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曾仕强中国式管理全集 > 第七章 中学以前同孩子一起生活

第七章 中学以前同孩子一起生活




六到十一岁的孩子心性单纯活泼,

十二岁时生理和心理皆急速变化。

智慧发展到十五岁左右就会停止,

最好把握时间多多背诵圣贤经典。

德育、体育、群育、美育都重要,

不要太在意智育,有学无德何用?



哲学家福禄贝尔(Froebel)提出“同孩子一起生活”的主张,这成为子女小学毕业以前父母的最好教养方式。人和一般动物相同,都是自然的产物。但是,又和一般动物不同,因为我们生下来仍然难以独立,必须有人照顾才能够顺利生存下来。

婴儿刚出生时,完全缺乏自己求生存的能力,尿布湿了、肚子饿了,都无法自理。这时候照顾婴儿的人就成为婴儿的外在世界。若是照顾得很好,能够满足婴儿的需求,婴儿就会对外在世界产生信心和安全感。

婴儿在五个月以前并不认人,需要有人细心照顾,用心满足婴儿的需求。对婴儿来说,由什么人来照顾,并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到了五六个月大,婴儿开始出现认生的现象。也就是说,婴儿在五个月大之前,已经慢慢地和照顾的人产生一种“连接”的感觉。这种母子之间的亲和、连接感觉,在一到两岁时发展到高峰,两三岁时略为转淡,这时候孩子觉得和妈妈的关系已经相当稳固,开始向外发展。学会走路以后,更是逐渐离开妈妈,学习独立地探索外在的世界。亲子关系,在这个阶段显得十分重要。如果关系良好,孩子比较乐观,对外在世界较有兴趣,对幸福也较有把握;若是关系不好,孩子的依赖心理没有获得满足,就会觉得害怕、悲观,对环境的变动也比较难以适应。

父母同孩子一起生活,必须质量并重。对子女的疏忽,不能以重质不重量来推卸责任。再好的质,如果只是蜻蜓点水,没有足够的量来支持,必然不能获得充分的表现、产生预期的效果。现代社会,大家都非常忙碌,和子女相处的时间相对减少。我们建议“家庭比事业更加重要”,便是基于事业可以慢慢来,子女的宝贵成长期却是转瞬即逝,而且无法重新来过。

六岁以前,我们称为前儿童期,又可以细分为初生期、婴儿期和幼儿期。初生期指诞生到满月期间,属于愉快和不愉快尚未分化的状态。新生儿空腹时啼哭,纯粹是内部引起的生理需要所产生的不满足表现,并没有不愉快的感觉。

婴儿期指满月到周岁期间,此时各种情绪逐渐发展进行。三个月时,愉快与不愉快开始分化,但是原始的混合兴奋仍然保留,并且终生持续。四个月时,婴儿被逗弄就会出现微笑。六个月时,痛苦开始分化,婴儿会出现恐惧、厌恶与愤怒的情绪。十二个月时,愉快也开始分化,会出现得意、喜爱与嫉妒的情感。

幼儿期指一岁到六岁,此期间,幼儿发展和变化十分显著,也是成长的基础阶段。这个时期的环境和教育将影响人的一生。三岁看大,六岁看老,可见这个时期的重要性。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父母在这个时期最好谨慎小心,做好“先入为主”的教养工作。教育学家把幼儿期称为关键期或敏感期,实在十分恰当。

自届满学龄到性成熟,称为后儿童期,大约相当于小学时期。我们从健康教育、人格发展和心理卫生各方面来了解,都明白三到六岁是最要紧的阶段。在这短促而易逝的期间内,儿童并非浑浑噩噩、无知无识地虚度岁月。事实上,这一时期儿童的一举一动都饶有意义,只是父母亲太忙碌,无暇顾及。今日社会上,很多杀人越货的盗匪、贩毒犯罪的败类以及流浪街头的浪子,实际上都是缺乏良好教养的结果,才铸成儿童未来的大祸与惨状,因而抱憾终生。这样的亲子关系,当然令人痛心。

在儿童阶段,教养的具体基础工作应该是日常生活的训练,从饮食、睡觉、排泄、游戏各方面养成良好的习惯。对他人的关系应有适当的态度,自己情绪的起伏应有常态的宣泄和合理的节制,不健全行为的发生也应该及早获得矫正。归纳起来,便是各方面的发展必须遵循正常的途径逐渐趋于健全,达到身心正常发展的理想目标。可惜现代社会,由于文凭主义盛行,以致形式化的“教育过热”持续不退。随着幼儿教育的普及,托儿所和幼儿园的数量显著增加,入园率也快速增长。想不到违法行为、暴力行为、适应障碍、精神异常以及自杀、自虐等儿童问题也急速增加,并且越来越低龄化。

我们建议“品德比学业更重要”,对儿童这一阶段来说,更是如此。关于提早学习、过度教育,对子女身心所造成的伤害,父母最好从教育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三方面进行检讨,及早找出对策来加以改善。三到六岁的关键、敏感期,如果已经过去,赶紧在小学阶段设法补救。相信只要肯用心、有爱心,再加上耐心,一定可以把子女的教养基础打好。人生是长期竞赛,早期的快慢对整个人生历程影响并不大,不必担心。



第一节 零到三岁培养生活技能

婴儿并不需要特别的环境


心理学家伯顿·L·怀特(Burton  L.White)在其名著《一生的头三年》中明确指出:婴儿并不需要特别的环境,只要给他一个正常而充满亲情的家庭,父母亲都知道应该做些什么并且真正做到,就可以了。

首先,诞生并不是婴儿生命的开始。从受精到诞生,通常需要四十个星期。提前诞生的,称为早产儿;延后诞生的,便是迟产儿。受精时只是一个渺小的细胞,直径大约0.2毫米。十个星期时,身体有二三寸长,已经具备了人形。胎儿大约三个月左右的时候,开始有运动。六个多月内出生的,有几分存活的希望。以后各种反应,依着程序逐渐成熟。胎儿的运动,都是全身参加,散漫而不固定,并不针对刺激而有所反应。当婴儿落地时,已经在母亲的子宫里发育了九个多月。而且产前产后的发育具有连续性。只是诞生之后,自己成为单独的个体,也可以看成另一个崭新的开始。

胎儿的发育,受到母亲健康和营养状况的影响。至于胎教,虽然迄今仍然找不到科学的依据,但是,我们相信,对于孕妇的细心照顾,创造愉快的心情,接触美丽的景物,无论如何,对母亲和胎儿都有良好的帮助。

瑞士生物学家波特曼(A.Portman)说过:“从生理上看,我们都早产了一年。”一般动物,在胎内已经发育到相当程度,所以一生下来,就能够独立走动。人类婴儿却必须等到出生一年之后才开始独自行走,比一般动物晚了一整年的时间。这是不是在启示人类,不应该过分强调独立自主,却必须互相依存,在群居生活中求发展呢?

