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你有你的计划,世界另有计划 > 现代医疗(仍然)是个畸形体系

现代医疗(仍然)是个畸形体系




这篇文章我们要讲一些有关医疗的“猛料”。这些事情在医学界其实都是常识,根本不是秘密,但你听到后可能会感到颠覆,因为这些内容并不为一般公众所知。公众之所以不知道,并不是医生、医院和医疗保险公司故意保密,而是公众根本就不想知道。

病人死后,有时医院会做个病理解剖,查看真正的死因。跟病理解剖显示的死因对比,医生最初给病人的诊断中,可能有误诊的情况。你猜测一下,这个误诊率,有多高?

答案是40%。这还是美国的数据。病人身患重病,把性命交给医生,医生治不治得好都可以理解,可居然有40%的可能性会误诊?!

《原则》—书的作者雷•达里奥(RayDalio  )是华尔街大亨,拥有最高水平的医疗资源,他找了四个医生看病,这四个医生居然给了三种截然不同、生死两隔的诊断意见。

既然误诊率这么高,那医生应该“刻意练习”啊——最起码,医院应该对每个死亡的患者都做病理解剖,查明死因,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吧。事实是过去50年间,美国的解剖率从50%降到了5%。

(患者死亡之后解剖一下是个好习惯……)

那我们干脆承认医院不靠谱,学学达里奥的宝贵经验,真得了大病多找几个医生看看,综合调研。可是有多少病人会这么做呢?非常非常少。绝大多数病人根本不在乎医疗质量,对某个医院治疗某个体疾病的死亡率这种关键信息完全不敏感,他们只是把自己交给医生。

这简直是不可理喻。我们到医院看病难道真的是为了健康吗?

在凯文•西姆勒(KevinSimler  )和罗宾.汉森(RobinHanson  )合著的《头脑里的大象:日常生活中的隐藏动机》—书中,我们看到人们做什么事情都有一个隐藏的动机。就医,也是如此。

就医的政治

经济学家早就有个理论叫“炫耀性消费”(conspicuousconsumption  ),说人们买奢侈品并不是为了使用,而是为了炫耀。据此,这本书的两个作者提出一个叫作“炫耀性救护”(conspicuouscare  的说法,说我们去医院看病,也不仅仅是为了健康,还是为了“求关注”。

我们病了时,希望有人来救助。别人病了,我们也要去救助他们。救助的效果如何那得看天意,我们更关注的,是救助本身。

互相照顾这个动作非常重要,正所谓“患难见真情'人类绝大多数情感需求都能追溯到采集狩猎时代,那时候没有私有财产的概念,也没有余粮,要吃什么都得当天去采摘。如果一个人生病了,就必须得有人照顾,有人给生病的人带来食物,有人确保他不在场的时候生病的人的利益不受损害。

从那个时候幵始,生病,就是对人际关系的一个重大考验。一个平时特别强的人,如果病了没人照顾,哪怕他后来病好了,别人也会看不起他。政治的本质就是结盟,而生病暴露了一个人有没有盟友。

反过来说,如果你身边有人病了,你应该积极救助!这能传达两个信息。首先你生病了我帮你,下次我病了你也会帮我。更重要的是,这也是做给其他人看的——我朋友病了,你们看我是怎么对待朋友的,我是个有价值的朋友!这样的人会有更多朋友。

所以医疗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救助行为一定要“看得见”。

当然,进入文明时代以后,人们就不能只靠亲朋好友的救助了,得靠公共医疗设施……这样你才可以一个人去做手术。医生是最早专业化的职业——远古时候叫“萨满”。早在古埃及,国家就有一套简直可以跟现代发达国家相媲美的、完整的医疗系统。谁要是生病了,就可以得到专业化的治疗。

但是请注意,古代医疗系统发达是发达,专业是专业,可是医疗技术不行——基本上,就医行为不但无效,而且有害。

现代人经常抹黑中医,其实古代西医更残暴。放很多很多血是最常见的疗法,更精确的办法是用虫子吸血。如果病情非常严重,一个办法是在病人的头盖骨上钻孔,以期把病人头脑中邪恶的精灵给放出来。

如果是牙疼,那可能是因为嘴里有虫,得用蜡烛烧。还有一个通用的疗法是把人的身体切开,把一些豆子放到伤口里,包上,然后第二天再把伤口打开,这么反复好多天,要点是绝对不能让伤口愈合。

所以我要是穿越到古代,宁死也不去就医。那古人为什么就这么愚蠢呢?这些所谓的治疗,有效没效难道还看不出来吗?

实际上,有效没效真的不是唯一重要的——同样重要的是让人看到治病这个动作。只要治疗过程兴师动众、轰轰烈烈,患者死了就能瞑目。

如果说过去的医疗系统没用,那么今天的医疗系统,又有多大用处呢?

