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曾仕强中国式管理全集 > 第五章 人我的分寸

第五章 人我的分寸



人我之间,如何拿捏适当的分寸,的确相当困难。我们的做法,似乎可以归纳成为下述四大原则:

弄清楚对方是谁——中国人认为“有人才有事”,而且“事在人为”,很不容易“对事不对人”,却常常把人和事连在一起。在中国社会,每听到一句话,如果不找出是谁说的,有时实在分辨不出它究竟是对的还是错的、是真的还是假的。按照中国人的习惯,喜欢问:“谁说的?”“谁决定的?”“谁做的?”“谁告诉你的?”几乎都和对方的身份、地位有关,可见弄清楚对方是谁,乃是拿捏人我之间分寸的第一步。

中国人比较偏向“差别性待遇”,以不同的标准来对待不同身份的人。这种“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推己及人”精神,表现在关心“是谁”,应该相当合理。

小心才不会上当——西方人向外求,以约束他人来防止自己上当;中国人向内求,拿小心来提防自己上当。我们很少去笑那些骗人的人,内心却多少有些羡慕:“你怎么如此有办法,一下子骗到这么多钱?”似乎“我如果有办法,也照骗不误”。我们专门笑那些被骗的人,偏偏中国人在“被警察抓去”和“被人笑死”之间,比较害怕被人家笑死,所以大家互相告诫,小心不要上当!

一方面鼓吹“不二价”,一方面却又大声疾呼“货比三家不吃亏”。而事实上,我们更相信后者,并不轻易接受前者。

凡事求自己合理——小心不要上当之外,凡事还要先求自己合理。中国人的观念是一切合理解决。我们十分重视典章制度,却明白典章制度容易僵化而不合时宜,因此在典章制度的范围内,多半喜欢权宜应变,以求其通。什么叫做“通”呢?标准在“合理”。合理变通,乃是大家愿意看到的事实。

中国人向内求,叫做“反求诸己”,意即“要求他人合理之前,先求自己合理”,以自己的合理来感应他人,使他人亦能合理,便是“彼此、彼此”的“交互”作用。

自己不合理,却希望他人以合理待我,结果经常不理想,这时怨天尤人,也是枉然。

自己先求合理,再来期望他人以合理待我,应该是合理的态度。

当心“程咬金”系统——西方人在正式组织之外,有非正式组织,中国人在正式、非正式组织之外,还有程咬金系统,常常出其不意,从半路中杀出来,而且杀伤力极强。如果在考虑正常系统之余,还能够兼顾程咬金系统,办起事来,自然安全得多。

中国社会,人际关系比较繁杂,在“你与我”之间,“他”或“她”的干扰,影响也很严重。我们除了顾虑看得见、想得到的“你、我、他”之外,还得小心看不见、想不到的“你、我、他”,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程咬金。所以顾虑周到,便成为中国人拿捏人我之间分寸的必要条件。

人我之间的分寸,并没有固定的模式或标准,可以说是“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因地而异、因时而异”,是“变动”的。首先弄清楚对方是谁,小心翼翼以免上当,然后自求合理,并且考虑可能产生的程咬金系统,比较安全而合理。



弄清楚对方是谁


■个 案■

杰克是美国人,有一天主管告诉他,某件事情做错了。他的态度十分单纯,先看一看自己所做的有没有错,有即承认,没有便申诉。

老李是典型的中国人,听到有人说他做错事情,他不忙着查看到底有没有错误,却比较关心:“是谁说的?”

假若说的人职位比较高,他会采取这种反应:错了就承认,没有错则保持静默。

如果说的人职位和他一样高,那他会积极找对方的错,以便证明:我固然有不对,难道你就真的全对?

一旦发现说的人职位比自己低,多半会有意无意,把一只脚踩在说话的人头上,不踩死也叫他永远不得超生!

■问 题■

1.中国人普遍没有是非观念吗?为什么不能够像美国人那样,有错即承认,没有错误便申诉呢?

2.中国人为什么对“谁说的”那么在意?

3.好像中国人对面子问题特别重视,就管理的角度来看,可能产生哪些影响?

4.如果部属发现自己没有错误,便据理申诉,你觉得如何?

5.杰克为什么可以只问事实的对错而不必重视谁说的?

■答 案■

请先把您的高见简要写下来:

1.



2.



3.



4.



5.



■分 析■

1.依据个案所叙述的情况,中国人看起来真的是没是没非了?事实上绝非如此。我们且用模拟法来分析说明。

在中国社会,遇见人家说我有错误。我如果采用西方的行为模式,先仔细查核一下,发觉我并没有错误,于是据理力争,提出申诉。

我的上司会不会接受我的申诉呢?当然多半会接受。因为事实毕竟是事实,不容任意抹杀的。但是,如果是我的上司说我做错了,而经由我的申诉,他发觉我并没有错,是他自己看错了。他一方面接纳事实,承认我没有错误;另一方面则由于他身为上司,竟然失察,把原本没有错的看成错误,因此觉得相当没有面子。

这里出现了一条几乎很难改变的规律:使一个中国人觉得没有面子,吃亏的并不是他,而是我自己。

我的上司因为看错了而觉得没有面子,由于他是中国人,每当发觉没有面子的时候,最要紧的,便是设法找回面子。我的上司既然是中国人,就会十分老练地以最聪明的方式来找回面子,他运用一种中国最古老的方法:专心一意地找我的差错,只要被他抓着了,他的面子便全部回来了。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上司一心一意找我的差错,我真的插翅难逃,当然迟早会被他逮个正着。

2.在中国社会,遇见人家说我有了错误,我们大多采用中国式的反应,不忙看事实,先问:“谁说的?”

