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思维导图:快速提升写作力 > 第一节 文章架构基本原则

第一节 文章架构基本原则



文章架构分类方式林林总总,令人眼花瞭乱,但其实万变不离其宗,只要掌握基本的架构方式,在写作上就能灵活运用。

架构完整文章的第一步,就是学会灵活运用起承转合。明末清初著名文人金圣叹曾说:“诗与文虽是两样体,却是一样法。一样法者,起承转合也。除起承转合,更无文法。”金圣叹这句话虽然夸张了些,文章架构的方式若全从起承转合四字分析也不免局限,但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起承转合在文章写作上的重要性及运用的广泛性,所以,正确建立起承转合观念,对于写作起步者绝对大有帮助。

虽然起承转合大家都会说,但究竟该如何运用呢?在这个部分,我们将深入探讨起承转合的使用方式。

什么叫作“起承转合”呢?简单来说,起,就是整篇文章的开端,写作者通常会在起的部分埋下线索、提出问题或简单表明立场,以利接下来能够进行阐述;承,是接续开端的内容,进行更深入完整的说明;转,是从不同角度切入主题或转入另一种层次的探讨,让文章论点更周到、层次更丰富;合,则是将前面的情节论点做总结或呼应。

在作用上,起是整篇文章予人的第一印象,承和转是整篇文章的主体,合则决定文章是否有余韵和“后劲”;在篇章比例上,起像是人的头,合是人的脚掌,承和转则是人的躯干和四肢。安排篇幅时,一般会将主要篇幅留给承、转两部分,起和合则以简要明快为主,才能给人利落不拖沓之感。

在分段技巧上,有些人以为起、承、转、合既是四个部分,文章只要分成四段即可,其实不然。每个部分,只要有一个完整的论点,都可以进行总结并开启新的段落。刚开始练习写作时,当然可以先用四段当基础架构,但当练习到一定程度,就要试着破除四段的局限,在文章中放入更丰富的思想内涵,同时学会用不同段落来区隔不同的层次或论点,善用分段,让文章更条理分明,阅读起来更轻松。

在内容安排上,建议主要阐述放在承、转两部分,合的部分则做总结、呼应或最后提出反思、展望。部分写作者习惯在最后一段又提出新论点,然后直接作结,这种手法容易让最后一段篇幅显得臃肿,也会使读者觉得突兀,仿佛前面故事尚未结束,又展开一个新故事,在还没有搞清楚状况时,却同时画下终点的感觉。而因为直接作结,写作者往往只会记得做最后一段论点的收尾,导致前面论点收束不完全。新论点和结尾挤在同一段,也常导致很多写作者论述或总结都很潦草,所以这种写法要尽量避免。

此外,很多人都以为转就是正反相对论述,这种观念并不完全正确。事实上,转有很多种变化的方式,从正面论述转向反面批评是转,从对具体事物陈述转入人生启示是转,从单一事件转向大范围概念亦是转。就像人要转向,可以向左、向右、向前、向后,甚至向左后、左前等方向转一样,转折技巧千变万化,只要层次有所不同、论述方向改变,甚至书写策略变换,都可以纳入转的范畴中。在阅读他人作品及自行书写时,可特别注意转折技巧的运用。

了解起、承、转、合的概念后,接下来我们就要阅读范例,通过范例的分析,观察起、承、转、合的各种不同变化。

【范例一】我心目中的巨星 (南崁高中/向明威)

戴着大大的红鼻子,用颜料涂上一抹夸张的笑脸,他在街边摆起摊子,捕捉过路人的目光,一颗颗鲜艳气球和把戏,使得来过的人的表情由阴郁转为晴空万里。

他那如失去弹力的弹簧般的头发,仿佛被雷电劈过,看着,就像嗅到一股烧焦的气息,但他仍是笑着,就像安上了无限能源的太阳灯。桌上的道具琳琅满目,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一顶旧式长礼帽,只见他拿起帽子,将空如黑洞的帽底向周围期待的目光展示了一遍,接着将帽子在手中把玩一阵,最后将手伸进帽子里,时间静止了,围观的目光就这么盯着他,恍若有一世纪那么久,四周街道熙熙攘攘的人车也如凝结一般……直到他伸出了手,就像宣告时间继续的信号,于是,车轮转动了,人们继续朝着目标迈进,地球也继续转动,而盼望的目光,终于盼到了——他的手上,抱着一只蓬松雪白的兔子。

