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曾仕强中国式管理全集 > 第三章 孔明保持晚节的奥秘

第三章 孔明保持晚节的奥秘




和上一次比较起来,孔明此番少一份信心,多一份决心。看来他已经觉悟,他这一辈子的任务,不在一统天下,而在有始有终,绝不动摇。刘备当年要起来的时候,多亏曹操不断地做势,让刘备节节上升。现在司马懿将要起来,轮到孔明不断做出各种变化,使司马懿磨炼精进。那一只看不见的手,不明说,却十分合理。



1.孔明兴师征伐南蛮:攻心收心一劳永逸


孙权为了害怕刘备反攻,派人到南中,散布蜀军失败的消息,并鼓动南中兴兵作乱,以威胁蜀国。

孔明在刘备死后,当然想过自己的处境和出路。这时候退休,归隐山林,不但说不过去,而且实际上行不通。魏、吴一定派人来礼聘,如不答应便可能谋害他全家。如果干脆向魏或吴投降,把这个烂摊子摔掉,那又何必下山,徒然辛苦这么多年?算来算去,只有硬着头皮,鼓起勇气继续往前走。一个人可以不下山,像当年的好友崔州平、石广元、孟公威,或者下山之后急流勇退,有如徐元直那样。熬到孔明这种地步,已经是毫无退路了。既然如此,当初的隆中对策,是不是应该修正一下,以便做好准备,重新振作起来,走出一条光明的大道呢?

要北伐,必先安定南中,以免有后顾之忧。这一次蛮王孟获大起十万蛮兵,前来侵犯,趁此机会,他向刘禅报告当前情况,以及平定南蛮的重要。然后亲领大军,以关羽的第三个儿子关索为先锋,一路秋毫无犯,向南而行。

孔明深知南蛮离中原十分遥远,人多不习惯于王道的教化。要收服这些人,必须可刚可柔。马良的弟弟马谡,在这一次南征的时候,向孔明建议攻心、收心的计策,以免今日破之,明日复反,将来为了南蛮的问题,来往奔波,对北伐一定大有影响。孔明一向认为马谡是可用的人才,听到他那攻心、收心的一劳永逸计策,自然满心喜欢。这一次兴师征伐南蛮,和以往的作战不同,不求速战速决,而求对方心悦诚服。

首先被擒的蛮将,是郭焕。孔明以酒食待之,问是何人的部将?回答是高定的。孔明说高定是忠义之士,把他放回。不久,高定果然率众来降。孔明以高定为益州太守,郭焕为牙将。并以当地人吕凯为行军教授,兼向导官。于是孔明提兵大进,深入南蛮荒芜的境地。

蛮王孟获闻知孔明到来,立即召集三洞元帅商议对策,决定分兵三路,以得胜者为洞主。结果两个元帅都被蜀军捕获,赵云杀掉另外一个。孔明释放两个洞主,料想次日孟获必然亲自引兵前来厮杀。孟获果然大怒,挥军进攻,被魏延活捉,解到大寨。孔明早已杀牛宰马,设宴等待。孟获表示不服,孔明赐了酒食,给与鞍马,差人送出寨外,使孟获安然归去。就这样捉了就放,放了再捉,孟获使出各种招数,孔明逐一加以破解,总共七次擒得孟获,七次都无条件释放。孟获深受感动,流着眼泪说:“七擒七纵,自古未曾有也。吾虽化外之人,颇知礼义,直如此无羞耻乎?”于是率领兄弟妻子宗党等人,全都跪下谢罪,向孔明保证不再反了!孔明问孟获心服不服?孟获说子子孙孙都应该感恩,怎么会不服?孔明请孟获上帐,设宴庆贺,令他永为南中之主。

孔明不但归还所有的土地,而且不留一兵,不置一吏。彼此相安无事,南中皆感孔明恩德,为他建立生祠,四时享祀,并尊称为“慈父”。终孔明之世,南中永远没有再反。孔明能够专心北伐,这一次南征采用攻心、收心策略,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孔明也因此而愈加相信马谡的才能,不知这却种下了来日可怕的祸根。天下事有得必有失,实在防不胜防。



