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曾仕强中国式管理全集 > 第四章 博弈中选择因势利导策略的奥秘

第四章 博弈中选择因势利导策略的奥秘




若是刘备接受孔明的意见,先伐魏再东征;或者曹丕接受刘晔的建议,趁刘备伐吴之际,出兵攻打孙权:这两种情况,只要任择其一,三国的结局都会不一样,而一统天下的任务,却很可能提前完成。



1.刘备自立为帝:进退之间算分明

曹丕自立为大魏皇帝,我们骂他篡位。刘备在闻知关羽阵亡,孔明病笃之际,也自立为帝。这两者之间,究竟有什么不同,值得大家这么慎重地,用心计较?

曹操若是不喜欢汉朝的体制,大可以名正言顺地宣告革命。只要不像黄巾军那样,被大家围剿而败亡,也可以创造新的局面,以大魏为国号,谁也不会骂他为汉贼。因为成者为王、败者为寇,是大家能够接受的标准。他奉献帝,却又杀皇后。曹丕接着篡位,果然是汉贼。可见公道自在人心,大多数人心中有数,很难欺骗。

刘备一开始,便以匡复汉室为志,又被献帝认为皇叔,证明为一家人。献帝的位置不保,又传言已被杀害。关羽失荆州,孔明病笃。汉朝的命运,自然集中在他一个人身上。他再不自立为帝,如何延伸正统?何况孔明病笃,不过是一种策略性的托词,用以彰显即帝位、延汉祚的紧急性和重要性。刘备当然也要再三谦让,才祭告天神,正式即帝位,封长子刘禅为太子。

同样再三谦让,有真也有假。然而不论真假,都需要礼让一番,才合乎道理。篡位和革命,看起来很相像,性质却大不相同。刘备仍为大汉王朝的一分子,并没有挟天子以令诸侯,更不可能被骂为国贼,或者名为汉相实为汉贼,只是相当于帝位的传承,传来传去,传到这位皇叔身上。所以孔明说名正言顺,而且不宜拖延。因为魏取代汉,如果没有人接任,岂不等于承认汉朝灭亡?既然如此,刘备自立为帝,是继位而非篡位,应该十分清楚。

2.孙权降魏之苦衷:天意难测

孙权继承父兄基业,却没有远大的眼光。他所想的,不过是保住江东,把荆州吞并进来,至于一统天下,恐怕想都不敢想。赤壁之役,若非孔明和周瑜联合在一起,孙权可能早已向曹操投降。但是孙权对刘联盟,并没有多大诚意,几次为了小利,就不惜加以破坏,杀了关羽以后,才知道兹事体大,因为刘备必然御驾亲征,大军压境。张飞原本勇猛,再加上悲愤的力量,这一次伐吴战役,必然发挥很大的作用。孙权一向擅长用计谋,赶紧派遣间谍,在大战前夕,刺杀张飞,以为把这位威名仅次于关羽的大将除掉,便可以免于恐惧。他大概没有料到,曹操之所以终生不敢篡位,对刘备的顾虑,应该是重大的因素。换句话说,曹魏所害怕的,其实是关、张二将。如今孙权竟然替曹魏除去这两员大将,曹丕趁刘备伐吴之际,来攻孙权,东吴还保得住吗?

诸葛瑾再度求见刘备,表示孙权愿送归夫人、缚还降将,并将荆州交还,企求永结盟好,共灭曹丕。刘备正在气头上,根本听不进去。诸葛瑾又将袭荆州、杀关羽的责任,完全推在吕蒙身上。说什么孙权事先毫不知情,事后十分后悔。刘备仍然坚持,说“不看丞相的面子,先斩你的头”。诸葛瑾灰头土脸,返回江南。

孙权无奈,派使者向曹丕投降。曹丕的意思,是既不助吴,也不助蜀。让孙、刘交战,等待两国拼得剩一国,那时候才出兵除之。于是乃决定册封孙权为吴王,并不派兵接应。曹丕的智慧和见识,当然不及曹操。若是接受大夫刘晔的建议:当刘备进攻东吴时,起兵讨吴。孙权要向刘备求和,刘备必然不肯,内外夹攻的结果,东吴必亡,接着攻打刘备,对曹魏来说,是最好的时机。

