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曾仕强中国式管理全集 > 第四章 沟通的真谛

第四章 沟通的真谛



中国人沟通有三大特色,一是有话不一定说出来;二是说出来可能含含糊糊;三是就算说得相当肯定,也不一定是真的。

把三大特色连接起来:“有话不一定说,说得不清不楚,说得明白又不一定当真”,难怪常常把人气得死去活来。不过,中国人这样做,不见得完全没有道理。我们不妨把它仔细分析一下,把中国人这种“趋吉避凶”的作风,做一番合理的调整,以免大家越来越不明白,导致越来越难沟通的恶果。

中国人为求“立于不败之地”,一方面主张“事无不可对人言”,一方面则倡导“逢人只说三分话”。依据品管的概念,我们很容易了解,“事无不可对人言”如果是品管的上限,那么“逢人只说三分话”便是品管的下限。任何人沟通时站在“事无不可对人言”与“逢人只说三分话”的范围之内,权宜以求其通,十分安全。

“逢人只说三分话”是起点,一切条件合适的话,双方便可以加紧脚步,缩短彼此的距离,达到“事无不可对人言”的地步。万一条件不合,随时可以停留在安全限度内,确保立于不败之地。

三分话要说到不会死的程度,事实上唯有“说了等于没有说”,亦即“这三分还必须是比较不要紧的三分”,所以“不明言”常常是中国人用来点来点去的三分话。“点到为止”,不再多说的结果,常令人产生“为什么我说得这么清楚,他居然还听不明白”的感叹。

由于中国人擅长“不明言”,加上“中国话实在不容易听”,因此中国话常常不能用听的,却应该用“看”的。“看他说些什么”、“看他怎么说”,乃是中国人常用的法宝。站在不要听的立场来听,才不会一听就信,一听便倒霉。

中国人认为“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听话要用“心”,不可专门用“耳”,才是有心人。完全用耳朵听的人,很容易变成“耳朵轻”,亦即随便听信小话,反而被小道消息所蒙蔽,并不是好事情。

用心看,主要看两样东西:一是说话时脸部的表情,一是说话方式。前者往往比言语本身更能表达内心的动态,而后者则帮助我们揣摩他的心理,包括说话的速度、说话的音调、说话的节奏等等,都应该“诚恳地用心看他怎么说”,从而比较容易明白他的真正用意。

第一章“基本的理念”已经说过,中国人最不容易讨好,也害怕人家讨好。所以人与人沟通的时候,并不是“常常说一些好听的话”,也不主张“到处向人家说好话”。有许多人总以为中国人不重视制度,其实完全不是如此。中国人十分注重制度,因为凡事有制度可遵循,才用不着逢人就低声下气说好话。

说一些好听的话,是纯粹的“情”,事实上很难沟通,不容易达成预期的效果。站在制度的范围内说一些好听的话,才是“通情达理”,比较方便找到合理的协议,可见制度的重要,不容忽视。

有制度,却在执行时保留若干弹性,用来通情达理,看似不公平,实际上是“合理的不公平”,值得大家共同来追求。



三大特色


■个 案■

王五问李乙,“你脚痛不痛?”

李乙回答:“差不多。”

李乙看见王丙,问他:“吃过饭没有?”

王丙答道:“哪里像你那么好命?”

王丙指责龚丁说话不算数,并且拿出录音带要当面对质。

龚丁却毫不在意,指称录音机录错了,因为他已经改变主意,而录音带所录的,不过是改变主意前的意思。

■问 题■

1.中国人为什么喜欢见面不谈正经事,专门说一些看似没有用的话?

2.中国人答复人家的询问,为什么经常会出现含含糊糊的答案?

3.含含糊糊,除了保护自己不受伤害之外,还有什么样的功能?

4.为什么李乙问王丙吃过饭没有?王丙竟然回答:哪里有你那么好命?

5.中国人说过的话,有时候可以不算数,并且不认为自己缺乏诚信?

■答 案■

请先把您的高见简要写下来:

1.



2.



3.



4.



5.



■分 析■

1.中国人沟通行为的第一特色,表现在“见面不谈正经事,专门说一些没有用的话,只要触及主要论题,大家就没有意见。”因为在我们的脑海深处,蕴藏着一个牢不可破的观点,那就是“先说往往先死”。聪明的中国人,避免对主要论题先行发表意见,以免自己站在亮处,遭受四面八方纷至沓来的打击,对自己不利。

就中国人的思考态度而言,世间一切道理,几乎都是两两相对的。任何事件,都可能“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先说的人,如果扯来扯去,说成两面道理,人家便批评他乡愿,“抹壁双面光”,根本没有立场。若是说成片面道理,大家只要存心叫他好看,马上把另一面道理说出来,保准令他招架不住,既难过又难堪。

同时,中国人的主观取向相当明显。多数人不是自己没有意见,而是随时准备妥当,要迎合主管的意见,谁都知道“搭乘顺风船”,要方便、快捷、顺利得多。先说的人,除非十拿九稳,可以获得主管的大力支持,否则输的几率很大,何必冒此风险?

避免“先说先死”的唯一办法,恐怕就是,有本领“说到不死”。具有这种“怎么说都不会死”的人,当然可以有话便说,不但不怕先说,而且处处争着先说。但是这种人显然并不多见,所以大多数人,深知自己条件不够优厚,下跌的支撑点不够坚强,以至不愿意或者不敢先说。

还有一种“不怕先说先死”的人,反正人生不过几十寒暑,死就死了,20年后又是一条好汉。这种烈士性格的人,当然可以放心地先说。正反两方,总有一方会肯定他是勇敢的斗士。

大多数中国人,自问本领不足以“说到不死”,而又缺乏烈士型的刚毅性格,那怎么办呢?不说话大家会暗地里骂他阴险,身处“不可不说,不可乱说”的夹缝,中国人除了“开口专说十三天地外的话”,还有什么路可走?