2.孔明不救孟达:缓急之间的误判


孔明第一次北伐,自出师以来,累获大胜。忽报永安宫守将李严的儿子李丰求见,说是特来报喜。接着说明当时孟达降魏,实在有不得已的苦衷。曹丕很赏识他,经常赐予骏马金珠,封其为新城太守,委以镇守西南的重任。曹叡即位后,朝中多人嫉妒。孟达很不安,表示有意起金城、新城、上庸三处军马,径取洛阳。如果孔明配合进攻长安,则两京大定。这时又据报曹叡请司马懿复出,孔明大为吃惊,赶紧修书告知孟达,要他特别提防司马懿。这一耽误,给司马懿制造了大好的机会。

司马懿在家,听说孔明连连得胜,不禁仰天长叹。忽报曹叡特使,前来宣召复职。金城太守申仪的家人,又以机密事宜求见,细说孟达有造反之意。司马懿大喜,认为机不可失,一方面急奏曹叡,一方面径往擒拿孟达。途中捉住孟达心腹,搜出孔明来信。司马懿大惊,世间能者所见,果然相同。早一步杀了孟达,孔明还以为不幸被自己言中。其实,这一次是孔明误判而司马懿及时抓住机会,一缓一急,造成了孔明北伐的很大阻碍。

原先孟达是蜀军将领,当年关羽败走麦城,修书交付廖化,向上庸求救,而孟达和刘封,正是上庸地区的守将。刘封本来姓寇,刘备尚未有儿子时,收他为养子,当时关羽对他不以为然,刘封因而怀恨在心。孟达眼见东吴兵精将勇,麦城弹丸之地,哪里抵挡得住?何况曹操亲督大军前来,凭我们这些兵力,岂能对付两家的强兵?于是鼓动刘封,向廖化诉说一杯之水不能救一车薪火,要廖化回报关羽,静候蜀兵来救。廖化哀求无效,不得已大骂而去。后来刘备知道这件事情,便要派人来擒拿两人。孔明献计先把两人调开,升刘封为绵竹郡守,孟达仍留原地,然后命刘封率兵来擒孟达,于是孟达叛蜀归魏。有这一段不良的记录,孔明对他当然不敢轻信,以致丧失了这次联合进攻的机会,反使司马懿一举建功。

若是孔明立即回应孟达的建议,至少可以收复孟达的守区,而孟达也不可能这么快就被司马懿消灭掉。当然,孟达给孔明的回信,写明司马懿复出,往返至少一个月,才能有所行动,也让孔明看出他的判断有误,更加不敢支援他。因为司马懿有了孟达叛乱的情报,根本不需要报告曹叡,可以马上行动,使孟达措手不及。所以孔明当时就料定,孟达必死于司马懿手中。

不论如何,我们可以推知,这一只看不见的手,正悄悄地从孔明身上,转向司马懿。因为分久必合,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合法?刘备一死,孔明失去依靠。在他的努力之下统一,刘禅承受得了吗?让孙权统一天下,以他那种虚伪、残暴、短视的性格,担当得起吗?算来算去,还是魏把汉篡掉,由魏代汉,再设法以其他方式来合,比较可行。何况孔明年已半百,要找一个人来顶替他,并不容易。司马懿倒是可用的人才,不妨借用他的势力,来企求转化。我们承认,这种想法不过是事后之明。当时谁也看不出来,就连司马懿本人,恐怕也不例外。这就是无形无迹的隐秩序,很难预测的证明。大家都知道未来会变化,但是测不准,所以叫做天机难测。