一般动物,由于初生时便独立,反而没有什么可塑性,生下来的情况持续一生,而且世世代代的生活方式和本能也没有什么大的变化。

父母最好明白,婴儿十分费神,一定要经过漫长的岁月才能够成熟。这也是上天最大的恩赐,可以配合婴儿的可塑性,教养出我们所喜欢的、独特的子女。

人出生时,当然也不是一张白纸,已经具有某种倾向、能力和特性,但是后天的环境和教育所产生的影响尤为重大。无论先天还是后天,父母的作用都非常要紧。
许多调查报告都指出,现代的家庭逐渐由权威主宰走向民主方式,从大家庭转向小家庭,由集体主义走向个人主义,从专制转向友爱。当我们发现这些实际演变时,最好不要盲目地加以认定,因为这并不是一种良好的倾向。

小家庭的子女,由于不和祖父母住在一起,缺少祖父母的指导和照顾,导致父母对子女的教养负担加重,又要增加许多自行摸索的时间。妈妈在精神上孤立无援,子女也容易陷于孤独。小家庭的子女人数减少,溺爱儿童的现象日趋严重。小家庭的父亲忙于工作,对子女的影响越来越弱。母亲就算也在就业,和子女相处的时间通常比父亲来得多,所以地位相对重要。原来父权至上的家庭,很可能一下子变成母权至上。父权再高,也不能剥削子女的教养,母亲仍然有相当的地位。母权高涨,父亲自觉全无用处,干脆一走了之,造成很多单亲家庭。我们不能歧视单亲家庭,却不能不承认,事实上,其对子女的发展带来很多问题。男女同权不同质,有些性质上的分工,最好不要当作权利或权力,这样比较妥当。

缺少祖父母的坐镇,小家庭的年轻父母,难免关起门来充当老大而为所欲为。于是,庸俗下流的电视节目、色情淫秽的书报杂志、花招百出的成人情趣用品纷纷侵入家庭。刚开始还小心谨慎,唯恐被孩子看见。后来见怪不怪,反而把它当作性教育。终至变本加厉,吸强力胶、服安眠药、看色情电影、看暴力电影,似乎百无禁忌。对周遭环境十分敏感的孩子,当然受害至深。

学校企业化、教育商业化更是道德沦丧的象征。近年来兴起的早期教育热潮,喊出“教育从零岁开始”“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三岁开始教育太迟了”等口号,弄得大家心惊胆战、盲目跟随。



三岁看大的要旨


前面说过,子女为父母所生,却不为父母所有。孩子虽然来自父精母血,并不一定具有和父母相同的秉性。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所学并付诸实施的行为方式是自发形成的。在形成的过程中,各人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各有特点,我们把这种过程,称为个性化。

但是,孩子一诞生,便来到一定的社会,在所处的社会里学习应有的行为方式,接受行动准则和价值体系,以培养与他人共同生活的社会性。我们把这种成为社会成员的过程,称为社会化。

三岁看大,重点即在三岁以前,幼儿在个性化和社会化的协调方面是否顺利,因而推论其长大成人以后,在社会上的适应能力和领导能力是不是令人放心。

家庭治疗师萨提尔(Virginia  M.Satir)认为家庭和工厂一样,具有造人的功能。依据多年的辅导经验,指出家庭的主要问题通常来自下列四点:

第一,有关对自己的感觉和想法,亦即自我价值。每个人都有价值的感觉,所不同的只在于正向或负向。

第二,有关怎样与人来往得有意义,亦即沟通的情况。每个人都在沟通,只是沟通的技巧不一样,导致沟通的结果也不相同,常常沟而不通,大家都难过。

第三,有关人们决定应该如何感觉、如何行动的规则,亦即家庭系统,表示独特的家风。每一个人基本上都依循规则,只是依循哪一种规则以及规则对他怎么样并不相同。

第四,有关人们连接家庭以外的社会联系,也可以称为对外的关系。每个人都与社会联系,问题是怎样联系以及联系的结果如何。

婴儿一生下来,父母来不及把这些因素整理好,婴儿也来不及做好准备,以致手忙脚乱,家里乱哄哄。顺利度过婴儿期的孩子,不久便具备断奶、走路和语言三大重要能力,在行动上得以独立,逐渐扩大行动的空间。当幼儿开始自主积极地与外在环境互动时,父母必须提高警觉,因为幼儿的个性和能力未必符合环境的要求。如果在家里没有做好准备,包括培养幼儿饮食、排泄、睡眠、穿衣脱衣、整理、清洁等基本生活习惯,便贸然送到幼儿园,要求纳入幼儿园认可的行为轨道,不但幼儿不能接受,而且在幼儿的人格形成方面还可能引起副作用。在这个阶段养成不良的行为方式,以后要改也十分困难。

譬如婴儿等待别人把奶或汤送进嘴里,而幼儿就应该自己使用汤匙或筷子,并应该在适当的时间、合适的场所,以适合的姿势和顺序来进行饮食。幼儿还要养成自己洗手洗脸、穿衣脱衣、在适当的场所与时间排泄,并且自己收拾东西的习惯。既不可随意挑食,也不能乱扔衣物。这些基本生活习惯,从简单稚拙到复杂精细,各人高低不一,简直可以练习一辈子。我们看到成年人的生活习惯各有差异,便是三岁以前的教养和成长过程的互动所造成的结果。各人吃相不同,穿衣服的方式也不一样,值得大家用心观察和体会。到了子女长大,才来教导子女不要吃得那么慢、筷子要拿低一些或高一些、不要把饭菜撒得满桌都是,这实在是很不恰当的事情。