现在有一些人,不知道是忘记“先说先死”,或是有意“我有话要说”,经常喜欢先说自己的意见,以至于争得面红耳赤,最后把自己的前途都说掉了,终日怨天尤人,又有何用?

2.中国人沟通行为的第二特色,表现在“答复人家的询问,如果情况不够明白、语意不够清楚,就会答得含含糊糊。”因为我们的警觉性奇高,而且“爱占小便宜、怕吃亏”。任何情况,如果“不知是利是害”,我们就喜欢用含含糊糊的回答,来趋利避害。

请问一位中国人:“你脚痛不痛?”他立即提高警觉:“为什么问这种问题?”然后告诉自己:“在弄不清楚答痛有利或者答不痛有利之前,最好含含糊糊地答以‘差不多’,为自己留下进退自如的余地。”于是他开口便答:“差不多。”心里好笑:“想用这种问题来害我?难道忘记了我是聪明的中国人?”当然他仍旧很诚恳地期待“到底要干什么?你最好说清楚一些,我也会十分合作地给你正确而明白的答案。”

3.中国人也擅长用含含糊糊的答语来表示内心的抗议,却能够兼顾和谐的人际关系,收到“抗议却不让对方没有面子”的效果。例如,询问一位美国人:“昨天下午三点钟到四点钟之间,你在做什么?”美国人可能直截了当地回答:“那是我的私事,请尊重我的隐私权,不要过问。”询问一位中国人同样的问题,其实他的心里,具有同样的想法,不过他不方便也不愿意直截了当地“有话直说”,却喜欢含含糊糊地回答:“昨天?没什么,好像没有做什么。”意思是“你怎么可以在此时此地当着这些人的面问我这个问题?要问也私下问,我可能会告诉你”,或者“你究竟想做什么,问我这种问题”。中国人的隐私权,是“可收可放”的,对自己有利的时候,何必斤斤计较于隐私权呢?

反过来说,中国人也常常运用一些含含糊糊的问题,来旁敲侧击,获得有利的情报。见面时请教对方:“吃饱了没有?”多半不是想请对方吃饭。既然与吃饭并无必然的关系,中国人为什么见面时喜欢问人家“吃饭了没有?”难道真的是农村生活单调,或者民以食为天吗?问一句“吃过饭没有?”当然和农业生活有关,却更深一层地具有探测对方“心情好不好”的功能。

中国人知道,要和人家沟通,最要紧的莫过于明白他此刻的心情是否有利于彼此的沟通。我们也知道,开门见山地请教对方:“你现在心情好不好,愿意不愿意和我进行意见交流?”不是得不到真实的答案,就是被大家笑死。于是,我们也配合生活上的需求,用“吃过饭没有”来取代“你此刻心情如何”,希望获得一些信息。

4.对方回答:“哪里像你那么好命?”我们便知道他此时心情不佳,不宜沟通。如果心平气和地回答:“刚刚吃过”或者“还早,我不习惯这么早用餐”,那么我们也就明白此时正是好时机,及早进行沟通。有些人认为自己正直,一切明说,结果处处伤人而不自知。说含含糊糊的话,未必表示不正直。只要秉持“我不扯谎,也不骗人,但是可以含含糊糊来保护自己和别人”的原则,正直而诚恳的人,照样可以运用含含糊糊的艺术来维护和谐的人际关系,并且达成有效沟通的目的。

5.中国人沟通行为的第三特色,表现在“承诺的事情可以不认账,说过的话可以不算数,甚至面不改色地否认”。因为我们最清楚“形势比人强”的道理,“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所以当时会承诺,如今情势改变,干脆不认账。我们也知道,白纸写黑字都可以涂改,何况空口说白话,有什么凭据?说过的话,就算用录音机录下来,我们都可以理直气壮的指称“录音机错了”,因为“我自己改变过来,录音带并没有跟着我改变,可见它只代表我以前的看法,并不代表我现在的观点。”

一提起这种特色,几乎所有的人,都恨得咬牙切齿。然而痛恨别人是一回事,自己会不会依样画葫芦,又是另外一回事。

当自己身处“众寡悬殊”的情境,纵然自己再对、再有理,只要公然说出异议,不是被多数压下去,便是被视为叛逆分子,说不定就这样白白被牺牲掉。有幸独排众议,而又居然脱颖而出,这一笔账也未必结清,所谓“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恐怕也包含这种情况在内。

于是,当众不表示意见,事后才强烈反对,或者当众表示支持,事后一概否认,便成为“权宜措施”的应变行为。站在自保的立场来看,应该是一目了然的。

■说 明■

中国人具有以上三大沟通特色,所以和中国人沟通相当困难。不过,徒然抱怨、指责,根本无济于事。我们必须依据中国人的沟通行为,寻找相应的对策,务求达成圆满沟通的效果。

针对中国人的第一沟通特色,我们必须“谨慎地说出第一句话,以诚恳的语气来使对方放心,了解我们不会采取敌对或者让对方没有面子的方式来进行沟通。”这样,对方才会逐渐放松,终于无话不说,顺畅地彼此交流。

第一句话就引起对方的戒心,使他觉得自己可能会吃亏,或者可能会没有面子,他就采取躲避的策略,躲不开的时候,也会且战且走。一旦对方想“溜”想“躲”,整个沟通的气氛不好,当然不可能获得圆满的结果。

正确的常态途径是:情势较好的人,先提出方向及大致的构想,然后让开一步,把空间腾出来,那些情势稍差的人,自然会说出各人的意见。情势较好的人,用“真诚听取”代替“咄咄逼人”,以“归纳众意”代替“我意已决”,比较容易顺畅而有效地沟通。