3.得姜维孔明足愿:注重寻找、培养接班人


祁山在现在甘肃东南的西和西北位置,是孔明北伐的主要进军路线,山上有十分坚固的城池,为兵家必争之地。孔明对魏延一开始就没有好感,要不是刘备劝阻,老早就砍掉了他的头。后来刘备一再提拔魏延,并随同入川。魏延东征时已封为镇北将军,甚得刘备信任。这次追随孔明北伐,向孔明建议取道子午谷,攀援秦岭,然后直扑长安。孔明却认为并非万全之计,不予采纳。魏延怏怏不乐,幸亏赵云以半百高龄,连斩曹军五将。关兴、张苞建有奇功,魏延趁机骗取安定城。蜀军士气大振,打算攻取天水。中郎将姜维,向天水太守马遵献策,起兵出城,只留文官守城,待赵云来攻,才内外夹攻。此计果然奏效,赵云首尾不能相顾,只好冲开条路,引败兵奔走。姜维赶来,幸好张翼、高翔赶来救援,赵云才得以逃回大寨,向孔明说中了敌人之计。又说姜维年纪轻轻,功夫了得!当地人告诉孔明:姜维字伯约,天水人,事母至孝,文武双全、智勇兼备,真当世之英杰也。孔明自为前部,望天水出发,亲眼看到姜维调度兵马,也叹为将才。吩咐魏延,引军虚张声势,诈取姜母所在的冀县,如姜维到来,即放入城。曹军大将夏侯懋是附马,被王平生擒,孔明命他招安姜维,并且说姜维现在冀县探望母亲,派人来说:但得驸马在,我愿来降!夏侯懋懦弱无谋,表示愿意配合。孔明给予衣服鞍马,不令人跟随,放之自去。夏侯懋逃离途中,见数人奔走。问之,答以“姜维献了城池,归降孔明。蜀将魏延纵火劫财,因此弃家逃走”。不久又见百姓携儿扶老而来,所说皆同。夏侯懋信以为真,到天水城下叫门。城上兵士认得驸马,慌忙开门迎接入内。夏侯懋与太守细说姜维之事,大家都认为姜维已经投降。当夜蜀兵来攻,火光中可见姜维在城下挺枪勒马,大叫:“请夏侯都督答话!”夏侯懋及马遵到了城上,姜维大叫:“我为都督而降,都督何背前言?”夏侯懋惊问什么前言?姜维回答:“汝写书信教我降蜀,怎么现在却不承认。我今降蜀,加封为上将,哪里有回魏的道理?”原来城下的姜维,是孔明找形貌相似的兵士,伪装的姜维,在火光中不容易辨识,这才以假乱真。真的姜维,夺得蜀军粮草,正要入城,被张翼和王平两下夹攻。姜维杀出一条生路,来到天水城门。太守令士兵乱箭射下,姜维飞奔封城,又是一阵乱箭射来。两地皆说反国之贼,既已降蜀,又来干什么?姜维不能辩解,仰天大叹,两眼泪流,拨马望长安而走。途中被关兴截住去路,孔明乘车由山坡中转出,问他此时为什么还不投降?姜维想了许久,前有孔明,后有关兴,根本没有退路,只好投降。孔明慌忙下车而迎,执着姜维的手说:“吾自出茅庐以来,遍求贤者,欲传授平生之学,恨未得其人。今天遇到你,吾愿足矣!”少年慎择师,老年慎择徒。孔明说的是真心话。姜维大喜拜谢,共商取天水、上邽的计策。于是天水、上邽、冀城三地,悉归蜀汉。远近州郡,也都望风归降。孔明整顿军马,尽提汉中之兵,前出祁山。这一次北伐,获得姜维这一员大将,确实是最大的收获。孔明自知年纪逐渐老大,急需培养接班人,得到姜维,当然是“吾愿足矣”。



4.孔明重用马谡:言过其实的代价


司马懿斩孟达,曹叡大喜,赐金钺斧一对,以后遇有机密要事,不必奏闻,可先便宜行事。司马懿举张郃为先锋,引军二十万,出关迎战。他料定孔明一向谨慎,不敢走子午谷。这样,街亭就成为孔明必经的要地,务必先断其要路,以绝其粮道。蜀军若一月无粮,自然退回。

孔明这边,同样料想司马懿出关,必取街亭,便问谁敢引兵去守?参军马谡立即表示愿往。孔明说街亭虽小,关系却十分重大。倘街亭有失,吾大军休矣!马谡坚持,孔明还是不依。最后以军中无戏言,要马谡立下军令状,若有闪失,斩杀全家。为安全起见,又指派王平相助,特别提醒王平,这是重任,安好营寨之后,派人画图持回,以便查阅。凡事商议妥当而行,万万不得轻易私自决定。又派高翔屯兵街亭东北的山僻小路,以便及时引兵救援。再指派魏延在街亭之后,以便接应街亭。