孙权向曹丕投降,实际上是假的。他知道魏、蜀两面夹攻,东吴必然无法抵制。诸葛瑾求和不成,只好向曹丕投降,能够获得兵力支援,当然最好。至少先安住曹丕的心,不致内外夹攻,还可以专心和刘备对抗。

曹丕嘴巴上说得很动听:孙权既然来降,这时候打他,对其他想降的人,会造成心理上的障碍,不如先接受孙权的投降,以后再打他的。果然不错,当东吴转败为胜时,曹丕假借助战的名义,三路出兵,要暗袭东吴。但是时机不对,派兵也得不到好处,东吴正锐气百倍,曹丕只得大败而回。

这一拉一扯,又使一统天下的时候,拖延了很久。若是刘备接受孔明的意见,先伐魏再东征;或者曹丕接受刘晔的建议,趁刘备伐吴之际,出兵攻打孙权:这两种情况,只要任择其一,三国的结局都会不一样,而一统天下的任务,却很可能提前完成。天命原来归于刘备,可惜他违反了“私人恩怨,不应该耽误公事”的规律,使他不能如愿以偿。曹丕若能天命所归,曹操早就一统天下了。孙权出尔反尔,孙策临终时,已经明白指出“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阵之间,与天下争衡”,孙权没有做到。一统天下与孙家无缘,似乎也是天定。这一只看不见的手,由关羽而孔明,再由孔明而刘备。如今真是不知要转向何方。天意难测,其实是上天也有说不出来的苦衷!

3.陆逊撤兵言好:适可而止为上策

一般而言,乘胜追击是大家都想得到的道理。东吴以少胜多,徐盛、潘章、宋谦等大将,无不主张一鼓作气,把刘备活擒过来,索性灭掉蜀国,以免后患。但是有阴便有阳,陆逊、骆统、朱然等人,采取逆向思考,认为再打下去,曹魏必然乘虚而入。那时候两个打一个,东吴岂非十分危险?于是孙权毅然决然,一方面撤兵回国,一方面向刘备示好,表示两个小国,勿忘大敌还是曹魏,不如恢复联盟,以确保两国的共同利益。

果然不出所料,曹丕按捺不住,已经分兵三路,杀奔东吴而来,但都被吴军击退。陆逊撤兵言好,保存实力,则是这次曹丕不能如愿的主要原因。可见凡事适可而止,应该是共同的规律。

若是陆逊穷追猛打,刘备一直退,东吴便一路追。这时候曹丕大军来攻,孔明当然也会不甘示弱。于是魏、蜀来攻东吴,东吴哪里抵挡得住?三国之中,再怎么说曹魏也是大国。只有孙、刘联盟,才能够勉强维持均衡。若是孙、刘两国,有一个和魏联合,另外一个,势必难以自保。当时蜀、吴之间,为什么时好时坏,却不敢完全翻脸,便是出于这种考虑。刘备的断然决裂,也是陆逊的一面镜子。以蜀国的力量,尚且不足以灭吴。东吴的人力、物力,都不如蜀国,怎么敢凭着意气,想要一举灭掉蜀国呢?天意既不欲曹魏一统天下,陆逊自然在适当时机,做出合适的调节。乘胜追击和撤兵言好,仅有一念之差,结果却是大不一样。

4.刘备驾崩之后各方的反应:对大势一厢情愿的错判

我们说刘备驾崩,意思是汉献帝之后,刘备继承正统,延续汉朝的命脉,这是对刘备的一种尊敬,表示他一生的理想,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获得具体的成就。

曹丕得知此事,大喜说:“刘备已亡,朕无忧矣!”主张趁机讨伐。贾翊劝阻,而司马懿则极力赞成,并且提出分五路大兵,四面夹攻的计策。辽西羌兵从旱路取西平关;南蛮王孟获攻打益州、永昌、牂牁和越隽四郡;孙权攻两川夹口涪城;孟达攻汉中;曹真取西川。五十万大军,分五路并进。孔明再高明,谅也无法抵挡。曹丕依计而行,指派专人,先到东吴,向孙权解释前次未派兵支持的原因,是一时不明,现在已经大悔,决定分兵四路灭蜀。东吴如果接受,将来分给一半蜀地。