至于中国人的第二沟通特色,我们应该明白“中国话不是用听的,要用看的”,因而“不要专门听他的话”,却懂得兼顾“看他怎么说”。抓住中国人的“言外之意”,理解中国人含含糊糊的明确用意,才能够在含含糊糊的情况下获得清清楚楚的情报,并做出最合适的反应。

含含糊糊的背后,如果真有清清楚楚的用意,那么听不懂或者看不清的人,非但不可以指责对方,反而应该自己调整,用心体会含含糊糊的清清楚楚的结构,自然明白对方的本意。中国人常常取笑人家:“我说得这么清楚,他居然还听不懂。”我们追着问他:“既然他还听不懂,为什么你不可以说得再清楚一些?”这时候中国人会如此回答:“我不敢说得更清楚了,因为他会受不了!”人家担心我们受不了,我们却丝毫不领情,责怪他说得不够清楚,岂不是辜负好人心?

作为一个中国人,最好努力培养自己的聆听能力。若是话都不会听,怎么能够达成圆满的沟通?对方说得太明白,我们就恼羞成怒;对方说得含糊,我们便怪他不够清楚。这种“只知道怨责别人,不知道自我检讨”的态度,根本不正确,不值得鼓励。

要破解中国人的第三沟通特色,说起来也很简单,只要一切求合理,不以多数压制少数,不用强势欺凌弱者,承诺的人,就没有必要事后反悔,也就不至于不认账。

大丈夫能屈能伸,中国人的“屈伸性格”是天下闻名的。情况不利时,暂时委屈一下,等待时机转好,有利于我时,才能伸就伸,尽雪前耻,请问这有什么不对?

面对这样的大丈夫,我们最好不要无理要求,亦即不让他觉得受到委屈,那么他就没有事后伸张的必要。中国人主张设身处地,便是替对方想一想,有没有委屈、吃亏?实际上任何沟通,都必须双方退让一些,委曲才能求全。然而,压迫对方接受委屈,对方强自忍受,事后必定大力反弹,以致片面毁约,都在所不惜。如果采取“尽量不让对方吃亏”的态度,对方自愿吃一点亏,反而容易有效达成协议。所以不必怪人家说话不算数,却应该力求自己合理善待人家。

■要 则■

1.中国人的沟通行为必须共同遵照“互相尊重,彼此承认对方各有50%的道理”,然后“让情势比较不利的一方,先申述自己的意见”,情势比较有利的人,公正地给予“合理的建议”,双方才有圆满沟通的可能。
2.大家都“站在法的范围内,各自衡情论理”,以情为先,彼此尊重对方的意见,寻求合理的解决。实在无法达成协议,不得已才翻脸无情,依法执行。那是沟通破裂的权宜措施,因为以后会愈闹愈僵,终至难以收拾。

3.凡是听不懂中国人的话、看不懂中国人行为的人,对中国人的沟通行为,都可能产生莫名的厌恶,甚至引起相当程度的反感,认为口口声声仁义道德,实际上却是既不诚恳,也缺乏应有的礼貌。我们应该深一层了解中国人的真正用意,一方面调整自己的态度,一方面了解对方的苦衷,以促进良好的沟通。

■心 得■

现在请将您的高见写在下面:

1.



2.



3.



上下界限


■个 案■

王甲正在说明他对A供应商的看法,他说:“我对A厂并没有什么深入的了解,只是觉得这么多年来的交往,没有出什么差错,已经相当不容易。”

大家走开以后,王甲单独面对采购部李经理时,却完全改口,指称:“我对A厂十分了解,他们的财务很困难,品质也不稳定,最好改向其他厂商采购,比较安全。”

后来李经理从别人口中,得知王甲在不同场合,所说的话似乎前后矛盾,便不客气地请问王甲:“你对A厂的了解,到底有多深入?”王甲说:“对其他的人,我不方便说,因为很可能会得罪人。但是对李经理不敢隐瞒,特别是牵涉到采购这种十分重要的事情,我当然不能不说实话,我真的十分了解。”

■问 题■

1.中国人为什么普遍擅长同一个人对同一事件,说出两种互相矛盾的话来?

2.人与人之间,到底应该“事无不可对人言”,还是“逢人只说三分话”?

3.人不对,要如何沟通?时不对,又该如何?

4.能不能将“事无不可对人言”和“逢人只说三分话”这两句彼此矛盾的话,合起来用得恰到好处?

5.这两句话,各有什么样的利弊?

■答 案■

请先把您的高见简要写下来:

1.



2.



3.



4.



5.



■分 析■

1.中国人之所以能够“立于不败之地”,主要在“同时说出两种互相矛盾的话”,使人找不到攻击点,无法击中要害。

我们主张“事无不可对人言”,理由是“大丈夫敢作敢当”,既然敢做,就不必怕人家知道。何况“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根本不可能长久隐瞒,把事实说出来,又有何妨?