于是,人们心中出了太阳,在心灵的草地上,开满了五彩的花朵,他们忘了烦恼和忧愁。他再度伸出帽子,收取创作的回报。从早晨到黄昏,人潮来来往往,许多忧伤的人经过这里,都带着快乐离开。

他是带来欢笑的人,是掩埋烦恼的人,是我心目中最伟大的巨星。

这是一篇标准四段结构的短文。

第一段作者先以寥寥数语,略述主角的外形、动作和对过路人的影响,暗示他“心目中的巨星”乃是一个做小丑打扮的表演者,以特殊的取材,引起读者的兴味。

第二段承接第一段,续写主角的头发焦黄,看来并不得意,但却“仍是笑着”。接着用聚焦的方式,从琳琅满目的道具渐渐集中到长礼帽,再从长礼帽写到主角精湛而令人屏息的魔术表演。

第三段转入观赏者的心情转变,用心中“出了太阳”“开满了五彩的花朵”来刻画观赏者阴郁一扫而空的状态,也强调出主角表演的神奇力量。

第四段则是呼应前三段,强调主角“是带来欢笑的人,是掩埋烦恼的人”,并且点出主角即是“我心目中的巨星”。篇末点题,前后呼应,结构完整。

【范例二】离别时刻 (南崁高中/彭暄)

母亲说:“该是时候离开了。”她的声音从后方的车上传来,我拖着沉如大石的步伐,离开会园的榕树下,我想——真该是离开的时候了。

我搬了家,远离了熟识公园的那棵榕树,如果能够,我愿化作树下的一片落叶,随风绕着他舞蹈。可惜,我只能从车窗望着榕树,望着他轻挥枝丫向我道别。

从前,我总爱坐在榕树下,任由他的胡须搔痒我,轻柔地逗弄着年幼的我。无论欢喜或失意,我老爱靠在他身旁,向他吐露心事。

现在,我要离开他了。天正蓝,蓝得奇特,仿佛是榕树要我不要难过,所以要天空特别蔚蓝晴朗,试图开朗地与我道别。但,纷纷的落叶,却泄露了他的依依、他的惜别。

或许,在将来的某一天,我还能再像从前,倚靠在他身边,我深深地相信着。

但如今,关起车门,我只能看着榕树越来越远,直到转角分隔了我们。我转过身坐稳当,细细地说:“榕树再见,我会想你。”远处,依稀传来榕树轻柔的声音:“珍重再见。”

这篇《离别时刻》是用今昔情景转换来凸显离别时刻依依难舍的主题。

首段提到“该是时候离开了”直接破题,带出下面的内容,是“起”。

第二段说明离开原因及表达对榕树的眷恋之情,是承接第一段的“离开”,属于“承”。

第三段转入过往与榕树相处的点滴,是第一次转折。

第四段又转回离别当下的情景,以景衬情,是第二次转折。

第五段表达未来能够再像从前的期望,是第一次对全文的总结。

第六段则再次收束,既再次点明“离别”的主题,又使“离别时刻”正式终结,是第二次的“合”。

综观全文,篇幅虽不长,但有景有情,情景交融,而榕树亦有情的揣想,使得文章有“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之万物有情的意境,作者巧妙地利用起承转合,写出一篇小巧却精致的文章。

【范例三】走路 (板桥高中/徐钰庭)

走路,你是否在静谧夜晚一步一步地感到孤独?走路,你是否在混乱人群中一步一步迷失自我?走路,你是否在温暖晨曦中一步一步地获得解放与省悟?

狂欢是一群人的孤独,孤独是一个人的狂欢。我发现:当我一个人走在熟悉的路上而身旁却连一个人都没有的时候,我一点也不孤独,那的确是我自己一个人的狂欢,我可以思考自己的思考,狂欢自己的狂欢,不需与他人高谈阔论。

在群体中走路,其实不一定走在自己的方向,有时甚至会迷失自我,所以我愿追随梭罗的想法,当我听到属于我自己的鼓声,我不会留恋群体的脚步,我要走出我自己的路!