人家告诉我是老板说的,我一看根本没有错误,但是顾及他是老板的身份,不要让他觉得没有面子,我保持静默,一句话都不讲。

那不是背黑锅吗?没有错也承认错,敢情是怯懦吧?都不是。因为中国老板也好,上司也好,都具有一种心态,当他指责我有错误而我居然不讲话时,他就会觉得奇怪:“这个人怎么搞的?我说他错了,他竟然不说话。”

只要他觉得奇怪,他就会进一步去了解,结果发现我并没有错,而是他自己看错了。不过,由于是他自己主动发现的,他不会认为没有面子,因此他会叫我过去:“你没有错,要讲呀!为什么不讲呢?”他嘴巴上虽然如此说,心里却怀有相当的感激,因为我毕竟很懂事,不让他觉得没面子,所以满怀好意,对我十分客气。

这时候,我如果说:“是啊,我本来就没有错!”于是双方对抵,互不相欠,我什么好处都得不到。

如果我懂变通,我会这样回答:“有啦,多少有些不对!”那么我的好处必然不少,有时竟会连升三级。

为什么大家都同样努力,有的人却平步青云,节节高升?我们最好不要埋怨,因为有的人的确不同凡响,有中国功夫呀!

这些功夫会不会影响制度的正常运作?我们不敢说全然不会,却要愿意指出:人原本就是人,凡人都有情绪的起伏,不可能完全理智的。管理者是人,他必然有印象、好恶等等主观因素。而这些因素,对中国人来说,事实上影响更广泛些。

3.中国人爱面子,从好的方面解释,乃是重视荣誉的表现,没有什么不好。管理上的若干措施,之所以能够收到相当效果,关键在于人有荣誉感。否则奖他亦无所动,惩他也无所感,请问奖惩又有何用?

爱面子从坏的方面解释,则是爱慕虚荣。严重的情况,往往导致爱面子爱到不要脸的地步,那就是本末倒置。“面子”是“情”,“脸”则是“理”。中国人讲情理,是以理为本,视情为末。换句话说,必须爱面子爱到不丢脸的限度,不丢脸就是合理,爱面子爱到合理的界限,才是合情合理。

重视荣誉是人之常情,更是促使员工有所行动的重要动机之一,如果正常鼓励,应该有利而无弊。但如过分爱面子,爱到不要脸的地步,便是爱慕虚荣而不切实际。这种令人厌恶的现象,并不是中华文化三大要件之一的“务实”所允许的。中国人常说任何事情都不可以过与不及,可见合理的爱面子才属正当;一旦过分,害处之多,为害之大,便不是三言两语所能说尽的。

孔子说:“只有仁人能够爱人爱得对,能够恶人恶得对。”管理者的好恶,只要合乎正道,亦即好恶的标准正当合理,好恶本身,是免不掉的人情之常。

4.部属没有错,即据理申诉,上司因而觉得有失面子,这种好恶,合乎正道吗?我们且分四个层次来分析。

第一,上司有意颠倒是非,存心把部属没有错误说成过失。这种情况极少出现,因为上司有意出部属的洋相,方法很多,实在用不着出此下策。是非终究有水落石出的一天,存心颠倒是非,到头来造成上司自己的不实记录,更加难看。极少数走上短兵相接的局面,足证上司与部属之间,已臻水火不能相容,此时纵使申诉,又有什么实质作用?奉劝身处此种困境的部属,能走即走,不能走忍耐为佳,还是少申诉为妙。

第二,上司是个十足的迷糊,是非分不清楚,有时以是为非,有时却以非为是,偶尔亦有是非分明的时刻。反正一切都属“偶然”,那部属有什么申诉的必要呢?你说得再对,他都可能斥之为非,多费口舌,于事既然无补,不如安静下来,尽量去做善事,以求积存功德,能够经常碰上“是”的偶然,岂非更切实际?

第三,上司是非分明,因为太分明了,以致刚愎自用。我凡事精细,经过再三查证,才分辨是非;一旦分辨出是非,大家就不必多言,再说多少话我都不会更改原有的判断。遇到这样的上司,部属申诉,有没有用处?恐怕只是弄得面红耳赤。上司既然死不认错,部属细胞死伤不计其数,亦是徒然。

第四,上司无意颠倒是非,不是迷糊,而又不自以为是,那么,他只是无意犯错,把没有错误判成有。这种无心的过失,是应该谅解的。我们没有必要乘人之危,让无心错怪的上司难堪,所以用沉默来表示他有错误,使上司有自动察觉的机会,而自动校正。

5.美国人比较容易对事不对人,凡事不必计较什么人说的,却比较重视事实本身的状态。同时美国社会,大家习惯于依法行事,而法是死板的,没有太大的弹性,因此比较容易分出对错。加上大家对于事情的对错,看法也比较容易取得一致。反正合法就是对,不合法当然是错,也就没有什么争论。在这些大前提下,美国人有错就承认,没有错误便申诉,简单明了又行得通,并没有什么不好。

■说 明■

中国人不欣赏“表面心理”,因为它比较粗浅,说得难听一些,即是浅薄。我们都比较倾向“深层心理”,一层一层地剖析,可见功夫不是“盖”的。5000年来,中国人大部分时间,都在研究“人生哲学”,对人类心理的掌握,委实独步于世,只是我们一向不喜欢明言,所以大家行之既久,反而不明其理。

申诉的态度很重要,严厉一些,就成为“顶撞”,这是主管最难忍受,也是对部属最为不利的。缓和一点,那要缓和到什么程度才算数呢?对李上司而言,已经够缓和了;对马主管来说,又嫌声音太大,态度不好,那该怎么办?中国人一次革命,干脆不申诉,就没有什么缓和不缓和、态度好不好等问题。真的不申诉,岂不是连自己都摸不清楚对与错,大家和稀泥,那还得了?于是我决定,有错误时勇敢承认,这时绝不致顶撞上司,也不会牵涉缓和不缓和,更不可能被指称态度欠佳。没有错误时,静默不语,在安然中表示自己并没有错,等待上司自己去发觉,是他看错了,我并没有错。以最柔弱的方式表现最坚强的申诉,乃是万无一失的方式。

上司如果不自动做进一步查核,是上司的错。他存心如此,部属“鸡蛋碰石头”,纵使据理力争,亦是得不偿失。他不懂得为上司之道,部属也没有教导他的责任,因为任命上司的人,都可以忍受,部属有什么不能忍受的?