然而,我们又主张“逢人只说三分话”,原因是“人心隔肚皮,知人知面不知心”,对人提防一些,总是没有错的。这三分还必须是不要紧的三分,所以说了几乎等于没有说,这样,才能够避免“祸从口出”,做一个“通达世故”的人。

看不懂的人,又要发牢骚了。如果“事无不可对人言”,怎么可以“逢人只说三分话”?如果“逢人只说三分话”,又怎么能够“事无不可对人言”?这不但是矛盾,简直就是信口胡说。

2.想一想“品管”的道理,便不难体会这两句矛盾的话,正好是品管的上下限。有些人指称中国人缺乏品管意识,那才真是胡说乱讲。

为了确保沟通的品质,我们分别设定它的上下限。“事无不可对人言”是“上限”,而“逢人只说三分话”应该是“下限”。

沟通的最高境界,是“充分交换意见”,必须双方都抱持“事无不可对人言”的态度,才能够圆满达成。但是,事无不可对人言,绝对不等于“一切都要说出来,丝毫没有保留。”所以尽管“事无可不对人言”,还是要注意下限“逢人只说三分话”。凡是“不必说的,说了反而增加困扰”、“不该说的,说了反而阻碍沟通”,当然不必说也不应该说。“无不可”的含义是“一切都可”,包括“可以不说”。并不是不可以说,而是可以不说。

不必说不表示不诚实,因为我们并没有欺骗,也没有扭曲事实,只是某些部分不说,并没有影响到沟通的品质,甚至可以提升沟通的效果。

例如,双方进行商务谈判,其中牵涉到海运问题,恰巧我方对海运具有丰富的经验,请问“可不可以谈”呢?答案固然是“无不可”,却显然偏向于“不必说”。因为对方如果不喜欢听,或者认为浪费时间而不愿意听,我们径自岔开,陈述自己的海运经验,是不是不恰当?会不会令人不愉快?

有些人喜欢在沟通进行中,把话题转向自己的私事,弄得大家啼笑皆非;或者一有机会,就吹嘘自己如何有办法,惹得大家无名火起,实在都是不重视沟通品质的管制,显出自己缺乏自我控制的素养。

不应该说也不表示狡猾,因为事实是这样没有错,但是牵涉到某些人的隐私,或者可能引起若干情绪上的不良反应,这就不应该说。不应该说而说,是一种“失言”。不应该说而不说,实际上是良好的修养,也是一种沟通的诚意表现。

3.沟通必须注意“人”、“时”、“地”的配合,“人”不对,不应该说,说了反而惹是生非,增加沟通的困难。“时”不对,不应该说,这时候虽然得人,却由于他正在闹情绪,或者心不在焉,说了不但白说,还可能产生意料之外的后遗症,当然不应该说。得人、得时,而不在合适的地点或场合,还是不应该说。他本来情绪很好,也乐意和我们沟通,不料我们一说出口,当前的地点正好勾起他的怨恨或惆怅,如何是好?有时候因为第三者在场,也会引起他的不满,认为我们蓄意在第三者面前提起此事,简直存心出他的洋相。

人不对,说三分话已属太多,哪里能够事无不可对人言?人找对了,在畅谈之前,先说三分话,试探一下他的反应如何?或许我们看错人,这时候反应欠佳,还可以免掉一场大祸,幸亏我们只说了不要紧的三分。

人找对了,说三分话的效果也不错,彼此不约而同,看看地点或场合对不对?如果没有问题,恳切地谈下去。若是有些不便,易地长谈,那才是双方有默契的表现。

4.沟通的时候,以“逢人只说三分话”做投石问路式的探测,不断调整,务求达到“事无不可对人言”的境界,这正是体现沟通品质的具体做法。

逢人只说三分话,既然属于沟通的下限。那么,这三分当然不应该触及重要的部分。关于这一点,双方必须有所共识,才不会引起误解。把优良的品质看成劣等,岂不冤枉?

首先,逢人只说三分话的人,保密性较高,一见面就把重点不分青红皂白地直泻出来,会不会令人想起“口无遮拦”这一句话?等到发现不应该说时,已经纸包不住火,想打住也无济于事了。

其次,逢人只说三分话是一种良好的职业道德。我们把金钱存在他那里,委托他代为保管生息。他毫不保留地说出来,请问职业道德何在?无意间闯出大祸又该如何?

5.逢人只说三分话才不致招来祸害。自己身怀巨款,却毫不在意地说出来。万一遇到谋财的歹人,请问值不值得?那时候才想起逢人只说三分话,恐怕已经来不及了。就算侥幸财去人安,大概也会抱憾良久吧!

事无不可对人言,是指所作所为,十分坦然。但是十分坦然的事,照样见仁见智,并不是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或场合,都可以公开宣示的。

逢人只说三分话,如果是存心隐瞒,甚至歪曲事实,当然不是正当的行为。若是为了安全,为了有效沟通,非但不错,而且值得遵行。

■说 明■

为了保证沟通的良好品质,我们最好具备下述三种正常的心态:

第一,彼此都从“逢人只说三分话”起步。进行顺利的话,可以双方加紧脚步,以缩短沟通的时间而争取时效。双方都要摒弃“讨厌对方见面只说三分话”,更不可以“自己只说三分话,却希望对方不说三分话”,存心叫对方上当吃亏。

第二,彼此都认真检讨“人”、“时”、“地”能不能配合,并且在肯定“人”不对时机警地打住,而在“人”对“时”不对时,另候良机,或者改变自己以符合对方的需求,共同审视“地”的因素,迅速决定“就地沟通”或“易地再谈”。这种调适,有赖于双方的互动,往往不是单方面所能够全部掌握的。

大家有此共识,知道良好沟通必须双方具有调适的诚意,那么互相退让以求适应,应该是轻而易举,而且也确实可以保证效果良好。

第三,彼此都要抓住重点,避免节外生枝。既然经过“逢人只说三分话”的尝试,证实彼此都找对了人,而且双方都有诚意,把时间、地点或场合很快调整过来,就应该“事无不可对人言”,直接把重点逐一沟通。但是,“事无不可对人言”既然是沟通的上限,也就告诫我们适可而止,不能够一路宣泄下去,徒然节外生枝,又生出一大堆问题,反而不利于沟通。

“三分话”要找到大家都能够接受的,事实上除了“说了等于没有说”的“废话”外,恐怕很难找到合适的话题。大家心理上排斥废话,看不起说废话的人,说废话时心里便不自在,于是干脆不说,而又无话可说,才演变成为今日到处可见的“要么相应不理”、“要么亲密无比”的两极现象,根本无法沟通。