孙权正忙于改元为黄武元年,拜陆逊为辅国将军江陵侯,领荆州牧,以赏励他的功劳。但是内心则相当懊恼,早知道刘备病危,就不该向蜀示好,表示和解的善意,干脆一直攻打下去,把蜀灭掉,再回头伐魏。他听到魏使的传达,问陆逊有什么意见?陆逊说魏和吴都不是孔明的对手,不如先勉强答应,再看情况而定。如果四路皆胜,当然发兵响应;若是四路兵败,再做打算。

这时候孔明的特使邓芝也来到东吴,孙权心中的怨气,趁机发在这位说客的身上,弄得邓芝要往殿中的油鼎里跳,孙权才紧急加以阻止,请入内殿,以上宾之礼待之,决定由张温随邓芝入川,与孔明通好。

刘备和孙权、曹丕三人,前后都判断错误。说起来三人各自一厢情愿,做出对自己有利的猜测。事实常常告诉我们旁观者清而当局者迷,其实还要加上一句:地位愈高,往往迷得愈厉害。刘备对孔明的礼待、信任和接纳,随着他的形势愈有利,出现递减的倾向。孔明当然有自知之明,仿效当年汉高祖和张良的故事,也愈来愈像张良,非常谨慎地不发表太多意见,有时候甚至于没有反应。孙权对吕蒙,尚且不如对鲁肃那样信任,对陆逊更是缺乏信心,否则为什么派诸葛瑾向蜀求和不成,马上转向投降曹魏?他的想法是曹丕派兵夹攻刘备,结果也是落空。曹丕小心眼特别多,那时候还在整肃曹植的党翼。蜀、吴相争,魏未得利,结果失掉了最好的时机。

孙权假降,曹丕也假意要分一半蜀土给东吴,双方缺乏诚信,自然不容易联合作战。实际上蜀军猇亭大败之后,已经没有什么兵力。孔明利用孙权和曹丕之间的矛盾,再派邓芝陪同吴使张温,向孙权表明两国同心灭魏,先得天下太平,然后看天命所归何人,再来定夺的诚意。孙权大笑,于是吴、蜀重新言好。曹丕当然非常愤怒,司马懿趁机烧火,建议御驾亲征,先取东吴。司马懿人在曹营心在汉,存心害死曹丕,看起来真的是水镜集团派来卧底的人士,否则怎么会提这种馊主意呢?

司马懿被封为尚书仆射,抓着国政大事的决断权。曹丕则疲于奔命,差一点死在东吴都督徐盛的火攻烈焰中。他的大将张辽,腰际中了一箭,回许昌后不治而死。曹丕厚葬之,不胜感伤!孔明这边,由于南蛮王孟获来犯,所以当赵云趁机杀出阳平关之际,回军成都候命。

5.曹丕在位七年之警:人要有自知之明

曹丕如果不篡位,就不会有三国出现。大家都属于汉,只是理念不同,各有地盘,也各有坚持而已。曹丕改国号为魏,等于灭掉汉朝,这才产生魏、蜀、吴三国,互不隶属。蜀国称为蜀汉,不过是一种心存汉室的表示,不能一统天下,仅能维持偏安的局面,勉强延续正统,但最后还是向曹魏投降,为期也不过数十年。

由于笃好文学、多愁善感,气质文弱却又喜爱著作,加上兄弟争夺太子宝座,费尽心机,曹丕30岁时,便发觉自己“未白头已成老翁”。33岁篡位,三年后就建设寿陵,下诏死后不造寝室殿,必须薄葬。他自知体弱多病,恐怕活不久,却又不早立太子,临终才把平原王曹叡找来,要曹真、陈群、司马懿三人,同心辅佐。这时候他才40岁,在位七年。他给我们的启示,分述如后:

(1)一个人要有自知之明,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而不是盲目争夺,反而置自己于不利的地位,害己害人!

曹丕在读书和写作方面,有很好的收获,他的长处在文学著述。但是他的肚量不大、处事不公正,则是很大的缺点。可惜他身为长子,盲目争夺太子的位置。对诸弟又心存猜忌,经常思虑到通宵不能成眠。篡位后又遭受很多批评,引起他的忧虑与滥杀。早知如此,不如把王位让给别人,自己专心写作,岂不是更好?

