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会议




无论你是主持人还是参会者,下面这些建议可以帮你事先把所有事情安排好。

如果你负责主持会议,要保证会议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有价值、有意义的。下面是Muse的职业导师总结的保证会议成功的几个要素。

事先做好计划

不要带着随机应变的态度去开会。每个成功的会议都有一个明晰的计划,也叫会议日程,可以把它作为会议的大纲,列出你想在会议上与其他参会者讨论的所有要点。

你最好和其他参会者事先分享一下会议日程,保证所有的人从一开始就能步调一致。这样,你才能保持整个团队的向心力,成功主持会议。

聚焦重点

工作场所有各种各样让你分心的事情,它们可能迅速把井井有条的会议引入歧途。为了让大家专注于眼下的讨论,你要找个干扰较少的空间,让会议富有成效。你可以找一个安静的房间,远离办公室,进行有意义的讨论。

当你欢迎大家进入会议室时,先重申会议目的,让大家关注重点。你可以说:“谢谢光临!提醒大家一下,我们今天要解决即将推出的营销计划的细节问题。”你要让大家清楚,你有一个明确的目的,并且已经做好准备。这时,你也可以发放会议日程和其他材料。

掌控会议

你尽力让议题集中在重点上,但总会出一些状况,跑题也很自然。当这种情况发生时,你不能贸然叫停整个会议。下面这些策略可以帮你将会议带回正轨,掌控会议。

紧扣话题:如果参会者把话题带偏了,你要可以说:“是的,这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我们需要谈谈。但是,我们先讨论一下日程安排上的内容。”

做笔记:在会议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值得讨论的想法,所以,请记下那些可以在以后的会议中讨论的内容。这样,你就可以保证自己的团队能够集中精力讨论会议日程上的话题。

计时员:不管你如何努力想让会议有吸引力,总会有一些人想尽快逃离。你可以让参会者知道会议结束在望,因此,如果讨论开始偏离话题,就提醒每个人剩下多少时间,如“这是一个很好的观点,但我们只剩下15分钟,所以一定要按照计划进行”,让团队重新回到应该讨论的话题。

圆满完成

第一条规则要求你主持的每个会议都应该有一个明确的目的。这意味着参会者应该明确各自的任务,要明确完成任务需要采取的行动和最后期限。否则,你的会议没有任何意义。讨论结束时,你应简要总结一下任务和参会者需要采取的后续步骤。最后,你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发送接下来的安排,提醒各位同事,让每个人都正常工作。这样你就促成了一个项目顺利开展,而没有把大家的时间浪费在毫无意义的讨论上。

21条会议规则

1.  在安排会议之前,你要确定你们确实需要开会,是否可以通过10分钟的电话或电子邮件解决要讨论的问题。

2.  每个会议都应该有一个目标:需要做一个决定或者完成某项工作。一些最新消息完全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发送。

3.  会议不能超时。大多数计划要开一个小时的会议,一般也就需要二三十分钟,最多需要45分钟。

4.  准时开始。不要等迟到的人,等待只会鼓励他们下一次继续迟到。

5.  按时结束。这不仅体现了你尊重人们的时间,也提醒人们,你跟他们一样想开一个有效率的会议。

6.  只邀请那些绝对需要参会的人。总的来说,开会的人越多,成果越少。

7.  每次会议都应该提前做到分工明确。如果不是你负责,那就安排别人(一定要提前让人们知道自己的分工)。

8.  开会前闲聊几分钟。我们是人,不是机器人,和同事之间建立和谐的关系有利于顺利开展工作。

9.  如果你想让大家提前了解会议内容,至少提前3个小时把会议内容发送给参会者,提前一天更好。提前20分钟发送会议内容没有任何用处。

10.  提前安排好会议地点,如果有必要,提前10分钟到达会场。寻找会场会浪费每个人的时间。

11.  做好议程安排,会议一开始就把安排发给参会者(或者提前发给参会者),让每个人都能跟上会议节奏。

12.  如果你希望参会者能够专心,不要一开始就把会议材料发给他们,翻看材料会让参会者分心。如果有书面材料要分享,可以用投影仪。

13.  在会议期间不要看手机或查收电子邮件。每个人都会发觉你在做什么,他们也会做同样的事情。

14.  在会议过程中想好后续安排。会议结束后,你应该把后续工作安排发给参会者。

15.  一个没有具体负责人的项目是毫无价值的。在大多数情况下,还需要为项目设置一个最后期限。

16.  如果有人说得太多,要打断他(态度要好)。同样,如果某人说话太少,试着让他多参与。

17.  如果讨论偏离了主题,你要掌控讨论主题。简单地说一句“如果有必要,让我们再安排时间讨论,因为我们只剩下10分钟了”,就可以完美地把讨论引回主题。

18.  如果会议超过一小时,则要安排休息时间,而且让与会者提前了解时间安排。如果他们知道可以在45钟后查看电子邮件,将有助于让他们现在集中注意力开会。

19.  观察肢体语言。如果参会者感觉无聊、走神或者觉得浪费时间,你就能立刻感觉到。

20.  如果有必要,安排一个人做记录,这样你就可以集中精力主持会议。

21.  定期评估是否需要不断开会。如果需要,再看一下会议形式、时长以及与会者是否合适。如果不需要,就别开了。

即使你只是一个参会者,也应该做些准备,以便为会议提供一些有价值的想法。虽然你不必整个会议过程都带头发言,但仍需要花几分钟时间查看议程和必要的材料,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且将问题记下来。大家稍微准备一下就可以促成更富有成效的讨论,并且给团队的其他成员留下好印象。如果没有提前收到会议日程,请跟主办者要一份,你可以更好地准备一下。在某些情况下,你可能发现这个议题不需要自己参与,可以利用时间做点儿更有意义的事情。



发出自己的声音


在会议之类的集体交流中,要想让别人认真考虑你的想法,需要正确的沟通方式。这一切都可以归结为说服的艺术。首先,你要积极听取其他人提出的问题、异议和建议。这样做,不是为了反驳他们。相反,你要借助这个机会证明自己真的想参与其中,并愿意和大家找出最好的解决办法。

其次,要重视结果。你的观点很容易淹没在众多声音之中,毕竟大家都有自己的观点,并且不管自己的观点是不是最好的选择,人们都愿意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所以,一定要向团队强调你为什么这么想,不是因为这是你自己的建议,也不是因为你是一个固执的人,是因为你真的相信这样做会有一个更好的结果。

如果你对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感到紧张怎么办?这完全正常,特别是当你从事一份新工作,面对新的形势,或与你共事的人比你厉害时(事实上这种现象叫“冒充者综合征”,即害怕自己不够好或者不够聪明,无法应对现在的工作)。如果你有这种感觉,请记住你被邀请参加这个会议是有原因的:房间里的其他人想听听你的想法。所以,请和他们分享吧!



演讲的艺术


一些统计数据和研究结果表明,我们都不喜欢站到人群面前。事实上,有些研究甚至表明,很多人害怕公开演讲甚于害怕死亡。这似乎有点儿荒唐,但如果你经历过当众演讲时那种七上八下、口干舌燥、喉咙哽咽的感觉,无论观众是礼堂里的人群还是几个同事,你就会明白这些研究所言不虚。我们越不习惯公开演讲,就越会觉得可怕。虽然凯瑟琳现在经常在各种场合讲话,但她在职业生涯早期,每次说话之前双手都不由自主地颤抖。

事实上,作为一个优秀的演讲者,在上台之前,演讲就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