相应不理是因为你不能说废话,而我也不愿意说废话,但是要紧的话又不能说,那怎么办呢?不说话就算了,大家都不知道说些什么才好,慢慢形成可怕的“疏离感”。

亲密无比的永远是同伙人或存心讨好的一群,他们不适合讨论,因为说出来的话是一致的。他们容不下不同意见的其他人,而又不愿意用“说废话”来尝试沟通,所以也无法和其他人沟通。

真正具有沟通力的人,应该站在“相应不理”和“亲密无比”的中间。以“事无不可对人言”来化解“相应不理”的尴尬与无礼,然后拿“逢人只说三分话”来节制“亲密无比”的盲目顺从与存心和稀泥。

凡事“过”与“不及”,都不合理。见面不说一些应酬话,说什么呢?见面仅说应酬话还能够说什么呢?善于沟通的人,最好明白应酬话只是“逢人只说三分话”的试探行为,如何再进一步而又安全无碍,才是值得用心的课题。中国人由“逢人只说三分话”到“事无不可对人言”的历程,可长可短,重要的因素,悉在“情”的交流,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一点都不虚假。

交浅不言深,交情不够,最忌单刀直入、开门见山。但是,当够交情的时候,还不直说,那就很可能“失人”,平白失掉了辛辛苦苦培养得来的朋友。

实施的原则,十分简单,便是“站在不要说的立场来说”,以免乱说,以免说得伤人或害己,才能确保品质,说得恰到好处。中国人为了“不可不说,不可乱说”,着实煞费苦心,先想“不说可以不可以”?再思考“怎么说才能兼顾沟通的上下限”?这是品管的良好态度。

■要 则■

1.中国人喜欢同时说两句互相矛盾的话,但是嘴巴只能说出其中的一句,另外那一句便只好放在腹中。会听话的人,必须同时把这两句听出来,合起来想才不会出差错。

2.通常说出来的那一句话,大抵当做参考。而听不见、藏在说话者腹中的那一句,才是真心话,要特别小心。当然,有时候刚好相反,必须自己用心斟酌。

3.两句互相矛盾的话,如果把它当做品管的上下限看待,可以保证沟通的品质,合乎要求的标准,就是“无过”与“不及”,比较容易掌握到合理的地步。

■心 得■

现在请将您的高见写在下面:

1.



2.



3.



要用看的


■个 案■

王某向总经理报告:“刘老板送我1万元红包,我没有收。告诉他只要价格实在、品质合乎标准、如期交货,我们一定会购买他的零件,用不着讲究这一套礼数。”王某年轻又诚恳,末了又特别请示:“我这样做,不知道对不对?”

总经理拍拍他的肩膀,欣慰地告诉他,这样做很对。一个人廉洁自持,不贪非分之财,显得格外清新可爱。从此总经理对王某更加器重,把采购工作交给他,也觉得相当放心。

李某也向总经理报告:“朱老板送我1.5万元,我当然拒收。像朱老板这样的人,我们以后还是少跟他来往为妙。”

总经理笑笑,说:“不收他的红包就是了,何必拒绝往来呢?”

■问 题■

1.很多人老觉得中国人没有一定的标准,似乎爱怎样便怎样,根本没有一套共同遵循的游戏规则。像总经理这样,对王某是一种说法,对李某又是另外一种观点,究竟对不对?

2.为什么中国人常常喜欢“看”他怎么说,却很少要求“听”他说什么?难道话是用“看”的,而不是用“听”的?

3.要“看”他说什么,究竟怎样才能“看”得明白?

4.说话的表情,可以看出说话者的心理吗?

5.总经理这样判断,安全吗?会不会因为误判而造成后遗症?

■答 案■

请先把您的高见简要写下来:

1.



2.



3.


4.



5.



■分 析■

1.如果请问总经理,是不是因为王某的报告和李某不一样,就断定王某是真实的,而李某则很可能是编造的。总经理大概会如此回答:“那倒也未必!”

王某的报告,有两种可能性。一种是真实,刘老板真的送给他10000元,而他也据实向总经理报告。另一种则是虚构的,刘老板并未送任何红包,王某编造这个故事,目的在表明自己的诚实可靠,使总经理更加相信他,放心让他承办采购的业务。

李某的报告,同样有这两种可能性。只是他和王某不同,在报告朱老板送礼之外,更提出不跟朱老板往来的建议。

总经理是不是听到李某不跟朱老板继续往来,才表示这种事用不着看得太严重?总经理的答案,想必也是:“那倒也未必!”

那就怪了!既不是从听到的话来判断,又不是对人有成见,总经理所依凭的,究竟是什么?总经理说:“我也不知道。”他并非客气,而是行而不知,真的不明白自己何以如此。

我们可以替他找到答案,总经理的决定,是“看”出来的,不是“听”出来的。

2.中国人常说:“看他怎么说”,很少说“听他怎么说”。话怎么用“看”,而不用“听”的?这当中确实有一些奥妙。

“这种话你也会听?”因为话可以胡乱说,不可以随便听。有些人一听就相信,结果常常上当吃亏,就算怨天尤人,又有何用?

话不能听的意思,并不是所有的话都不要听,却应该遵照中国人的行为总则,从“不”开始。也就是“站在不要听的立场来听”,才不会乱听,以至一听就倒霉,才能够听得恰到好处,而不吃亏。中国人不太听话,原来相当有道理。只是千万不可以过分,否则什么话都不听,变成“站在不要听的立场来不听”,那就是“为反对而反对”,不但倒霉,而且结果往往吃大亏。

完全不听不好,完全听也不好。中国人用“看”来辅助,所以说“看他怎么说”。这样一来,既听他的话,又看他说话的样子,综合判断,才可以决定信或不信。

事实上,西方人也有类似的主张。认为人的行为比语言更能说明内心的动机,“我们有时候根本听不清楚对方嘴上所说的话,因为他的行为说得太大声了!”