既然如此,为什么对同等职位的人,却采取不同态度,务必积极找他的过失呢?这不是面子问题,也不是心胸狭窄的象征。他怎么说也是我的同事,发现我有差错,何不当面规劝?如果当面告诉我,我可能一时不高兴,只要他说的是真实情况,出发点又为我好,我终究会心生感激,哪里还会怀恨在心?现在他发现我的错误,当面不说,背后到处去说,才传到我的耳朵里。我追问之下,方知原来是他说的,怎么能够怪我不高兴?对付之策,也只有全力找他的差错,照样宣扬一番,叫他尝尝同样的滋味。

对职位较低的人,通常会没有顾虑,而且“当年别人教诲我,如今我也应该教诲别人”的“使命感”,很容易变成理直气壮的借口,整他一下,让他明白做人的道理:有话最好当面建议,不要背后胡扯。

这是孟子“上司、部属主敬”,而且要“彼此责善”的原则,无形中成为一种巨大的社会约束力;上司部属之间,互相尊重,都不会令对方难堪。但是,有错须当面沟通,不要拐弯抹角。中国人许多地方需要转弯,此处却不然,可见中国人善变,十分不执著。不过,权变必须得宜,才是变而能通。我们常说“持经达权”,运用原则是经,按照通用原则视个别情况去调整,即是变通。

先问清楚是谁说的,再做定夺,这就是一种“经”,如何应变,则是个别的“权”。

■要 则■

1.中国社会以人为主,认为有人才有事,事在人为。因此一切事都离不开人,也就是离不开人的关系。我们听到一句话,先问是谁说的;看见一件事,先问是谁做的?可见人的重要性,不宜忽视。

2.中国社会重视伦理,对于人的身份地位,十分关心。看见或听说一个人,总要进一步追问是什么样的人,并且依据身份地位做出不一样的反应,才算合理。

3.凡事先弄清楚对方是谁,才来审思因应的方式和态度,目的在建立良好的关系,以便进一步达成预期的企图。初听起来相当势利,其实,只要保持合理的程度,就没有什么不好。

■心 得■

现在请将您的高见写在下面:

1.



2.



3.



小心才不会上当


■个 案■

第十信用合作社(简称十信)是一个规模相当庞大的机构。大家把辛苦赚来的钱,存进这一个信用合作社,原本想赚取一些利息,增加自己的收入。不料信用社把大家存进来的钱贷放出去却收不回来,形成有名无实的呆账,造成存款人,也就是债权人很大的损失。

十信事件爆发以后,债权人心急如焚,赶紧联合起来,共同讨债。电视台认为这是大家关心的新闻,纷纷派员现场采访。想不到摄影机一照,所有的债权人,不是躲躲闪闪,就是用报纸把脸遮盖起来,很不愿意曝光。

美国朋友看到这种画面,很奇怪地问:“这些人欠别人的钱吗?”

我们回答:“这些人是被人家欠钱的债权人。”

“那就怪了!债权人还要躲在报纸下面,怕人家看到他?”美国朋友有这种奇怪的感觉,一点也不奇怪,因为他们认为:只有欠人家钱的人,才应该把脸遮起来;被倒债的人,哪里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地方?

■问 题■

1.如果美国朋友这样向你请教,你会如何回答这样的问题?

2.中西方的态度,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大的差距?

3.要求他人不要欺骗与要求自己不要上当,哪一样比较安全、可靠、有效?

4.小心不要上当是不是表示不要相信别人?

5.中国人是不是专门欺侮弱者?我们的同情心发生了什么问题?主管和部属之间,在彼此的互相信任方面,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

■答 案■

请先把您的高见简要写下来:

1.



2.



3.



4.



5.



■分 析■

1.我们最好告诉美国朋友:“西方人多半嘲笑那些骗人的人,却十分同情那些被骗的人。中国人不是这样,可以说相反。”

中国人则相反,我们对那些骗人的人,心里似乎有一些羡慕:“真有办法,一下子骗走那么多钱!”我们极力嘲笑那些被骗的人:“你看,叫你要小心,你偏不听,现在上当了吧,损失惨重,对不对?”

这些债权人如果不躲开镜头,将来播放出来,到处会听到这样的嘲笑声:“是他,就是他,我在电视上看得很清楚,他被骗掉三百万。”

一个人被倒债已经够难过了,还要到处被人家笑话,更不划算。所以赶快拿报纸遮起来,比较好些。

美国朋友听了,很可能摇摇头,依然一头雾水。

很多中国人也感慨地说:“中国人实在糟糕,根本没有是非观念。”禁不住又要赞美“欧美先进”国家,来数落自家人的不长进。

2.其实,“嘲笑骗人的人”和“嘲笑被骗的人”,目的完全相同,都是在遏止“骗人事件”的发生。

西方人采取“向外求”的途径,因此设计成为“嘲笑骗人的人”。凡是欺骗行为,大家一致指责那些“骗人的人”,使其备受压力,抬不起头来。所以西方社会那些骗人的人,弯腰抱头,生怕别人看到真面目。