二人所见略同,都以街亭为目标。一攻一守,俨然是大战的关键。孔明还是不放心,要赵云、邓芝各引一军出箕谷,以为疑兵;自己则统领大军,兵出斜谷。

马谡在白帝城时,曾经被刘备点名,要孔明特别小心他时常言过其实,千万不可大用。但是其南征时所提的攻心、收心策略,效果很好,孔明十分欣赏。这次用他当参军,经常和他讨论,也很有同感。他觉得刘备每次出征,都喜欢提拔新人。既然马谡如此坚决,也就委以重任。不料他对人的判断,仍然不及刘备。第一次派人独挑大梁,便用错了人。



5.孔明挥泪斩马谡:亲信犯错也要依法处置


孔明回到汉中,发现只有赵云这一军,不折一人一骑,盛赞“真将军也”,赠与黄金五十斤,以示奖赏。赵云请寄库存,要用时再拿,令大家倍觉钦敬!

马谡和王平来见,孔明先唤王平入帐,责骂他不尽劝谏的责任。王平说明马谡固执己见,坚持不听。孔明叫他出去,再唤马谡入帐。马谡把自己捆绑起来,跪于帐前。孔明说依军法当斩,家小将按月给予禄粮,不必挂心。马谡哭着说:“丞相视某如子,某以丞相为父。某之死罪,实已难逃,虽死亦无恨!”孔明挥泪,令左右推出辕门斩首。参军蒋琬,刚好从成都来,高喊刀下留人,已来不及。武士献马谡首级于殿下,孔明大哭。说先帝面嘱,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今果尝此言。于是自作表文,请蒋琬申奏刘禅,自贬丞相之职。

孔明自己承认用人不当,所以自请处罚。刘备死后,孔明一直以马谡为知心的参谋。这一次失误,对他的打击非常大。按理说胜负乃兵家常事,并不是打败仗便应该杀头。但是事先再三交代,此事非同小可。犯了重大的过错,还不能将功补过,及时做出一些调整,至少也要以最大的勇气和毅力,将伤亡减到最低。怎么可以临事而惧,致令军士惊慌失措,造成这么惨的溃败?如果马谡战死沙场,孔明还多少有一些交代。现在活着回来,竟然自行缚绑,难道还想活命吗?他不能力战而后败,才是孔明下令斩首的主要原因。然而,自己用错人,至少要给马谡一些同情,所以挥泪,而且承诺照顾他的家小。



6.孔明装神弄鬼割小麦:一举多得


刘禅向孔明道歉,说自己误信宦官之言,一时召回丞相,十分后悔。有了这些证据,孔明将妄奏的宦官杀掉,不就是曹操了?凡事处理得合乎时机,大家都没有话说。苟安逃往魏国,一时无法捉他。孔明复到汉中,仍令李严负责粮草。杨仪建议分兵两班,以三个月为期,两班轮流出击,以减少疲乏。孔明大喜,先带一班出征。司马懿因曹真已死,向曹叡保证愿尽一己之力,剿除寇贼。请张郃为先锋,料定孔明必将割陇西小麦,以资军粮。乃派张郃结营守祁山,自己引大军望陇西而去。孔明当然要割取小麦,却已料定司马懿会来阻挡。因此装神弄鬼,要姜维准备三四个孔明的塑像,装在车上,好像真的一样。司马懿看见孔明,追赶了好久,才发现有好几个孔明,以为是神兵,赶快又躲起来。

孔明割了小麦,忽报东吴有意联魏来犯。赶紧分兵两路,徐徐退兵。张郃见司马懿按兵不动,自告奋勇要去追杀。司马懿指挥他这样、那样,结果中了孔明的埋伏。被魏延逼得走投无路,万箭齐发,射死在木门道中。

司马懿悲伤不已,仰天感叹:张郃之死,吾之过也!论武艺,魏延根本不是他的对手。论作战,他也不在司马懿之下。但是,天色昏黑,山上火光冲天,两边皆是峭壁,插翅难飞,却又进退无路。孔明原本是用来对付司马懿的,却误射了张郃,这难道也是天意?张郃不死,司马懿要抓权,势必多一个阻挡。他不能杀死张郃,却有意无意让张郃代替他送死,是不是有点奇怪。