零到三岁的教养以品德和生活习惯养成为主


零到三岁是人生品德和人格形成过程中非常重要的阶段,如果此阶段不能够奠定优良人格特质的基础,将来长大就会发生问题。这个阶段的教养重点应该以品德和生活习惯养成为主,而不在于学业。良好卫生习惯、待人处世的礼仪以及安全合适的生活细节,都必须加以重视。这个阶段的亲子关系完全依赖父母以身作则,在和子女共同生活的过程中保持和谐的气氛,提供各种安全的尝试,让孩子自己成长。但要随时纠正孩子不对的行为和观念,使其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

一个人的自信心奠基于出生后八到十八个月之间。短短十个月的时间,会对人的一生产生重大的影响。母亲在这段时期,可以说是唯一的教养者,不但要充分表达对婴儿的关爱,而且要通过示范、教导和协助的方式,严格要求婴儿遵守父母所定的规矩。我们常说教养子女要趁早,特别是八到十八个月这一段时间,一定要把握住。

婴儿的先天发育因素,包括基因遗传或出生时脑部缺氧等,很难由人力加以操纵或改变。父母只能多注意后天的因素,使孩子获得较佳的发育。例如把新生儿用布或浴巾包裹起来,并且用带子捆住,以避免婴儿着凉或受惊。婴儿想动时,必定费劲在包裹里挣扎,使肌肉关节获得相当强烈的运动。对于长大以后的动作协调,经过包裹的孩子要比未经包裹的孩子为佳。但是,在婴儿清醒的时间里,要让他们穿宽松的衣服,手脚能够和外界接触,并且接受母亲肌肤的触摸,使其更能够感受温暖的母爱。

哭是婴儿表达意见的主要方式,一哭就抱固然不好,但婴儿哭了父母只是检查尿布有没有湿,吃饱了没有,否则就不理会也不好。父母可以和他说话,放音乐给他听,拿些会转动或发声的玩具让他看,用手抚摸他的脸、手和脚,以满足婴儿向外界寻找信息的本能,避免由于乏人照顾而造成眼神呆滞、感情冷漠以及反应迟钝的现象。

并不是所有吸吮手指的孩子都有精神上的困扰。许多快乐正常、适应良好的小孩,当疲倦、厌烦、想睡觉时,也会吸吮手指。母乳或牛奶吃得不够,可能是婴儿开始吸吮手指的原因。到了一岁左右,婴儿会从吸吮手指或脚趾中认识自己的身体,并且当作一种享受。父母不要加以禁止,只要注意婴儿手指和脚趾的清洁,经常修剪趾甲就可以了。通常到了三岁左右,这种现象就会消失。如果到了五六岁,孩子还经常把手指放在嘴巴里,就应该特别注意。因为五六岁的小孩吸吮手指,会影响嘴巴、牙齿的正常发育。父母可以用转移目标的方法,给他玩具,让他两手都要动,慢慢忘记吸吮这回事。

婴儿一开始吸吮手指时,就拿一个奶嘴给他。一方面满足他的需求,一方面因为婴儿吸吮奶嘴的习惯要比吸吮手指的习惯更容易中断,一旦发现更有趣的游戏,很自然就会放弃奶嘴。

孩子最需要的是爱心。父母的爱心,可以弥补其他许多损失。但是爱心并不表示要给孩子过分的关心。有些矫枉过正的父母,总认为孩子太脆弱,无法面对世事的打击与伤害,非要时时搂在怀里加以保护不可。其实,真正的爱心,是发自内心深处、丝毫不能勉强的,也不能用言语来传达。孩子会很快学会从父母的表情、声音、眼睛、呼吸以及一举一动中感觉出父母的爱心。  中国人和西方人不一样,不把爱挂在嘴巴上,不是不敢说,更不是不会说,而是根本用不着说,只有对方的感受才算数。自己一天到晚说,算什么呢?

父母可以适切地赞美孩子,使他们在愉快的气氛中成长。赞美不但适用于孩子的行为,也适用于言语方面以及某些值得赞美的事情。父母不能把孩子的优良表现当作应该如此,却对他们的缺失怒加指责。实际上孩子的优点大于缺点,父母给以赞美,可以带来很大的鼓励。孩子看到父母对外面的人客气、对友人亲切、对自己前途有利的人说好听话,反而对家人大呼小叫、颐指气使、吝于赞美。请问:子女幼小的心灵,会有什么样的感觉?趁子女幼小时,父母调整自己的作风,对一家人都有好处,亲子关系也会因而更为融洽。

父母如果不能避免当着孩子的面争吵,至少不应该拿孩子出气。孩子远比父母所想象的更为懂事。三岁大的孩子,就会模仿大人的行为,遭遇到紧张情况,照样把气发在别人身上。父母也是人,难免会做错事情。譬如父亲不小心踩到儿子的脚,就应该赶紧向儿子说“对不起”,而不是恼羞成怒地骂他“脚怎么伸这么长”,或者“你瞎了眼,没有看到爸爸在忙?”孩子看到父母互相体谅,也能够体谅他,自然也学会体谅别人。

孩子是稚弱的,需要适当的照顾;孩子是无知的,需要及时的教导;孩子的智慧是闭塞的,需要妥善的启发;孩子的意识是混乱的,需要适度的培养和辅导。绝大多数的父母,把孩子视为瑰宝,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古今中外父母一致的心愿。父母都希望子女发育良好,有健全的体格和强壮的体力。在这个阶段,父母要小心注意孩子的健康状况,有不舒服的地方,要鼓励孩子说出来。如果有病,一定要找合格的医师,千万不要自己胡乱处置,慎防延迟就医,造成不良的后遗症。



父母要教导子女服从父母的引导


从婴儿开始,父母就应该教导子女服从父母的引导。事实上,孩子好像是天生的捣蛋鬼、破坏者。父母如果不能善加引导,不设限加以禁止,只要一把小锤子、小锯子、剪刀甚至一支蜡笔,就足够使家里的东西完全改观。不是窗帘破了,就是钢琴坏了,或者是墙壁涂抹得令人惨不忍睹。对不懂事的孩子来说,挖掉洋娃娃的眼睛,把易碎物品打破,扭转电视开关,把桌上的物品拉下来,都不过是玩乐的一种,并没有什么不对。

