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散文 > 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 > 对比得快乐,攀比生自卑

对比得快乐,攀比生自卑




“生活之所以累,一半是源自生存,而另一半则是来自攀比。”这是一句流传很广的警示名言,因为它向我们揭示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那就是攀比会给人带来负担,产生疲惫。但即便是这样,依然还有很多人格外喜欢攀比。看见自己的衣服没有别人的大牌,心理不平衡,要买。看见别人的首饰比自己的名贵,心理不平衡,要买。看见别人的私家车比自己的大牌,心里不平衡,要买。所以,喜爱攀比之人,大多数时间都活在一种心理不平衡的状态之中。

除了这类爱攀比的人,我们身边也不乏爱对比之人,他们对比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拿自己昨天与今天进行对比,拿自己现在的成绩与以前的付出进行对比,拿自己的大进步与自己的小进步进行对比。与攀比不同的是,这种对比会让自己更加全面地认识自己,对于自己的优点和缺点都了然于心,从而得到更快的成长和进步。

所以,对比得快乐,而攀比只会生自卑。

有一种鸟,名叫翠波鸟。它们一直生活在南美洲的大片原始森林之中。它们的名字源于它们的外形,有一身翠绿的皮毛,皮毛上还有一些灰色的纹理像波浪一样一圈一圈地挂在它们的羽毛之上,所以被命名为翠波鸟。

见过这种鸟的人都觉得它们十分地美丽,可是也有一个问题令大家感到十分不解,那就是这些鸟似乎每天都将自己的时间花在搭建巢穴上。即便是自己所搭建的巢穴已经完成能够让自己容身,它们还是一刻不停地为自己的巢穴忙忙碌碌。所以,这样的辛劳过后,让它们的样子看上去很疲惫,每天都是无精打采的样子。

翠波鸟的巢穴有一个很突出的重点:庞大。它们将自己的巢穴搭在大树上,一个一个排列在那里,那种场面看上去很是壮观。但实际上,翠波鸟的体积根本就不算大,它们属于一种小鸟,有五六厘米那么长。可是为什么它们会需要这么大的巢穴呢?需要这些大于它们身体体积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巢穴呢?

这件事情引起了一位动物学家的注意,为了解开这其中的奥秘,他决定对这些鸟一探究竟。动物学家亲自动手制作了一个很大的笼子,然后将捉来的一只翠波鸟放进这个笼子里,以便观察它搭建巢穴的过程。

没过多久,笼子里的翠波鸟就将自己的巢穴搭建好了。可是让这位动物学家没有想到的是,这只翠波鸟搭建的巢穴并没有之前看到的那么夸张的大,它只是建好了一个能容下自己身体大小的巢就停下了手上的活。这一现象和举动更加激发了动物学家的好奇心,于是,他又抓回来另外一只翠波鸟,把它们关进了同一个笼子里面。

当第二只翠波鸟进了笼子以后,也很快就开始为自己搭建巢穴。这个时候,动物学家看到了很有趣的一幕:第二只翠波鸟开始搭建巢穴没多久,之前那只原本停工了的翠波鸟马上又开工了,它极力去扩张自己的巢穴。就这样,两只翠波鸟谁也没有停下来,而它们的巢穴也越建越大。

几天过去了,笼子里的两只翠波鸟都显得非常疲惫,所以,搭建巢穴的速度也很快放慢了。又过了几天之后,动物学家再次去观察笼子里的两只翠波鸟的时候,他发现第一个被关进来的那只翠波鸟已经死掉了,而第二只在第一只鸟死掉以后,也马上停止了筑巢。看到这里,动物学家更是有点迷惑不解。

于是,他又抓来第三只翠波鸟放进这个笼子里。经过他的观察,他发现,这两只翠波鸟上演的情况和之前是一样的:新来的鸟开始搭建自己的巢穴,而之前那只已经很疲惫的翠波鸟看见了以后,也开始扩建自己的巢穴。然后那只疲惫不堪的鸟最终死去,新来的鸟也停止了自己的工作。