西方人的行为多半比较明显,甚至到了夸张的地步。希望从他们的行为来判断,似乎还容易一些。中国人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很快就能够看出西方人在玩什么把戏,一方面固然是中国人聪明,另一方面则是西方人的行为容易看得清楚。

中国人一向注意隐藏自己,使对方摸不清自己的动向,以求立于不败之地。我们的行为比较含蓄而不容易掌握,因此特别要“看”重于“听”,亦即“看他说什么”比“听他说什么”更为重要。

3.怎样“看”呢?主要看两种表情,一是说话时脸部的表情,一是说话方式。

脸部的表情往往比言语更能表达内心的动态,但是想从脸部的表情看出对方的心理,实际上并不简单。最要紧的,是看他的眼睛。人类五官之中,眼睛是最敏锐也最诚实的一种感官。《孟子·离娄篇》说:“观察人的邪正,没有比观察他的眼珠更好的了。眼珠不能遮掩他的恶念,心念正,眼珠就明亮,心念不正,眼珠就昏昧。听了他的话,再看他的眼珠,人的邪正,哪里隐藏得住呢?”

视线的移动,也是很好的线索。说话时有没有隐瞒,男女的表情有些不同,男性会不敢正视,女性却反而凝视对方。

脸部的肌肉,特别是眼睛和嘴巴周围的表情,更明显地表现出说话的本意。一般说来,欢喜的时候,我们会下眼睑上扬,眼角显露皱纹,并且张开嘴巴,露出上面的牙齿,嘴唇向后方伸展,上唇扬起,甚至下颚有些颤抖。愤怒的时候,我们会眼睛睁大,两眉聚拢,鼻翼扩张,嘴巴拉长拉宽,露出下面的牙齿,并且嘴唇两角下垂,使劲向前凸出下颚。悲哀的时候,我们会部分或全部闭上眼睛,两眉聚拢下垂,鼻变得细长,嘴巴张开弯曲,而且嘴唇两角下垂,甚至下嘴唇有些颤抖。恐惧的时候,我们会眼睛张大,眉毛上扬,鼻翼扩张,嘴巴张开,嘴唇两角下垂,下颚则完全固定。而厌恶的时候,我们也会眼睛比平常稍细,双眉微皱,鼻翼向两旁扩张,嘴巴上扬,而且嘴唇两角下垂,下唇凸出,甚至下颚也上扬起来。

上司同样说一句:“你看着办吧!”部属如果不看他的表情,谁敢断定他究竟是什么意思?愤怒的表情,表示“我希望你提高警觉,顺着办比较好”;厌恶的表情,表示“反正没有希望,你自己看着办就算了”;高兴的表情,表示“你的意见很好,看情况自己处置就是”;悲哀的表情,表示“事到如今,一切都已完蛋,你看着办吧,反正没有什么差别”;而恐惧的表情,则可能表示“事情危急,你比较清楚,用心看着办,因为我也不敢做什么决定”。

4.说话时的表情,可以看出他的心理。我们和别人在电话中交谈,虽然不是面对面,看不见对方脸部的表情,但是我们也能够从对方的语调中,想象出对方的心情,正是此理。

首先要注意说话的速度。如果知道某人平日的说话速度,那么他突然慢下来,就表示他心中怀有不满,若是忽然加快,可能在说谎,或者心中怀有愧疚。

平常沉默寡言的人,忽然话多起来,并且显得很不自然,那么,他的心中多半隐藏着某些秘密。

其次,要留意说话的音调。一般人说谎时,由于害怕事情被揭穿,音调会不由自主地提高。同时,为了反对他人的意见,也可能提高自己的音调。

再说,说话的节奏也很重要。具有信心时,节奏比较顺畅;缺乏自信时,常常会话说到一半,就张口结舌,打住了。如果提早做结论,便是恐怕对方提出反驳。李某向总经理报告朱老板送红包,又提出以后拒绝往来的结论,很可能要造成总经理除此之外,别无选择的错觉。

喜欢复诵说话者的言辞,表示自己一直在注意听;一边听话一边点头,表示全神贯注,心无旁骛。自问自答的人,多半相当顽固;既不肯定又不否定的人,往往具有神经质。

5.总经理的判断,当然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正确的判断,不会看错人;另一种则是误判,看错人,甚至冤枉好人。

要做出这一类的判断,最好提醒自己:每一个人的观念都不太一样,必须平日多做沟通,促进了解,把对方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摸清楚,然后再来评断,通常比较正确。否则把坏人当成好人,将好人看成坏人,不但总经理自己吃亏,而且会引起组织成员的不安,影响到整体的发展。

■说 明■

中国人的警觉性普遍很高,因此有人怀疑脸部的表情可以隐藏起来,而说话方式的表情也可以作假。至少中国人对眼睛的故意麻木,没有表情,乃是众所周知的事。老于世故的人,很难从他的眼睛看出任何表征。所以若非经过多次观察,最好不要轻率地加以判断。

我们常说:“人是旧的好”,便是旧人相处得久,一切习惯都大致明白,比较容易看出变化,也就比较放心。新人相处不久,彼此互不了解,要看他怎么说,事实上和听他怎么说同样困难。

尤其是中国人喜欢逢人只说三分话,有时这三分还是比较不重要的部分,那就更加不容易捉摸了。不过我们最好明白,中国人一向主张“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所以“事无不可对人言”,他之所以“逢人只说三分话”,并不想欺骗,也不想隐瞒,而是“可以不说就不说,不应该说更不可说”,以免“先说先死”,说起来并无不对。我们不必责怪他,事实上责怪他也没有用。只有以诚恳态度对他,让他觉得“这个人可以说实话”,他就会“事无不可对人言”地一五一十说得明白清楚了。