在温暖晨曦中,我可以选择快步走过,去享受自己创造的风;又或者我可以放慢脚步,以双眼欣赏美景,此时,正是思虑最清晰的时候,我也常在此时反省着昨日的错误,并在得到解决方法时,获得省悟和解放。

走路,不一定是双脚一步一步地向前走,在人生旅途中,每一分每一秒,时间都不曾停下脚步,而我们人,有些选择原地踏步,有些选择走回头路,有些选择大步迈向前,其实这都只是不同的选择。

走路,情境也是自己的选择,孤独和狂欢,我选择了狂欢;迷失和自我,我选择了自我;快走或慢步,我选择了两者兼顾。我终于明白,路为何是人走出来的,因为做选择的,一直都是自己,而不是上天。

本文作者在第一段提出关于走路的三个思考:是否孤独?是否迷失自我?是否获得解放与省悟?第二、三、四段分别承接第一段的三个问题,并一一地做出阐述与解释。第五段从有形的走路动作转入“人生之路”,带出每个人选择人生之路不同的思考,末段借着“情境是自己的选择”总结全文,除呼应前五段外,也抒发自己“做选择的,一直都是自己,而不是上天”的体悟。

【范例四】坚持 (梁容菁)

*此篇架构仿2009年指考作文《惑》佳作架构

小草,因为坚持,可以冲破石砾自由呼吸;水滴,因为坚持,可以穿透崖壁继续前行;驽马,因为坚持,可以突破限制远致千里;鲑鱼,因为坚持,可以溯流千里,使后代得以延续;梅花,因为坚持,可以在众芳摇落时,仍鲜妍独立。

长林古壑,蝉鸣鸟语,若你侧耳细听,你会发现:整个宇宙,似乎随处都在低低轻吟,轻吟着关乎坚持的故事与奥秘。

撷取天地精华而有灵的人类,啜饮着自然界的甘霖,在不经意的一言一动中,也闪现出坚持的生命况味。于是哥伦布因为坚持,终而发现新天地;司马迁因为坚持,完成不朽巨作《史记》;麦可•乔丹因为坚持,成为美国职篮一页传奇;林书豪因为坚持,创造出属于他的“林来疯”奇迹。

坚持的光采如此绚烂,不能坚持的人们就成了他人或叹惋或唾骂的对象,“卷土重来未可知”就是为楚霸王项羽深深的叹惜;“生儿不像贤”同情刘备的同时,也对不能坚持到底、持守父业的刘禅进行严厉的批评。

然而,坚持真是唯一真理吗?

巍峨的巨木,总是遭受到第一道闪电的劈击;刚强的岩石,总是得承受海浪最大的冲力;逆流归乡的鲑鱼,在旅途中得折损大量同伴,甚而折损自己。文天祥因为坚持不降,所以断送生命、断送才华发挥的可能;王安石因为坚持自我主张,导致内斗不断、小人趁机崛起;伯夷、叔齐因为坚持不食周栗,所以饿死首阳山,失去展现才华的机会。

坚持,它可能变成刚愎,让事情失去转圜的余地。

原来,自然从不偏于一端,它总是在最适切的时机表现出最合宜的态度,它有坚持,但从不忘柔软,如冲破石砾的小草、穿透崖壁的水滴,它们永远拥有最柔软的身段。所以,我们仍须坚持,不仅为了符合自然,也为了响应来自内心的呼喊。只是,在这之中,需加入适度的柔滑润泽剂,如梅花虽在寒风中傲然屹立,但仍会等待适合的气候;如驽马即使愿意十驾,也应适度地休息。

是的,坚持需要柔软的调和,但在面对生命重要抉择时,我们仍要“坚持”,坚持活出自身生命的意义,如鲑鱼的义无反顾,如文天祥的庶几无愧。

此篇文章共有九段,根据文义,第一段举了五个例子带出“整个宇宙,似乎随处都在低低轻吟,轻吟着关乎坚持的故事与奥秘”的论点,是属于“起”的部分。

第二、三段分别从自然及人文角度帮助主题“坚持”,承接第一段论述,属于“承”。

第四段是第一次转折,接续着第二、三段的正面论述,反过来批评不能够坚持者。

第五到七段则是第二次转折,一反前面四段对“坚持”的正面肯定,质疑过于“坚持”可能导致的弊端。

第八段针对前面七段论点,提出折中的解决之道“有坚持,但从不忘柔软”,这是第一次总结。第九段则承接第八段的论点,再次强调,并在最末强调面对生命的重要抉择时,“坚持”的重要,收束全文。

【范例五】读《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有感 (梁容菁)

我很喜欢跟学生分享“快乐井”的故事:

有一个国家,拥有一口喝了会让人飘飘欲仙的“快乐井”,全国上下都喝了这口井的井水,除了国王之外。清醒的国王看着这群百姓,感到无限恐惧,因为他知道:喝了井水的百姓全都疯了!但在百姓的眼中,国王才是不折不扣的疯子!爱戴国王的百姓们终于想出了一个解决之道,就是——让国王也喝下井水。疯狂的百姓们捆缚国王到井边,逼国王喝下井水,受不了精神压力的国王终于喝下了井水,然后举国上下同欢。

故事在此戛然而止。

讲述这个故事时,我的焦点常摆在“选择”与“压力承担”上。常常,我们觉得自己是对的,可是,当十个、二十个甚至一百个人都告诉你:“你是错的!”你还有勇气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吗?