母亲不论家务多么忙碌,也要随时注意孩子的安全。把玩具交给孩子的时候,务必先把正确的使用方法反复地示范,细心地引导。如果孩子做得好,还要适时加以赞美,以加深其印象,养成习惯。给他蜡笔和纸张,也要告诉孩子,蜡笔只能在纸上涂画。除非确定孩子已经明白蜡笔的功用,否则只要孩子手中有蜡笔,父母就应该寸步不离地陪着。不能等到孩子到处乱画,才来责骂或体罚。如果孩子故意乱画,父母就要马上加以制止,并给予适当的处罚。服从并非人的天性,而是后天学习得来的习惯。父母在这个阶段,不可以过分严厉,以免抑制婴儿探索四周环境的好奇心,将来不可能发展出良好的创造力。但是一定要耐心地一步一步引导子女,使他们养成服从的好习惯。孩子有意见,要鼓励他说出来。因为我们的要求,并不是让子女盲目地服从,而是合理地顺从。所有的训练,都不能半途而废,应该持之以恒,才能形成习惯。这对孩子的一生,相信都有良好的功用。

孩子喜欢说“不”,父母不需要紧张,更不必生气。因为孩子嘴里说“不”,心里却不一定真的就“不”。如果能够循循善诱,将孩子教育成“站在不要的立场来要,才不致乱要”“不行不行才行,才不至于乱行”“没有意见、没有意见才说出意见,当然不会乱说”的典型中国人,岂非一大功德?尊重孩子是教养的态度,并不是目的。我们尊重孩子说“不”,也不应该忘记引导孩子作出合理的反应,以致孩子说孩子的“不”,我们做我们该做的事。

哲学家罗素说:“我六岁时,一切习惯及人格,都已确定。”我们的孩子不一定是哲学家,但是他们的基础却必须及早奠定,越稳固越好。



第二节 三到六岁是第一个关键

培养孩子的优美人格和健全体魄


福禄贝尔把幼儿比作花草、教师比作园丁,而学校则是儿童成长所需要的园地。他认为“越小的树木越需要栽培”,园丁努力培植幼苗,将来开花结果就更为美好。他说:“在这个时期,用很小的力量可以办到的,将来就算花百倍的力量也办不到。”许多父母,急切地把孩子送到幼儿园,便是希望孩子能够获得良好的栽培。

我们建议:在孩子三岁以前,用心选择合适的幼儿园,并且使孩子养成入园前所需要的基本生活习惯以及打好语言方面的基础,使孩子顺利地入园,并且能够适应幼儿园的社会化过程。

孩子到了三岁以后,随着竞争和意识的发展,自我也跟着扩大起来。“这是我的”的意识逐渐由自己的身体扩展到周围所接触的人和物。三岁幼儿已经能够评价自己是好孩子或坏孩子、坚强或者不坚强。认为自己不是好孩子,就会故意顽皮捣蛋;而自认为不坚强的,也会按照不坚强的形象来表现。依据研究报告,父母的养育态度对孩子的自我意识具有十分密切的影响。父母抱持接受的态度来对待孩子,严格地要求孩子遵守规则,容许孩子发表意见并且合理地加以尊重,孩子的自我评价就会较高。否则的话,孩子的评价水平就会降低。

孩子两岁时所特有的那种强烈自我主张,以及对别人的帮助表现拒绝的态度,现在看起来,正是孩子自我意识发展的一种过程,也就是通过反抗和拒绝的行为,来表明自己和别人之间不同意志的冲突,这对其三岁进入幼儿园所呈现的与人交往的行为颇有影响。同时孩子也借着男女身体上的差异,对性的区别产生兴趣,进而知道自己是男孩或是女孩,开始表现和自己性别相适应的态度和行为。但是,一切都在摸索之中,父母不应该以自己的尺寸来加以衡量,以免孩子受到压抑而引起不安,甚至为了怕受责罚而产生罪恶感。

父母最好明白,幼儿园的老师很可能三年换两个,充其量只能够从旁协助,孩子的教育责任,仍然在父母身上。孩子是自己的,好坏都由自己承担。三到六岁是人生的重要阶段,父母在这种重要时刻,除了付出大量时间以外,还要拥有爱心和耐心。因为孩子心目中“好”和“坏”、“应该做”和“不应该做”的标准是从父母身上学习得来的。我们可以说,孩子想要获得父母的爱,害怕受到父母的冷落和各种惩罚,就会积极地接受父母的标准。但是,孩子还有一种“以父亲为模范”或者“以母亲为典型”的“自居作用”。自居为父亲的男孩,即使父亲并不在场,也会学习父亲的模样,以父亲的习惯来规范自己,内心发出“应该做”或“不应该做”的呼喊,使自己做好事而不做坏事。父母的以身作则,在这个阶段更为重要,很可能影响子女的一生。

我们建议父母想一想:在孩子的心目中你是谁?是常常可以看到并且感觉到的最亲爱、最温暖的爸爸、妈妈,还是忙碌不堪、难以相处、什么也不关心的爸爸、妈妈?自己和孩子的状态是共处的,还是对立的?给自己一些反省,也就知道怎样做出合理的调整。

让孩子学会照顾自己、爱护自己,还必须让孩子体会到自己是环境中的一分子,应该关怀身边的人、事、地、物,以培养孩子的优美人格和健全体魄。孩子爱自己也爱别人,信任自己也信任别人,这个社会,才能够发展成为人人快乐,且于人人有利的生存环境。



教导孩子养成“不要欺骗自己”的良好习惯


我们认为,在这个阶段千头万绪的教养工作当中,最要紧的是教导孩子养成“不要欺骗自己”的良好习惯。这不但可以让孩子终生受用无穷,父母也可以放心地让孩子自由发展,无论成为怎样的人,都能够安心。

不要欺骗自己,是人生健全品格的关键基础。能够对自己诚实,必然经常自省、自觉、自律,当然放心。

“不要哭,不然警察要把你抓去。”父母的用意是恐吓,孩子则没有看见警察,认为父母欺骗他。

“好好听话,免得等一下医生把你的舌头割掉。”后来医生要孩子把舌头伸出来,孩子号啕大哭。医生说:“哭什么?我只是看看,又不会把舌头割下来。”孩子终于明白,原来父母的话是骗人的。

孩子不可能天生会欺骗,骗人都是从父母那里学来的。如果父母要求孩子不要欺骗别人,孩子很容易曲解为不要欺骗家人以外的人,对自己家人反而可以欺骗。因为事实证明,父母就是这样的。“再不乖,等爸爸回来,你就会被打得皮裂开来。”你看,妈妈又来了。

父母答应孩子的事情,有时并不容易做到。孩子却认为父母在欺骗,因而学得很快。孩子觉得自己的期待大多不能成为事实,证明父母经常骗人。现在父母又回过头来,教导孩子不要欺骗别人,岂不是真正的骗人?