(2)家不齐则国不治,家风与家教,都十分重要。影响人的一生,莫此为甚。败坏家风,必定贻害后世。

曹丕的母亲出身娼家。曹丕的妻子原本是袁绍的子媳。曹操鼓吹重才不重德,败坏了自己的家风,也使他的子孙在这种家教之下,培养不出良好的品德。曹氏刻薄寡恩的家风影响到魏国的行政。曹丕即位后,对诸弟百般刻薄,朝臣中竟无一人提出谏言劝阻。可见忠义之士,不是远离,便是不吭声,不敢多言。

(3)开国要有新的气象、新的作为,否则新不如旧,或者完全和旧的一样,改国号又有什么作用?

曹丕急于争夺王位,却未能用心学习治国的本事。篡位之后,已经未老先衰,又忙于家族的内斗,开不出新的气象,和原先的期待相去甚远。他应当明文规定太监为官有一定的限制,以免宦官专权;外戚不得为辅政大臣,也不得无功封侯,以预防外戚干政。这样,把汉末的主要弊端立法禁止,让后世遵守才是。可是这些曹丕都没做到。

曹丕生当乱世,又出生于曹家,要想出污泥而不染,没有一番修养,当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对于刘备和孔明的表现,他应该知之甚详。如果用以反省自己,至少和曹操一样,有所顾忌而不敢篡位,还可以学习孔明的长处,在自己继承大位后,好好施展才能来弥补先人的罪恶。曹操被骂为国贼,相信他多少有一些耳闻。可是为什么还变本加厉,由自己来篡位呢?退一万步想,篡了位,开了国,就应该专心一意,把国治好,何至于连自己弟弟都不放过,非整得凄凄惨惨不可?他实在没有兄长的器度和爱心。自己体弱多病,就应该早立太子,找合适的人专心教导,以便做好接班的准备,他居然不关心这等大事,可见为国为家的责任,都有很大的疏失。

6.司马懿识不破空城计:把对手当成自己的筹码

司马懿攻占街亭,引兵十五万,望西城蜂拥而来。当时孔明身边并无大将,只有一班文官。原有的五千士兵,已分一半先运粮草去了,只剩两千五百军在城中。众官听到这个消息,无不惊慌失措。孔明登上城墙,果然看见尘土冲天,魏兵分两路而来。于是传令把所有旌旗都收藏起来,诸将各守城铺,不许妄行出入及高声言语,违者立斩。并且大开城门,各门都以二十军士,扮成百姓在洒扫街道。如魏兵到时,不可擅动。他自己披鹤氅、戴纶巾,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一副完全没有事的模样。

魏军看到这种情况,由于孔明的盛名,加上莫测高深的传言,都不敢贸然前进。司马懿大为疑惑,认为孔明生平谨慎,不会弄险,下令后军作前军,前军作后军,迅速向北山路而退,以免中了孔明的计策。

孔明见司马懿远去,抚掌而笑。众官无不惊骇,问孔明怎么会这样?孔明说我们是情非得已,而司马懿却不知道实情,以为我们用计骗他。司马懿后来得知真实状况,仰天而叹:“吾不如孔明也!”

司马懿的两个儿子,司马师字子元,司马昭字子尚,都通晓兵书,素有大志。司马懿更是孔明心目中最强的对手,怎么可能被空城计吓坏了胆?他很可能是将计就计,把孔明捧得高高的,来增加自己的重要性。

首先,曹叡对司马懿怀有戒心,这一次复战,是逼于无奈。在无人可抵挡孔明的大前提之下,司马懿才有这样的机会。复出后已经斩杀孟达、攻占街亭,显示出具有对抗孔明的实力。如果这一次识破空城计,长驱直入,把孔明活捉或杀死,对他都将非常不利。因为孔明一死,司马懿的利用价值立即减半,不用他也可以。若是有人提醒曹叡,趁机杀掉司马懿,以断绝后患,那么曹叡在原先有疑虑,现在又没有特别用处的情况下,做这样的决定并不是不可能。

再说,曹真和曹叡的关系,更为密切。当初曹丕临终,以三人为辅佐大臣,结果封曹真为大将军,陈群为司空,而司马懿不过是骠骑大将军。孔明北伐时,曹叡也封曹真为大都督,虽然打不过孔明,老关系还在。司马懿表现得愈好,曹真必然愈气愤,也更加嫉妒,是否会出什么坏主意,实在难料。不如留下孔明,使曹叡不敢由于曹真的诡计,而罢黜自己或者做出不利于自己的勾当。有时候把对手养在那里,可以增加自己很多的筹码。一句吾不如也,便可以获得很多好处,何乐而不为呢?

