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曾仕强中国式管理全集 > 第五章 本事的内涵

第五章 本事的内涵



究竟什么叫做本事?

本事具有六种同等重要的内涵。



合理的态度,一切顾全大局

自主的觉醒,凡事都能够自动自发。



人际的技巧,既会做事又能兼顾做人

专业的技能,保证做好人又做好事。



自我的定位,站稳自己应有的立场:

合作的心理,在专业分工中朝向共同目标。



具备这六方面的素养到相当程度,

便是我们心目中有本事的人。



有本事的人,一定有能力。

有能力的人,并不一定有本事。



合理的态度与自主的觉醒


本事的内涵,主要包括合理的态度、自主的觉醒、人际的技巧、专业的技能、自我的定位以及合作的心理等六方面。我们先谈谈合理的态度和自主的觉醒。

员工各有不同的需要,也都希望能够获得满足。但是,你有你的需要,我也有我的需要,彼此不免有些冲突,更可能引起争执。这时大家必须顾全大局,在圆满中分是非,才能够适当化解冲突,避免争执。否则各自坚持,毫不让步,天天生活在你是我非、我对你错的气氛中,怎么能够好好做事?

每一个人都应该养成合理的态度,认清自己的见解未必全对,而他人的意见也未必皆错。凡事抱持“大家好商量”的心态,听听别人的说法,以集思广益(如图5-1)。

在圆满中分是非,并不是不分是非,也不是“官大学问就大”,一切依凭上级的是非;顾全大局,并不是只重和谐不重是非,也不是盲目相信上级的是非。每一个人都应该合理地坚持自己的意见,坚持的程度与自己的把握成正比,用结果来证明自己的判断,以维护自己的形象。

上级的指示不可以当面顶撞,惹得上级生气,甚至于恼羞成怒,对自己都十分不利。但是,这并不表示样样要听上级的,一切依循上级的指示而毫不怀疑。因为盲目顺从的结果,把自己造成上级心目中的奴才,对自己也相当不利。最好把听话与不听话合在一起想,也就是站在“不要顺”的立场来“顺”。上级的指示,合理的部分当然要顺从;不合理的部分不能够服从,以免造成恶果,反而牵累上级。但是,无论如何不应该当面、立即反应出来。最好隔一些时候,再妥善加以反应,使上级明白我们并非为反对而反对,而是为了整体利益才提出意见,这样上级才比较有面子,容易接受。

自主觉醒的人,希望自做主张。他不会盲目顺从,也不喜欢他人把一切都安排得妥妥当当,要他一成不变地去遵行。换句话说,他喜欢自己去寻找答案,也对自己找到的答案负责,以肯定自我的价值。

自主的员工,必须养成“自己做好计划、自己切实执行、自己严格评估”的习惯。凡事能够自动自发,而且有做得好的实力,才是真正自主的人。

有些人自恃“名校出身、名师指导,而自己又是高徒”,因而自视甚高,不听指挥,一切全凭自主,弄得同事无法合作,以致孤立无援。可见,自己力求改善,且从他人的眼中找到真正的自己,乃是自主的先决条件。他人放心让我自主,我才能够自主,这也是自主觉醒的一部分。

人之所以成为万物之灵,主要在于人具有自由意志,拥有高度自主性。人的尊严与高贵,实际上就表现在这里。人如果不能自主,处处要听命于他人,受上级的制约,说起来并不是愉快的事情。但是,人要自主,必须先做好自律,也就是自己把自己管好。

自主的人,不喜欢被管。既然如此,就应该用心规范自己,约束自己的行为,把自己管好。唯有十分自律的人,才有资格不接受他人的管束。自己管好自己,才能够责问他人凭什么管我?否则接受他人的管束,也是理所当然,不能够情绪化地加以抗拒。

愈能够自律的人,自主性愈高;不能够自律的人,盲目追求自主,势必引起大家的轻视与打压,反而更加不能自主。由自律而自主,还是要自己去努力(如图5-2)。

一般来说,本事就是做人的本领。每一个人都应该养成合理的态度,凡事保持“大家好商量”的心态,听听别人的说法,以集思广益。这是能够顾全大局的合理态度。

自主觉醒的人不会有盲目顺从,也不喜欢别人把一切都安排得妥妥当当,而喜欢自己去寻找答案,也对自己找到的答案负责,以肯定自我的价值。



人际的技巧与专业的技能


与人相处,绝对不可圆滑。因为圆滑的人,一切推、拖、拉,最后不了了之,不是和稀泥,就是令人厌恶。与人相处,要对人和谐力求圆通,在和谐中真正解决问题。

圆通的基础,即“将心比心”。凡事先想到别人的立场,肯定彼此都有相当的道理,然后互相尊重,找出合理解决之道。合理不是折中,而是此时此地最适合的办法。

中国人深知祸从口出的道理,人际关系的好坏,多半和说话有密切的关系。我们又知道“先说先死”的厉害,因此大家都不愿意先开口,万不得已先说,也会说一些含含糊糊的话,让对方摸不清楚。其实,我们只要有话让对方先说,如果让不过,便应该好好地说,相信对方也会拿出诚意,彼此善意地沟通。

一般人最大的错误,在“圆滑”与“圆通”之间把握不住分寸,以致圆通不成,反为圆滑所害。

从现象上观察,圆滑和圆通,都离不开推、拖、拉。凡是极端痛恨推、拖、拉的人,固然可以避免圆滑,却也十分不幸,无法获得圆通的神妙。不懂得圆通的道理,势必吃尽苦头,于是为求自保,不得不走上圆滑的道路。多少人走上这条歧途,却一辈子弄不清楚,真是非常冤枉。

