那些比较安静的同事的想法。他们通常有很多想法,只是根本插不上话。

倾听

沟通不只是张开嘴说话,倾听也是沟通过程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如果你的性格较为内向,可能比较善于倾听。对于性格较为外向的人来说,学会倾听非常重要。

善于沟通的人,听的和说的一样多(有时听的更多)。真正的倾听意味着当别人和你说话时,你非常关注他们说的内容。如果你精力不太集中,偶尔瞟一眼手机,那就不太合适了。

为什么专注如此重要?这让你能够真正跟上谈话的节奏,然后给出相应的回应。在一个高质量、高效、平衡的讨论中,不会出现那些浪费时间和令人沮丧的“对不起,你说什么?”这样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尊重会减少误解,并使谈话对象感到自己说的话有价值。

非言语交际

言语交际很重要,但有时非言语交际传达的信息更有分量。非言语交际方式包括肢体动作、面部表情等。试想,如果你在对最近获得晋升的同事说“恭喜”的同时,手臂交叉,带有蔑视的表情,那么在你同事的眼里,你的祝贺之意恐怕要大打折扣了。同样,如果你不能克制自己不太稳重的举止和爵士乐手般的手势,你跟上司分享好消息时,同事可能会误会你(要学会观察周围情况,规范的、适当的行为标准会因工作场合而异)。

也就是说,你不仅要注意说话内容,还要注意说话方式,保证自己传递出准确的信息,更重要的是传递出自己想传达的信息。当然,非言语表达要根据你想分享的确切信息来调整。当有疑问时,记得身体要站直并进行眼神交流。这两个小小的改变就能让你表现得有所不同。

传达负面信息的诀窍

人们在沟通时无意中犯下的错误之一,是与他人交流时,总是把自己的情绪、观点或想法当成事实表达出来。特别是人们在交流负面信息时,例如,对同事或上级的不满或批评,这种情况经常发生。虽然你的出发点是解决问题,但由于表达不当也会引起冲突。这种情况下,关键是要避免把个人的情绪当作客观事实表达出来,避免评判他人。看下面这个例子:

“你对我在上周的会议上的讲话不感兴趣。”

“我在上周的会议上分享想法时,注意到你跟我没有眼神交流,也没有分享你的想法,我感觉你对我说的什么根本不感兴趣。”

第一个例子把个人感觉当作事实,没有给同事否认的机会,也没有给对方表达不同意见的机会。他可能会说:“不,我其实很感兴趣。”在第二个例子中,你的同事无法与你争辩。你谈到的具体细节让对方无法否认。即使他感兴趣,你也感觉他不感兴趣。

下次,你可以这样说:“当你做/说X,我觉得Y。”你甚至可以说“下一次,如果你能做Z就更好了”。如果你认为这会有所帮助,稍微练习一下,逐渐养成习惯,你就能处理好充满挑战性的对话。



如何开会


掌握有效沟通的基本原则并不容易。在参加会议时,你可以多多练习。

无论你是主持会议,还是参加会议,可能直到会议结束还在想“我为什么会在这儿”。会议是职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些会议富有成效、鼓舞人心,当你走出会议室时,脑子里充满了积极的想法,推动你向前一步。至于某些会议,你宁愿把自己塞进一个满是蚊子的睡袋,也不愿参加类似的会议。

不管你相信与否,要从会议中有所收获,不仅需要随机应变的哲学,还需要思考和事先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