要养成孩子诚实的习惯,最好的办法,是使他的好奇心获得满足。  任何正常的孩童,好奇心都很强。他所遭遇的事物,父母能不能够不厌其烦、诚实地告诉他?接受孩子的询问,给他合理的答案。父母这种诚实的态度,决定了孩子将来诚实的德性。父母应该注意孩子的每一个问题,并且在可能的范围内,尽量提供正确的答案。孩子在这一方面,不能获得满足,就会觉得大人在欺骗他。而一旦有这样的感觉,孩子就容易学会不诚实。有时父母告知孩子一些虚假的言语或者不实在的承诺,使孩子暂时安静下来或者达成了其他目的。但无论父母有什么用意,孩子都已经因此学会了不诚实。

在人生的实际生活当中,不骗人很不容易,但是不欺骗自己更加困难。因为到处都有不得不扯谎、隐瞒的必要,而孩子从小到大都很不容易避免不诚实的感觉,所以我们才建议,干脆坦白告诉孩子:不要骗自己!几千年来,我们一直传承这一句话:“居然连自己都骗,实在太不应该!”大家最好冷静想一想,是不是十分有道理!我们有时候不得不骗别人,如果搞到连自己都骗,大概已经完了,根本无药可救,这才是这句话真正的用意。

父母教导子女不要骗人,是家家户户都会做、也都在做的事情。然而一代又一代的人,却不知怎么都学会了骗人。原因当然很多,其中之一便是父母不可能不隐瞒某些事实,或者对孩子的问题答不出来,只好闪烁其词,采取拖延、含糊的策略。孩子年幼,分不清楚这些策略和欺骗不一样,便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欺骗。

古圣先贤真的抓住了根本,一直告诫我们不要骗自己。只有不骗自己的人,才不会欺骗别人。反过来说,欺骗别人其实等于骗自己。可见不骗自己,比不欺骗别人更难、更重要,也更为根本。父母教孩子不要骗人,反而得到适得其反的效果。不如直截了当,教导孩子千万不要欺骗自己,来得妥当而有效。

到底有没有欺骗别人?平心而论,只有自己明白。别人只能够相信或不相信,根本无法加以分辨。

孩子也常常扯谎,分析起来,大概有下列三大类:

第一,具有戏弄的性质,并使人相信有这么一回事。父母最好顺其自然,不要拆穿他。若是设法阻止,会使孩子变得鲁钝和平凡。戏弄也是一种游戏,只要不过分、不伤人就好。大人还偶尔为之,孩子当然也可以这样。

第二,出于隐瞒的需要,以便达成下述目的:

用来躲避惩罚。一说实话,就免不了遭受惩罚,说起来也是父母或老师给孩子造成的一种联想。孩子不得不如此,怎能怪他?最好是消除孩子受到处罚的恐惧心,才有可能鼓励他承认自己的过失,而不必隐瞒。

用来获取某些东西。坦白要求得不到,东拉西扯一番,却获得想要的东西。这也是平日从父母或老师那里学习得来的伎俩,有什么不对?如果要加以矫正,最好先使孩子明白,他的要求只要适当合理,加上他的表达方式诚实坦白,便能够如愿以偿。同时,还要孩子了解,如果他不诚实,采取扯谎的手段,不会得到任何东西,就算一时蒙混过去,被人察觉后更加不会有好结果。口头反复说明,加上实际行动的证明才有效。

第三,出于夸耀自己长处的动机。吹嘘自己,到了过分夸张的程度,好像是扯谎。父母应该先肯定孩子所夸耀的德性部分,再鼓励其提升能力,达到自己所期望的地步。如果孩子的同伴有这样的行为,父母也要随机教育,告诉孩子有这样的义勇正直,很值得学习。只要不断努力,真的有一天做到,便不算夸张,不是扯谎了。

我们常见一种场景:妈妈接电话,问清楚是王叔叔打来的。妈妈用手蒙着话筒,向爸爸传达:“王大有找你。”爸爸赶忙说:“告诉他我不在家。”妈妈若无其事地对着话筒说:“他刚刚还在,怎么一下子不见了,好像是出去了。”孩子从头到尾,听得清楚也看得明白。心里想“父母一直告诉我不能扯谎,自己却不断地欺骗”,然后领悟出“原来小孩子不行,大人就可以”的道理。希望早日长大,就可以心安理得地欺骗了。

怎么办?难道这些事情,有办法避开孩子?有这种念头的人脑海里同样存在“小孩不可以,大人可以扯谎”的不正确观念。王大有打电话来,就非接不可吗?如果这样的话,妈妈接电话的时候,为什么要问“请问是谁”?还不是为了过滤,让爸爸可以躲掉不想接的电话,爸爸不想接,当然有他的理由。在这么短暂的时间里,根本说不清楚,所以要妈妈回答“他现在不在家”。难道夫妻一场,连这种忙都不帮,一定要爸爸亲自接听?然后向对方说“我在家,只是不想接你的电话”,接着把电话挂掉。岂不是给孩子带来更不好的示范?还是有电话务必要接,就算在电话中挨骂、受诅咒也要接听?做人做到这么辛苦,为的是什么?