中国人采取“向内求”的途径,一切“反求诸己”,认为“人人各自小心,不要上当”,使那些想要骗人的人,无从得逞。我们设计一套“嘲笑被骗的人”来提醒大家,千万不要被骗,否则还要惹人笑弄。所以中国社会,那些被骗的人,赶快用报纸遮住自己,以求减少不必要的难堪。

西方人的想法很对,只要大家步调一致,共同指责骗人的人,便可以吓阻、防止骗人的行为。

中国人也许想得更多一些,我们觉得“要求别人比较困难,要求自己比较容易”,既然“求人不如求己”,当然“反求诸己”胜过“约束别人”。

3.假定有一个中国人,他诚实地向大家要求:“请各位不要骗我,因为我最容易上当。”试想后果如何?不想骗人的人,固然不会动他的脑筋,而那些想要骗人的人,势必把他当做目标,“他最容易上当,不骗他骗谁?”

诚实的要求过分软弱,我们来强硬的:“请各位不要骗我,否则我要自杀!”结果呢?想骗人的人第一个骗他,因为骗了他而他又自行了断,更加没有后患。

可见求人不骗我很有问题,我们改成联合性的诉求:“请各位不要骗我,不然的话,我要联络大家,一致来制裁你!”有没有吓阻作用?没有。联络大家?大家会听你的?到时候大家反过来笑你,你更难看。

这样我们才会明白,为什么堂堂法治社会,银行、合作社到处张贴“财不露白”的警示字条,原来“一切还是自己小心”的好。

4.如果说“小心不要上当”,便是“不要相信别人”,那又是天大的错误。

中国人是阴阳思想的民族,阴中有阳,阳中有阴。说“不相信”含有“相信”的成分;说“相信”也含有“不相信”的成分。

“相信”或“不相信”是“二分法”,相当可怕。阴阳思想不希望出现“二分法”,所以说:“无过与不及”。

主管应该相信部属吗?答案是“不可以相信”,也“不可以不相信”。主管相信部属,万一部属欺骗他,大家就会嘲笑主管,“三两句话,把他骗得团团转”,结论是“缺乏判断力”。

主管不相信部属,大家并不以为然,因为“疑人不用,用人不疑”,部属得不到主管的信任,怎么能够做好工作?

部属应该相信主管吗?答案也是“不可以相信”,但是“不可以不相信”。

部属相信主管,万一主管叫他做违法的事,结果落得坐牢,大家就会嘲笑他:“主管叫你做,你就做。难道他叫你去死你就真的去死?”

部属不相信主管,大家也会指责他不了解中国人“不怕官只怕管”的道理,人在屋檐下,竟然敢不低头,真是不自量力。

5.如果中国人专门欺侮弱者,谁吃亏我们就笑谁,谁倒霉我们就笑谁,那么,中国人的同情心到哪里去了?
对于陌生人,我们根本无从笑起,因为彼此没有“关系”,产生不出任何联想。对于认识而交情不够深厚的人,我们不会当面笑他。我们可能背后嘲笑他,当面则尽量不提起,万一对方自己说出来,我们就会支持他,痛骂欺骗他的人。

中国人只有对自己人,对熟悉的人,或者有利害关系的人,才会“痛心”地嘲笑他,目的在“加深他的印象”,使他深切体认“人家在你面前同情你,实际上背后都在笑你”,因而决心“自己小心不要上当”。

主管自己小心,才会时时用心,判断部属的所言所行,是不是合理?“可以相信的时候,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不可以相信的时候,知人知面不知心,人心善变,不可不防”,这些话都是中国人常说的,看起来互相矛盾,却是因“时”而制宜。

部属自己小心,才会时时用心,留神主管有没有做出不正当的决策。

“可以相信的时候,主管就是主管,他不会害你的,不信他信谁?”

“不可以相信的时候,主管不是神仙,就算真的是神仙,有时也会犯错,主管的决定不合理,你盲目服从,简直是瞎了眼睛,至少也证明完全不动脑筋!”

主管当然应该相信部属,但是只能相信到合理的地步,遇到不合理的地方,就不应该相信他。

主管可以要求部属绝对诚实,不过部属会不会绝对遵守这种要求,毕竟谁也没有把握,所以主管自己小心为是。

部属当然应该相信主管,否则无法办事,但是盲目的相信,绝对的服从,除非是特殊情况,例如士兵对长官,不然的话,迟早会害惨主管。

因为主管的决定如果是错的,部属又毫不犹疑地相信,必然全盘皆输,大家一起倒霉,这时主管就会十分痛心地对部属说:“我叫你去死,你就真的去死!好吧,大家一起死好了!”

部属相信主管,也是以合理为限度。主管是不是事事合理,谁也料不准,所以部属自己小心一些,比较保险。

■说 明■

十信事件的债权人,也有不用报纸遮住脸的,包括一些被推举为发言代表的人。既然要发表声明,总不能像AIDS患者那样,用纸筒剪开三个洞,然后套在头上。因为被倒债毕竟没有严重到见不得人的地步,身为代表,只有硬着头皮,化暗为明了。

还有一些把讨债、还债当做家常便饭的人,已经习惯成自然,就用不着躲躲闪闪。当然,也有一些不知道公开露面有什么不好的,生平第一次上当,并没有尝过上当还会招人嘲笑的滋味,所以堂而皇之,理直气壮地当面诉说。

既然上当,就算是“该来的躲不过”。首先装成自己不是受害者,唆使别人抛头露面去讨债,等待时机成熟才加入行列,并不吃亏。到时候债权人在一起,你用不着笑我,我也用不着笑你。

这时同仇敌忾,表现出“谁说中国人不能合作”的气概,私底下混熟了,也会透露“老兄,你怎么也那么不小心”,“我以为我的学识低,才会上当,没想到像你这么有学问的人,事先也看不出一点征兆。”然后彼此又下相同的结论:“我老早就看出有些不对劲,只怪我太相信他们了!”

