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思维导图:快速提升写作力 > 第三节 活用各种修辞

第三节 活用各种修辞



从国小到高中,学习各式修辞都是国文课堂上不可或缺的内容,但是在应付考试之外,鲜少有人去反省:学修辞的最终目的究竟是什么?

这种情况,常导致学习者将注意力摆在修辞的定义及判断,却很少思考自己应该如何使用这些修辞,于是在教学现场常会看到:学生虽然能够精准分析并正确作答与修辞相关的题型,但却不懂得在写作时运用修辞来装点文章。

其实,除了分析鉴赏外,将修辞活用在写作上,也是学习修辞的重要目标之一,所以认识修辞,了解不同修辞在写作上的效用,也是很重要的。



1.认识常用的修辞


修辞有很多种,在每种修辞之下,往往又可以细分成好几种类型。为了避免模糊焦点,这个部分仅就写作常用的修辞,精选例句简单介绍,其余部分则略而不谈。

(1)比喻

比喻是我们在对话中相当常见的修辞手法。

当我们向他人解释一件事情时,为了让他人更容易进入情境或理解概念,我们通常会说:“打个比方……”、“就好像……”这种用有共性的事物或情况来模拟的概念,就是比喻的概念。简单来说,比喻就是用两样不同的事物相互比拟,使被比拟的事物更具体、更易于理解,使用得当的话,还能增加文字的美感。

比喻的基本结构为“喻体+喻词+本体”,例如,“天边的晚霞,像染血的画布般有股妖异的猩红”,“天边的晚霞”是喻体,“像”是喻辞,“染血的画布”是本体,“有股妖异的腥红”则是补充说明;“她如一尊精雕的瓷娃娃,美丽而固执地端坐着”,“她”是喻体,“如”是喻词,“精雕的瓷娃娃”是本体,“美丽而固执地端坐着”是补充说明。

在使用上,我们常把“像”和“如”用“似”“恰似”“是”等字替换。

①似、恰似——只为那浪花的手/恰似你的温柔(梁弘志词/蔡琴唱《恰似你的温柔》)

②是——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徐志摩《偶然》)

喻词的替换并不影响文意,写作者可以随个人喜好变化使用。

(2)排比

在叙述中,将相同或相似的句子排列在一起,这种修辞手法称为排比。

有人认为,两句或两句以上相同或相似的句子排列在一起就可称为排比;但也有人认为要有三句或三句以上句子,两种说法迄今并无定论。但笔者以为,若希望句子在形式齐整之美外,还能带出节奏美或气势美,则以三句或三句以上的句子较佳。

什么是文学中的现实?我要说的不是一列火车从窗前经过,不是某一个人在河边散步,不是秋天来了树叶就掉了,当然这样的情景时常出现在文学的叙述里,问题是我们是否记住了这些情景?(余华《文学中的现实》)

三个以“不是”开头的相似句子,让文章呈现一种循环的韵律感,而连举三个不同却都“不是”的相异景象,则增强了作者主张“描写现实场景不等于文学中的现实”的气势。

(3)类迭

同样的字、词、句一再反复出现,称为类迭。在使用上,类迭常与排比一同出现,前面排比所举例子中的三个“不是”,就是很典型的类迭。而类迭与排比的效果亦相当近似,好的类迭可以形成节奏和韵律,也能有强调的效果。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徐志摩《再别康桥》)

连用三个“轻轻的”,既让诗有了音乐的节奏美,又强调了叙述者的小心翼翼、举止轻柔,情深款款,扣人心弦。

类迭的使用时机,在于想要对某个词语或句子特别强调时,否则应该避免同样的词汇在文章中一再出现,因为在不必要时一再重复同样的语汇,容易让读者觉得写作者的词汇贫乏。

(4)设问

设问,就是使用问句提出问题。

运用设问,除了可以让平铺直叙的语气产生变化外,不同的设问方式,还可以得到或引起读者的思考及好奇,或使自己的主张得到强化的效果。

设问可以分成三种:设问、疑问和激问。

①设问——有问有答。亦即写作者在提出问题后自行解答。

文学究竟能证明什么?恐怕不能。从事选择文学与文化相关的工作,最大的收获其实就是工作的本身。(郭强生《文学的无用之用》)

写作者先提出问题:“文学究竟能证明什么?”接着自行回答:“恐怕不能。”这就是典型“有问有答”的设问。

②疑问——有问无答。亦即写作者并未在文章中提出解答,留待读者自行思考。

立在人蛇杂处的口岸城市,我出来是为了要找我的奶奶徐留云,还是来找我自己?(瞿筱葳《留味行》)