父母也不应该在拒听电话之后,一本正经地教训孩子:这是王叔叔做人太差,爸爸明明在家却不想接他的电话。因为如此一来,孩子的脑海里马上浮现王叔叔来访时和爸爸有说有笑的样子,更加认为,父母联手欺骗王叔叔,回头又联手欺骗自己的孩子。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不成为大骗子才怪。孩子不说话,心里头想的可多得很。

最好的办法是妈妈回了电话以后,笑着对爸爸说:“你明明在家,为什么不听王先生电话?”爸爸说:“平常我一定会接的,今天的情况比较特殊。因为他昨天晚上和我争执得很厉害,我说的都是真的,他偏偏不相信。一定是回家以后,又挨他爸爸的骂,恼羞成怒,才想打电话骂我。在这种情形下,你说我是接呢,还是不接?”妈妈接着说:“当然不接。要是我,我也不接。”爸爸趁势问妈妈:“那是我自己向他说不接呢,还是由你说比较好?”妈妈说:“那还用说,当然由我说比较婉转。你自己说,他一定气得痛骂你一顿,更划不来。”

这样一来一往,演好一场教养子女的大戏。既说明真正的用意,又告诉孩子,这样做并不是欺骗王叔叔,而是王叔叔自己不好,不应该在这种情况下还要打电话来惹人家生气,人家当然不接电话。



顺利跨越“四岁半墙”


孩子到了四岁,开始对支配自己的身体充满了信心。能跑善跳,双手能灵巧地做出各种动作。四岁半对孩子来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关卡,儿童教育家把它叫作“四岁半墙”。能够顺利跨越的孩子,身心大多正常。如果有什么缺陷,在跨越这道墙的时候,往往会发生困难。大多数孩子,在强烈的成长愿望下,都能顺利跨越。

跨越四岁半墙的孩子,表现出旺盛的冒险精神,开始向各种运动玩具挑战,荡秋千、跳绳、爬高架、钻洞,能够由单一活动扩展为整体协调的身体平衡动作。这种协调动作同样表现在绘画和手工活动中:孩子胸有成竹地画出很多东西,也能够运用材料和工具,制作有模有样的作品。将近五岁的时候,孩子明显地聪明起来,在日常生活中,几乎已经不需要大人的照料。开始认字,追着父母或大人问“这是什么字?”遇到会念的字,也会大声念出来。对日历和钟表也感兴趣,对自然知识的理解也出现惊人的进步。

近年来,大家非常注意幼儿智力发展早期化的问题。二十一世纪流行“知识经济”的观念,似乎我们的财富不再是脚底下的东西,而更注重于两个耳朵之间的脑力部分。于是提早学习、多元学习等言论,再加上快速学习的要求,弄得孩子获得很多信息,却不幸丧失了属于幼儿的体验。早期化教育对幼儿的内心世界究竟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值得大家重视。对每个孩子来说,由行为表现出来的才是他自己的世界。幼小的心灵对他自己的世界所产生的体验,无论显得多么微不足道,他都能够从这种体验中发挥能力,看到新的世界。如果有了这种体验以后,孩子产生了不同于过去的感觉,那么这种体验对孩子的发展一定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

父母最好明白,孩子有孩子的想法,而且因人而异,各有不同。我们没有理由批评一个五岁的孩子画出来的画并没有达到五岁应有的水平,因为孩子有权利按照他自己的规划去发展,用不着样样依据成人所订的标准。父母硬性要求,而又不留余地,当孩子的活动朝向意想不到的方向发展时,父母就会惊慌失措地强制孩子纳入自己所要求的轨道,使孩子丧失一次难得的接触新世界的机会。大人的揠苗助长,对孩子是很大的损害。譬如孩子把积木带到沙滩上,在那里“造山修路”,并且“引水成河”,玩得不亦乐乎,显得十分入神。这些体验,大人可能不以为意,随时命令孩子离开,或者顺手把积木抽走,使津津有味的孩子产生十分不愉快的感觉,长大以后所呈现的后遗症,才足以使父母伤心。

三到六岁的孩子以培养优良品德为主,其他不急于一时。多保存孩子的活泼本性,不失天真的孩子最可爱。父母尊重孩子的人格,亲子间保持和谐的关系,最好在家中布置一间游戏室,如果做不到,至少也要保留一个陪伴孩子游戏的空间。在真正接受学校教育之前,打好基础,做好应有的准备工作,对孩子而言,才是至关重要的事情。



第三节 六到十二岁接受基础教育

关心子女入学后的心理变化


六到十二岁,孩子接受国民基础教育,从自由自在的生活转向有规律的生活,成为孩子最大的生活变化。上过托儿所、幼儿园的孩子,虽然经历过规律的生活,但是幼教老师对于迟到、缺课,要求都比较宽松,所制定的规矩,执行时也不会严格,一句“还小嘛”,给了孩子很大的自由。当然,在那个阶段,这样做也是正确的。

小学一年级,对孩子和父母来说,都是一个新的开始。除了学校的规模大、一起游戏的同学多之外,那些高年级学生和成年的老师也引起孩子很大的紧张。

更重要的是,在记忆当中,游戏就是学习,而学习也就是游戏,两者根本分不开,也不需要区分。进入小学以后,游戏是游戏,学习是学习,两者开始分化,孩子缺乏这种心理准备,当然很不适应。父母如果不了解这种情况,一下子要孩子变成大人似的,要求他们学习时专心学习,等一下游戏时再来游戏,孩子反而认为妈妈变了,不像以前那么值得信任和依赖,亲爱的妈妈忽然间变得生疏、严格而不近人情,于是“坏妈妈”的念头自然兴起。表面上服从妈妈的指示,改变自己的行动,心里头一百个不高兴,严重时还会怀疑“妈妈是不是不爱我了”。这时亲子关系就出现负面的影响。

我们首先建议,不要采取高压的手段来逼迫孩子就范,不要用老师的权威来恐吓孩子,也不要用糖果、金钱来引诱孩子做功课或考出好成绩。这些都是父母常用的方式,对孩子的身心发展,都是相当有害的。

一年级的孩子,一只脚踏入儿童期,另外一只脚还没有离开幼儿期。早晨神气十足地挺胸抬头去上学,回到家里则缠着妈妈撒娇。这种矛盾的心理现象,父母不能嘲笑,也不必担心。孩子从学校回来,问问当天的情形,原本是人之常情,但如果孩子由于疲劳而不想说话时,就要让孩子休息一下,才是良好的亲子关系。否则穷追猛问,只会使孩子心里更加紧张,扭曲了原来可能顺适的成长过程。孩子并不理会父母的心情,他们不是为父母而成长。父母应该了解,对入学以后的孩子,父母的影响力会越来越小,同学、老师和电视的影响力反而会越来越强大。孩子逐渐从狭小的家庭走向更宽广的世界。放学回家,孩子情愿到室外去玩。如果父母为了方便,把孩子关在家里,电视就自然而然成为玩伴。

现代儿童和没有电视时代的儿童相比,不论想象力、创造力和忍耐力都大幅降低。原因是有了电视以后,用不着孩子动脑筋去设计、制作玩具。脑力和体力都不用,自然发展不起来。看电视也不必像看书那样,运用联想力去揣摩,场面不断地出现,到时候就有答案。这样的“电视儿童”,怎么可能聪明呢?