过度医疗的时代

美国各地对某些疾病的治疗深入程度是很不一样的。同样一个病,有些地方喜欢保守疗法,有些地方喜欢做大手术。有研究者考察了各地的疗效,发现即使是不同治疗程度,结果也没什么大区别。还有大规模的统计研究说,一个人的健康水平,跟他的年龄、收入、受教育程度等因素都有关系——但是跟他愿意在医疗上花多少钱,没关系。

而且有时候花钱还不如不花。比如说老人临终前的医疗。有一项研究考察了3400个医院的500万个病人,结果是老人在ICU  (重症监护室)里多住一天,他的生命会减少40天。

而老人每多花1000元钱就医,生命多则增加5天,少则减少20天。

当然这些研究只能告诉我们相关性,而且适用于老人的结论并不一定适用于年轻人。只有随机实验才能证明因果关系,而有人就真的做了实验。

兰德公司在1974年到1982年之间,做了一个长期的跟踪性随机实验。实验花了5000万美元,是有史以来最贵的医学实验。研究者找了5800个受试者,他们都是成年人,但不是老人。受试者被分成了若干组,接受不同程度的医疗赞助。第一组的条件是未来5年之内,不管在医疗上花多少钱,兰德公司都给报销。第二组的人给报销75%,以此类推,最少的一组给报销5%。

5年下来,全额报销的这一组,平均比只报销5%的组,在医疗上多花了45%的钱。钱是多花了,可是不同组受试者的健康程度,几乎没有任何可观测的区别。研究者在实验开始和结束的时候对所有受试者做了详细的身体检查,结果22项指标之中,除了血压这一项第一组稍微好一点,其他指标的变化都是一样的。

还有一个自然实验。美国有一种由政府提供给穷人的医保计划,叫Medicaid  (公共医疗补助制)。2008年时,俄勒冈州的Medicaid  账号里的钱不够了,申请者太多,政府决定抽签选择谁享受Medicaid  。

这是一个天然的随机实验。几年之后,研究者比较当时抽中和没抽中的人身体状况有什么不同。结果是各项身体指标,包括血压在内,都是一样的。抽中和没抽中的区别只有两个:一个是抽中了享受Medicaid  的人在精神上更健康,更不容易得抑郁症;另一个是他们的主观感受,他们感觉自己更健康——尽管体检结果是一样的。

据此,《头脑里的大象:日常生活中的隐藏动机》的两位作者估计,把美国医疗花费砍掉1/3,美国人的健康状况应该不受影响。1/3是什么概念呢?目前美国每年用于医疗上的花费是2.8万亿美元,占GDP  的17%!

如此说来,现代医疗到底有什么意义呢?

⑬医疗的意义

我们上面列举的这些研究,可不是说医疗就没用。我们比较的是多花钱和少花钱的区别。在一般国家即便你没钱,得了急病医院也是会给你救治的。这些研究的要点是在医疗上花很多钱和花有限的钱其实没区别。人们正在过度医疗。

至少对发达国家来说,医疗体系对健康的作用并没有那么大。影响国民健康最大的因素是营养水平和公共卫生状况。如果一个国家的环境很干净,病毒都能得到控制,没有像挖煤这样明显伤害健康的工作,那

国民就会是相当健康的,在医疗上投人更多钱的作用不会很明显。

病了去医院有好处,但也有坏处。任何医疗都是有风险的,医院是最容易发生感染和传染的地方,而且任何大手术都有生命危险。这还不算,医生还会犯各种错误。

美国每年因为医生的错误而死亡的人数,低估是4.4万人[11,高估是25.1万人[2],如下面两张图所示。不管怎么估计,这个人数都比因交通事故而死的人还多。



而老百姓对此并不在意。正因为人们追求的并不是疗效而是医疗动作的可见性,医生们也不太在乎疗效。

如果你领着家人去医院看病,医生说这病不严重,什么药都不用吃,回家休息两天就好……一般人是不会接受的。你没看见他很难受吗?我们来都来了,你怎么能不管呢?医生非得上演一个轰轰烈烈的治疗,患者和家属才能满意。



两位作者认为现代医疗仍然是炫耀性医疗,患者最想要的不是疗效而是引人注目,并且列举了如下证据:

(1)人们愿意在医疗上花钱的额度,往往是跟身边人攀比的结果,而不怎么在意个人收人多少。

(2)  非常追求治疗手段的“可见性”。

(3)  不过问科学统计,但是对医生的资历和声望非常重视。

(4)  只要医生态度好,一般不质疑疗效。

(5)  病了要大张旗鼓地治,但是平时并不重视健康。

医学界有句自谦的话说“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现在想起这句话来,是不是有了新的体会:患者最想要的正是安慰。

美国全部的医疗花费中,有11%是花在患者生命的最后一年。这个时候人的身体已经非常弱了,花再多钱不但治不好病,反而可能减少寿命,而且一定会降低最后这一年的生命质量。

对比之下,如果你真的在乎健康,其实不是钱的事儿。选择生活在乡村,你会比生活在城市的人多活6年;不吸烟可以多活3年;经常锻炼可以多活15年。可是我们现在这个系统,几乎从不干预人们的生活方式,而非得等人病了以后去花钱治病。



起初,上帝创造天地。



当时没有人在现场看。

——《圣经•创世记》

温伯格  《最  初三分钟》



[更多精品好书请访问haobook.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