想想骗人的人,当然不对,简直毫无人性。再想想自己,也未尝全对,谁叫你不小心?“防人之心不可无”,难道这句话落伍了?

人类是群居的动物,彼此互相合作,才能生存。人应该相信别人,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是过分相信别人,同样引起别人欺骗的兴趣,以至上当,也是不争的事实。

西方人向外求,用“约束他人”来防止自己上当;中国人向内求,拿“自己小心”来提防自己上当。现代化的中国人,是不是发挥一下我们的“包容性”,一方面“约束他人”,一方面“自己小心”呢?

两者相提并论,哪一个才是“根本”?“防人之心不可无”,小心不要上当,方为上策;但是,千万不要过分小心,因为不合理的小心,便是多疑,一旦疑神疑鬼,什么事情也办不好。

■要 则■

1.求人不如求己,要求别人不要欺骗,远不如自己提高警觉,小心不要上当,来得有效而可靠。我们常说防人之心不可无,实在就是小心不要上当的高度警惕。

2.站在不相信的立场来相信,才不致一相信就上当。对任何人都相信,受骗的几率就会大幅度增加。社会上骗子并不多,喜欢被骗的人太多,才会发生那么多骗人的事件,双方面都应该负起相当的责任。

3.吃亏上当,人人不喜欢,却又经常发生这种不愉快的事情,主要是喜欢占小便宜,才造成因小失大。要求自己不要上当,最有效的办法,便是切记不要贪小便宜。

■心 得■

现在请将您的高见写在下面:

1.



2.



3.



凡事求自己合理


■个 案■

王君学历高、年纪轻、能力强,属于现代化精英族。他的顶头上司,是作者20年前的大学同学,偶尔见面谈谈,起码可以叫出彼此的姓名。

有一天,王君和他的顶头上司单独相处,忽然想起作者来,便顺口问道:“交大的曾教授,您认识吗?”

出乎意料,答案竟然是:“不认识。”

王君一时愣住了,好在他在行政机关服务,尚属老到,没有再追问下去。只是心里纳闷,难道作者和他上司之间,有什么重大的过节,否则何以至此?

再见面的时候,他忍不住把这一段问答告诉作者,并且鼓着眼睛问作者:“这是为什么?”

“没有什么。”作者轻松地回答,丝毫没有意外或不愉快的感觉:“你觉得是他的错呢?还是你的反应有了问题?”

“我不知道他有没有错,但至少我自己的反应没有问题,因为他的答案实在令人迷惑!”

“有什么值得迷惑的呢?只要你回想一下他当时的表情和语气,你就会明白他没有骗你,而是你不能体会他的真正用意。”

“这我就更搞不懂了!”他按捺不住,又说了一些不满意中国人“不够正直,不够坦白”的话。

作者劝他不要以自己不成熟的眼光来评判如此成熟的民族,否则无意中陷入现代人“以不知骂真知”的浅薄,恐怕也不是他所希望的。

■问 题■

1.王君的上司,为什么会表现出这样看起来很不诚实的行为呢?

2.如果作者带了许多东西,麻烦王君转送给他的上司,王君在报告之前,先问:“交大曾教授,您认识吗?”上司照样回答:“不认识。”如何是好?

3.彼此坦诚相对,不是更好吗?为什么要费神猜来猜去?会不会影响工作效率呢?

4.王君这样问他的上司,合理吗?

5.中国人为什么十分重视反求诸己?

■答 案■

请先把您的高见简要写下来:

1.



2.



3.



4.



5.



■分 析■

1.其实,稍微模拟一下,便知道他的上司为什么产生这种“初看起来很不诚实”的行为。

假定那一天,王君问他的顶头上司:“交大曾教授,您认识吗?”答案非常诚实:“当然认识,我们是大学同学,我比他高班次,偶尔我们还见面聊聊。”

王君十分高兴,紧接着说:“那真是太好了,我正好有一件事要找曾教授帮忙,麻烦您写一封信或打一通电话好吗?”

如果你是王君的上司,这时有何感想?会不会后悔自己太莽撞,在没有弄清楚对方的意图之前,竟然如此天真,造成难以收拾的尴尬场面。说“好”嘛,增加不少麻烦;说“不好”嘛,实在很难启口,也难保不伤感情。

一句“不认识”,减少许多风险,省却许多口舌,是不是高明得多?

还有,我如果在王君面前说了一些坏话,王君摸不清楚我和他上司的关系,多半不敢直截了当地传递过去,必然先问:“交大曾教授,您认识吗?”假若“认识”,王君不会把我骂他的话传过去,徒然失去获得信息的机会,现在说“不认识”,王君才会放心地说,而他也适时了解老朋友对他的不满,以便决定是否采取补救的措施,或是干脆不予理会。

2.“不认识”除了省时省力之外,又有打通情报管道的功能,似乎相当完美。但是,万一我带了许多东西,托王君转送给他的上司,王君好奇,想知道我们之间的关系,试探性地问:“交大曾教授,您认识吗?”他的上司竟然冒出“不认识”的话,岂非当场揭穿西洋镜?

请勿担心,中国人是世界上罕有的太极民族,拥有足够的智慧,可以进退自如,因为凡事早已留有余地。

“交大曾教授,你认识吗?”

“不认识。”

“这就怪了,他说是您的老同学,还要我把这些东西转送给您!”

“什么?你说的是曾仕强啊!我们老朋友,我刚才正在想一件事情,没有听清楚,原来是他呀!”