还有更大的安全作用,便是曹叡不敢逼他做任何动作。既然司马懿不如孔明,逼他还不是送死?所以要不要打?要怎么打?悉由司马懿自己决定。领薪水、不做事,老板居然还不敢催促,或者施加压力。这真是天底下最好的差事和待遇,司马懿轻松地说一句吾不如也,便做到了。

7.曹真抢功遭败:上司不能一味鼓励下属竞争

司马懿的良好作战绩效,使曹真承受很大的压力。他自觉再不好好表现,曹叡的心,便会偏向司马懿,对自己非常不利。所以千方百计,找到王双这员大将,趁孔明再度来犯时,向曹叡推荐王双,作为先锋。曹叡一见,果然不同凡响,立刻封为虎威将军前部大先锋。曹真为大都督,起兵十五万,会合郭淮、张郃,分路把守隘口,把司马懿摆在一边,以免他夺了功劳。

两军开打,王双果然厉害,连斩二将。孔明问姜维有何良策?姜维派人装成百姓,身上带着呈给曹真的信,故意让魏军逮住。密件被呈给大都督,说姜维原是魏人,不得已而降蜀。现在愿意和曹真配合,以举火为号,生烧蜀人粮草,再擒孔明,以自赎前罪。曹真大喜,费耀却劝阻都督不能轻信。曹真不听劝阻,结果魏兵大败。

孔明重赏姜维,只可惜大计小用,并未诱杀曹真。曹叡大惊,即召司马懿商议。司马懿说坚守关隘,不必出战。蜀兵粮食供应不上,自然退兵。那时候乘虚追击,可擒孔明。

曹真很不服气,心想为什么要听司马懿的话?他派王双打听蜀营动静,见魏延拔寨而退,于是大力追赶,中了魏延的埋伏。王双措手不及,被魏延一刀砍于马下。

从此曹真心中怀恨司马懿。这样不和的气氛,曹叡应该负起很大的责任。他不能一味鼓励两个人竞争,否则最大的受害者,必然是他自己。曹叡愈来愈信司马懿,实际上曹真也帮了很大的忙。然而司马懿会这样想吗?以他的行事作风,恐怕未必。

8.张郃一生的启示:品德修养为根本

张郃字隽乂,河间人。年轻时应朝廷的募集,为讨伐黄巾的义勇军,属于韩馥。后来韩馥战败身亡,随军归于袁绍,提任校尉的职务。收编公孙瓒的部队,因功升为中郎将,却因遭受毁谤,愤而投入曹操阵营。曹操大喜,封为都亭侯偏将军。曹丕称帝时,封为郑侯。他不但武艺高强,对于经典义理,也十分通晓。

他的一生,至少带给我们三大启示,分述如下:

(1)凡人必有死,武艺再高,功劳再大也不能例外。而且武艺低的人,死于武艺高的人手中。反过来看,那些武艺高的人,也死在武艺低的人手里。

我们以张郃为例,并不是由于他是特别的个案。吕布、关羽、张飞、黄忠、张辽、徐晃、许褚,说不完的大将,莫不如此。武官战死沙场,原本就死得其所。不过张郃比较冤枉,他的死亡,显然是由于司马懿胡乱指挥的结果。张郃自己善于应变,由他自行判断,结果应该不至于那么容易中计。偏偏他是司马懿的先锋,不得不接受他的命令。这才为乱箭杀死,当然十分冤枉。