孩子的反应常是诚实的摇头。

别说孩子,连我自己的答案也常是否定的。

今天看了一本很棒的书——《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书中内容主要是作者分享她兼家教多年看到的“被考试绑架的家庭”的故事。难能可贵的是,作者抒写学生心情的同时,也常不忘观照体贴家长的心境。

被捆缚在期待下的孩子是痛苦的,但身为捆缚孩子的“凶手”——父母,他们其实也非常不好受,因为他们和孩子一样,必须承载社会眼光甚至家族长辈的压力,父母要承受的,是另外一场“人生考试”,而考试成绩的好坏,只是孩子成就的高低。他们虽然爱孩子,但因为牵扯到现实,于是,爱就变得有条件了。他们之中有些人成为快乐国的人民,陷入为成绩狂喜狂忧的状态而不自知;有些人则成为迫于压力而服用井水的国王,明知不对却选择往安全的路上走,拉着子女陪整个社会一起玩分数游戏。

这当中,只有极少数极少数人,能够从中警醒,然后选择逃离。

而我。身为一个教师,也有着类似家长的心情。我知道分数从来不能保证幸福、不能保证快乐、不能保证成功,但当孩子表现不如预期时,我又不禁陷入焦虑,检讨着孩子,也检讨着自己,怀疑自己是不是哪里做得不够好。我讨厌这种焦虑且会传递焦虑并受到其他人眼光影响的自己,不够勇敢,也不能完全不顾他人的言语,所以,明明知道不应该太在乎成绩,并且努力自我提醒,但还是常常陷入犯错,然后再修正,然后再犯错,然后再修正的无限循环里。

在书里,我看见自己的部分缩影:有时成为那瑟缩、恐惧、悲伤又充满不平的愤怼小孩;有时变成那在社会压力中软弱妥协却又不自知的可悲大人;有时又成为那夹处在孩子及家长间无可奈何的家教老师。我看见学生被比较、被伤害的痛楚,也看见家长失落而焦虑的无奈。

整个社会是一口大井,豢养着许许多多的快乐假象,即使有朝一日清醒过来,那曾饮下的井水余毒仍潜伏在血液中伺机而动,怪不得鲁迅要写《狂人日记》,要说“礼教吃人”,要大呼“救救孩子”!什么时候,我们才能破除执念,找到对待孩子的正确方式呢?

本篇文章是一篇读后感,根据书中内容提出自我观点及反思。

文章一开头使用冒题法,讲述“快乐井”的故事,引起读者兴趣,属于“起”。

段四至段六,承接段一至段三所讲述的故事,反思自身及学生对于压力承担及抉择的态度,发现一般人多数会如故事中的国王般,选择从众行为,这个部分承接了快乐井的故事,进行寓意的探讨与反省,属于“承”。

段七至段十一的部分,则转入对书籍内容的探讨,除了针对书中提到的论点做思考,也结合了社会现实中对家长、孩子的观察,再加上作者自身成长经验及作为教师的反省,并同时呼应首二段快乐井的故事内容,让人了解故事与所要探究主题的关联,属于“转”的层次。

最末段总结全文,再次强调“整个社会是一口大井”,呼应《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所探讨的“被考试绑架的家庭故事”主题,提出“什么时候,我们才能破除执念,找到对待孩子的正确方式呢?”的反思,呼应并总结全文。

综观前面五篇文章,读者可以发现:“起”可以直接提出论点、可以使用故事、可以提出例证;“承”虽是承接“起”,却有各种不同的承接方式,可以直接就提出的观点、角度进行深入阐述,也可以表面上另起炉灶,思想上却遥遥呼应;“转”则可以由今入昔,可以由泛论转入深入讨论,可以从他人观点转入自我观点,可以从引述的故事转入探讨的主题等;“合”虽是收束全文,但亦有不同的收束方式,可以总结故事,可以期许未来,可以提出质疑造成反思。短短“起、承、转、合”四字,却有无限运用的奥妙在其中,读者可以多阅读,借着阅读,观察他人的作品,拓展自己的写作视野。当然,无论再怎么变化,还是要谨记我们在第二章中再三叮咛的:绝对不能偏离中心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