轻轻松松就兜回来了,这就是太极的神妙,有些人说它“玄”,目的在标榜“只有我看得懂”,实际上如此简单,不但不玄,而且非常平凡。

这样不是不诚实吗?初看的确如此,不过对于比较具有判断力的人而言,应该有深一层的体认。

同样一句“不认识”,含有好几种不同的意思。包括“真的不认识”、“虽然认识,但是并无交情”、“认识是认识,跟不认识差不多”、“你有什么事情,要问我认不认识”以及“你少打我的主意,我认识不认识根本与你无关”。中国人借着不同的表情和语气,相当诚实地流露出真正的用意,如果听的人依然不能分辨,究竟应该怪谁呢?我们不是时常彼此提醒,要善于“察言观色”吗?

3.坦白一些不是更好吗?何必费神猜来猜去?现代工业社会,效率至上,为什么要浪费这种无谓的时间呢?

说这种话的人,确实有其说不出的苦衷,因为他看来看去,都猜不准、摸不透,因此用“省力”、“高效率”做借口,来掩饰自己的功力不够,这也是一种常见的太极行为。不去重视,让他说说算了,方为上上策。

中国人如果先说“认识”,然后事情来了,再推说“不认识”或者坦白说明自己不愿意帮忙,甚至直接指称对方根本没有权利提出要求吗?就算横下心来,不管它,坚持一切明讲,后果又如何呢?会增进效率吗?恐怕更加不利吧!

4.中国人一切求合理,所有行为,从“合理化”的标准来省察,才能够充分明了其精髓。

王君如果合理,便不能没头没脑地冒出“交大曾教授,您认识吗”这样的问句。他应该自己先诚实地说明原委,譬如:“曾教授说是您的老同学,是不是真的?”“我有一些事情,如何如何,想麻烦您向交大曾教授说一下,不知道行不行?”“交大曾教授托我转送这些东西给您,他好像跟您很熟悉!”

相信他的主管,就会了解王君的真正心意而放心地坦白说出他和作者的关系,甚至把对作者的观感都适时表露出来,使王君知所进退而不为难。

5.长久以来,我们都忘记中国人的真正精神:“反求诸己。”经常责怪别人,总认为一切弊病,都是“我”以外的中国人所造成的。殊不知种种缺失,实际上都与“我”密切相关。

特别是知识分子,假若不能移风易俗,光是嘲笑,指责中国人以抬高自己的身份,根本就是不合理的行为。

“反求诸己”的真义,即是“在要求他人合理之前,务须先求自己合理”。但是,先决条件,必须自己真正明白究竟什么才合理,否则到处传播不合理的道理,那就真的“爱之适足以害之”了。

■说 明■

有一次,作者应邀到山上的训练中心去说一些粗浅的道理。晚餐时主办先生热心地问道:“吃过晚饭后,有没有哪一位要开车到台北的?请举手一下。”

结果没有人举手,他十分抱歉地向作者说:“本来想找一部便车的,没想到没有人要下山,等等叫部计程车好了!”

作者说:“你这样问,当然没有人敢举手。你不妨再问问曾教授要搭便车,吃过饭后有没有人要下山的?”他满脸狐疑,但是碍于情面,只好照着问,却真的有三位先生举手。

主办先生有些气愤,忍不住说:“刚才问你们为什么不举手?”

答案是标准中国式的:“刚才吵得要命,你说什么大家根本就听不清楚!”中国人最好不要随便责怪他人,不然的话,一个转弯便弄得自己灰头土脸的,很不合算。

主办先生毕竟年纪轻,又问作者:“这是什么道理?”

作者说:“你会问我,表示你已经明白了,不过为了证实你的看法并没有错,所以还要问问。”

“我们这样模拟一下:你问:‘吃过晚饭后,有没有哪一位要开车到台北的?请举手一下。’他很诚实地举起手来。于是你说:‘那太好了,这里有10个马达,麻烦你分别送到5个地方去,地址都写在这张条子上,谢谢您帮忙。’他怎么办?”

中国人在没有弄清楚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之前,不会随便举手。因为他一举手,便要把10个马达分别送到5个地方去,害得自己不安宁,不免自怨自艾,把这种痛苦的教训牢记在心:可一不可再。

举了手,再拒绝帮忙。一部分人骂他,顺路做一点事都不肯,还奢谈什么服务精神?另一部分人笑他,傻瓜才举手举得那么快,自己找麻烦,真是活该!

作者在学校里开过选修课程,有三年级的学生,也有四年级的学生,顾虑到四年级的学生毕业在即,杂务可能较多,便明白表示希望由三年级的学生来担任此一课程的班代表。首先作者要三年级学生举手,以便大家有个明智的选择,结果没有任何人举手。作者一眼看过去,就看到两三个三年级的学生坐在那里,作者问:“你们三个不是三年级的吗?”他们笑笑。作者又问:“那为什么不举手呢?”他们又笑笑。

笑笑最好用,含有许多层意义。作者不但不生气,反而庆幸:中华文化永远不会亡。

现代中国人,往往先染上工业社会急躁的毛病,不反省自己是不是够诚实,是不是考虑得够周到,是不是明白得够透彻,便大胆地指责中国人的不是:落伍与不诚实,实在不是一件公平的事情。

主办先生劈头便问有没有人餐后要开车下山,不让人家心里头有个准备,说不定又要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要求,请问谁会那么傻,毫无保障地举起手来?

选举班代表的措施,作者固然振振有词,说得好像十分合理,而三年级学生则未必认为合理,为什么同样选修,服务性的工作就非我们小老弟来做不可,为什么一向要我们尊重四年级老大哥,却不能由他们来担任班代表?

作者的决定既然未尽合理,便没有理由指责他们不举手。居然开口责问,他们由于尊师起见,不说话,只笑笑,这是何等的艺术!