(2)军人打仗,原本各为其主。主的善恶,并不是人人都可以挑选的。实际上主的好坏,需要时间的考验,才判断得出来。主的善行或恶德,不能够算在军人的头上。

我们可以说赵云善于选择明主,却不应该说张郃投靠曹操,是错误的选择。因为刚开始的时候,谁也不知道曹操和刘备是什么样的人,将来会产生什么样的变化?赵云和张郃,做出不同的选择。在当时的情况下,很难判断谁对谁错。加入之后,如果改变主意,那就是反叛。对军人来说,更为严重。我们说人生的机会很多,要看自己怎么选择,实际上选择的局限性还是很大。我们可以这样说,我们的认知能力、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实际上都很十分有限。经常发现选择错误时,都已经是事后之明,后悔也来不及。张郃若是不投曹操而改投刘备,结果会怎样?也要看许多变数,综合起来才能论定。何况他在曹魏阵营中,不过是领军作战,并未参与重大政策的决定。各为其主,张郃当然是忠于国家的将领。至于政局动荡,魏国部分应该由曹操一家人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起全责,而不能推给手下战将。

(3)世代轮替,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又一代的将领,很快地亡故。人生的寿命有限,有效的岁月,更是十分短暂。唯有修养品德,才是人生唯一真实的要务。

吕布武艺超群,像一阵风,没了。关羽万夫莫敌,谁都不放在眼里,被吕蒙、陆逊联手蒙骗,也没了。回想几十年来,多少英雄,一个个不见了。所有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有成必有毁。和时间比赛,人永远都是输家。人生的唯一任务,其实是无形无迹的品德修养。赵云流芳万世,大家永远为他抱不平。根本的原因,即在其品德修养,真的无人能及。我们为张郃抱屈,也是因为他一向进退有据,不滥杀无辜,才有这样的感慨。

像张郃这样的人,称得上好死。被乱箭射杀,误中埋伏,都没有影响。死后不留下臭名,让大家天天咒骂,才是人生的大事。凡事想得长远一些,务求自己心安理得。人生苦短,不知何时是大限,所以时刻都要小心。

9.孙权见魏蜀交战后的选择:没有诚意的合作

孙权据报孔明出兵两次,曹真损兵折将,群臣力劝兴师伐魏,以图中原。张昭建议孙权,先就皇帝位,然后兴兵。于是改年号为黄龙元年,谥父孙坚为武烈皇帝,兄孙策为长沙桓王,立孙登为太子,大封群臣。

刘禅获悉,询问孔明意见。孔明说应当派专使致贺,请孙权伐魏,两方配合。孙权依陆逊建议,虚作起兵之势,遥与西蜀相应。实际上等待时机,乘虚取中原。

孔明当然知道孙权不会真诚合作,他只是安住孙权的心,叫他不要打西蜀的主意,以便专心对付曹魏。孙权打魏国,和孔明北伐的目标相同,目的却完全不同。事实上从赤壁之役以来,双方就从来没有真心合作过。

最妙的是张昭,他先建议孙权称帝后兴兵。等到孙权即帝位,他自己位在三公之上,却又建议孙权初登宝位,不要动兵,只宜修文偃武,增设学校,以安定民心。他前后两种建议都对,可见话是人说的,而且怎么说都对。孙权初登皇位,当然不会计较。反正早打晚打,都是陆逊去打,张昭只动口不动手,随便他说就是。

陆逊被封为上将军,辅助太子驻守武昌。他当然知道,孔明是害怕司马懿联吴攻蜀的计策。所以才送礼祝贺,并且提出蜀、吴合力出击的要求。既然双方都没有诚意,谈什么合作?还不是遵循往例,虚应故事一番。

东吴的虚伪,已经出了名。魏、蜀都上过当,自然不敢相信孙权。一个人信用破产之后,要想重新建立信用,实在太难了。信用只有递减,无法增加,要特别小心维护。

10.司马懿官拜大都督后的表现:示弱的力量

曹叡见孔明攻下陈仓,再出祁山,散关也被蜀兵夺去,而孙权称帝,攻魏只在旦夕。曹真又生病,不能上朝,于是赶紧把司马懿找来,问他如何应付?司马懿说不必防吴,但须防蜀。曹叡大喜之下,封司马懿为大都督,总摄陇西诸路军马,并叫人把曹真的印信,快拿回来。

司马懿果然比曹真厉害,他知道哪几句话比较容易取得曹叡的心。但是要让曹真心服,实在很困难。如果叫人去拿印信,必然更加引起曹真的反感,增加很多工作上的障碍。因此向曹叡建议,由他自己去拿。

