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散文 > 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 > 不断重复能让梦想成真

不断重复能让梦想成真




如果有人问你,你重复做过什么事情?或许最简单的回答即是每天一成不变的朝九晚五和每天固定要吃的一日三餐,这些人生中的琐碎大概并不让你觉得乏味,因为在重复中,你已经习惯了,而这也是重复力量的另一种表现。

科学家图灵,是计算机逻辑的奠基者,人们现在接触到最多的人工智能的重要理论也源自于他。他对计算机的重要贡献,在于提出的有限状态自动机,即图灵机的概念,而对于实现真正的人工智能,他提出了重要的衡量标准——“图灵测试”。

有人说,如果有机器能够通过图灵测试,那么它才算是一个完全意义上的智能机,和人没有区别了。图灵杰出的贡献使他成为计算机界的第一人,人们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将计算机界的最高奖定名为“图灵奖”。

回顾学生时代,图灵的科学天赋和求学态度就被他的家人和老师们看在眼里。那时的图灵对科学有着强烈的兴趣,却从不肯屈就于现成的理论。每一次学到新的理论内容,他总要一次次地重复着对这些理论进行试验。

1936年,图灵来到美国的普林斯顿大学攻读数学博士学位,在这里,他的研究涉及逻辑学、代数和数论等领域。

同年9月23日,图灵24岁,这一天他登上了改变全人类命运的丘纳德白星航运公司的“贝伦加利亚号”。图灵的母亲Sara陪他坐火车,一直送他到船上。在图灵的行李中,有他最重要的珍宝,一直由母亲帮他保管,这珍宝就是装在木箱子里的一个沉重的黄铜六分仪。图灵的母亲曾回忆说:“在所有笨重的行李中,他让我拿着一个老式的六分仪箱子。”让人尚未想到的是,在接下来的两年里,图灵将加入约翰·冯·诺依曼在普林斯顿大学法恩楼的团队。

与当时著名的科学家冯·诺依曼一样,图灵的知识结构也深深受到了大卫·希尔伯特的影响。希尔伯特留下的“判定性问题或决定性问题”这个重要理论,让图灵陷入深深的思考。图灵开始考虑,在特定系统(比如,由基本逻辑或算术公理定义的系统)中,任意精确的机械程序是否可以将可证明的和不可证明的语句区分开来?这个问题尚未得到解答。

每一个涉及相关领域的人都知道,即便是提出这个问题,也需要在数学上定义机械过程的直观概念。

1935年春天,冯·诺依曼访问剑桥期间,图灵参加了麦克斯·纽曼讲授的数学基础课程,首次注意到判定性问题。希尔伯特提出的挑战让图灵直觉地认为,只要经过反复的尝试,理论上是可以证明排斥严格机械程序的数学问题是存在的。

然而,图灵的论证直接却也并不好做,因为他要抛开所有的假设,从头开始。这也就意味着,他此前所有的重复工作都得再来一遍。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担任图灵助理的杰克·古德曾说:“极端独创性的一个方面,就是不将庸人口中的真相视为真相。”据他称,独创性可能比智力更重要,而图灵就是很好的证明。

图灵可以在不间断的试验中发现许多问题所在,他善于使用生活中的许多具体事物(比如练习本、印刷油墨)论述和控制论证的方式,这些论证无不体现了他典型的洞察力和原创性,人们不禁纷纷赞许这个思维灵活的天才。

如果说发现问题是偶然的,那么通过问题产生的创造力则绝非偶然。1935年,图灵开始萌发了关于计算机的设想,这在当时并不意味着造出一台计算机器,而是为全人类的人工智能奠定了基础,这个具有思维的机器具备了铅笔、纸张和计时的功能。图灵的想法很简单,数字是可以通过机械的转换落实于现实中的。

图灵反复试着将计算公式中的大部分替换成明确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机械,实现公式可计算的真实过程。这种重复中所蕴藏的力量,往往会诱发人们看到更多乐趣。

生命原本就是不易的,但当看到了自己能感受到的乐趣,并且将这种寻找乐趣的习惯延续下去,活着就会轻松许多。其实,人类如果能够将专注用在这种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上,那么一切阻碍,看上去也并不会如所见的那样困难。

经过千百次的重复试验,图灵的第一台“图灵机”(图灵称为LCM,或逻辑计算机器)诞生了,这个机器包含一个黑盒子,能够在一条无限长的纸带上读取和书写有限字母表中包含的符号,并能改变自身的“m-配置”(m-configuration)或“思想状态”。