可见听他说什么,以及看他怎么说,都要以“诚”为本。待之以诚,对方说什么,我们都比较可以相信。出之以不诚,对方同样会觉察,因而也以不诚待我,这时无论如何善于“听”话,精于“看”话,恐怕也难逃被骗的厄运,所以我们最好采取“诚恳地看他怎么说”的态度。

听什么?听那一句听得见的,已经发出声音的话。这一句话的目的,通常只能够当参考用,所以不必多听,也不能尽信。

看什么?看那一句听不见的,并且没有发出声音,也就是根本没有说出来的话。通常摆在腹中,比较可靠。

■要 则■

1.听那一句听得见的话,赶快看另外一句听不见的话,把两句话合在一起想,寻找出合理点,然后做出反应,通常比较妥当。

2.听话比较容易,所以太听话就会被当做奴才。看出那一句没有说出来的话,称为揣测,比较困难。看得准的人,大家都很佩服,成为会听话的人士。

3.过分喜欢猜测,容易掉入圆滑、狡诈的陷阱,必须特别谨慎。猜测到合理的地步,才有资格成为正人君子。不能不猜测,因为防人之心不可无。不可以过分猜测,因为害人之心不可有。

■心 得■

现在请将您的高见写在下面:

1.



2.



3.



不说好话


■个 案■

公司规定,去国外出差可以预借出差旅费,用意在减少员工垫付的费用,乃是一种安人的良好措施。

王君好不容易盼到有一次出差去美国的机会,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小心翼翼地请教可以借支的金额,办好手续,拿着预借的新台币,结汇成花旗银行的美金旅行支票,真是满怀感激,忍不住心里高呼:公司万岁,老板万福!

如期返回公司,一方面写报告,一方面谈观感,却也不忘记结报出差费用,扣除前借,还有一些剩余,请三五同事上小馆子,趁机吹嘘一些报告写不出来的见闻,亦是人生一大快事。

李某身居要职,经常海内外飞来飞去,除非像南、北极或者太空这一类公司业务达不到的地点,否则出差国外,并不新鲜,也就显得平淡无奇。他交代助理办理预借手续,回来后却迟迟不把开支的单据拿出来,使得助理无从代办结报,他自己又天天忙碌,以致一拖再拖。财务部门看到他有借支无结算,实在头疼。

眼看着日子一天一天过去,李某的出差旅费,却是有借无还。尽管财务部门三番两次地好言相催,总是一句“忙啊!忙得没有时间”,就这样拖下去,好像永远没有结局。

类似的情况,实在屡见不鲜。要借用的时候,客气得很,归还时似乎你急他不急,再三催促,有时还显得颇不耐烦。一般说来,愈是高阶或者要职,愈有这种倾向。说他有意利用特权,一定满口否认。完全没有特权的念头,好像并不可能。

■问 题■

1.这一类的事宜,是管理问题吗?中国人的社会,重不重视制度呢?

2.公司为什么规定国外出差可以预借差旅费?同样的规定,对王君和李某为什么产生不一样的后果?

3.一切制度都应该定得十分周密吗?做得到吗?

4.公司刚成立,或者刚开始遭遇到国外出差的事宜,要不要同时明定借支出差旅费和逾期不结报的扣抵办法呢?

5.实在无法沟通时,财务部门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逾期不结报的问题?

■答 案■

请先把您的高见简要写下来:

1.



2.



3.



4.



5.



■分 析■

1.严格说起来,这一类的事宜,不应该属于“管理”问题,应该更明确地归入“制度”问题。但是制度也是管理的一大要项,所以说是管理问题,亦无不可。

有人认为中国式管理似乎不重视制度,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凡是管理,不可能没有制度。不过中国式管理,明白“管理不可以无制度,然而制度化的管理却不是良好的管理”。因为有许多地方,不能切合人性的需求,也就无法达到人性化管理的效果。

2.公司规定,国外出差可以预借出差旅费。我们不难了解,预借的理由是奉派因公赴国外地区出差,而预支的金额,则依据出差的地区和期间,给予概略的估算,规定可以预借的数额。这样的规定,对王君来说,已经十分完备。他依照规定借支,又很快结报出差旅费。王君和财务部门都觉得方便而且愉快,似乎没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

然而,对李某而言,这样的规定就显得软弱无力。他要借支出差旅费,相当方便。财务部门要他结报出差旅费,必须常常说好话,实在非常不合理。

财务部门能做些什么呢?催他,他不理。扣他的薪资,又苦于依法无据。向上级报告,未免小题大做,同时也表现自己无能,连催促结报出差旅费这等小事都做不好。当面或者打电话骂他,万一他恼羞成怒,反骂过来,大家会不会支持财务部门,也是未定之数。算来算去,只剩下一条路可走,那就是“说好话”。几番拜托,请求都不能奏效,又将如何?

假若当时规定,出差后一个星期或者10天以内,必须申报出差旅费。若是逾期不报,财务部门可以径自从出差人的薪资款项中扣抵,一个月扣不完,连续扣几个月,扣完为止。金额大的,甚至还可以加扣利息。那么,财务单位有法可依,就用不着说好话了。

3.制度周严,可以减少很多管理上的麻烦,增强很多管理上的效果。但是,并不表示,一切制度都要订得十分周密,才能够拿出来实施。因为这不但不可能,而且也会产生某些反教育的效果。

公司刚刚成立,就抄来一大堆制度,根本缺乏实质意义。例如公司的出差事宜,若是完全限于国内地区,出差规定中,却明定出差国外的种种办法,请问会不会引起大家的怀疑,究竟是为谁而定的?会不会有人引用有关出差国外的办法,提出国外出差的申请呢?