7.孔明再上出师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第一次北伐,孔明痛失街亭,虽然得姜维,内心仍然十分自责。赵云死亡,更使他觉得再这样下去,实力只有愈来愈弱。因为人才培育不易,而折损太快。何况有人认为北伐既然这么困难,不应该轻动。所以孔明再度上表,以明白宣示自己的决心和实际上的需要。

他首先以“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为宗旨,说明北伐的正当性。接着提出六大疑点,来反驳偏安的可能性。因为蜀、魏交界都是山地,充满了大大小小的路径。如果采取防御的策略,兵力必须大幅度分散,这样,不但防不胜防,而且互相救援,也十分困难。敌人随时可以集中兵力,攻击某一据点,即能突破防线。唯有以攻为守,不断采取主动出击的策略,使敌人疲于奔命,才是最有利的方式。同时,使反战派同仁,知所警惕。不要以为刘备亡故,原先的理想便丢在脑后。

最后说明天下事很难料,变化莫测。唯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坚持以身殉国,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和上一次的出师表比较起来,少一份信心,多一份决心。看来他已经觉悟,他这一辈子的任务,不在一统天下,而在有始有终,绝不动摇。刘备当年要起来的时候,多亏曹操不断地做势,让刘备节节上升。现在司马懿将要起来,轮到孔明不断做出各种变化,使司马懿磨炼精进。那一只看不见的手,不明说,却十分合理。

刘禅甚喜,令孔明出师,起三十万精兵,这时,不喜欢魏延也没有办法,以他总督前部先锋,径奔陈仓道口。



8.赵云病故孔明跌足而哭:气数衰微时的无奈


赵云比孔明稍长,但相差没有几岁。他和孔明一样,都是二十几岁开始,便追随刘备。在早期的同人当中,孔明和赵云年纪相近,彼此相处得十分融洽。在孔明心中,他是最可靠的伙伴,凡有重大或紧急事务,大概都会重用赵云。这一次北伐,孔明点将,却遗漏了赵云。他十分生气,厉声说自己虽然年事已高,仍愿为前部先锋。孔明说五虎将已折损三人,不久前马超刚刚病故,赵云硕果仅存,实在不能让他再出差错。赵云依然坚持,也打了一场难看中唯一好看的胜仗。想不到过了没有多久,赵云就病重而死。孔明跌足而哭,说子龙病故,国家损一栋梁,他也等于去掉一只胳膊。大家听了,也都挥泪不止。刘禅放声大哭,回忆当年,若非赵云单骑救主,他早就死于乱军之中了。下诏追赠大将军,谥顺平侯,葬于成都锦屏山之东,建立庙堂,并四时享祭。

孔明想到当年大家同样年轻,生龙活虎一般。没有多久,赵云自称老迈,回头看自己,也垂垂老矣!赵云这一死,是不是表示自己来日不多了呢?何况南征时,把蛮兵烧得够惨,乌戈国人几乎灭族,他自己也感叹大损阴德。虽然有功于国家,必然减少自己的寿命!这一次北伐,由于用错了人,弄得大家紧张、劳累、焦急,甚至于伤亡累累。赵云就是退军有方,也是大伤元气。所以回来不久,便重病亡故。孔明深觉罪孽深重,所以忍不住大哭。一方面哭赵云,一方面也哭自己。今后这一条路,老战友愈来愈少,要怎样走下去?



9.赵云一生的启示:老实人不吃亏


赵云字子龙,常山人。黄巾之乱时聚集乡里勇士,协助当地的军阀公孙瓒。刘备和公孙瓒都是名师卢植的弟子,徐州牧陶谦商请刘备救援时,公孙瓒借给他两千马步兵,刘备还指名借用赵子龙一起出征。

陶谦让徐州,刘备坚持不接受。留驻小沛时,赵云因兄长亡故,请假回乡奔丧。刘备和他执手告别,流泪不舍。赵云十分感动,向刘备保证一定回来追随。

刘、关、张三人失散,在古城会合。赵云也来相投,说公孙瓒不听人言,以致兵败自焚。袁绍屡次相招,赵云看他也不是会用人的人,所以并未前往。从此终生相随,功劳不在关、张之下。新野兵败,赵云单骑救阿斗;孙夫人要带阿斗回江东,也是赵云截江救主。他对刘家的贡献,实在很大。攻打汉中时,他与黄忠的表现,令刘备赞叹说:子龙一身都是胆也!刘备死后,更追随孔明北伐,全师而退,没有丝毫损失。但是,他所获得的奖赏,远不如关羽和张飞。刘备称帝时,封张飞为西乡侯、黄忠为关内侯。赵云一直到死后,才由刘禅追谥为顺平侯。这当中的差距,实在令人难以想象。