■要 则■

1.中国人最重视合理,好像什么事情,都要求合理。换句话说,把事情做到合理的地步,大家大多喜欢接受。问题是合理不合理,各人的标准未必一致,这才引起很多争执,产生很多不愉快!

2.中国社会,要成为一位受人欢迎的人,最好的态度,便是凡事自己求合理。因为一旦表现出不合理的行为,大家心里不喜欢,却又不方便明说,往往会造成若干误解,对自己对他人,都没有好处。

3.当对方表现出不合理的行为时,我们最好不要立即指责对方的缺失,而应该反省问自己,是不是自己的不合理,才引起对方的不合理。如果是的话,赶快先把自己的缺失调整过来,对方也可能跟着表现出合理的反应。要改变对方最有效的方法是先改变我们自己。

■心 得■

现在请将您的高见写在下面:

1.



2.



3.



当心“程咬金”系统


■个 案■

甲部门的李小姐有意请调到乙部门工作,人事部门认为相当合适,便分别征求甲、乙两部门主管的同意,说好调迁的日期,然后依照正式程序,签请核准,公布通知。

李小姐兴高采烈,正待办理移交,准备早日接办新工作。不料乙部门主管的太太亲自拜访人事课长,坚决反对李小姐调入她先生那一部门,宣称公司如果不尊重她的意见,不惜让她先生辞职,另谋高就。

细问之下,才知道主管太太所反对的,并不是李小姐,而是未婚小姐。居于任何未婚小姐一律不得调入她先生主管部门工作的原则,她不得不拒绝李小姐的请调。虽然人事课长一再保证李小姐为人正派,绝对不可能和主管发生感情上的纠缠,但是主管太太仍旧坚持善门难开,不能同意。

人事课长以“原先并没有约束”为理由,希望主管太太让步,然而主管太太却振振有词:“本来都没有未婚小姐,我当然用不着讲,现在你们不存好心,硬要把未婚小姐调进去,我不能不讲话啊!”

甲、乙两部门主管和人事课长,循正常系统运作,忽然半路杀出这么一个“程咬金”系统,弄得章法大乱,不知如何是好!

■问 题■

1.这个“程咬金”系统,究竟是对是错?

2.我们应该怎样面对这种“程咬金”系统?

3.人事课长最好如何处置这件事?

4.如果你是乙部门主管,如何是好?

5.如果你是李小姐,将如何因应这种变局?

■答 案■

请先把您的高见简要写下来:

1.



2.



3.



4.



5.



■分 析■

1.暂且不要评估这个“程咬金”系统究竟是对是错,事实上已经扰乱了整个正常系统。不理会,说不定乙部门主管真的离职他去。人家就会批评公司没有道理,也会责怪人事部门“公事公办”的心态,完全不重视人性。如果真的加以理会,收回调职的命令,置公权力与公信力于何地?人家便会批评公司没有制度,也会责怪人事部门“见风转舵”的心态,居然说不调就不调,叫李小姐怎么向人解释?

主管太太扮演“程咬金”的角色,乙部门主管竟然不敢据理力争,想必有说不出来的苦衷。闹大了恐怕自己的颜面更加难看,所以默不吭声。可见主管太太这样做,不见得完全是无理取闹,却是真的不得已才出此下策。

说起来谁都没有错误,但是事情闹到这种地步,必定有什么地方出了差错。检讨下来,大家不约而同地把箭头指向乙部门主管:“明知自己的太太不放心,为什么答应李小姐的申请?”

乙部门主管苦笑着说:“好几年都没有听她提起,以为她忘了,哪里知道到现在还这么坚持?”

没有人存心捣蛋,事情依然一团糟。事先谁也料想不到,事后还是一大堆难题。“程咬金”系统的最大特色,便是半路上杀出来,叫人躲不掉却又挡不住。

2.预先防患当然最为上策,任何事情,在考虑正常系统之外,如果还能够兼顾“程咬金”系统,自然安全得多。只是“程咬金”系统,具有神秘莫测的特性,殊难预料。

一旦被咬到,马上要有应变的处置,才能够顺利解围,否则“程咬金”系统破坏正常系统的事实,实在令人望而生畏。

人事课长懂得专业知识和人情世故,最好在公余时间,对各个单位主管做一般性的了解。如果发现比较特殊的状况,就要进一步做一些个别性的探讨。这样在人事的安排上,比较容易做到适才适任,而又兼顾有关人员的特殊性,减少料想不到的差错。

若是一切考虑周详,忽然杀出像主管太太这样的“程咬金”系统。人事课长应该向总经理报告,并且建议维持原定的协议,让李小姐调到乙部门工作,以昭公信。

至于主管太太当然不可以置之不理,或者斥为胡闹,因为受害者固然是乙部门主管,却也是公司的损失。人事课长既然保证李小姐行为端正,并不为主管太太所接纳,便应该征得主管太太的谅解,无论如何,依照公司的命令,李小姐必须调到乙部门。但是,同时向主管太太保证,3个月内调开,务请主管太太费心一些,在这短短3个月内,好好拴住丈夫的心,不要让先生有分心的机会。相信主管太太不可能不答应,3个月毕竟是短时间,转眼就会过去,为什么不做个顺水人情,答应得漂亮一些呢?