来到曹真府舍,司马懿并不马上进入,先令人入府报知,才进入府内。首先探问病情,表示关心。然后才问东吴、西蜀联合进兵,孔明已再度出祁山下寨,知道这些近况吗?曹真回说家人知他病重,不让他知道。并说在这种危急情况下,为什么不拜司马懿为大都督?司马懿赶紧说自己才疏识浅,不称其职。曹真命左右把印信交给司马懿。他回说不敢受此印信,却愿意助一臂之力。曹真跳起来说,要抱病向曹叡保荐。司马懿这才接受下来,并说已有恩命,只是不敢接受。一般人看到司马懿这样假情假意,必定骂不绝口,说什么阴险奸诈、圆滑而缺乏真诚。为什么不想一想,如果不这样,今后和曹真如何相处?完全凭借曹叡的支持,依靠自己的实力,真的就可以什么都不管了吗?司马懿是什么样的人,那是他的事。学一学这种与僚属相处的方式,不见得不好。如果加上真心诚意,那就更加圆满。

11.孙皓投降司马炎:强者居之亦不久

孙权病死,由少子孙亮继位。孙亮虽然聪明,却由于丞相专权,而无可奈何。先是孙峻,及其弟孙綝,俱皆强横妄杀。孙亮泣告国舅全纪,要密谋杀孙綝。不料孙綝获得讯息,反将孙亮废掉,另立琅琊王孙休为君。不久老将丁奉献计,请孙綝入宫赴宴。于席间擒下孙綝,灭其三族。刘禅得知消息,遣使道贺。孙休特派薛珝为使,到蜀国答礼。薛珝回东吴时,孙休问蜀中近况如何?薛珝说黄皓用事,民有菜色,孙休还感叹地说:“若诸葛武侯在时,何至如此乎!”派人再赴成都,说司马昭不久便会篡魏,必将侵犯吴、蜀,双方都要小心。

司马昭病死,司马炎继位。不久司马炎果然篡魏,孙休忧虑成疾,卧病不起。召丞相濮阳兴入宫,令太子孙灵出拜,手指孙灵而死。濮阳兴与群臣商议,欲立太子孙灵为君。左典军万彧反对,左将军张布也认为乌程侯孙皓比较合适。孙皓字元宗,是孙权太子孙和的儿子。孙皓即皇帝位后,封孙灵为豫章王。他自己则凶暴日甚,又溺于酒色,宠幸中常侍岑昏。濮阳兴、张布力谏,被孙皓斩首,并灭其三族。他又大兴土木,建昭明宫,令文武各官入山采木,还要老将丁奉计划兼并汉土。

消息传入洛阳,司马炎起兵二十余万,来攻东吴。孙皓大惊,急召丞相张悌、司徒何植、司空滕修计议退兵之策。两军交战,吴军屡遭挫败,降者甚众。孙皓请降,赴洛阳面见司马炎,被封为归命侯,子孙封中郎。孙坚建立的基业,终于在孙皓手中,举江南而弃之!

12.邓艾与钟会两败俱伤:争权夺利要有尺度

邓艾字士载,自幼丧父,有口吃的毛病。他深明兵法,善晓地理。司马懿提拔为尚书郎,司马昭封为安西将军。钟会字士季,自幼聪慧,博学多艺,一出仕便为司马懿的机要人员,司马昭接任后,更成为府中的心腹人物。

司马昭决定伐蜀,封钟会为镇西将军,为恐机谋泄漏,以伐吴为名,令青、兖、豫、荆、扬五处各造大船,掩人耳目。司马昭知道钟会志大心高,不敢让他独掌大权。另外令邓艾、诸葛绪各领兵三万,以资策应。

诸葛绪原为钟会部属,深知钟会心胸狭窄、嫉妒心极重,唯恐率先攻下成都,必将遭受钟会的暗算,因此中途离开邓艾,却被钟会密告,说他畏敌怕死,把诸葛绪用槛车载赴洛阳,请司马昭发落。同时,钟会将诸葛绪的军士,收编在自己的营队。邓艾大怒,要找钟会理论,他的儿子邓忠劝他“小不忍则乱大谋”,但是邓艾从此和钟会见面时,都没有好脸色。

钟会问邓艾,如何进攻成都?邓艾说有一条险要小路,可以径取成都。钟会心中暗喜,心想从这一条高山峻岭的路径,就算邓艾领军摸索到达,蜀军只要百余人守其险要,断其归路,邓艾不全军饿死才怪。因此向邓艾鼓励说:此计甚妙!可立即引兵出发,我们在这里专候捷报!