赵云只有忠心而没有私心,智勇兼备。可能是他几番敢于直言,伤了刘备的面子,才受到这样的不公平的待遇。当然,以刘、关、张的关系,加上关羽和张飞的脾气,使刘备不敢重赏和加封赵云,也是主要的原因。

他的一生,至少带给我们三大启示,分述如下:

(1)上天疼爱老实人,最后一定不会吃亏。

我们常觉得老实人吃亏,赵云是一个特别显著的案例。大家都知道他好,却由于他老实而对他不公平,这样合理吗?其实,从隐秩序的角度来看,是合理的。因为不吃亏,或不愿意吃亏,怎么能够证明老实呢?赵云的高明,在于善择明主。但是,刘备有了关羽、张飞,他如果不老实,不能委曲求全,哪里容得下他?生前不封侯,死后追谥,又有什么不同?上天经过严苛的考验,确定其为老实人,必然给予公平的待遇。我们要看长远一些才好。

(2)老实人也要学习沟通技巧,不能过分直言。

赵云的直言性格,成为孔明和刘备的工具,对他十分不利。孔明先安排他和刘备一起过江,成亲后刘备把荆州忘得一干净,不想回家。赵云一番直话,刘备心中着实不痛快。刘备入川,孙夫人在荆州,刘备把赵云留下来,便是看准他能够直言对付孙夫人。老实人吃亏,看起来自己也有相当责任。多学习一些沟通技巧,应该可以少吃一点亏。过分直言,便是心目中不敬,必须避免。

(3)公道自在人心,后世会给老实人高度的评价。

后世的人,读历史,看演义,对各种人物,自然有所评价。对于赵云,几乎都是异口同声,加以称赞。看到曹操接受徐元直的建议,要生擒赵云。因而下令军中不得乱放箭,才使赵云顺利逃脱,觉得大快人心,对徐元直的人在曹营心在汉,同样钦敬。对赵云承受不公平待遇,都认为关系不够,固然未可厚非,却也有些愤愤不平,为他抱屈。有了这样的反应,我们还能责怪上天不公平吗?老实人不吃亏,我们应该有信心才对。



10.孔明制作木牛流马:科技创新的力量


司马懿打不过孔明,利用孔明远来,粮食难以支援的弱点。采取坚守不出的原则,使孔明大伤脑筋。负责军粮的李严,由于军粮不济,怕孔明见责,推说东吴即将联魏来攻,孔明回成都,查明实情,要将他斩首。姑念他是刘备托孤的重臣,所以革职回乡,成为一般百姓。然而长期作战,粮食的运送,毕竟十分困难,因此制作木牛流马,以节省人力,方便粮食的运输。

创造木牛流马很不容易,仿造却十分快速。司马懿命兵士抢夺几匹回营,照样仿制,也拿来运送粮米。孔明吩咐王平引两千兵士,扮成魏人,混入魏军的运粮队伍,将护粮的军士杀散,夺回木牛流马。待魏军赶来,便将木牛流马口内的舌头加以扭转。牛马都不能走动,魏军牵不动也带不走。又唤张嶷引五百军士,扮成鬼头兽身。于魏军惊惶失措时,放起烟火,一齐拥出驱牛马而行,魏军必疑为神鬼。结果不出孔明所料,夺取了很多魏军粮草。司马懿损兵又丢粮,被困在上方谷。

制作木牛流马,引诱魏军来抢。等待魏军仿制后再连牛马带粮食一并抢回来。这种计策,现代用得十分熟练。先创造一批新产品,引诱他人仿冒,然后告官,索回高价赔偿。发明某些东西,登记好智慧财产权。等待有人盗用,立即法律申告。孔明和司马懿,正在做最后的竞赛。两个谁活得久,所代表的国家就会获得最后的胜利。孔明为什么这样急于北伐?很可能有感于自己的年岁不轻,而体力日衰,才不停地变花样,求突破。



