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散文 > 子弹笔记 > 头脑风暴

头脑风暴




在我们开始分解目标之前,我们必须认真考虑。既然你已经选定了目标并在子弹笔记中创建了专属的集子,不妨再思考一下要做什么和为什么。深入探索一番,把想法全部记在第一页上。这一步骤会激活你的思维。假定“学习烹饪”这一目标的头脑风暴图如下所示。

这个目标为什么会激起我的好奇心?

我一直很好奇商店里的食材是如何变成盘中的营养美味的。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是什么鼓励我为这个目标费时、费力?

我经常吃外卖和快餐,所以最近发胖了。我知道这样不健康,我想控制饮食。

我要达成什么目标?

我想通过学习烹饪省点钱,吃得更健康,减几斤体重,还想邀请我的朋友和心仪的人来家里享用美餐。

有什么要求吗?

学会基础的食材准备技能、基础的烹饪技术,掌握几份单人餐食谱还有大家都喜欢的食物的做法,比如辣椒酱、浓汤、汉堡。

在这个目标上,我对成功的定义是什么?

少吃外卖和快餐,多吃健康的食物,多邀请朋友来家里用餐。

思考结束之后,你就会更清晰地认识到这项目标的要求,如范围、阶段、重要性。

现在,把要求分解成几段短跑冲刺。每个冲刺目标都应记录在次集子(此处)中。你甚至还可以将每一段冲刺分解得更短。

把所有目标都列完后,分析每一个冲刺目标要花费多长时间。如果你有幸做过承包商,那么当初的行业套路在此同样适用:报的工期要比实际所需长。进步比速度更重要。如果达成时间比预期的短,那很好。只要不是只关注速度,把事情做得比预期要快就不是一件坏事。我们要避免赶不上进度的情况。延误期限会使快乐与痛苦的天平偏向痛苦的方向,让我们更难坚持这个过程。如果你有足够的时间,那就利用好它。如果没有,那就缩小目标。

安排好各个阶段之后,在日历上规定好完成期限。现在,项目何时开始、多久结束、何时进行何种项目、何时结束何种项目都一目了然了。

一个目标耗时越久,就越消磨意志。当意志消耗殆尽后,目标往往难以达成。分解目标将帮助你减轻负担,你能够享受到定期达成各个小目标时的满足感。对项目的感觉是导致成败的关键因素,个人项目尤其如此,因为进行个人项目时并没有团队或老板督促你继续进行。进步会带来动力,而动力能培养耐心。

瑞典作家奥洛夫·维马尔克(Olov  Wimark)认为自己陷入郁闷的一个原因是任务清单总也做不完。过去,他习惯使用一款App,完成一项任务后App就会自动擦掉这项任务。直到有一天,他迎来了转变。那天他的电脑死机了,他只好重新用起了老式打字机。结果出乎意料的事情发生了。他写道:“我发现,老式打字机让我对小错误的容忍度提升了。因为老式打字机无法编辑前文的内容,我要么只能硬着头皮写下去,要么就得把整页重新打一遍。如此一来,文字倒行云流水起来。到了傍晚时,打字机旁已经堆起一堆文稿了。我又开始欣赏起自己的成就了。”他还写道,“子弹笔记看得见、摸得着,里面记载的进步清晰可见,每次翻开做记录时都能够回顾一番。”他用钢笔蘸了蓝灰色的墨水继续写道,“旧方法中没做完的事得到了迁移、规划、处理,有的干脆就不用管了。”

把大目标分解为冲刺目标还可以控制损害程度。也许有些时候某个冲刺目标进行不了,你知道问题不在你身上,是没有天时、地利。如果规划得恰当,那么停止这一项目标并不会影响其他任务的进展,最坏的情况也不过是要兜个圈子。

无论成功与否,小目标都能带给你反思的空间。你可以将这种反思运用到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而不仅仅是添加到每日记录中。类似于每日反思(此处),这种反思能够让你在验收每个冲刺目标时停下来反思这一阶段的经历。例如:

我了解了自身的哪些优缺点?

什么奏效了?什么没有奏效?

我还有什么改进空间?

我的生命增添了什么价值?

也许通过这一路所学,你发现自己需要重新调整大目标。这个发现很好。也许你会发现自己其实只是想烹饪意大利美食,或者只想做大锅饭,又或者,你发现自己比起烹饪更喜欢园艺。无论是什么情况,这些新的认识都会帮助你调整目标,帮助你更有效地利用时间和精力。修正方向只是意味着你发现了更有意义的事,这才是重点所在。尽情地把上一阶段的经验教训运用到下一阶段中吧。这种循环的过程会帮助你在处理要事的过程中不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