在犹太人家庭,每天晚上父亲都在看书,而不是看电视;母亲在孩子睡前,读一些伟人传记或者圣经故事,并且说明其中的道理。欧美家庭,大多规定孩子看电视的时间必须加以限制,所看的节目也要经过父母的筛选。不像我们这样,把电视安装起来,让各种节目侵入家庭,丝毫不加以防患,结果容易造成十分严重的问题。

想想看,父母看电视看得津津有味,却要求子女用功读书、好好做作业,孩子心里怎么想?会服气吗?会专心吗?父母希望子女好好读书,最好的办法莫过于以身作则:不要看电视,把时间用来陪伴孩子。在就学以前,就常读书给他们听,以培养其兴趣。儿童富于想象力,感受力也很强,因此所读的书,范围要广泛,种类要繁多,常常有变化,使孩子提高兴趣。上学以后,孩子自己能够阅读,父亲在旁边也一卷在握,乐在其中,碰到有趣的文字或者新鲜的报道,也可以和子女分享。子女耳濡目染,自然更有乐趣。准备一些儿童书刊,鼓励子女有心得时写出来。绝对不要认为孩子有吃有穿有用,父母就已经尽了责任,读书求学则是老师的事情,与父母无关。就算父母自己目不识丁,照样可以陪伴孩子读书,自己也趁机学一些,岂非更好?

父母不应该经常问起孩子的学业成绩,以免孩子产生偏差的观念,认为读书是为了考试。真正的读书兴趣,是为读书而读书,并不是为考试而读书。过分重视成绩,很可能断送了孩子的读书兴趣。当然,父母也不能高唱读书无用论,说什么“百无一用是书生”“书读得好又赚不到钱,还不如商人富有”这一类的话。不但父母不能说,听到子女说这种话的时候,还要加以说明:读书的目的,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金钱虽然重要,但是并非最重要的东西,智慧、品德、健康、合群,实在比赚钱更要紧。



子女智慧的发展不能完全交给老师


六到十二岁这个阶段,正是孩子发展智慧的黄金时期。父母最好和老师保持密切的联系,共同重视孩子的心理辅导,注意“五育”的均衡发展。低年级的学生,心目中的老师,可以说要数班主任老师所占的地位最高,最不容易为他人所取代。特别是一年级的班主任老师,如果凡事都亲自带头,一点也不轻松,从上课铃响就要在座位上坐好,整理好桌面,逐一具体指导学生,做学生的榜样,把课讲得很明白,与学生保持相同的速度,而且能够让学生获得适度的身体活动,相信学生长大成人以后,每当想起这位老师,都会衷心感谢老师为他们的成长所付出的巨大代价。

孩子和同学的相处情形,也要加以观察。愿意自己一个人玩的孩子,下课时情愿待在教室里,也不出去和大家一起玩。这时候父母最好反省,是不是平日怕孩子出去玩受欺负,又怕跟坏孩子在一起学坏了,结果才造成他这样孤独。不能强制孩子一定要出去跟大家一起玩,却应该找出根本原因,逐渐加以转化,使孩子合群。

上课时不能专心听课的学生很多,好像安静下来听课是一种痛苦的事情。父母首先回想一下孩子在家里是不是这样:刚写一两个字就跑到厨房,打开电冰箱看看有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吃;才翻开书本,又想起作业还没有做完。如果真的是这样,就要在低年级时,特别向老师说明,让老师多加注意加以改变。否则拖到中、高年级,不但同学讨厌,老师也会责骂,久而久之,孩子的性格也会古怪,不能合群。

孩子回家,告诉父母老师偏心,不喜欢他,或者无理处罚,十分不高兴。这时候父母既不可以站在老师的立场趁机教训孩子:“一定是你不好,还敢怪老师!”也不应该站在孩子这一边跟老师对抗,甚至攻击老师:“老师这样做,那还得了。我们去告他,叫他连老师都当不成!”其实孩子所需要的并不是这些。他在学校受到委屈,心理上不能平衡,需要的是父母的倾听,让他一吐心中的闷气。“真有这回事,难怪你会生气!”孩子逐渐平静下来,父母再表示同情,鼓励他想办法改变老师对他的态度。当孩子以实际行动换得老师的好印象时,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便随着增强了。



及早矫正子女的不良习惯


父母的爱不是用来宠坏孩子,而是用来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孩子都有与生俱来的恐惧感,包括恐惧黑暗、恐惧暴风雨、恐惧动物、恐惧水等,其中有一些是后天造成的。父母的责任是当孩子恐惧的时候,不要离开他的身边,并且帮助孩子克服已有的恐惧。不要取笑孩子,也不能强迫子女不要恐惧,更不可以利用孩子的恐惧感来恐吓他、威胁他。父母所恐惧的事物,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示出来。对犯罪事件的细节不要详加讨论,恐怖电影也不要在孩子面前放映。唯有安详快乐的家庭,充满爱心与谅解,才是避免恐惧和治疗恐惧症的最佳场所。

放学后孩子在哪里?做些什么?也是父母必须了解的事情。回家?家里有什么人?到亲戚家?能照顾得好吗?暂时在邻居家里?有谁可以做伴?不论如何,孩子觉得无聊时怎么办?遇到某种困难时如何解决?寂寞孤独和无聊,是许多儿童的心声,还有感到害怕、无助或紧张以及对父母企盼或思念的,又该怎么办?