在曹魏这个大气球中,充满尔虞我诈、争权夺利的权谋气氛。主帅对将领不合作,彼此钩心斗角。钟会认定送死的路,竟然怂恿邓艾赶快去走。诸葛绪更是一开始便投机取巧,结果害了自己。不讲忠义,也无感情。曹操的狂妄任性、司马懿的用术玩法,已经使全盘受到感染。

邓艾抄小路,钟会则统领十万大军,分由斜谷、骆谷进入蜀地。钟会料想邓艾必死无疑,自己可获全功。邓艾令子邓忠,引五千精兵,并穿衣甲,各执斧凿器具。凡遇峻危之处,凿山开路,搭桥造阁,以便行军。到了摩天岭,只剩下两千人马。开路壮士尽皆哭泣,因为岭的西背是峻壁悬崖,不能开凿,先前的冒险辛苦,完全等于白费。邓艾以身作则,取毡自裹其身,从岭上滚下去。大家奋勇跟进,居然到了江油,奇袭成都成功,刘禅君臣出降。邓艾大概是被胜利冲昏了头,竟然擅自拜刘禅为骠骑将军,其余文武各随高下拜官,然后出榜安民,交割仓库。司马昭大惊,认为邓艾恃功而骄,任意行事,反形露矣!乃封钟会为司徒,对邓艾就近加以节制。钟会那时不知姜维诈降,与他结为兄弟,和姜维商量,以反叛的罪名,捕捉邓艾父子。邓艾并无半点准备,也不反抗,在被押往许昌的路上,为钟会部属残杀而死。

钟会声势大振,中了姜维“不可复为人下”的计策。司马昭又屯兵于长安,表示对钟会十分不放心。钟会由于利令智昏,公然造反。40岁那一年便被乱箭杀死。

邓艾与钟会,可以说相争之下,两败俱伤。然而真心合作,大概也不会有好结果。曹魏大气球中,忠实正直的人士,都难以生存。他们两个对于当时的真实情况当然心中有数。邓艾能反抗而不为,钟会明知所属军士都是魏人,哪里会跟邓艾在蜀叛变?若不是两两相争,以他们的才能,怎么会上姜维的当呢?钟会为司马家臣已久,要以魏臣自居,实在十分困难。

13.司马炎篡位一统天下:阴谋家族的心思

司马昭老早就有篡位的野心,他只是仿效曹操,自己想做而不做,留给自己的儿子去做。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曹髦不答应封司马昭为晋公,决定加以讨伐,结果被太子舍人成济一戟刺死,司马昭还假装大惊,令人报知各大臣,并痛斥成济大逆不道,诛灭三族。立曹奂为帝,曹奂封司马昭为丞相晋公。后来灭蜀有功,又尊为晋王。立长子司马炎为世子。旋即病死,司马炎继位晋王。

司马炎胆量过人,直接询问曹奂,魏国的天下从哪里得来?又说曹奂文不能论道,武不能定邦,为什么不让位给有才德的人呢?曹奂知事态严重,依照当年汉献帝故事,重修受禅台,禅位于晋王。司马炎改国号为大晋,封曹奂为陈留王,非宣诏不许入京。

这时蜀国早已投降,吴主孙皓却以替蜀主复仇为名,要攻打晋国。他令镇东将军陆抗屯兵江口,以图襄阳。

司马炎与众官商议,各有主张,以致犹豫不决,拖延了好久,才决定兴兵伐吴。孙皓战败,向司马炎投降。司马炎见孙皓登殿稽首,笑着说:设此座以待卿之矣!孙皓回答:臣于南方,亦设此座以待陛下。

蜀、吴先后来降,魏也改国号为晋。自此三国归于晋帝司马炎。后来曹髦、孙皓、刘禅相继死亡,天下统一。证明《三国演义》开章明义所说的“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近百年的纷争,终于告一段落。虽然说这样的统一实在并不理想。然而百姓的痛苦应该在统一后可以稍减,这样,统一也算勉强可以接受的事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