没有事实的需要,凭空创立制度,是不是妥当?如果拿“前瞻性”做借口,那么我们要不要将有关出差月球的条文也列入现有的制度中?可见前瞻性的“前”,并不是没有限制的一味向前。

公司内只有老板一个人需要出国考察或推展商务,有没有必要列入制度?还是当做个案处理比较好?假若列入制度,大家会不会认为“原来是为老板而定,难怪那么优厚!”会不会有人想要攀比,不获批准就背后议论纷纷?

这时候固然有此需要,却显然只限于特定的人,甚至有意限制在特定的少数人,我们多半会专案办理,不使其大肆张扬,以免节外生枝。制度一方面要符合实际的需要,一方面也应该考虑必要的用意。专案办理的用意,很明显的就是不希望把它变成通例。

凡事有了开端,等于面前出现了一条缝。大家等待和推挤的结果,自然会扩大裂痕,逐渐由一个人变成一小圈人,然后推及特定的某些人,再扩大为有此需要的人。

出差国外也不例外,由于资金较为宽裕,风气日趋民主,也由于出差费用相对于带来的利益,显得愈来愈便宜,公司开始将出差国外的办法列入制度,使大家知道,只要有必要,就可以依此而行。

4.刚刚开始的时候,要不要同时明定借支出差旅费和逾期不结报的扣抵办法呢?我们认为不可能也没必要。不可能如此,是因为任何制度,不可能在创立之初,就想及种种可能发生的后果,并且逐一把它制定在制度中。不必要如此,是由于任何制度,都有利有弊。公司一开始就想到出差人会久久不结报出差旅费而明定扣抵的办法,便是我们时常批评的“防弊心态”。如果“防弊重于兴利”,大家会产生一种“处处把大家当做坏人”的反感。

如果出差人都像王君那样,回国后迅速办理差旅费结报,那么公司用不着规定得那么不近人情,好像大家都靠不住,想占公家的便宜。事实上借支的数目有限,未必每次都超过支付的金额。

就算出现李某的拖延事件,公司也不一定马上修订制度,增加扣抵的条文。财务部门可以把它视为专案,用特殊的渠道和方式与之沟通。财务主管如果处理得当,说不定还会受到这位要人的赏识,在老板面前多多美言,岂非因祸得福,把烦恼变成意外的快乐?

5.实在无法沟通,财务部门可以在会议以外的场合,向人事部门提出建议,希望增加扣缴预支出差旅费的条文。让人事部门伺机请求老板,以免显得唐突而怀有敌意。

老板如果有办法劝告李某改善,问题迎刃而解。财务主管还要向李某说明事实上的困难,并且感谢其帮忙解决。老板答应增列条文的建议,一旦获得通过,财务部门有法可据,自然可以依法办理。同时大家也了解人事部门和财务部门的苦衷,而李某也会因为老板的支持而减少对财务部门的不合作。

就算条文增列,财务部门有法可据,也不可以未经沟通,便依法扣抵。因为这种本位主义作风,会使得大家很不谅解,认为财务部门实在缺乏人情味。

有法可据,财务部门仍然应该透过适当沟通,以求圆满解决。沟通的时候,当然要客客气气,不过却不必说好话。说好话会有“求人”或者“讨好人”的味道,这是不必要的。有礼貌、措词委婉、态度客气,却不必求人,也不需要讨好人家。

■说 明■

在依法办理之前,进行必要的沟通。沟通的方式和次数,免不了视对方的身份地位而有所不同,此乃人之常情,用不着我们过分唱高调。因为这并不表示不公平,应该当做“合理的不公平”,比较公允而切合实际。

沟通之后,对方立即办理结报手续,皆大欢喜。若是仍旧拖延不报,财务部门实在也没有必要把他的薪资全数扣除,让他体会拿不到一文钱的滋味。不妨先扣他半数或2/3的月薪,希望他赶快结清出差旅费,以便领取正常的薪资。如果依然无效,次月再全数扣除,由于仁至义尽,就算对方恼羞成怒,大家也不会觉得财务部门咄咄逼人,丝毫没有人情味。

实际上,会拖的不过是个别人。财务部门可以个别处理,当成偶发事件来看待。换句话说,用比较轻松的心情来处置这些积欠的案件,应该会舒服一些。

制度备而不用,执行时稍微宽松一点。这种原则,用之于跟个人切身利害关系密切相关的事宜,特别是人事和财务,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宽松的程度,并不一致,这也是容易引起争议的地方。但是,不谈人性化管理则已,要谈人性化,就不能够像切豆腐那样,一刀切下去,切成一条直线。表面上看,那是一视同仁,仔细想想,那根本是假平等,齐头式的公平。有人说小企业可以这么办,大企业会忙不过来,这种说法乍听起来有道理,实际上也是随便说的。规模再大,拖延的总是那几个,看着办就是。主要精神在于:有制度可依循,用不着说好话。

■要 则■

1.说好话的目的与说妥当话不同。前者生怕得罪对方,不得不勉强自己说一些好话,恳求对方给我们一条生路。含有讨好对方的味道,并不是一种好办法。后者则是让对方听得进去,有助于良好的沟通。我们应该多说妥当话,少说好话才对。

2.不得已必须勉强自己说好话,这时候要从制度着手,设法加以合理的修订,使自己有法可依,不必再说好话,才是彻底解决问题的有利途径。

3.有制度可以依循,却不立即依法处置,先以好话来促使对方自己改变态度,也就是自动讲理。这种好话并不影响事情的顺利进行,不致因情害理,反而有由情入理的好处,我们并不反对。

■心 得■

现在请将您的高见写在下面: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