有人说,耐心、创造力和直觉之间的关系,让图灵开始思考密码学。因为在密码学这一领域中,如果一条电报在传播过程中被拦截,编码该电报所使用的少许创造力就能抗衡破解时耗费的大量创造力。

图灵的想法更加大胆了,他认为根据指令,图灵机可以将有意义的语句隐藏在看似无意义的噪声中。除非你知道密钥,否则很难将这些有意义的语句提取出来。图灵机也可以根据指示来搜寻有意义的语句,但是因为无意义的语句总是不计其数,比有意义的语句多得多,所以保密比较容易实现。

“我刚发现一种可能的应用,也就是我现在研究的这件事,”图灵在1936年写给母亲的信里说,“它解答了‘可能存在的、最一般形式的代码和密码是什么’的问题,同时能够让人们相当自然地建立大量的特定代码,这些代码非常有趣。其中就有一种代码:编码非常快捷,解码则需要密钥,否则将极其困难。我希望我可以把这些代码卖给英国政府,从而获得一笔可观的报酬,但是我相当怀疑做这件事情是否有悖道德。您怎么看呢?”

此时,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打响。图灵的这项举措一旦成功,将对战争起到飞跃性的改变。

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德国电气工程师亚瑟·谢尔比乌斯(Arthur  Scherbius)就发明了密码机,并向德国海军做了推荐,却遭到拒绝。不过在这之后,谢尔比乌斯创办了密码机股份公司来生产这种机器,品牌名称定为Enigma。

当时,密码机的用途是为商业通信加密,比如银行之间转账。后来,德国海军改变了主意,于1926年采用了修改版的Enigma机器。其后,德国陆军和空军分别于1928年和1935年开始使用这种机器。图灵机的诞生,将图灵带进了这个密码学的领域,也让这个伟大的科学家参与到了战争之中。

1939年9月,图灵加入了英国外交部的政府代码及加密学校,这所学校位于白金汉郡一块被称为布莱切利园(Bletchley  Park)的土地上,与世隔绝。图灵等人的任务,即是破解Enigma代码。

战争开始时,大概只有两个人认为德国海军的Enigma可以被破解,其中一名英方要领认为Enigma可以被破解是因为这势在必行;而图灵认为可以破解,则是因为破解Enigma十分有趣。图灵对他的兴趣做了这样一番解释:“没有人做这件事情,只有我自己在做。”破解海军Enigma,就能发现威胁英国补给线的U型潜艇的位置,同时还可以获得更多所不为人知的情报。

图灵对未来给出了令人振奋的提示。

“我问图灵,他认为一台机器在什么情况下称得上有意识,”1956年时,杰克·古德曾回忆说,“图灵回答,如果他说话时前言不搭后语,机器会惩罚他,那么这台机器就是有意识的。”

图灵此时的观点是超越那个时代的,而这种超越时代的行为,是需要巨大的付出才能实现。随机搜索可以比非随机搜索更高效,古德和图灵在布莱切利园时就发现了这一点。无论是神经元、计算机、文字还是思想的随机网络,都包含了解答无须明确定义的问题的方案,它们等待着人们去发现。找到明确的答案比提出明确的问题要容易,这使得程序员的工作颠倒过来。

1958年,古德曾向IBM建议道:“一种支持建造具有初始随机性的机器的看法是:如果它足够庞大,就会包含需要的所有网络。”

众所周知,搜索引擎并不是一次学习一个人的智慧,而是同时搜集学习集体的智慧。每次执行搜索,都会找到一个答案,这就为某个意义的碎片所在留下了微弱而持久的痕迹。这个道理后来被更多的互联网人所熟识,然而它却诞生于图灵百折不挠的试验过程中。

随着碎片的不断积累,到了某一时刻,正如1948年图灵所说的,“机器已经‘长大’”。机器长大了,图灵也成功了。

图灵的成功,不仅仅是对密码学的破解,也并不是他对计算机和搜索引擎做出的奠基,而在于他用他的行动带领人类跨入了新的时代。

重复,不是死钻牛角尖,也绝不是要老实本分地只看准眼前这件事,忘记抬头看看窗外的世界。每一个成熟的工匠,都不是靠着自己的灵感而活着的,最终让他们手中的艺术绽放的出生命之光的,绝对是他们那份对于工作的执着与专注。

有时候,我们会忽略这些关于重复的力量,然而正是这些专注于精益求精的态度,让我们认识了什么才是本该属于我们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