在追寻前人脚步的过程中,作者开始怀疑:究竟这趟旅程,为的是寻找前人,抑或寻找真实的自己?没有答案的自问,让读者与作者一同陷入沉思。

③激问——答案在问题的反面。虽然写作者用的是问句,但他其实已经有了答案,而且通常和问题语气相反。一般来说,激问语气较为强烈,作者的主张会在反诘中得到强化。

不是英雄/不读三国/若是英雄怎么能不懂寂寞(林秋离词/林俊杰唱《曹操》)

“若是英雄怎么能不懂寂寞”表面上是问句,但事实上是要表达“是英雄就会懂寂寞”,用反问的方式,强调自己的主张。

(5)摹写

摹写,就是将自己的五感——视、听、嗅、味、触,或心中的感受描摹出来。而依所写感受的不同,可分为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心觉六种。

运用摹写,可以让感受更具体鲜明,使读者印象更深刻。

类型

举例

视觉

夜里从淡水乘捷运回台北,列车飞驰,窗景倏忽,远处观音山起伏的棱线已被黝黑的夜色抹去,河岸对面的点点灯火倒映在静谧的流水里,成为一方寂寞的风景。(徐国能《微光倒影》)

听觉

我清楚听见小路两旁的花叶落下,啪嗒啪嗒,偶尔几声鹧鸪的低呼。(柯裕棻《后山草木深》)

嗅觉

你铲起她,让她的头枕着你的臂弯,柔软的身体散发着儿童身上特有的甜香,僵持的小冬瓜一旦不抗拒,其实会舒放藤叶还开几朵梦中花。(简媜《小同窗》)

味觉

那鸡头皮韧而酥脆,入味极深,纯辣之余又有一股甜意窜入,这时女人复送上一盅贵州茅台,配之一饮,只觉得香透脏腑,舌蕾俱裂。(徐国能《食髓》)

触觉

水开了,金香拎着一壶水挟着狗上楼去,不料她自己身上忽然痒起来了,脚背上,裤腰上,她慌了手脚,知道是狗身上的跳蚤,放下了狗,连忙去换衣裳。(张爱玲《郁金香》)

心觉

起床时已近中午,心绪散漫懒怠,既倦又闷,遂窝在沙发里面发呆。(凌性杰《闷——读<始得西山宴游记>》)

(6)引用转化

在叙述时,转变叙述对象的性质,常见的有将人拟物、将物拟人、将抽象变具体的方式。通过转化,无论是具体的人事物,或者是抽象的概念情感,可以突破原有的框架局限,具备其他事物的性质,这是个非常可爱、让人事物具备“超能力”的修辞。

①拟人化——用人的情感、动作等来描写非人类。

我站在印刷厂隆隆作响的机台前,看着一页一页空白的纸张从机器里快乐地吐出来。(黄宜君《答题者》)

“纸张从机器里快乐地吐出来”,用“快乐地”和“吐”来描写本来应该没有情绪的机器,让叙述变得轻快,这就是很典型的拟人。

②拟物化——用非人类的形象、动作、行为等来刻画或形容人。

你不妨摇曳着一头的蓬草,不妨纵容你满腮的苔藓。(徐志摩《翡冷翠山居闲话》)

“蓬草”和“苔藓”都是植物,用植物来描写人的外表,让形象更生动有趣,这就是拟物。

③形象化——把抽象的事物具体化,称之为形象化。

神奇的火车,承载的是远方欢乐时光的许诺。(李黎《昨日之河》)

诺言是无法载送的,但这里却用“火车承载”让诺言仿佛变成具体可触的事物,这就是形象化。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句子不但使用了形象化,“时光的许诺”同时也是拟人,因为“时光”是没有生命、无法给予承诺的,短短的两句话,藏着两层转化,是很精到的用法。

(7)夸张

好的夸张可以刺激阅读者的想象。充满浪漫色彩的李白,就是使用夸张的个中高手。“白发三千丈,离愁似个长”“君不见高堂明镜生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等句,都是非常精彩的夸张手法。

(8)引用

在写作中,为了增加说服力,我们会引用他人言语或典故来强化论点、深化文章,这种手法就称为引用。

《红楼梦》中林黛玉《问菊》诗,“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扣东篱”中的“东篱”,用的是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典故;《三国演义》开卷词《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引的则是杨慎的作品;《西游记》第九十三回天竺国公主说:“常言:‘嫁鸡逐鸡,嫁犬逐犬’。”用的则是俚语俗谚。无论是俚语俗谚、前人作品或典故,只要使用合宜,都可以为作品带来加分的效果。



把上述八种在写作中常用修辞依作用统整,我们可以画出“修辞的妙用”这张思维导图。

而如果以修辞所能营造的美感来归类,或许可以得出上面那张“修辞之美”。

在写作时,我们可以依据自己想要营造的氛围及情境,挑选适合的修辞运用,这样就能让文字更具美感及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