四五岁的孩子通常只知道钱的存在,对钱的实质并不了解。知道钱可以用来买东西,但用钱的能力则尚未建立。六岁以后,比较具有数字的概念,对钱的多少和价值也逐渐明白。这时,配合上学以后的需要,父母可以开始给予零用钱。因为孩子在学校里,看见别的同学去小卖部,就会产生购买的欲望,如果身上没有钱,又不敢向父母开口,很可能会向父母骗钱或在学校偷窃。

孩子上学以前,父母应给其提供接触金钱的机会,培养一些数字的概念。有时候,给孩子一点钱,陪他到面包店,让他尝试着自己购买,当场进行机会教育。上学以后,多观察、多了解孩子在零用钱方面的需求以及学校的供应状况,再决定零用钱的数量,应该比较妥当。在小学低年级时,每两天或每星期给一次零用钱,以免丢掉或一次用完,养成不良的习惯;中、高年级时,再逐渐把时间拉长,增加零用钱的金额,并且利用机会和孩子讨论使用零用钱的方式和内容,以培养正确的金钱观念。

影响孩子行为的因素当中,奖励和惩罚具有重要的地位。奖励最有效的其实是赞赏,而最佳的赞赏则是关心。孩子拿成绩单给父母看,父母如果连看都不看一眼,孩子的心理得不到支持,认为再好的成绩也得不到父母的关心,很可能因此而不再努力。父母若是表示关心,口头给予鼓励:“比上次进步多了,下次再加油!”并不需要什么物质上的奖励,孩子便觉得满足。

随意的批评、不公平的惩罚以及不时的嘲笑,最容易伤害孩子的感情。  某一天孩子说出尖酸刻薄的话,父母一笑置之;下一次说同样的话,却遭受处罚。父母喜怒无常,孩子当然无所适从。父母最好检讨自己对子女的看法,如果心怀成见,便应该赶快纠正过来。因为父母的不愉快以及潜伏的怒气,孩子很容易察觉出来,父母的一举一动,无论微笑、呼吸、皱眉头,孩子都能够分辨出其中的喜、怒、哀、乐。父母的成见,如果不能及时纠正,孩子的个性将会变得十分消极。

俗语说“九子九条心”,子女的性格各不相同,不能采取同样的方式来管教。但是,无论如何,父母责骂孩子的次数多了,孩子就会产生这样的感觉:我是一个令人讨厌的小鬼,是一个不被喜欢的人,不是一个有价值的人。于是,自我价值感和自信心都会降低。在亲子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就是父母骂子女,子女害怕,躲开一些,避开父母,自认为总可以少惹事了吧!父母责骂,子女挨骂,双方面都不好受,何况彼此疏远,亲子关系怎么好得起来?亲子间的亲密关系十分重要,如果能够无话不谈,家庭必定相当美满,而且子女也一定乐观进取。

父母的倾听对子女非常重要。看到孩子考试的分数,不要马上做出批判。先听听孩子的说法,看看他有什么问题。必要时再向老师请教,共同找出困难所在。同时与孩子交换意见,一起解决问题。最要紧的,莫过于帮助孩子养成定时定所的读书习惯。认清孩子的个体差异,关心孩子好像关心自己一样才更有效。

父母免不了责骂孩子,只是千万不要过分。孩子做错了,把他叫到面前,先问他做错了没有。若是知道错误,问他以后要不要再犯,能不能注意改过。如不认错,就分析给他听,错在哪里,直到孩子明白为止。

凡事先听子女的意见,对父母非常有利,不但能够知道子女在想些什么,而且很可能听到自己想象不到的好意见。让子女先说,子女有较多思考的机会,脑筋更灵活,思维更敏捷,这才是最大的收获。对子女的话,要鼓励他,让他去实现,可以激励出自动自发的精神。

父母实在没有必要在子女面前表现得神气活现,好像无所不知,也无所不晓,否则将来子女长大了,同样在父母面前表现出相同的态度,到时候再来生气。不如趁着孩子还小的时候把他教养好,将来又孝顺又能干,可以为年老的父母分忧分劳,那该多好。

在小学阶段最重要的实在是心智的发展。  这种事情,完全委托学校的老师是靠不住的。从课本上“看到”一些东西,在课堂上“听到”一些东西,和自己亲身经历这些东西,基本上有很大的不同。心智发展最主要的活动并不是看到,也不是听到,应该是“思虑”,而不是“思考”,因为“考”和“虑”的不同,在于“无心”和“有心”。  父母带着子女到郊外去,告诉孩子这是梅花,那是桃花。孩子如果只是看到和听到,并不亲自靠近分辨它们的差异性,充其量只能获得知识,却不能开启心智。孩子思考怎样记住梅花和桃花,只动脑而不用心。思虑为什么叫梅花?为什么叫桃花?发现名称不过代表一种符号。怎样分辨这两种花?要从叶子、树干和花朵来区分,了解关系的建立和作用。可见有心无心,对心智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

父母留出一些时间,和子女共同生活,鼓励子女提出问题,父母不一定要有答案。一起到图书馆、公园、名胜古迹、山上、海边,合作寻找答案。父母耐心陪同孩子,养成孩子思虑的习惯,就可以逐渐放手。眼看着孩子不待父母督促,不需要父母陪伴,自己便自动自发,读书找资料,还会向全家人报告心得,那才是令人开心的好事情。看来这一段陪伴,至关重要,也十分值得。

趁早告诉子女:人类天生就有烦恼,但是烦恼再多,原因却只有一个。这唯一的原因,说起来非常简单,那就是对每件事都仅凭一时的感情来做决定性的判断。如果感情不轻易冲动,并且努力设法让自己冷静下来,用心思虑,收到事缓则圆的良好效果,各种烦恼,自然一扫而空。孩子有烦恼,骂他没有用,劝他也不一定听得进去,而是要不断提醒他,要根本治疗。只有做好自己的情绪管理,用理智来指导感情,一切都不药而愈。

儿子和女儿不一样。儿子越孤傲,越喜欢孤独;女儿一孤独,就有被疏远排斥的感觉。当女儿没有笑容,好像很寂寞的时候,便想办法带她出去走走,或者利用机会为她热闹一番,应该是十分必要的措施。

男女同权不同质,从小就如此。对待子女,固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