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散文 > 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 > 如果懂得规划,谁还会拖延至死

如果懂得规划,谁还会拖延至死




还有三天就要考试了,你一脸淡定地推开手边的复习资料,打开没有追完的剧,安慰自己说看完这一集马上就开始复习。结果看完一集忍不住又点开了下一集,就这样,一集接着一集,一直看到了吃晚饭的时间,而手边的资料还一页都没有翻开。等到考试的前一天晚上,你才开始着急发慌,于是在寝室点灯夜战,连夜苦读。以上的这种描述,有没有和生活中的你很像呢?据说,如果一不小心中了招,那只能恭喜你已经成了一个名符其实的拖延症患者。

其实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每个人的内心都是抗拒的。但事态还是不听使唤地发展成了拖延至死,似乎冥冥中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在控制着自己,想摆脱又摆脱不掉。生活中的我们早已经习惯了自己的各种拖延,所以这也让自己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认为所有的事情到最后总是会得到一个解决的方案,而早一刻着手解决还不如多玩一会儿,大可以先等等再说。其实也有相关调查的研究数据显示,绝大多数人在工作拖延到最后的时候,都没有办法进行充分的思考,因而最终的工作结果也不能让自己感到满意。而这些人都有同样一个想法:如果再多给自己一点时间,那这项工作一定可以完成得更好更出色。

既然都认为再给自己一点时间工作可以做得更好,那为什么都不肯在接到工作的那一刻就认真投入工作呢?这有点像一个世纪难题。有一个关于拖延症的笑话是这么讲的:在《西游记》里,每次有妖怪抓到唐僧以后,下面的随从都会问:“大王,我们什么时候开始吃唐僧肉?”而大王每次都会回答:“不急。”要么就是说等自己收拾了孙悟空再来吃,或者就是等请来了自己的好朋友就一起吃。有人说,这些事儿正好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凡事都不能拖延。

某个寺庙里有两个和尚,一个和尚比较富有,大家叫他富和尚。另一个和尚比较清贫,大家叫他穷和尚。有一天,这两个和尚在院子里晒太阳,穷和尚对着院子外的世界说:“我想出去旅行一趟,就去我日思夜想的南海,你觉得怎么样?”

坐在他旁边的富和尚听完慢悠悠地答道:“南海那么远,您无车无马也无船,要怎么去呢?”

穷和尚听完顿了顿,不慌不忙地说道:“虽然我无车无马也无船,但这些对于我来说都不碍事。我只需要一个水壶和饭钵就可以了,带着它们我就可以出发了。”

富和尚听完一脸震惊,随即说道:“这里距离南海起码有几千里的路程,我以前也一直想要去,还打算雇条船。即便是这样最终也没有成行,现在你告诉我你带着一个水壶和饭钵就可以出发去南海,是不是太可笑了?”但穷和尚听完只是笑笑不说话,暗地里开始准备自己去南海需要带的东西。

没想到一年以后,穷和尚真的从南海回来了,他一踏进寺庙就开始为富和尚讲解自己一路上的见闻。而富和尚一边听着,一边面露愧色。他感叹自己说了那么多次要出发去南海,而在出行条件比穷和尚好很多倍的前提下,最终都没能完成自己这个心愿,却眼睁睁地看着穷和尚带着一个水壶和饭钵就去南海走了一遭。

不知道现实生活中的你是这位富和尚呢还是这位穷和尚?更准确地说,你是拖延至死还是立马行动?我们知道,穷和尚和富和尚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那就是去南海,但最终完成心愿的却只有穷和尚,这是为什么呢?

从富和尚说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他虽然有这个心愿,但一直都只是一个想法,并没有付诸实践去具体规划,而是永远都在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比如等天气再好一点,等手上的钱再多一点,等雇到的船再大一点。这些行为是不是像极了我们平时为自己找的一些借口?需要参加一个考试的时候,我们会说等准备好了再报名,可实际情况就是永远也不会着急去为考试做准备。所以考试这件事情只能一拖再拖,最后不了了之,哪天再想起来的时候,又接着感慨。

我们都愿意做穷和尚那样的人,自己想去的地方最终能够去到。但我们也不能忽略,穷和尚之所以能说到做到,与他合理的规划是分不开的。当他想到要去南海的时候,他就已经开始根据自己现有的经济条件来规划可行方案了。在他的能力范围,他雇不起马车和船,所以只能靠步行。那一路上饿了渴了怎么办?只能是自己去化斋食,所以他只需带上水壶和饭钵。包括一路行走的路线和歇脚的时间,他都有自己的想法和打算,所以他能够顺利到达南海,再顺利回到寺庙。如果富和尚同样懂得如何规划自己的行程,以他的经济条件,他一定能先于穷和尚到达南海,何至于别人已经去了回来了,他却还在原地一动也没动?

有时候决定我们能走多远的并不是我们的经济物质等外在条件,而是一个叫作行动力的内在条件。曾经有人说过这样的话:“一次又一次的拖延,一次又一次的错过,人生的差距,就是这样被拉开的。如果很多事你在第一时间就去做了,没有拖延,没有浪费时间,现在的你会在哪里?”

对于一件事情,原本你可能有十分的热情,但是慢慢拖延下去,十分会变成七分再变成五分,最后只能慢慢淡化成了三分或者一分。就像这两个和尚一样,富和尚在自己十分想去的时候没有着手规划,把去南海这件事情搁浅了,所以到最后也没能去成。而穷和尚在自己有十分热情的时候就开始慢慢规划,最后按照自己的计划行事,心愿达成。

【智慧屋】

你的目标是什么?

在做时间规划之前,你需要弄清楚这个问题,明白自己一番规划最终想得到的结果是什么,或者想要达到何种目的。比如,你给自己树立的目标是一年减肥三十斤,那你规划的重点就是控制饮食与增强运动方面。而如果你的目标是每周读完一本书,而且还要写读书笔记,那你就要列出详细的书单,并做好读书笔记。你给自己的目标尽量要具体一点,正面一点。比如减肥,你可以说变成一个苗条的美女,读书,你可以说成为一个知识渊博的学者。当你的详细规划做出来以后,你一定不能忘记自己最初的决定,跟着做就对了。

总结,让你离目标更近

当你在自己的规划书中尝到甜头以后,坚持下去对于你来说就变得更加容易了。而怎么样去发现这种“甜”以及得到这种“甜”呢?那就需要我们平时对自己的行为和成果多加总结。比如,你给自己定下的大目标是一年减肥三十斤,坚持了三个月以后,发现自己的体重已经有很明显的下降,如果按照这个速度,那三十斤的目标一点问题也没有。这样你就需要总结一下自己这三个月以来的饮食情况和作息规律,都吃了什么东西,做了哪些运动等。这些良好的习惯就可以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延续,而某些对减肥不利的事情,比如吃夜宵等,就要从后面的规划清单上画掉。这样一步一总结,很容易看到自己的成绩和不足,鼓励自己再接再厉的同时,也督促自己要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