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散文 > 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 > 因为热爱,才能激发潜能

因为热爱,才能激发潜能




一个人的喜好决定其是否能在某一领域获取至高成就,热爱一项事业或钟情于某一行业,会激发出一个人无限的潜能。他会在攀登至高峰之间经历波折与坎坷,但因为热爱,这一切只能促使他有更强劲的冲力,为实现梦想提供助力。

郭晶晶的奥运金牌,是因其热爱跳水,从而持续专注一点,接着爆发出令其自身都难以想象的超强动能才铸就的。

作为中国跳水界响当当的人物,郭晶晶早已由一个稚嫩的小将成长为一名元老级的运动员,她收获的成绩和奖牌早已不需太多语言形容。不过,这个元老级的冠军所取得的优秀成绩的原因,却需要探究。她的成功,得益于她一次又一次的尝试,以及对于事业的坚持。每一次失败都没有将她打倒,每一次伤病过后的疼痛也未将她毁灭,郭晶晶在每一个障碍面前,都选择站起身来,勇敢面对。

因为热爱跳水这项运动,郭晶晶对于跳水的理解自然更深,从小就投身体育的她,很早就不再像其他小队员那样只有教练制定了计划才能完成训练。由于每天接触这一领域,加之勤奋、认真,她总是最让人省心的那个,她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她从不会在无用之功上浪费时间。

郭晶晶对于跳水的喜爱,令其对事业的专注已经变成为一种习惯。她能定制属于自己的训练计划,知道如何对待自己的伤痛,她也懂得心疼自己的教练,更能帮助师弟和师妹解决在训练中遇到的问题,这一切举动,都因为她“太喜欢跳水了,太爱这个项目了!”就是这份爱,以及她坚持不懈的努力,才成就了她的辉煌。

郭晶晶自1991年进入国家队起,共服役13个年头。在这13年间,她参加过世锦赛和奥运会的次数可能比许多人一生参加的总和还要多,她在这期间付出的汗水难以估量。试想,如果不是她的十足韧性和坚持到底,就没有“跳水女皇”的4枚奥运金牌在握,以及世锦赛、全国比赛的大满贯赢家的殊荣。

当然,一如每个成功者通往成功的路都是崎岖不平的一样,郭晶晶一路的坎坷似乎更让人内心翻涌。大器晚成的郭晶晶并非一开始就走入人们的视野,她是经过了十多年的蛰伏才一飞冲天的。

谈及自己为什么能坚持到28岁,最终成为奥运冠军和跳水女皇时,这位叱咤跳水界的老将始终都在强调:“要是我早早就拿到了金牌,事业太过顺利,可能早就退役了。现在的我特别感激以前的那些挫折和磨炼,否则我不会坚持到现在,更不会体会和享受对跳水的热爱。”

13年的体育生涯,并没有将郭晶晶身上的灵气消磨殆尽,反而其运动员与生俱来的阳光与明艳,在她身上日益显露出来。各种新闻里可以看到她的身影,与之相关的却不仅仅是体育话题。她的人生多姿多彩,从青涩到成熟的跳水女王,她靠自己的努力成就了名副其实的辉煌人生。

从14岁拿到第一个冠军到23岁成就自己的大满贯,郭晶晶当真是“打满天下无敌手”,更多的时候,她都是为了挑战自我而比赛。

11岁进入国家队,15岁参加奥运会,但直到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郭晶晶才拿到了属于自己的第一块奥运会金牌。

回顾曾经的那8个年头,对郭晶晶的成长而言是忍耐与磨砺的代名词。接二连三的伤病开始威胁到她的体育事业,右腿严重骨折、视网膜炎症让这个姑娘也想过退役。

2001年,郭晶晶的视网膜检测结果并不理想,对于轻微的视网膜脱落,她选择了手术治疗,这也使得她的视力受了很大影响。手术过后,她的生活从此与框架眼镜相依相伴,但是每逢比赛和训练时,她依旧能靠着感觉进行下去。这种更为困难的训练,反而帮助郭晶晶积蓄了更强的实力。

从2005年开始,世锦赛冠军、世界杯冠军、奥运会冠军,这些冠军的头衔让郭晶晶一步一步走向了自己跳水事业的巅峰。这时的她处在风口浪尖上,却有着超出同龄人的平静。除了比赛,她不会多说任何关于自己个人的事情,她觉得,从起跳开始那一连串完美的动作起,外界应该就已能获悉想知道的一切。

在中国跳水队一场名为“我的追求”演讲比赛中,郭晶晶曾这样表达过她对奥运会的追求,“一次又一次,我第三次参加奥运会才获得了奥运冠军,在那一刻,我是幸福的。成功其实很简单,就是强迫自己继续练下去。有的时候很累,很累,但是再辛苦也要坚持,因为梦还在远方。”

那些功成名就之人,在我们普罗大众看来,似乎总是在某一个方面极具天赋。事实上,世上没有绝对的天才,即便某人在某一方面过早显示出不同一般人的特质,他若想成为人生的赢家,也绝不能原地踏步。

相反,即便我们平凡普通,无甚优点,却会因对某一事业或工作的热爱而催生出潜在的能量,这亦是工匠精神的又一完美展示。

态度决定一切,热爱即是一种态度,一种迎难而上的态度。