11.孔明祈天延寿:死生有命


孔明自知劳累过度,体力日衰。昏倒加上吐血,都是命在旦夕的征兆。他想利用人生最后的时间,做出最有利的冲刺,以不虚此生。他终于想出一计,想以他的死亡,来激发魏、蜀双方的行动。对外,他希望司马懿知道他的情况,出来攻他,制造反击的作战机会;对内,看看诸将的反应,以便预先做好万全的准备,为蜀国安危作出最后的贡献。在当时,科学并不发达,以神道设教是通用的方式,可以向上天要求延长寿命。他安装本命灯一盏,说七日内不灭表示上天同意。若灭,那就非死不可。姜维十分小心,一切谨慎。除了请教孔明一些重大问题外,专心照顾本命灯。一直到第六天,都没有问题。不料魏延闻知魏军来攻,飞步入内,要报告孔明,一下子把本命灯扑灭。姜维怒极,拔剑要杀魏延。孔明说:死生有命!魏延伏地请罪,孔明吐血卧倒床上。

有生必有死,像孔明这样的高人,当然能够预知自己的死期。但是能够像他这样,把最后的日子,做最有价值的运用,则是少之又少。他一方面派人禀告刘禅,一方面做好退兵的各种准备。完全负责到底,是他一生处事的原则,临死前仍然坚持。姜维得到他的秘传,成为孔明死后的传人。他对魏延,一直存有戒心,要不是需要用魏延,早已把他斩杀。现在利用他扑灭主灯,引起众怒的机会,吩咐杨仪,在出其不意的情况中,把魏延刺杀。孔明的后事安排,完全为公不为私,令人敬佩。



12.孔明之最大成就:活于大家心中


刘禅听说孔明病危,大为吃惊,急命尚书李福,连夜到军中问安,兼询后事。孔明说一切旧制,不可改变;所用的人,也不宜轻废;兵法都传授给姜维,由他领军;丞相一职,可由蒋琬继任;蒋琬之后,可交给费祎。再问后继者时,孔明不回答,已经仙逝了。

司马懿听说孔明死了,还怀疑这是诈死,要诱他出战。后来确实证明孔明已死,这才松一口气说:我等皆高枕无忧矣!班师回朝,一路上看见孔明安营下寨的处所,无不整齐有序,大叹:此天下奇才也!

孙权对蜀国来使说:闻丞相归天,每日流涕,文武百官尽皆挂孝。是真是假,恐怕只有老天知道。

然而,三国都暂不动兵,则是共同一致的措施。

被贬为百姓的李严,原来寄望有一天孔明会再给他机会,让他自补前过。闻孔明已死,知道无人再敢用自己,竟大哭而死。校尉廖立一向认为自己的才学和名望,应该为孔明副手。一直由于未被重用,而怏怏不乐,闻知孔明死亡,也大哭自己从此以后永无希望了。

刘禅得知丞相亡故,大哭:天丧我也!

杨仪、姜维排列阵势,缓缓退入栈阁道口,然后更衣背丧,扬幡举哀。蜀军皆撞跌而哭,甚至有哭死的。

一个人最大的成就是永远活在大家的心中。孔明平日虽然严厉,却十分关怀大家。乡民奔告,蜀兵退入谷中时,哀声震地。大家对孔明的不舍和怀念,可以证明人人心中,都有孔明的身影,并未因死亡而消失!

13.省孔明一生:警惕示好之人

我们说过,许多人看《三国演义》,看到关羽去世,便不忍,也不想再看下去。因为忠义既死,百念俱灰了。同样有许多人,看到孔明鞠躬尽瘁,死在边境,也不忍更不想再看下去。他这一颗照亮社会公义的明灯,忽然熄灭,世界一片黑暗,社会更无希望,令人叹息!