其实,圆滑和圆通,不过是动机有所差异。为了把事情做好而用心推、拖、拉,很可能是圆通;若是为了推卸责任或拖延时间而盲目推、拖、拉,必定是圆滑。圆通的结果,大多把事情做好;圆滑的结果,大多人人埋怨。

人际的技巧,必须圆通而绝不圆滑,才能够获得和谐的结果。就算不能人人满意,也勉强可以接受(如图5-3)。

专业的技能,当然也十分重要。员工受过相当的教育,修习专业的课程,而且接受必要的训练,可以说具备专业的技能。

对于新进员工,应该重视其学历,具有什么学历,就给予与之相称的职位。但是,进入企业以后,便不应该再重视学历。这时候应该重视他的实际表现,以表现的优良与否,来决定他的晋升或调整。刚来时不了解他,只能依据他的学历来判断;进来之后已经有实际了解的机会,如果工作做不好,高学历也等于零。
善于吸取相关的经验,随时留意搜集有用的情报,并且具有接受挑战潜力的人,才是继续保持专业技能的可靠人才(如图5-4)。最好还要加上乐意迎接挑战的意志,因为有能力不想表现,等于没有能力;有能力适当表现,即为有效的能力。受到欢迎,能够合理地把能力表现出来,便是我们所说的有本事。

专业的技能十分重要,可惜不能如意地解决问题。这是我们常听到的抱怨,甚至因此而把责任推到他人身上,认为人不好,才使得专业技能失去功效。这种观念,不但不正确,而且会阻碍具有专业技能的人士的长进。因为专业技能尚须配合人际技巧,产生合理的态度,才能够获得充分的自主。能做事的人,如果不会做人,那么事情办不好,造成若干不必要的困扰,乃是意料中的事。

科技非常重要,但是科技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人性的需求,往往与科技背道而驰。有本事的人,除了拥有科技技能,还需要对人性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合乎人性要求的科技技能,远比单纯的专业技能要有效得多。

富于沟通力的人际技巧,必须圆通而绝不圆滑,才能够获得和谐的结果。

确保做好工作的专业技能也十分重要,如果能配合人际技巧,产生合理的态度,就能够获得充分的自主。



自我的定位与合作的心理


任何组织,必有其层级。员工自我定位,便是明白自己所处的地位,把自己的上下左右都看得清楚,知道如何做好配合。定位的工作,相当于找到自己立足的位置,在组织中定位,是与人合理配合的第一步。

一个人必须充分了解自己应尽的责任,然后有恪尽职守的决心,才能够说到做到,甚至先做后说,或者多做少说,真正用心把工作做好。有些人常抱怨没有人告诉他应该尽什么责任,我们倒要问问他:“为什么不会去问?”特别是中国人,常常是“你不问,我不好意思说”。所以,有诚意的员工,自己会去探讨有关的规定和往例,而不是坐等别人告诉他。先看看自己的工作职责表,再仔细想想,最后一条“其他”指的是什么,和其他同仁商量,应该可以知道自己到底应该做些什么。

恪尽自己的本分,容易陷入本位主义,必须心中有目标,而且愿意配合整体需求,才能够自动地调整自己的步伐,使自己在定位中具有灵活性,及时配合上下左右的动态。换句话说,先把自己的本分工作做好,却不能够因此而满足,还要随时腾出时间来,支持其他的同事(如图5-5)。

事实上,升迁快速的人,大多具备两个主要条件:

第一,本分工作做得很好,让上级十分放心。

第二,有余力可以支援其他同事,表示自己仍然可以承担更多、更重要的任务,当然具有升迁的优势。

自我定位,却不能限制自己。定位清楚,别人才明白主从的关系。不能少做事情,使同事心服;尽力支持他人,使上级安心地升迁。有本事的人,必能两面兼顾并重。

有组织还要具有组织力,才能发挥整体的力量,亦即把各人的分力结合成为众人的合力。

大家首先都应该认清:分工乃是必要的“罪恶”。对人性化管理而言,分工实在是相当违反人性的措施,它使得工作单调乏味,人变成一个小螺丝,似乎没有什么价值。然而,不分工无法专精,也很难快速地完成。分工如果为了合作就有价值、有意义;分工若是不能合作,或者妨害合作,便有待心理上的调整。

员工知道分工的目的,是在求密切合作,但还要觉悟,最好从自己做起。唯有每一个人都愿意知行合一,自己走出合作的第一步,他人才愿意配合。彼此配合,就是合作的开始。具有愿意与人合作的心理,是良好本事的一环(如图5-6)。

很多组织空有组织的形式,拥有组织的名义,实际上却产生不出有效的组织力。换句话说,只能够把各成员的身体,安排在不同的层级和职位上面,却始终无法把大家的心都紧密地拉在一起、绑在一起。

本位主义很重,不敢聘用有更高才能的人,或者成员都很有能力,却各有成见,整合不起来。这种情况,说起来就是缺乏组织力的症状。

组织的目的,在结合众人的力量,并且放心地聘用能力高超的人。各有所长,并能够充分合作,才能产生整体的合力。组织成员,先要在心理上有所准备——为了合作而分工,凡事站在整体的立场来考虑,不能够只顾及自己却不能与人密切配合。不论有多么高超的能力,配合度仍然是大家期待的重点。

了解自己在组织中的定位是与人合理配合的第一步。恪尽自己的职责,多做事情,让上级放心,让同事服气。

拥有愿意与人合作的心理,是走出与人合作的第一步,他人才愿意配合,彼此配合才能共同达成目标。



思考

1.你有顾全大局的心态与自主觉醒的意识吗?

*  *  *

2.日常工作中,人际的技巧与专业的技能你是否都具备?

*  *  *

3.你对自己的定位明确吗?你愿意与他人合作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