一只鸟在的时候,它们就只建一个小小的容身之处,而一旦有两只鸟,它们就开始扩建自己的容身之处,直到将自己累死。动物学家想到这里,不禁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不久,他也突然明白过来:这些翠波鸟不停地忙着扩大自己巢穴的真正原因就是攀比。在它们心里根本容不下对方的房子比自己建的大,所以,一旦发现别的翠波鸟在建房子,它们就会开始不停地将自己的房子扩大扩大再扩大。

在这个实验中,两只翠波鸟最终都是自己将自己累死。而害死它们的罪魁祸首就是攀比心太强,丝毫不能容忍对方比自己建的房子大。

我们是不是也像这些翠波鸟一样,忙着将自己的目光放在别人身上,别人的一举一动都会引起我们很大的波动。而自己却连自己的实际状况都没有弄清楚,最终没能赶上别人还将自己累垮,即便是咬紧牙关将别人追上了,自己也已经累得半死不活了。

为什么我们不能将多一点的目光分给我们自己呢?如果我们把关注别人的目光移到自己身上,结果又会是什么呢?

有一个人坐在湖边钓鱼,而在他身后有一群人在欣赏风景。不一会儿,钓鱼的人拉上来一条大鱼,那条鱼足足有两尺长。钓鱼者将鱼拉上岸以后,鱼仍然跳个不停。可是,让人感到奇怪的是,钓鱼者只是踩着鱼将钓钩从鱼嘴里取出来,然后顺手将鱼抛回了湖里。周围的人都一阵惊呼:钓到这么大的鱼还不满意,那要多大的才能满意呀。

于是,人们都在旁边等着钓鱼者的第二条鱼上钩。没多大一会儿,钓鱼者又将鱼竿一扬,一条鱼上钩了。这次拉上来的鱼却并没有上次的那条鱼大,只有一尺多长。可是,钓鱼者还是脱下鱼钩,将鱼抛回了湖里。旁人更是不解。

等到他钓上来第三条鱼的时候,拉上来一条小鱼,大约还不到半尺。大家以为钓鱼者又要将这条鱼抛回湖里了,但是钓鱼者却并没有这样做。只见他取下鱼以后将它仍进了自己的鱼篓里。

围观群众已经满是疑惑,于是走上前去问道:“为什么你将大鱼扔回湖里,而留下这条较小的鱼呢?”

没想到钓鱼者回答道:“因为我家里最大的盘子只有这么大,如果我将大鱼拿回去,家里的盘子也没办法装下,所以我只要小的。其实我觉得小鱼也挺好的,做起来也没有大鱼麻烦。”

短短一句话,却道出了一个真理:明白自己的处境,知道怎么做自己才是最快乐的。

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才能做出一个最正确的选择。一味地攀比别人,只会让自己离自己越来越遥远,越来越不快乐。

【智慧屋】

承认差距

人与人之间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差距是很正常的,因为每个人本身所成长的环境,接受的教育,拥有的天赋都是不一样的。再加上后天各种因素的影响,肯定就会形成一些世俗意义上的好坏差距。当我们恰好处在“好”这一端的时候,没必要太得意,因为好坏只是相对的。而当我们恰好处在“坏”这一端的时候,只需要想办法好好提高自己,而不是自惭形秽,陷入一种自卑的心态中。

不拿己短比人长,也不拿己长比人短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可是有些人却总是喜欢拿自己的短处去和别人的长处相比。比如,有的人很精于绘画,而自己没有一点儿这方面的天赋,却非要去和别人比绘画技术,当然只能被别人比得体无完肤。回来以后还要伤心好久,认为自己很没有用。其实,大可不必这样,或许你绘画不行,但你有一个很好的书法基础。你们只是擅长的领域不一样而已,谁都有一个自己拿手的本领。

同样的,我们也别拿自己最擅长的事情去和一个最不擅长这事的人来进行比较,这种比较没有任何意义,不仅不能突出你的优势,还让你的行为显得很没有档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