这样处置,公司的威信保住了,主管太太的要求也得到满足,然而,对李小姐本人,公平吗?我们的答案是肯定的,因为主管太太有这种念头,必然影响到乙部门主管今后对她的态度,很难以正常的心态来面对,做起事来不免不够自然,再调换一个单位,对主管对李小姐而言,都是有利的。

4.如果乙部门主管,在表示欢迎李小姐由甲部门调入乙部门之前,先和自己的太太商量一下,看看太太的意见如何?大概就不会产生这样的困扰。若是由于自己的疏忽,造成人事课的为难,最好由自己说明,不应该由太太介入公事,以免公私不分,反而不方便。和人事课商量解决的办法,而不是撒手不管,避开责任,给人一种奇怪的感觉。

5.这件事情,最好的解决方式,还是由李小姐自己再度提出申请,改调其他单位。或者向人事课长表明自己愿意配合任何方式的改变,以免造成困扰。一方面减轻各位同仁的压力,一方面也表示自己是挑起所有问题的主角,愿意由自己的让步来促使同仁的和谐,相信必能有助于事情的推展,同时也建立个人的良好形象。

■说 明■

现在我们再以另一个案例,来说明“程咬金”系统的威力。

采购部王经理得到内部人员的反映,B供应厂商所供应的物料,不但价格偏高、品质不稳定,而且常常延迟交货,弄得大家很伤脑筋。王经理依据自己的学识和经验,马上觉得B供应厂商显然不合乎采购部门所强调的适时、适地、适量、适质、适价的原则,而且认为身居采购部门主管,职责所在,不容有所犹豫,于是下定决心,宣称今后不再采购B厂商的物料。

内部人员听到王经理的决定,非常振奋。对于主管的公正和气魄,无不十分敬佩。然而,消息很快传到B厂商,想尽办法要求王经理帮忙,继续购用原来采购的物料。王经理毅然决然,丝毫不为所动,同仁更加折服。

不料董事长秘书来电话,请问忽然停购B厂商物料,到底是什么原因?传闻为了改向C公司采购,故意放出空气,指称B厂商品质不稳定,而且不能准时交货,究竟是否为事实?

王经理猛然觉察半途中出现“程咬金”系统,起初有些心慌,终于自问并无私心,有什么好怕的?于是一五一十,报告董事长。董事长移请总经理调查处理,总经理根本毫不知情,所以推得一干二净。王经理再度向董事长报告,董事长铁青着脸,说:“为什么连总经理都要隐瞒,实在太不应该。”

内部人员据实向主管反映,当然是应该的事。王经理也不是一听便信,而是经过一番的了解,确属事实,这才痛下决心,赢得同仁的喝彩,可见他并没有错。

董事长呢?难道不可以过问这种重大的变更吗?如果王经理真的假公济私,真的伪造证据,真的含血喷人,身为董事长,可以不闻不问吗?请秘书打个电话,请问一下经过的情形,不算过分吧!王经理前来报告,董事长尊重总经理的职权,请他调查处理,并没有不合理的地方。发现总经理居然不知道,更加怀疑王经理存心搞鬼,也是人之常情。

总经理一问三不知,心里已经不愉快。移请他调查处理,更是左右为难。替王经理讲话,说不定被王经理拖下水,变成联手作弊。认真去调查,王经理必然心生怨恨:为什么不信任我?这么没有担当!以后对总经理产生若干隔阂,在所难免。干脆推得一干二净,让王经理直接向董事长报告,而且安慰他:“不用怕这些闲话,只要你行得正,怕什么?”也算是合理的处置。

大家都合理,结果却不理想。想来想去,问题出在王经理为什么不请示总经理?但是,话说回来,样样请示总经理,那还当什么经理?

有人猜测,B厂商的老板是董事长的亲戚;也有人肯定,B厂商的幕后老板,正是董事长。没有人方便当面请问董事长,就算真的问了,董事长也会正色地回答:“这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种采购的案件,是不是公平无私?是不是公平合理?”

董事长说得很对,而王经理却十分倒霉。“程咬金”系统什么时候出现,从哪里出现,很难预料,可能带来许多困扰,增添许多麻烦,实在不可不防。特别是风气愈开放,“程咬金”系统更为活络,不幸被咬到,真是苦不堪言。

采购部门的经理,当然有责任维护适时、适地、适量、适质、适价的原则,而且也有权更换采购的对象。王经理这样处理,当然没有不对。只是采购部门向来是比较敏感的地方,总有些人喜欢戴着有色眼镜来看采购人员,因而不得不特别谨慎小心。

B厂商交货不准时、品质不稳定,就算是事实,王经理也应该想想,为什么胆敢如此?是不是背后有什么“程咬金”系统在支持?于是,王经理亲自告诫B厂商,品质要合乎要求,交货还要如期,不然就考虑换人。这时候可能“程咬金”系统就会按捺不住而现出原形,对王经理的处置,有很大的帮助,至少他可以请总经理协助解决,不至于独自面对强大的压力。如果连总经理也很为难,王经理心里也有个准备,与B厂商同归于尽。改向他厂采购,自己也辞职他去。有计划地因应“程咬金”系统,当然比半路上杀出来不被它杀死也被它吓死,要有把握得多。

■要 则■

1.凡是系统内找不出原因的事情,不妨向系统外去寻找。因为事出必有因,系统内找不到,系统外应该可以找到。这种系统外的因素,通常称为“程咬金”系统。

2.“程咬金”系统既然是半路上杀出来的,当然不是体制内的规定所能够加以妥善处置的。最好借用例外的方式来寻找可行的化解方法,力求不破坏体制内的和谐,方为上策。

3.遇到超乎想象,或者意想不到的事情,不妨超越体制,向外寻求可能出现的程咬金系统,以便及早发现线索,以资化解。部属最好自己反省,为什么上司不喜欢听取我的意见?是不是我平日所表达的意见,并无实质的助益?或者表达的态度或方式有所偏差,以至上司不愿意听取?只要自己充实、谨慎发言,必然会逐渐改变上司对自己的观感,因而越来越受到上司的尊重。

■心 得■

现在请将您的高见写在下面: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