孔明一生,给我们的重大启示,说明如下:

(1)当人家特别对我们示好时,要提高警觉,有时候是要用命来回报的。愈对我好,愈需要小心回应。

孔明27岁时,刘备三顾茅庐,一共拜访了三次。孔明死时,才54岁。正当壮年,不应该这样早死。长年奔波,久经劳累,才积劳成疾,可以说提前死亡。五十四减掉二十七,孔明总共为刘备拼命,达二十七年之久。三顾茅庐,相当于叩三次头。二十七除以三,等于九。刘备每叩一次头,孔明就要拼命九年。对刘备而言,太划算了;对孔明来说,则是太辛苦了。

(2)既然答应人家,就应该全力以赴,绝不半途而废。更不应该只是说“尽力而为”,做到什么地步都无所谓。

孔明可以答应刘备出山,也可以谢绝他的好意。决定权在孔明自己,因为他必须自己承受。他经过三次考验,认为值得一试。既然答应下来,他就义无反顾。把家中的事务安排妥当,便全心全意,为组织而尽心尽力。遇到事情,总是全力以赴,不保留、观望、马虎。对于既定的目标,永不放弃。刘备死后,仍然一本初衷,坦然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来面对,也说到做到。

(3)就算是主角,也有更换的一天。不可能永远当主角,要顺应天命。不应该怨天尤人,不要强求。

孔明下山,一开始就名闻天下,惊动世界。因为他是当时的主角,凡是和他不相上下的人,如周瑜、郭嘉,只要和他站在敌对的阵营,都早死。现在主角换人,变成司马懿。他也不得不提前归天。死生有命,果如孔明自己所言。但求心安理得,不必怨天尤人,更无法强求。

(4)一个人最怕晚节不保,年老时找理由,把自己年轻时的作为,全盘否定。如何慎始,更应该注意善终。

孔明在刘备死后,很可能已经明白,要一统天下,恢复汉室,实际上已不可能。但他既不能退休,也不能投降或者篡位。唯一的办法,就是硬着头皮,一路走下去。这样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是善终的最佳原则。在盖棺论定之前,不要为自己留下任何污点,至关重要。尽管有一些欠妥的地方,还不致败坏他的名声。

(5)自己是好人,也应该包容坏人。因为把现有的坏人赶尽杀绝,还是会出现另一批新的坏人,照样捣蛋。

李严、黄皓为非作歹,孔明早就知道。魏延、杨仪,都是有才无德的人,孔明当然也很明白。然而,有好人就有坏人,否则怎么知道谁是好人?人一上百,便形形色色,各种人都有。地位愈高,就应该包容性愈宽宏。若是一味疾恶如仇,看见坏人便想把他杀掉。恐怕不是良好的领导人。孔明重法纪,明赏罚。但是该容人时,还是得容人。不到最后关头,绝不轻易杀人。孔明欣赏有才有德的君子,也能够适度包容有才无德的小人。并非没有原则,而是亟须用人呀!

14.姜维步孔明之后尘:大势已去

孔明由于刘备的知遇之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姜维同样感激于孔明知遇之恩,一有机会,便兴兵北伐。但是他们的机会和遭遇,实在是相差太多,无从比较。孔明生前,刘禅尚能全力配合。姜维北伐时,刘禅听信宦官黄皓,能作战的将领,已凋零殆尽。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即为当时的困境。在蜀军著名将相中,姜维又是唯一没有见过刘备的人。他和孔明一样,都是27岁时提任为蜀汉总策划人,五十多岁时,大叫“吾计不成,乃天命也”,自刎而死,比孔明更加壮烈!

姜维先后北伐九次,他的毅力,可与孔明相媲美。最后由于邓艾冒险裹毡堕崖攻下成都,完全出于意外。姜维不得以用诈降的手段,希望借由钟会的反叛,争取蜀国危而复合的一线机会,虽然功败垂成,姜维却以自己一命,把征伐蜀国的两名魏将邓艾和钟会俱皆毁灭。想来虽然计谋未成,姜维也将含笑九泉之下了。

孔明是时代的焦点,姜维并不是。这种大环境,促使两人的际遇不同,成果也不一样。孔明赞美姜维的话,诚恳而实在。姜维也秉持孔明的教训,把汉中当做益州的门户。后来和邓艾争夺陇西通路,缩短汉中的防线。不料阳平关守将蒋舒投降,使钟会得以长驱直入。大家认为他擅自改变孔明的以攻为守策略,转以攻击为主,这才导致蜀国的败亡,未免过分。但他胆大心细而多计,在无可奈何之中,仍然奋斗不懈,实在值得我们敬佩。他自奉俭约,心地光明,足与后世岳飞相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